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熊霸三国在线阅读 - 第114章 袁绍崛起

第114章 袁绍崛起

    此时,整个洛阳地区与袁家有关的世家豪强都被剿灭,短一天的的军事行动,三万颗的人头落地,至此也到达了尾声。【】

    这一次的军事行动之后,我也找到刘协,让他发布天子诏令,将袁绍袁术去其官籍并与袁家党羽在天下人心中彻底打上叛逆的烙印,不怕他造反,就怕他不反。

    而洛阳发生的血腥事件虽然在我的严令下被封口,但是还是有一些消息传到了各州郡的世家豪强耳中,让这些平时在乡里横行惯了的大地主们不寒而栗,纷纷收敛起来,同时对洛阳朝廷保持着观望的态度。

    不过让豪强们总算放心了,因为我让天子在随后昭告天下的诏书中说,这一次洛阳被剿灭的世家豪强都是参与刺杀当朝大将军的叛逆,大将军才发兵讨伐,至于发生的屠杀事件,朝廷曾试图阻止,只是这些世家豪强平时行为太过恶毒,致使民情汹涌,才酿成了身死族灭的惨祸,天子本人希望各地的士绅要引以为戒,同时也要体恤朝廷的难处,不要受到流言的蒙蔽。

    世家见天子的诏书如此诚恳,与袁家无关的豪强们便安下了心,他们还是愿意忠于大汉的,至于那些跟袁家有关的门生故吏,很多都准备跑去投靠袁绍了,只有些看明白事理的,选择去洛阳跟天子澄清与袁家无关,不会与袁家为伍,倒是免去了过担惊受怕的日子。至于死去的洛阳世家豪强们只能怪他们自己站错了队,平时做的事情又太过人神共愤,一些我特意让黑社会收集来的世家罪行,被整整抄录了一车的竹简,可谓是罄竹难书,一些品行尚算得上端正的世家豪强也是对其极为不耻。

    至于那一千名死士,死的就算了,没死的都被安排明天到菜市口午时斩首。

    随着一颗颗的人头落地,那些死士没一个吭声的,都安静的等待大刀的降临,都是群铁骨铮铮的汉子啊,却都成了别人手中的杀人工具,不知道他们的死是否值得的,能否够含笑九泉之下。

    太白楼顶楼上,看着广场上那些平静的死士,我朝身旁的郭嘉问道,“奉孝,你看我是不是太狠了,这才几天时间,因为我的一句气话,就死了好几万无辜的人。”

    “额,主公这是怎麽了,当年你可是说了,敌人就要杀光光的,还有谁说

    他们是无辜的!”郭嘉神色肃然地答道,这段日子以来,楚雄说得最多的便是‘这些都是无辜的,我是不是杀错了!’这句话,都快弄出心结了,一个雄主,就应该敢为天下先,敢于视生命如草芥,如此瞻前顾后,忧柔寡断如何成大事。

    “奉孝为何说他们不是无辜的呢?”我有些疑惑的问道。

    “主公,你现在太仁慈了,你是不知,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道理,更不知判逆大罪是要诛九族的刑律,现在主公却只诛一族,就如此妇人之仁,天下都是靠无数生命换来的,现在就不敢杀该杀之人,何以成大事。”郭嘉冷冷的说道。

    是啊,哪个君王成就帝业不是用生命填出来的,就说我现代的共和国,无数的电视剧描述着战争的惨烈,生命的不值钱,而我来到这样一个人命贱如狗的时代,却没有这班觉悟,这是不应该啊!

    “多谢,奉孝提点,本王知错了,本王知道那些都是该死之人了,一句话说的好,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我看着郭嘉那一脸不悦的样子赶紧道谢。

    “主公,这是怎麽啦,怎麽还次拜起郭从事来了?”陈宫,徐庶,关羽等人,看我和郭嘉在上面半天不下去喝酒,也都跑上来了。

    本来我遇刺的事,他们是不知道的,陈宫,徐庶早早睡了,关羽等又都在城外领兵,只是后来听到雷神怒的响声才知道出大事了,后来我回府后,陈宫,徐庶就半夜一起来看我,估计也是打听到我出事了,后来我一口气连续下了几道命令,他们也看出来我在生气,没有阻止,而且他们也没觉得这样的命令有什么不妥。

    之后他们就各自去执行命令,只有我去后院陪蔡琰睡觉了。

    后来因为大家看我心情不好,就一群文臣武将的约我出来太白楼喝酒散心,我想今天有个斩首大会就顺便来看看了,我现在气消了,反而觉得自己不应该乱杀无辜。看着要杀我的人死在自己面前,到觉得他们可以不死的,要不是郭嘉说我,我可能觉得他们不该死了。

    解开心结后,我又继续下楼和各位文臣武将喝酒去了,也不在可惜那些小人物的死活,以后我就是应该有一个王爷,大将军的威严,冒犯我就该死。

    而从洛阳城内逃跑的袁家兄弟得到刺杀失败消息,袁绍,袁术赶紧带着城外的几万军队汇合汜水关兵将和新近来投的谋士贾诩急吼吼地越过黄河,花了十来天,终于赶到了渤海国。至于天子诏书,直接被袁绍忽略了,贾诩说,是楚雄大逆不道,挟持天子,乱杀无辜,袁绍应该举大旗,匡大义,清君侧。袁绍随即在谋士贾诩的建议下广布告示,招贤纳才,准备清君侧,匡扶社稷。

