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路远和林志武的券商生意做的很顺利。香香见自家老公跟着路远跑了几趟庆海扎扎实实的赚下了不少的钱,家里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及其明显地改善。原来一直羡慕meimei和强子衣食无忧的生活,现在她们两口子也能在娘家人面前扬眉吐气了。 服装厂的姐妹们手里或多或少都有一部分顶了工资的国库券。这年头普通的工薪阶层过得都不算富裕,巴不得把手里看不到多少希望的券换成现金,可以改善一下一家人的生活。香香把厂里大多数姐妹手里的券以现在的市场价归拢到自己手里,又通过关系不错的姐妹把彼此七大姑、八大姨家里的存货收拢到一起。志武经过这几次庆海之行手上的本钱已经有了七八千块,当然这里面还包括了路远最初借给他的三千元。 志武mama见儿子这段时间容光焕发,举手投足都比在废品收购站时自信豪气了很多。心里也倍感欣慰,把自己压箱底准备给老姑娘的陪嫁钱都拿出来给了志武做本钱。 至于路远就更不用为本钱的事情发愁,银行的王华尝到了甜头,在资金上大力支持。现在路远可以随时在银行调不超过二十万的头寸。当然这也是做为银行副行长的他手里能够灵活批复的最大权限。 这么大的一笔资金对路远而言已经够了,虽说他的利润比志武要少一些,胜在本钱的体量大,国库券的资源不用他cao心。背靠银行这棵大树他只要不出别的差错,稳稳当当的往返于滨江和庆海之间,他很有信心在年底之前把二十万的本钱赚个翻番。等到明年就算银行不支持他,自己也不在因为本钱发愁了。 不管怎么说,普通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更活泛,手里的余钱比起前几年明显的多了起来。市面上的东西小到吃的柴米油盐,大到老百姓津津乐道的四大件,都是一片旺销的景象。家里的水产批发生意因为穗子的全心投入,日渐火爆。 穗子最早市场上的店,早就是王翠莲和路远的师娘两个老人家和码头当初和路远一起扛大包的林子三个人在cao持。家里的冷库穗子负责接货,发货记账,路秋山则把整个家里的后勤接了起来。 自打路远托关系花了八千多块钱给父亲安了一条进口的假肢,路秋山终于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行走。虽然看上去多少有些别扭,可这足以让他倍感欣慰。这么多年过去,他总算能够和正常人一样双脚着地。日子一天比一天过的美,让路秋山总算找回了一点当初一家之主的信心。 每天忙碌的穗子其实是不开心的,她心里时时牵挂的远哥的一颗心都系在了那个庆海女人的身上。这让她内心及其无能为力,她知道或许这辈子她都做不成远哥的女人。偶尔也会冒出随便找个老实的男人嫁了的念头,好好的做爹和娘的女儿。远哥那颗心早就飞到了庆海,穗子想自己以后要替远哥照顾爹和娘和弟弟meimei,她是离不开这个家的。 可是热心地师娘和志武mama介绍的几个小伙子,穗子实在是看不上。倒不是对方有什么不好,她知道原因出在自己身上。一要和对方相处她很自然的就把对方和路远做个比较。到最后她的眼里、心里还是那个男人的影子。穗子知道自己的命就这样了,既然做不成他的女人,那就做他身边的亲人吧! 几位热心地老人都为穗子着急,这么好的姑娘怎么就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对象呢?只有王翠莲心知肚明,她明白这个淳朴善良的姑娘心里装着自己的儿子,就再也装不下别的男人。 说实话王翠莲是不愿意路远和那个庆海的女知青搅在一起的。她是土生土长的棒子沟人,也见证了知青插队到棒子沟的整个过程。做为一个善良的农民她其实很同情这帮城里孩子们的遭遇。都是父母的心头rou,离家几千里到山沟沟里来受苦。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的父母想想,一个做母亲的心有多牵肠挂肚她是明白的。 可抛开这些,王翠莲还是固执的认为这些知青是城里人,从小在优渥的环境里长大。他们的想法和命运和村里人是不一样的。那条巨大的鸿沟横亘在那里不知道多少年,不是他们所能够弥补的。
尽管王翠莲认为自己的儿子路远足够优秀,一点都不会逊色城里的小伙子。也配得上滨江大街的行走的每一个姑娘,可那是庆海啊!别说去过,如果不是因为儿子和顾小佳之间的交集,那个城市甚至都没有出现在他的脑海里过。 滨江才是多大的一个地方,城里和农村的界限没有那么明显。可庆海不一样呢,那可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大城市。当初苏晓梅和顾小佳刚到棒子沟插队时,那几乎是整个棒子沟七八条沟最大的新闻,不分男女。 原来一个女孩子可以长的那么精致,穿的那么优雅,真的是和画报上的电影明星一个样。 可现在那个优雅、精致的庆海女人要把儿子从自己的身边带走,去那么遥远的陌生的城市。而且那个女人比儿子要大六岁,还是个二婚。 这样王翠莲耿耿于怀,她不止一次在夜里和路秋山叨唠。让他这个做爹的和儿子好好拉呱拉呱,说不定他就改变心意了呢,穗子多好的一个姑娘。将来女儿做了媳妇,一家人和和美美的不好吗? 路秋山除了叹气就在说不出别的,被媳妇唠叨烦了,就小声地嘀咕说你做娘的都不去说,让我咋说吗? 其实路秋山两口子心里是有着一样的顾虑,说到底儿子不是他们亲生的。虽说这么多年过来母子父子之间并没有因为这样的关系有过什么隔阂。过得和其它正常的家庭并没有什么不一样,翠莲和路秋山也一直对几个孩子一视同仁,没有分过什么彼此。几个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甚至比其他家庭的亲兄弟还要好上几分,可那份隔阂并没有因此消失。它仿佛是一条看不见摸不着的若有若无的界限。你不去想它,它就不在,一旦去想去触碰,它又清晰地横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