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在线阅读 - 第四十一章 许家村

第四十一章 许家村

    “马上派遣援军!”得到情报后史迪威就下达了命令:“尤其是几个营的结合部,不能让敌人穿插到后方来!”

    “是!”希尔总教官的脸色十分难看,但还是按命令的去做详细布署。

    “你是对的,将军!”史迪威握着陈善国的手道:“我为之前的言论感到抱歉,如果不是你的坚持,新一师很有可能要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

    “这不是我的功劳!”陈善国回答道:“事实上,在一线作战的中国官兵早就有这样的判断,只是美军教官没有人相信他们而已。所以,做为新一师的师长,我认为史迪威将军你有必要改善一下这种指挥环境,美国教官应该多听一听中国官兵的意见!”

    “嗯!”史迪威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我同意你的意见,美国教官虽然有更丰富的军事知识,但他们对日本人的了解太少了,他们不应该这么自负!”

    当然,此时的史迪威还没有意识到一点,他所认为的美国教官拥有丰富的军事知识只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或者说这种军事知识根本就不适用于缅甸战场……美军在丛林中从来都没有打过像样的仗,包括近代在越南战场上也是如此,他们根本就没资格指挥已与日军交手数年而且还是在丛林中打过来的中**队。

    史迪威派上去的援军是新二团,他们的任务是补上新一团三个营结合部的缺口。其兵力分配是:一营增援左翼二营增援右翼,三营则开往岭邦配合两翼的作战。

    但增援部队很快就被日军的小股部队挡在路上无法前进一步……这迫使史迪威不得不命令三营去接替岭邦的防御而让新一团一营分兵前去救援。

    “现在,让我说说我们面临的情况!”沃克少校在接到命令后马上就召集了一营的干部开会:“情况是这样的,据我们刚刚得到的情报,岭邦一带的日军是两个联队,总兵力至少七千余人!”

    这话立时就让会议室里的军官们发出一阵惊呼,皮特用手肘撞了撞身旁的张弛,压低声音说道:“瞧,我们是对的,这让他成了傻瓜。要是他早点考虑我们的意见就不会有现在的局面了!”

    沃克显然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不想在这方面多说什么,他清了清嗓子后就指着地图继续说道:“我们现在的困难是:两营之间的结合部遭到日军的渗透,这使我们各营无法配合而各自为战。在这和这……”

    沃克指着地图上的两个点说道:“这里有我们的两个连。他们很幸运的挡住了日军的进攻使日军大部队无法深入我军防线扩大战果,但是他们在日军的围攻下也已经精疲力尽了,而我们的援军又被日军挡住……所以,增援这两个位置的任务就由我们来完成,有什么问题吗?”

    军官们都没有说话。因为任务已经很清楚了,就是增援这两个位置。

    但张弛却问了声:“我想知道日军是怎么挡住我们的援军的……”

    这话把沃克给问住了,因为他也不知道细节。

    从一点也可以知道这种中美联合的指挥体系由于语言或是习惯上的不同,信息传播往往并不全面。

    想了想沃克就回答道:“你不需要知道这个,你只需要去踢日本人的屁股就行了!”

    “不!”张弛坚持道:“我需要知道这个,因为我们在前往目标的路上很可能会碰到同样的困难!”

    “是的,少校!”皮特附和道:“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一点的话,就很有可能会犯增援部队同样的错误,这会增加无谓的伤亡!”

    周围的军官们很快就表示同意,甚至就连美国教官也不例外。

    无奈之下沃克就走向步话机。没过多久他就回来说道:“好吧!是这样的,日本人会把自己隐藏在树上,我们增援部队在死伤了一个班、两个班之后甚至还没发现敌人的藏身处!这的确有可能是我们同样面临的问题……至于怎么解决,你们可以在行军的路上考虑!”

    闻言张弛不由倒抽了一口凉气,这的确是个问题,日军狙击手很喜欢躲在树上……这一点张弛在现代就有所耳闻了,而且为了更方便的射击日军狙击手甚至还会将自己绑在树上。

    美军对付这些日军狙击手的办法,就是用巴祖卡火箭筒将那些树连根带冠一起炸得粉碎……美军有的是弹药,他们打得起这样的战争。

    但问题是巴祖卡火箭筒的首次使用是在42年的11月,距离现在还有几个月时间。也就是说现在甚至连美军都还没有装备就更别说远征军了。

    于是对付日军狙击手就会成为一个难题。

    但就像沃克说的一样,就算张弛没有想到应对之策也不得不踏上行军的道路。

    一连的任务是增援位于岭邦右翼的许家村,那原本是住在野人山里的一个村落,由于其地势显要于是就做为新兵团的驻地。

    据防守许家村的李连长的报告。他们至少遭到日军五倍兵力的十余次进攻,在打死打伤上百名日军后最终还是挡住了日军的冲锋。

    这让张弛有些吃惊,要知道他们可是新兵连,虽然他们装备有美式装备而且在孙布拉蚌有过两个多月的训练,但毕竟从未上过战场也没有战斗经验,但却能够与五倍之多的日军精锐部队抗衡。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了。

    后来回忆起来,张弛觉得这有地理优势的因素,也有兵源素质的因素,其中尤其是兵源素质这一点……远征军的兵源与****其它部队不一样,****其它部队的兵大多为的是混口饭吃,甚至还有许多兵是拉壮丁绑来的,自然就没有什么打仗的意愿而以保命为先。

    但远征军的兵源却并非如此,他们都是在******“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下主动参军的学生,这些兵源不仅有文化有知识,更重要的还是有一腔杀敌报国的热血。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些新兵一上战场就会有这样的出色的表现也就可以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