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朕何爱一河不爱天下百姓
明末求生记第一百一十六章朕何爱一河,第一百一十六章朕何爱一河,不爱天下百姓 这一番话说出来,不寒而栗的何止张轩一个人。 张家玉脸色苍白,跪倒在地,说道:“臣误国家大事,罪该万死。” 张轩将张家玉搀扶起来,说道;“无妨,此事到底是何等情况,朕不知道,卿也不知道,只有试过之后,才能知道。” “这不过,是朕一个猜测而已。” 张家玉说道:“即便如此,也是臣考虑不周,即便黄河泥沙不能堆积长江下游河道,但是三水汇集在一起出海,长江下游决口之事,必然频发,而江南乃是国家钱粮所寄。总要万全才是。” “陛下,不修运河,分而治之,实乃高瞻远瞩。” “只是-----” 张轩说道:“治水之事,总就要你来做的,有什么事情,无需吞吞吐吐的,直接说便是了。” 张家玉说道;“只是耗费太过巨大了。” “臣估算将淮河与黄河分开,就需要重新挖掘一条淮河入海的河道。这粗粗一算,也少说要五百多里。” “淮河水屡屡成灾,这河道也不能太窄。” “黄河河道也要重新清理才能用。” “这是两项大工程了。其余各地的堤坝,水道的疏浚。都需要费大工夫。” “朝廷可以支撑吗?” 张轩听了一时间沉默了。他不用算,就知道这是令他头皮发麻的数字。 因为他的计划说起来好听,其实本质上,就是重新梳理,乃至重建淮河水系的大工程。 这个工程有多大。 就请看共和国的治理淮河工程就可以了。 九几年才淮河通海总渠,修建完成。这才算是将淮河治理工程,画上一句号。那已经是建国之后四十多年了。 中间虽然有反复,但是淮河治理一直在进行之中。 建国之后,外国人认为中国人绝对做不成的事情之中,就有淮河治理。 可以说共和国建国之后,淮河的局面,与而今张轩面对的淮河局面,有所差异。 共和国淮河体系有各种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黄河决口,也就花园口之事,但是张轩面对的棘手之处,也不下于花园口。 总是总体来说,或许比共和国时期的问题轻松一点,是因为最少运河-黄河体系,并没有多纠结三百年,为治水埋下更多的隐患。 但是科技发展的不同,也让张轩的治水计划,需要征召更多的民夫,更多的军队。 这是一个让张轩都感到有些眩 晕的天文数字。 张轩都不是怕花钱,而是朝廷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将精力投在治水之上,那么北边的战事,就根本没有好精力投入进去了。 “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张轩说道。 张家玉说道:“臣只能大该估算一下,按今年北伐所耗的物资来说,一个北伐是不够的,两个北伐大抵够了。” 张轩说道:“不。还不够。” “一不做,二不休。既然下工夫治水,就不要图省事。这一次治水,不单单要将黄河与淮河各归各道。也要将两淮水利给梳理好。” “两淮之地,在古代也是天下繁华所在,而今却一年不胜一年,乃至江南远胜江北,一江之隔何至于此。” “盖因水利之故。” “淮河一通,河南,两淮皆为沃土,这一次治水,就是本朝的郑国渠。” “即便我一辈子完不成,子孙也要继续做。” “张卿,朕现在给你一个反悔的机会。如果你答应下来了,从今天开始,到治水完成之前,朕不准备调你离开两淮了。” “朕前半生功业,就在天下逐鹿,朕着先鞭。横扫诸侯,奄有天下,朕后半生功业,就在此处了。” “治理好黄河,淮河,令中原百姓无受水患之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