    而天下之士,基本上才不管你是不是坏人,只要有机会一展所长,又看袁绍说的大义凛然,只要辅佐袁绍以后,自然可以青云直上,扬名立万。

    不得不说“四世三公”的名头着实好用,不到月余,藏身于冀州和幽州的猛人智士纷纷来投袁绍。这其中有昔日韩馥帐下的谋士荀谌,字友若,辛评,字仲治,转投袁绍。

    说起荀谌此人,有些友们可能不太熟悉,但你只要想想他姓荀,出自豫州颍川,表字还叫友若,与荀彧的表字文若仅一字之差,应该不难想到此人的身份了?不错,他正是王佐之才荀彧的四兄,也是集谋略与治政为一身的大才!史记载荀谌投袁绍之后,因为被郭图、逢纪和许攸之流排挤,未得重用,官渡之战袁绍大败后便不知去向,并没有前去投靠在曹cao阵营里混得如鱼得水地荀攸和荀彧。

    话说三国时期一窝一窝出人才的家族,荀家绝对不输给司马氏、诸葛氏、曹氏、袁氏、孙氏。荀攸、荀彧、荀谌三叔侄的能力本事绝对不输给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三兄弟。要是再加上荀彧的祖父是荀淑,为朗陵令,是东汉末年名士。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与“司马八达”不分上下。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这么算下来,荀家真不是一般的氏族,绝对堪比后世的曾国藩家族。

    说完了荀谌,我们再来说辛评。辛评也是颍川人,当初和荀谌一起投奔韩馥而来,韩馥死后,袁绍来了冀州之后,他也是慕名转投了袁绍。史记载,袁绍死后辛评继续辅佐袁谭,被这个草包给活活地气死了。

    前面已经说给了,袁绍广布“英雄帖”,利用自己“四世三公之后”的响亮名头招揽人才。没有过多久便有冀州名士逢纪,字元图。也来相投投。一时之间袁绍帐下有名的文士竟然达到了七人,比起当初楚雄绞尽脑汁拐带田丰和郭嘉来,不知道容易了多少!

    不过话又说回来,袁绍尽管得了历史上有“河北三杰”之称的许攸,更有“王佐”的四哥荀谌,“毒士”贾诩,冀州名士逢纪、审配,颍川名士辛评、郭图等人,但他的智囊团从一开始就隐藏下了隐患。

    这是因为上述七人除了贾诩是西凉的无名之士外,明显分成了颍川帮和冀州帮两伙,而且人数正好是三比三!加之郭图其人只是擅长争权夺势,出谋划策,却对军队掌握一窍不通,属于察言观色揣度人心的jian臣;许攸其人更是诡计多端,贪财好利,还跟曹黑子是铁哥们,有这俩个cao蛋的家伙混在袁绍阵营里面,将来真有袁绍好受。

    说完了慕名来投袁绍的文臣,再说武将。当初袁绍在洛阳混迹的时候,结交了颍川人淳于琼,字仲简,此人颇有勇力,懂兵法,深得袁绍器重。袁绍一到冀州便邀请老哥们淳于琼来冀州替自己统兵打仗,淳于琼也不推辞立即便北上而来,成为袁绍手下排名第一的武将。

    说起这个淳于琼来,在史料之中也曾经留下了不少记录。据《三国志》记载:淳于琼与袁绍、曹cao等人被灵帝拜为西园八校尉,淳于琼更是高居右军校尉之职,后为袁绍手下大将,官渡之战时因为失了袁绍囤粮的核心根据地乌巢,被袁绍吐血而亡之前一怒之下砍了脑袋。

    继淳于琼来投之后,冀州安平广宗人郭援,字叔业,也慕名而来。却说这郭援自幼喜欢舞枪弄棒,身形威猛刚健,相貌丑恶狰狞,使一杆月牙戟,弓马纯熟,与楚雄麾下的周仓有得一比,也算是一员难得的二流武将。

    到了十月的时候,又有张家三兄弟齐投袁绍,分别是使一柄开山斧的张旭,使一口鬼头刀的张凯和使一柄大刀的张南。

    这还不算完,又有南皮人焦触善使一柄大斧,带着好友蒋奇、蒋义渠一起来投袁绍;另外还有不知名的勇武之人吕威璜、韩珩、马延、岑壁等人来投袁绍。

    这下袁绍帐下的文臣武将之多,一口气都数不过来。其中文士七人,武将十二。让楚雄胸闷的事情还在发生,十一月里,袁绍帐下谋士辛评又将自己弟弟辛毗,字佐治,从颖川院里给忽悠到了冀州,这一下袁绍帐下的文臣武将达到了二十人之多!

    看到了没有,这就是“四世三公”的巨大威力!楚雄从当初卖人民币贩酒起家,折腾了整整几个年头,费尽心思,才攒下了如今紧靠着鲜卑人和乌恒人,不太富裕的幽州之地。麾下虽然有七八员最拔尖的武将和五六个知名的谋士,可跟袁绍崛起的速度相比,也才旗鼓相当。

    希望喜欢本书的朋友,帮忙顶顶,收藏收藏,评论评论,这些不用钱的,动动你的小手指,世界将会更美好。谢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