零点看书 - 科幻小说 -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在线阅读 - 第731章 焦头烂额的NASA

第731章 焦头烂额的NASA

    就在华国为英雄们的凯旋而欢呼着的时候,祥瑞号返航的消息也经由央媒海外版的报道,以及NASA、欧空局、俄罗斯航天局等多方机构的公开声明,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几乎是所有人,在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反应都是无一例外的惊讶。

    在此之前,北美媒体一直有在报道对NASA有关专家的采访,认为祥瑞号虽然具备25吨级的地月转移轨道运载力,但由于登月计划过于仓促,最终可能面临和苏联人一样失败的结局。

    然而现实就如同一记耳光,不但打在了他们的脸上,同时也打碎了他们的幻想。

    祥瑞号非但成功返回了金陵市航天发射中心,并且平安带回了三名宇航员以及总重量在一公斤以上的月壤。

    即便不愿意承认,他们也不得不面对一个可怕的现实。

    通过电推进系统在航天领域实现弯道超车的华国,正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追赶他们的脚步。

    今天是一座登月舱和一面国旗,那么明天会是什么?后天呢?

    没有比较就没有差距,半个世纪来虽然不能说NASA在外空间领域的研究就毫无进展,但发展的脚步无疑是慢了许多。如今华国已经踏上了月球,而NASA的月球空间站计划得等到2022年才启动,阿瑞斯计划更是自从公布到现在为止一直雷声大雨点小,一点实际的行动都看不到。

    所有关切着这件事情的美国人心中都不禁憋了满肚子的疑问,乃至于愤怒。

    他们的NASA到底在干些什么?

    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北美本土的媒体,风向开始转变。

    从对华国航天的技术的冷嘲热讽,变成了对NASA的“怒其不争”。尤其是以《纽约时报》为首,几次采访中都采纳了NASA的专家的意见,然而报道出来之后确实被连续打脸,以至于这一回他们总算是没有在邀请NASA的专家,而是直接将枪口对准了NASA,将一行火药味儿十足的标题放在了最新一版报纸的头条上——

    《当华国在登月的时候,我们的人在干些什么?》

    无独有偶,就在《纽约时报》由爱生恨地开始对NASA大加攻讦的时候,《洛杉矶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也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NASA的不作为进行了发难,质疑其每年数倍乃至数十倍于华国的经费,究竟被用到了什么地方?

    而在诸多媒体中,观点最为尖锐的时政频道,甚至呼吁成立一个专项调查组,对NASA这些年的预算清单进行核查,并声称其中很可能存在有令人震惊的黑幕。

    一时间,NASA也是被群情激奋的人们弄得焦头烂额。

    事实上,如果中肯的评价,美国这些年在航天领域取得的成果并不小,其探索的边界甚至已经到了冥王星,而两架旅行者探测器更是已经踏足了太阳系之外的领域。

    然而所有的这一切成果,听起来都远远比不上登月那般震撼。

    毕竟探测器飞的再远,那也是探测器,远不如人类的脚步往地球之外的领域迈进一步,更能刺激人们的感官。

    面对群情激奋的民众,焦头烂额的显然不只是NASA,当一件事情已经足够影响到国家凝聚力,足够影响到选民口袋里的选票时,它就不单单在只是技术问题了,而是政.治问题。

    当局许诺过,会让美国继续伟大下去。

    然而这些诺言都是需要兑现的东西,不是随便说说就能糊弄过去的。

    现在媒体攻击的对象还是NASA,但按照一般情况来讲,这把火恐怕用不了多久就得烧到白宫头上了……

    ……

    白宫。

    某间会议室里。

    与上一次相同的那张会议桌前,除了寥寥几个生面孔之外,坐着与上次相同的人群。

    当现任总统走进来的时候,所有人都站了起来以示尊敬。

    “女士们,先生们,都请坐。”

    走到主位上坐了下来,总统环视了会议桌一圈,又着重盯着NASA局长卡森看了两秒,然后收回了视线,直接了当道:“我需要一个解释。”

    卡森和副局长面面相觑了一眼,最终深呼吸了一口气,硬着头皮站起来说道。

    “我们嘀咕了华国在航天领域的决心……以及技术实力。他们对电推进系统的应用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在此之前我们从来没想过在功率与工质足够的情况下,电推也能提供与化学火箭相当的推力。事实证明电推进系统用于爬升重力井也是可行的,目前我们已经联合了PPPL实验室、麻省理工大学等等研究机构对电推进系统进行改良……”

    敲着桌子打断了卡森的喋喋不休,总统伸手捏了捏眉心,一脸不耐烦地说道。

    “需要多久?”

    卡森微微愣了下,随即苦涩一笑。

    “这个……没有办法预期,在解决推力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得解决可控聚变小型化的问题。”

    而在解决可控聚变小型化的问题之前,先得解决可控聚变的问题。虽然直觉告诉卡森解决可控聚变小型化的问题可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至少没有可控聚变工程本身困难,但现在分析这些东西都是无济于事的。

    毕竟根据谈判结果,至少也得明年,双方才可能在可控聚变领域达成技术上的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