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挽明在线阅读 - 第139章 崇祯的自白

第139章 崇祯的自白

    听了黄立极的言论,朱由检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过去朝廷这些官员们对于加强辽西边镇的力量还能理解,但是对于东江镇却百般提防,总是想要将这只海外军镇的力量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原因在于,辽西镇距离京城隔着一道山海关,往来联系一次也20余天。如果辽西军有什么风吹草动,京城这边很快能收到风声,或是切断关内外的联系,或是派人前去军说服,朝的官员们都觉得他们能够控制住辽西镇。

    但是东江镇不同,它不仅是毛龙单枪匹马打下来的海外军镇,离最近的山东登莱也有大海相隔,同朝联系尤为不便。

    朝廷难以分化东江镇军队对毛龙忠诚,又无法及时的了解东江镇内部的情报,朝堂的官员们,自然也难以信任东江镇和毛龙对于大明的忠诚。对于朝廷难以掌握的力量,按照官们的习惯,自然是削弱限制为,避免养虎为患。

    这种思路的根源,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大明的官员已经失去了对于这个国家前途的信心。他们的内心无疑已经认为,这个国家正走在下坡路,所以对于这个国家的敌人,他们想的并不是发展自己的实力,然后凭借自己的力量去消灭对方。他们是在等待对方衰落下去,从而变得自己更烂,先于大明死去。而既然是在烂,那么遏制一切新兴势力的出现,成为了官员们努力的目标。

    像东江镇也好、西南新军也罢,这种看起来富有朝气的武装集团,显然同这个走下坡路的大明是格格不入的。在黄立极这些官看来,这些武人未必是挽救大明的良药,倒是很有可能会成为葬送大明最后一点气运的一剂毒药,他们自然要采取压制的态度了。

    然而崇祯和这些官们的想法毕竟是不同的,他们多了数百年见识的朱由检,和这些官们的思想差异最大的是,这些官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固定不变的,所以一旦出现了问题会从历史去寻找答案。

    但是朱由检却不会这么看,他知道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和工业革命的完成,原本互不相连的各个大陆,将会成为一个完整的世界。农业时代无法解决的人口和土地矛盾,王朝更替的周期性规律,将会因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变革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得到缓解或是部分的解决。

    如,黄立极等官员们所担忧的大海和山河障碍,会阻碍朝廷对于海外及边远地区的控制力,但是在即将到来的新时代,这些都将不会成为障碍。人们很快会发现,朝鲜、琉球、日本、云贵川,乃至西域、印度、南洋诸岛,这些地方将不会再是一个个毫无概念的地理名词,而是他们有生之年可以前往的确实存在的地方。

    也许这些地方在物理的距离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在人们心理的距离却会大大的缩小。而这种心理距离的缩小,将会有助于国家概念的形成,并加强大明朝廷在地方的影响力。

    所以,朱由检虽然理解了黄立极等人的顾虑,但并不打算认可他们的主张。他不由看着态度犹豫不决的孙承宗问道:“孙先生,难道你也是这么认为的吗?”

    孙承宗迟疑了片刻,才回道:“黄首辅说的也不无道理,昔日太祖、成祖两位皇帝设京军护卫神京,也是取外轻内重之意,这也是我大明安稳了两百余年的道理。”

    朱由检下意识的松开了右手,在自己大腿轻轻的弹了几下,片刻之后他停止了动作,冷静而坚定的对着两人说道:“朕设立总参谋部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大明的军队能够服从于朝廷的命令,保卫国家的利益。如果总参谋部对控制军队没有信心的话,那么总参谋部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

    祖先讲外轻内重,但是朕也没听说过有故意削弱边军,来维持京军强大的。更何况,现在的大明内外形势,若是不能保证军队的强大,对付不了内外接踵而来的强大敌人。我们不能等火烧到自己身了,才想着要去挖井取水灭火。

    至于朝廷经费紧张,只能向那些商人借债才能维持下去,在朕看来这并不算什么危机。朕以为,朝廷经费紧张,却找不到地方借债,我们才是真正陷入了危机。

    而且,往我们的军队身花钱,这并不是一种浪费。朕倒是听那些西方传教士说过那么一句谚语,如果一个国王不在自己的军队身花钱,那么他要在敌人的军队身花钱。

    朕觉得这句话说的很对,我们还能在自己的军队身花钱,起码说明我们还有一只自己的军队。只要朝廷手还掌握着军队,我们还要担心那些商人作什么?应该担心的难道不是那些商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