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刘文秀东行记二
明末求生记第七十三章刘文秀东行记二第七十三章刘文秀东行记二 一行人弃船乘马,进入武昌城中。 武昌城之中,虽然谈不上游人如织熙熙攘攘的。但是人烟也很是稠密。 刘文秀与周辅臣一起行动,周辅臣打出了伏波将军的牙牌,两边行人纷纷回避。 但也仅仅是回避而已。对夏军高官出行,并不是太过畏惧的。 想起成都的人心惶惶的气氛,刘文秀心中不由的微微一叹。张献忠在汪兆龄的劝谏之下,对四川士大夫官僚进行了打击。 不过,张献忠或者在行军打仗之上非常擅长。但是在政治手腕之上,就不是那么擅长了。 大西军仅仅占据了成都附近一带,在川东,川南这些敌人,与官军往复厮杀。 本就人心不是多稳的,里面定然有想两头下注的人。这也是人之常情。而张献忠偏要下手打压,自然掌握过不好分寸,形成打击面过大。 而士绅读书人在明代社会之中,就是当地有名望的人。杀人虽然不大,影响却非常之大,在整个社会之中形成惶恐的局面。 与武昌这边,根本不能相比。 罗玉龙最大的功绩,就是建立起大夏的文官体系。 当然这也是借助了江南的人才。 毕竟明末几乎独重江南。南直隶,加上浙江所出官员人数,几乎站大明朝廷五成以上。 这就是明朝东林党人的声势浩大的基础,而钱谦益也是东林领袖。 在他的帮助之下,笼络了很多有经验的大明降臣。 重组了文官体制。 南京毕竟是大明旧都,虽然南京这边这边六部都是摆设,但是基本的管理权还是有的,整个南直隶的行政兵权,都在南京六部之中。 钱谦益就是以南京六部基础建立大夏文官体系。 不过,大夏对明朝体制并不是完全承袭的,最少兵制与大明完全不同。 罗玉龙父子对大明体制有一个无疑的变动,那就是将内阁大学士与六部尚书合一。 这看上去不过是一个因陋就简的设计,但是其实上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放权行为。 甚至罗氏父子连同张轩恐怕都没有想到这一点。 原因无他,他们对大明体制的不了解。 在朱元璋设计的体制之中。 六部尚书是政府元首,但是真正决策权是在皇帝手中的,甚至户部大笔金钱调动,都必须皇帝同意。没有皇帝同意,六部尚 书都不可能做任何改变的。 洪武帝是君相一体。 后世皇帝自然继承不了洪武帝这样的行为。内阁就应运而生了,但是内阁先天不足,乃是一个秘书机关发展过来,他最多的是承命办事而已。 皇帝将一部分决策权,也就是所谓披红之权,放到太监之上。 这也造成了明朝大臣不与宦官勾连,是不能掌控大权。 罗玉龙本身对具体行政并不了解,甚至很陌生,他将六部尚书与内阁大学士的职权结合起来,具体关注都是大略,从不关注细节 可以说除却兵权财权之外,所有决策权下放。很多大事。对大明体制的修改增补。都在内阁层面订下来了。 内阁权力大增,除却兵事之外的事情,几乎是内阁与司礼监的合体。 其实清廷也在做同样的事情,就是在大明制度之上的增补修订。 大明朝之所以落到这个程度,其实也就洪武体制的崩溃。但是现在最方便建立的统治体系,就是继承明朝的体系,并在在体系之上做出更改。 从这上面来说,大夏与大清在体制之上,大同小异,都是在民政上继承大明体制,在军事上另开一道。 不管怎么说,任何体制都强过没有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