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七四 吴、祖降清
“大清皇帝盖世英豪,雄踞辽东数十载,为天下万民所敬仰,如今贼军势大,窥视辽地,为大清、辽镇之共敌也,山海关一战,关乎双方日后与贼对峙态势,生死攸关,请大清皇帝调八旗之精兵、乌镇哈超之炮营,速援山海关城,与辽镇合兵一处,抵御窃国之贼,他日收复京城,大清皇帝有恩于中国也,自当裂辽地之土以筹!今太上皇受困京师,天子南京监国,事急从权,筹赏之事非大寿可决断,大寿亦愿分润每年辽饷一百二十万,军粮七成予大清皇帝,以修辽镇与大清之友谊,请大清皇帝速速决断,大寿绝不食言。” 威远城,祖大寿听闻北翼城失守之后,再次叫来文吏,修书一封,呈递盛京永福宫,与前一次封官许愿不同,此次已经拿出了南京给的粮饷,可谓割rou了,文吏还在记录他的话,房门被推开,吴三桂一身风尘,走了进来,祖大寿对文吏说:“你且先下去吧,条件便按照我刚才说的拟定,用词一定要慎重,莫要堕了我关宁军的威风,拟定好了,再给我看看。” 文吏微微点头,把原稿留下,退了出去,祖大寿尚未说话,吴三桂直接问:“大舅,你还在筹划向东虏借兵之事吗?” 祖大寿呵呵一笑,拍了拍吴三桂僵直的肩膀,让其坐下:“长伯啊,这并不算什么,当初史可法来的时候,就与我谈过借虏平寇的事情,那时想着是等北府与闯逆拼个两败俱伤之后,如今看来,形势紧急,倒也先要试试了。” “大舅,三桂倒是觉得借兵一事不妥当。”吴三桂坐定之后,毫不客气的说道。 祖大寿脸色微变,吴三桂虽然年轻有为,在关宁军威望很高,但一直对自己恭恭敬敬的何曾如此说过话。 “长伯是怕请神容易送神难?亦或者是担心底下人有想法?”祖大寿淡淡问道。 他倒是觉得这些担心并非无稽之谈,毕竟关宁军和东虏斗了几十年,两代人之间可谓仇深似海,而且东虏向来强凶霸道,若是进了辽西胡作非为,倒是个大难题,但如今北府军攻破北翼城,山海关城防岌岌可危,祖大寿倒是顾不得这些小节了。 吴三桂道:“大舅,三桂不是担心这些事,三桂是担心大舅借不到兵马!” 祖大寿微微一愣,继而哈哈大笑:“不会的,皇太极是个聪明人,他应该知道,如果咱关宁军倒了,下一个便是他,怎么会不出手相助呢?” “出手肯定是出手,但不是帮咱们防守山海关!”吴三桂大声说道。 “长伯,你究竟什么意思,大舅可是被你说糊涂了。”祖大寿问道,他知道吴三桂的能耐,这个时候,吴三桂肯定不会乱说话的。 吴三桂神色焦急,问:“大舅,虽说在对付北府这件事上,咱们与东虏利益一致,但是在对抗的手段上可有许多不同啊!东虏在辽西的利益是堵住北府军进入辽东的通道,是在山海关堵住,还是在宁远堵住根本没有区别,甚至退到锦州也无不可,但是咱们两家呢,能丢山海关吗?” 祖大寿听了这话,如被雷击一般,吴三桂的话可谓切中要害,正如他所说,真正丢不得山海关的是关宁军,而不是清国。 清国如今处于手势,便是要利用关键隘口堵住来自北府的攻势,保护辽东的核心利益,而关宁军不同,吴祖两家的根基在辽西走廊,这片东起锦州西到山海关的的狭窄走廊几乎已经成为两家的私产,土地、房产都在其上,特别是山海关到宁远这部分,当初关宁军主要的敌人是东虏,当大凌河一败后,锦州成为了前线,锦州周围到处都是东虏,已经难以生产,小凌河以西更是没有什么天险,吴祖两家大量内迁,核心利益到了宁远左近,而如果山海关失守,沿途堡垒皆不能阻碍北府军团,宁远成为前线,两家数十年来积攒的家财也就损失殆尽了。 而清国则不同,三百里辽西走廊,哪里堵住北府军团都是胜利。 “他皇太极不会坐山观虎斗,让咱们关宁军消耗北府军团的实力吧!”祖大寿脸色大变,惊骇问道,以往他何曾问过吴三桂的意见,只是此时已经彻底无状,失了主心骨了。 吴三桂暗骂祖大寿糊涂,道:“皇太极不敢有这个心思,也不能有!”见祖大寿投来诧异的目光,吴三桂也不顾颜面了,问:“大舅,就算咱关宁军拼命,又能消耗多少实力,你问问北翼城逃来的溃兵,他们四千人守城,死了一半降了一半,杀了多少北府贼军?” 这个问题祖大寿根本不用问,整个攻城阶段,关宁军和高第的边军都没有和北府军面对面,当北府军进城之后,先是关宁军投降,继而是边军溃逃,北府军死伤断然不过百,这么算上了,便是高第的边军和关宁军全死光了,也杀不了北府军两千人。 吴三桂看祖大寿总是抓不住其中关窍,直接说:“大舅还不明白吗,皇太极这是借助北府军团攻打山海关,在招降我们关宁军啊!” “招.......招降?”祖大寿瞪大了眼睛。 被吴三桂这么一点拨,祖大寿彻底明白了,当初三方私下合议,最得利的便是辽镇,如今看来,那个时候皇太极便只是想借着辽镇搭上南京朝廷,从那里获得国内紧缺的粮食,想来皇太极早有吞并辽镇之心了。 “百万辽民,五万精兵,翻手可得,他皇太极,真是......真是好权谋啊。”祖大寿颓然坐下,脸色茫然。 许久之后,祖大寿问:“长伯,如今这形势,大舅是没了法子,你觉得当如何做,才能保住你我两家基业啊?” 吴三桂道:“北府不给活路,咱们关宁军除了降清,便只有南渡一个法子了。” 祖大寿连连摆手:“万万不可南渡,咱们两家有如此权势地位,靠的便是麾下这几万关宁军,如今北府军团在外,如果仓皇南渡,怕是连一万人都带不走啊,去了南京,也是为南朝奴仆罢了。” “若是降清,还能保住手中权柄、大半基业,日后局面有变,也有反正的可能啊。”祖大寿又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