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旧纸堆里的老人
凌络轩瞪大了眼睛。 “为什么?” 萧正风脸上的复杂神色久久没有褪去,他负手看着架子上的铜棍,轻声道:“师父看到朕手里拿着青锋不斩,怔了很久。看到楚师弟手里拿着铜棍,沉默的时间更久。然后他仅仅抓住了朕和楚师弟的衣袖,似乎用尽了所有的力气,对我们说,他希望我们能交换手中的东西。” 凌络轩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 “师兄弟们和师父在一起生活了那么久,很少或者甚至可以说是几乎没有和师父产生过什么大的分歧。尤其是朕和楚师弟,年龄还小,没有什么自己的想法,就更不会给师父找麻烦了。如此一来,师父很少会拒绝我们的要求,我们也就很少会觉得师父对我们的要求有什么不妥。”萧正风的眼中悲伤之色渐渐占据了大部分:“所以那是朕第一次,应该也是楚师弟第一次,在心中对师父的要求有了委屈和怀疑。 凌络轩叹了一口气,道:“可是陛下,你们还是交换了。” 萧正风道:“不交换,也就不会是现在的样子了。” 凌络轩似乎看到两个少年,在师兄们的陪护下,在如父一般的师长病榻前,纵使心中有千般不舍,也将手中的东西做了交换。而床上的老人在看到这一幕之后,虽然仍是有着nongnong的担忧,但是还是微笑着溘然长逝。 御书房里似乎掀起了一阵轻轻的微风,将那些故事中的老人们一个一个带到了两人的眼前。萧正风长久地沉默着,凌络轩也并不出声打扰。就这么不知过了多久,萧正风终于长长地呼出一口气,低声道:“对于师父的安排,朕其实后知后觉。这根杀力不大却寓意极重的铜棍,才是师父一生致中最重要的身份甚至是血脉的传承。所以很多时候,尤其是现在大魏王朝建立之后,朕一直觉得亏欠楚师弟,是朕,夺走了原本应该属于他的荣耀与地位。” “龙气所钟,皇家气运,绝不是两个少年的个人所愿能够决定的。既然陛下的师父替你们做出了选择与取舍,这说明如今的情况,才是天命所归。”凌络轩缓缓道,眼中已经有了精光在闪烁。脑海中在霎那之中便经历了无数思索的他显然是得出了什么结论,坚定地道:“陛下的师父是对的。倘若握住铜棍的人真的是楚苍先生,那么现在的天下,恐怕将是一片打乱。” “为什么这么说?楚师弟心中所怀远比朕丰富,胸中所系皆是百姓之安危。面上看去,江湖三十年间,似乎朕享誉四海而师弟默默无闻,可真正明白事理的、参加过那一次次被埋藏在水面之下的大事件的人就会知道,楚师弟才是真正做实事的那个人。”萧正风缓缓道:“数十年前由正道堕落成邪道的形意门余孽,在水面之下为非作歹,妄图报复整个江湖,重现形意门的扭曲光辉,年方二十的楚师弟提着手中的一柄青锋不斩,携侣伴友不过三四人,便杀进了形意门总坛,逼得当时的形意门首领立下誓约,制止了他们的兴风作浪;他不爱行走江湖爱穿行市井山野,总是在贩夫走卒之间慷慨解囊,救民水火;他硬破金刚门山门,连败数十位位灰衣武僧,只是为了给受了和尚欺负的一个孤儿出一口恶气……他朋友不多,却大都志同道合,无一不是兼怀天下之心和济世之才。他一生之中最炫目的一件事,便在是写了《地狱纪事》,挖出了不少江湖大势力在饥荒之中的所作所为之后,被整个江湖群起而攻之,最终一人一剑战整个江湖……慷慨赴死。而那时朕呢?朕刚刚当上洛阳城主没有多久,刚刚在江湖之中有了一些身份地位,却因为担心连累洛阳百姓受到报复,连为师弟说一句话、出一次头都没做……” 萧正风惨然一笑,道:“知道为什么,陆诩不愿上朝议事、武痴李彦则宁愿继续隐身山野而不愿投军、林知北自楚羽离开洛阳城之后便不知所踪,更不要说为朝廷献力的原因了么?便是因为,他们对朕,这个原本与楚师弟最亲厚的师兄,心中有怨啊。” 凌络轩沉默了片刻,站起身来,在萧正风颇为疑惑的目光之中,走到了书桌之旁,亲手捻起一根香,借在金兽小香炉之中即将燃尽的那一点星火,将手中新香点燃,而后插进了香炉之中。 他转过身来,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襟,揖手一礼,沉声道:“万幸大魏有陛下为皇!” 深深弯腰,而后直起身子。 只见这位英俊宰相伸出一指指向窗外,道:“陛下觉得对师弟心中有愧,那么倘若陛下不是陛下,而是楚先生,洛阳城内的百姓,现在是否仍旧能够安居乐业,悠然自得?”问完此语,他自己便摇头道:“自然不能。姑且不说别家实力,就臣之凌家,便绝不会放过这场报复。老父在某些事情上的睚眦必报与锱铢必较,陛下你是领教了的。” 萧正风没有说话。 “倘若拿了铜棍的是楚先生,楚先生的做法,必然不是如同陛下一般,想尽办法自上而下的联合整个江湖之中有分量、有话语权的势力,直接而全面的改变整个江湖的格局,将整个江湖先一统起来,再慢慢潜移默化,让百姓们接受并且乐意接受现实;依照楚先生的性格,一定会自下而上的发动变革,其首要做法,便是先革除江湖之中已经存在了无数年、开始腐朽的大人物们,比如我们建业凌家。当他认为江湖整个从内到外干净了,百姓真正可以为自己做主了,才会考虑王朝或者国家的建立,才会来建立一种全新的体制。” 萧正风脸上的悲意渐渐敛去,点头道:“你说的对,师弟他就是这样的性格,他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地狱纪年》的编写,不就是他为了唤醒被压迫、被蒙在鼓里的百姓而踏出的第一步么?朕倘若当时帮了他,说不定,便能成事……朕没有师弟的魄力,朕果然,还是不如师弟。” 然而凌络轩摇了摇头,道:“错!陛下你错了!楚先生这条路,看上去雄伟壮阔,实则不堪一击!倘若真的按照这个思路进行下去,我中原大魏,如今只会变成一座破茅屋,风雨飘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