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二节 扩张带来的冲突
周琅力促的工业化大生产才刚刚在纺织业中冒出了尖尖角,他是极力避免任何外力破坏这良好的开局的,所以哪怕是对外扩张,他都小心翼翼的避开欧洲列强,在他们不在乎或者视线之外悄悄扩张。 但只要你走出去了,就会对其他国家造成影响,因为你占据了一个叫做空间的东西,而中国的体量占据任何空间,都会显得太过显眼,冲突不可避免的就发生了。 周琅本以为最先跟中国发生冲突的,会是英国这个殖民帝国,没想到反而是西班牙和俄罗斯这两个国家。 周琅一直直接关注殖民地的拓展工作。不管是朱濆还是谢清高,每次回来都要当面向周琅汇报工作。 这俩人中,周琅是比较担心谢清高的,他太过心慈手软,朱濆就曾经隐晦的提醒过,说谢清高在美洲太过于厚待生番,根本不是做买卖的样子。所以周琅觉得让谢清高去开拓殖民地,恐怕会赔死。 但谢清高却很快扭转了持续亏损的状态,主要功劳应该记在广东巨商周官的头上。 现在周官是非洲公司的二把手,他负责所有的港口管理和关税收取工作。在他的人脉支持下,大量中国海上在非洲公司控制的港口进行贸易,新加坡迅速成为中国南洋贸易,中国西方贸易的中转站,有些西方商船现在甚至不需要到中国来,在新加坡就可以得到大量中国商品。 周官还去开辟了非洲航线。 在南非的殖民地上,现在有一座非洲公司建立的河港,名叫三羊港。中国人起名字是讲究典故的,一般不会随便乱起,这跟西方不同,西方人很直接,起名也很随意,比如用自己祖父的名字,用自己父亲的名字,用本国君主的名字,甚至用自己宠物狗的名字。中国的地名背后,往往有一个故事传说。 之所以叫三羊港,是因为旗人给他们第一个据点起名三羊堡,河流被他们称作三羊河,于是谢清高给自己建设的第一座港口,在海图上就标注了三羊港的名字。 理论上一座刚建成的港口,是不可能盈利的,航路的培育,商道的形成,这都需要漫长的时间来酝酿,开普敦在荷兰人手里两百多年了,不过才一万多人口。可三羊港才开港第二年,就已经有三千人定居。这就是中国和荷兰国力的差别了,荷兰人需要干两百年的事情,中国人可能一年就干完了,因为中国人口基数是荷兰的两百倍。 这三千居民中,除了几十个港口管理人员是公司职员外,其他人大多都是旗人。旗人在三羊河两岸已经建立了许多土堡,移民了四万多人,这么多的人涌入这片土地上,不可避免的开始跟当地人杂居。他们可以通过贸易跟当地祖鲁人交换一些牛羊,如果是一两个人,这种贸易是可以长期进行下去的,但人一多秩序就会乱套,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觉得交换是必须的。有人就认为偷盗、抢劫比贸易更容易发财。 于是一些旗人开始偷抢当地黑人的牛羊牲口,冲突就这样爆发了,一个黑人村落来跟旗人讲道理,发生了冲突,结果双方都有死伤,黑人虽然氏族社会,以亲缘关系凝聚在一起,一个村落住的都是一个家族。但他们是有亲戚关系的,一个村落跟另一个村落都有各种各样的姻亲联系,亲戚们相互之间以沟通,很快就串联了数千人来讨公道。更大的冲突爆发了,一个旗人据点被黑人端掉,结果旗人们怒了,战争爆发了。 战争爆发之后,战况当然是一边倒,黑人根本就对抗不来这些八旗。旗人现在可以正大光明的抢劫牲口了,可是这些牲口除了留下自用和作为畜种之外,多的根本用不完,所以就都送来三羊港卖给非洲公司,公司则将这些牲口拉到开普敦出售,战争让三羊港的牲口贸易迅速扩大,竟然能够维持自己的运转了,至少给几十个管理者发工资是够了。 战争让谢清高十分不忍,战争之前他一直在各个黑人村落考察,对当地的风土民情充满了好奇,战争爆发后,他不忍看到大量黑人被杀或者被驱逐,然后称作一艘考察船离开了。 周官平时是不去三羊港的,哪里他安排了自己的大儿子打理,周官一直坐镇淡马锡,他的目的很纯粹,就是开拓新的殖民点,满足周琅的要求。他已经按照周琅的要求,在澳大利亚西北部建立了一个据点,可是这里十分干旱,河流间歇性断流,根本无法开辟农田,中国人没有地就不会扎根。所以周官很头疼,他就知道总督不是那么好当的,不是送一万人去澳大利亚就能当上的。 这里留不住人,周官不得不寻思在其他地方开辟殖民地,他派人沿着海岸南下,寻找有通航河流的地方,有河流通航,就能沿着河流开拓。用了半年时间,绕了澳大利亚大半圈,从西北角绕到了英国人的殖民地墨尔本,这期间没有遇到任何一个英国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