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清穿之四福晋日记在线阅读 - 第76章 废太子

第76章 废太子

    “四贝勒,四福晋,皇上命老奴请二位去乾清宫。【】”李德全站在屋门口,不着痕迹的用眼角打量着屋里的摆设,同时恭敬的开口道。

    虽然废太子的消息传出时,胤禛就猜到自己可能会被放出去,但是真的到了这一天,心里还是有些激动的。

    不过也许是因为这段日子实在是太过惬意悠闲,所以他没有像李德全所想的那样,面上掩不住的激动,只是紧紧握了握玉龄的手,便朝李德全点点头,“有劳李谙达跑一趟了。”然后转头对玉龄道,“走吧。”

    玉龄还想回头去收拾一下自己的东西,再一想带着这些去见康熙,毕竟不合适。李德全见状,忙道,“四福晋放心,回头这些东西,老奴会着人打包送回四贝勒府的,不会让人乱动的。”

    “那就多谢李谙达了。”玉龄便也大大方方的跟在他身后,出了这个住了半年的地方。

    乾清宫里已经有了不少人,都是康熙已经成年的儿子。见胤禛和玉龄进来,所有人的视线都扫了过来。不过并没有人张嘴打招呼,看过之后,就又继续沉默。

    玉龄扫了一圈,没有发现太子。看来太子被康熙圈禁在毓庆宫不得出门的消息,是真的了。难怪殿里的气氛这么沉闷压抑。谁也不知道,这件事对他们来说,究竟是机遇,还是灾难。

    康熙对太子的偏爱人尽皆知,现在太子出了事,说不定便会迁怒他们。尤其是,这里所有人都知道太子触怒了康熙,因此被圈禁在毓庆宫,然而他究竟犯了什么错,却是谁也说不上来。

    这样一来,大家自然觉得康熙是想要为太子遮掩。君心难测,康熙究竟是什么意思,大家都不知道,自然更加谨慎。

    这个时候,自然没有任何有精力去管他们两个刚刚被放出来的人。何况大家都明哲保身,胤禛虽说是被放出来了,但康熙在心中究竟是否能够回到原本的地位,却难说得很。

    只有老十一个人小心的凑过来打了个招呼,然后就站回他自己的位置去了。

    钮钴禄氏跟瓜尔佳氏平日里时常往来,弘晖跟弘晨在她那里过得不错,康熙看上去也不像是为此不高兴的样子,自然心有计较。加上老十本身就性情憨厚重情义,对他的反应,胤禛和玉龄倒是也不觉得惊讶。

    十四已经先他们一步出来了,十四福晋跟在他身边,两人都是面色憔悴的模样。倒显得玉龄和胤禛看上去过得并不是那么糟糕。虽然似乎也消瘦了一点,但至少面色红润,也没有什么郁色,跟十四两口子截然不同。

    没过一会儿,康熙便到了。他的脸色非常难看,语气非常重的将所有的儿子斥责了一遍,然后便宣布了要废太子的决定。

    所有人自然立刻跪下来,请求他收回成命。

    这种事康熙对着他们说,还有可能收回去,如果是在朝堂上提出来,那可就未必了。

    然而康熙明显十分震怒,宣布了这个消息之后,便一言不发,沉默的看着下面的儿子。他们有一脸得意还没有掩饰好,有的装出悲愤的神色,眼神却透露了内心的欢喜,还有的蠢蠢欲动,有的一脸茫然……当真是众生百态。

    康熙忽然生出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念头:他老了,连自己的儿子都越来越陌生,越来越难以理解了。

    因为,他老了,可他们却在一天天的成长起来。康熙感觉到了一种威胁,一种令人悲哀的威胁。因为这一点,哪怕他是帝王,也无法改变。过了四十岁之后,时常便能在自己身上察觉到时光流逝的痕迹,根本无法抵抗,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这让他心里陡然生出强烈的危机感。他一一扫过自己儿子们的神态和表情,记在心里,暗暗揣摩。

    这一刻,不知道是受了太子的刺激,还是那么多年轻力壮的儿子的刺激,康熙心中的父子情意,却已经开始悄然发生转变。他仍然会为自己儿子的优秀而高兴,但心里却暗暗戒备,生怕他们有一天强到连自己也约束不了。

    皇子们并不知道康熙的心思。一部分人沉默着,大概是觉得今天的事,没有他们说话的份。另一部分人则是在劝说康熙收回成命。当然,这只是表面上。别说康熙,其他人也都听出来了,说是劝说,但实际上说出的话,跟拱火没什么区别。还将太子从前做过的某些事情翻了出来,几乎有要逼迫康熙下定决心之意。

