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崛起于2009在线阅读 - 第十一章 为所欲为

第十一章 为所欲为

    所谓的“九九六”基本没有执行,也就最后“改bug”期间加了一个周末的班。

    实际上,项目开始前,夸大项目的难度,增加制作人员的心理压力,是保证项目进度的一个很不错的办法。叶晓奇前世作为一个从业多年管理过多个项目团队的“挨踢”工作者,就深谙此道,所谓的态度决定一切是也。

    而另一方面,叶晓奇对整个项目的拆分也很合理,在经常对代码共享平台choucha的基础上,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做出合适的项目指导,也是促进项目进展的另一大主要原因。

    项目经理王磊的表现也很出彩,整个项目团队在王磊的带领下,互相配合程度和代码质量标准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如果说公司在成立初期还只能算是草台班子的话,那么现在已经磨合出了那么点专业的意思了。

    管理团队是一门综合学问,管理者就好比是一个木桶,自己所学的专业就是木桶最长的一块板子,管理者必须了解自己的短板并加强锻炼,才能带好队伍。

    比如说,管理者是技术出身,那么管理者需要懂一些心理学,也就是会使用一些套路才行,单纯的IT技术人员太善良了也太容易沉浸在自己的领域里,大局观不强。相对应的,非技术出身的管理者,则比技术型管理者更难带领团队,所谓隔行如隔山,很容易闹出现“外行领导内行”的毛病。即使是技术型管理,在技术领域,也有自己的短板,比如说一个写框架主体语言的,那美工要不要了解一点?前端各个浏览器,各个cao作系统差异要不要知道?小到各个服务器的配置要求和报价,机房租用和维护成本,开发成本预估要不要心中有数?过于高估其他类型的技术,会造成项目最终无法完成,部分功能当前技术无法实现的尴尬境地。过于低估其他人的能力,则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对于技术型大牛来讲,要求根深,容易沉浸在其中,也就是“精”。对于管理者来说,要求大局观强,也就是“博”。

    IT这个行业,和一些卖笑卖rou的行业,在某方面来讲,没有本质区别:黄金年龄就这一二十年,年龄大了脑力就跟不上了,要么转岗做管理,要么就换行,并且IT人员的一生都在学习。

    关萌所说的学经济管理的,就适合毕业管人,这简直就是一个笑话,管理这门学问是学校里学不会的。

    同样的,所谓的计算机技术,在学校里也是不能真正的学会的,在学校里也只是打一个基础。

    可能非计算机出身的人都不太清楚,无论本科也好大专也好博士硕士也好,在这个行业的起点没有什么不同,讲师教授们在学校里对学生的管理也不会太严格。老师们对学生掌握多少技术也并不是真心在意,毕业设计基本都是伪代码形式的,老师真正的反反复复几年教学里强调的只有两个字:思想。

    计算机专业的“思想”是个什么东西,一两句说不清楚,用一个词来简单的描述,就叫套路,但是套路这个词也不能表达出“思想”的意思。

    没有“思想”的人,是没有灵性的,可供挖掘的潜力有限,有了“思想”,才能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毕业生。

    叶晓奇不愿意招刚毕业的大学生,是因为,刚毕业就意味着要从头教起,他们就是一张质量不错的A4纸,哪怕他们在校表现再优异,学生会主席也好,各种大赛获奖或者考得各种证书也好,对公司来讲,有价值的那部分,也只有“思想”。

    即便将来叶晓奇能够有条件带动毕业生了,在招技术岗位的人才时,学历可以不限,但是必须是计算机毕业的,因为这个行业毕业所获得的“思想”,才是解决一切技术难题的基本能力。一些高中毕业后,再到新东方毕业的,南大青鸟毕业的,达内毕业的,速成“人才”,以及自学的,根本没有这个“思想”,公司的培养成本和所得回报将不成正比。这样的人只能算是草纸,需要在工作中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达到和别人同等的高度。

    再回到管理项目,这个很好说,一句话可以概括,治大国如烹小鲜。举个栗子,包工头要盖一个大楼,手底下有500个人,包工头不能因为人多就觉得这个项目很好做,必须跟下面的人说这个楼多难盖,甲方要求多么变态,以往出过什么事故。包工头也不会因为楼太高了,就觉得太难盖,今天喝个酒,唉真难啊,钱不好赚,明天洗个脚,想那么多干什么,500个人呢只要一直干总能干完的。一般的套路就是把一个大项目,拆分成一个一个的小目标。蓝翔的去开挖掘机和吊车,新东方的去给大家做饭,大工砌墙小工递砖,杂工和水泥和沙子搬砖;先起地基,然后搭壳子起脚手架,最终顺顺当当的如期保质保量的盖好。每一个小目标都很简单,最终组合就是一个很壮大的项目了。

    所以叶晓奇事先就跟众人说要“九九六”,虽然这个制度最终没有执行,但也绝对不是吓唬人的。叶晓奇觉得自己可以好好的做一个白起,怕就怕手底下是宋军要议和。因此40天完成一个高标准的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有些喜欢加班加点的外包公司,可以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