    康熙将这一切全都看在眼里,但最后也没有说什么,直接让他们散了。

    胤禛和玉龄,十四两口子都没动。他们刚刚从养蜂夹道出来,康熙对他们具体的安排显然还没说明。究竟是回养蜂夹道还是回府也不知道,自然要留下来等个结果。

    不过,显然今天并不是个好日子。康熙因为太子的事,心情非常糟糕,对两人自然也没什么好脸色。他看了胤禛一会儿,道,“老四,老十四,你们可知错?”

    “儿臣……不知。”胤禛低下头,“无论如何,她总是儿臣生母,血脉亲情,并不能单以对错判断。再来一次,儿臣仍旧会这样做。”

    十四也附和道,“儿臣不知额娘有什么错,但她作为额娘,却并无亏欠儿子之处。儿臣身为人子,自然要尽孝心。”

    这番话说得也算是情深意重,可惜的是……德妃并不只有他一个儿子。她没有亏待过十四,可对胤禛……却真是说不上有多好。于是十四这番话,反而显得胤禛的态度十分可笑。

    他恐怕都不是德妃在意的儿子。

    于是康熙哼了一声,看向胤禛,“老四,你也觉得乌雅氏作为额娘并无亏欠儿子之处?”

    胤禛沉默不语。

    这时候如果还替德妃说好话,反而显得假了。这么多年,谁都知道他的心里不可能没有怨,所以胤禛索性不开口。

    不过不说话好像也不合适,玉龄想了想,便主动开口,“皇阿玛,俗话说,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为人子女,不敢妄议父母,不过只能略尽孝心,以安自身罢了。”

    “好个以安自身!”康熙道,“那你们是觉得,父母不管做什么,都是对的了?”

    玉龄神色一动,总算明白康熙为什么有此一问。

    她不知道太子究竟做了什么,但是能令康熙震怒至此,恐怕不是小事。但康熙心里,恐怕仍然有些悔意。毕竟这个儿子是他一手养大的,变成如今这样,他这个做父亲的,自然也有责任。于是康熙不可避免的心软了。

    正好胤禛受到了德妃的不公对待,他推己及人,可能认为胤禛能原谅德妃,太子自然也能明白他的深意。

    但是这个念头,恐怕就是他自己,也不太相信。所以才问出这个问题,希望能从他们这里得到赞同。

    玉龄不知道废太子的事情怎么会这么早就出现,但从历史上来看,康熙对太子还有感情,后来还有再立再废的事情。如果顺从康熙的心意,当然应该主动说子女能够理解父母。

    然而她才刚刚想清楚,还没开口,就听到胤禛道,“是非对错,总在人心。父皇圣明烛照,想来深知。”

    康熙眯了眯眼睛,看了他一会儿,才问,“太子……胤礽从小与你的关系最好,为何不见你替他求情?”

    “父母责罚子女,想来自有缘由。皇阿玛并无过错,此刻若是说情,恐怕没有用处。不如缓缓图之。”胤禛道。

    康熙忽然一叹,“你倒是个懂事的。”

    然后没有再说什么,直接让他们回府了,不过还是交代,“乌雅氏之事,往后不必再提。你们是天家皇子,别忘了我爱新觉罗氏的荣耀,纠缠于这样的小事,于你们并无益处。”

    从乾清宫里出来,十四目光复杂的看了胤禛一会儿,径直走了。他没想到胤禛还会为德妃的事情出头,但是心里也没有多少感激。因为刚才康熙只跟胤禛说话,却没问他什么,十四心里是很不舒服的。

    胤禛对他的表现视而不见,依旧脸色平静。

    回到府里,阖府上下都是欢欣鼓舞。毕竟虽然主子不在,他们可以散漫些。可是他们这些人,身家性命和前程都系于主子一身,若是胤禛出了什么事,他们也没有好结果。自然是盼望着胤禛赶快回来的。

    打发了这些人,梳洗沐浴除去了晦气之后,屋里只剩下玉龄和胤禛,她才低声问道,“也不知道太子究竟犯了什么错。”

    胤禛嘴角的讽意一闪而过,看向玉龄,“这件事不要去打听。”

    咦?这话有问题啊!玉龄狐疑的看着他,莫非胤禛知道什么内、幕……甚至太子的事情跟他也有点儿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