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流落大明:从炮灰开始在线阅读 - 第一百六十二章 奉旨西征

第一百六十二章 奉旨西征

    顾封岩面对张旭的反唇相讥,丝毫不为所动,照旧是一副吃定张旭的神情,接过那枚弹头回应:

    “本官查过了,这种弹药并非出自兵仗局,乃是你张大人私造的手铳。”

    “既然我能私自铸造,别人也肯定可以做的出来。”张旭反驳了一句,随后才出言解释道:

    “我劝顾大人还是先把案情搞清楚,然后再妄加揣测。”

    “莫非你对案情更清楚?”

    “没错,当初是我在绍兴境内发现了小明王韩治平,派人上报绍兴府衙,才顺利将其抓获,照你的意思,是我报了案抓人,然后又带着兵把人救了出来?”

    听到张旭这番质问,顾封岩的脸上终于露出疑虑之色,盯着张旭询问:

    “竟有此事?”

    “杭州府相距绍兴府只有百里之遥,顾大人可以先去绍兴府问问清楚,然后再回来调查,作为总铺头,连案件细节都没有查清楚,就敢随意抓人,你这官位恐怕是花银子买的吧?”

    顾封岩听了张旭的抢白,脸色变得极为难看,冷冰冰的说:

    “既然如此,请张大人同我去绍兴府走一趟。”

    “对不住,本官公务繁忙,没时间跟你去瞎折腾。”张旭肆无忌惮的回应。

    “这可由不得你了,本官带着刑部文书而来,有权拘捕你。”顾封岩气势汹汹的说,随后吩咐道:

    “来人,给我拿下。”

    六扇门的差官们,听到吩咐以后,立时抽出绣春刀,朝张旭围拢而来。

    回应他们的,是九个黑洞洞的枪口。

    张旭不屑的笑着说:

    “顾大人,凭你这几个部下,我的兵只要两轮射击就能放倒,咱们试试呗?”

    “好啊!本官为你而来,绝不会轻易离开,要么你跟我走,要么把我的尸体抬出去。”顾封岩毫不示弱的回应。

    “顾大人,你过分了,在你手上并没有确凿证据,为何非要拘捕我家将军。”马青终是耐不住,出言反驳道。

    “本官带着刑部公文,无论他是否有罪,都要带回燕京审问。”顾封岩肆无忌惮的回答。

    “看样子,也只能把你的尸体抬出去了。”张旭无奈的说,当即就要下令射击。

    “圣旨到,信武将军张旭接旨。”熟悉的尖锐声音,在大堂外面传进来,大乱了僵持的局面。

    众人都是脸色一遍,各自收起兵器迎了出去。

    十几名锦衣卫护送着一位老太监等在门口,见到张旭,这老太监兴冲冲的说:

    “张将军,恭喜,朝廷给您派了一趟美差,请接旨吧!”

    “王公公!”张旭惊喜的招呼道,面前之人正是他的老熟人:兵仗局督主王诚。

    马青则显得极为郑重,命人在门外摆好香案,焚香祭拜之后,才对王诚说:

    “公公,请宣旨吧。”

    “信武将军张旭接旨。”王诚又重复了一遍。

    张旭只好带着众人跪在香案前,像上朝一样山呼万岁。王诚这才打开圣旨朗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命信武将军张旭前往兴隆卫香炉山,协助左都督方瑛平定叛军,钦此。”

    张旭听的稀里糊涂,接过圣旨起身询问:

    “公公,兴隆卫在什么地方?”

    “这个咱家也不知道。”王诚笑着回答。

    “挺有意思,连兴隆卫在哪都不知道,就让本将军去打仗?”张旭调侃道。

    “末将听说过兴隆卫,据传在黔东,是苗王韦同烈的地盘。”马青插言说。

    “对头,咱家也听说过,那个造反的就叫韦同烈。”王诚附和。

    张旭拿着圣旨,在总铺头顾封岩的面前晃了晃,笑着问:

    “顾大人,你来说说,是本官的圣旨大,还是你的刑部文书大?”

    “张大人,你不要得意的太早,本官定会查清此案,到时候免不了还要登门拜访。”顾封岩说着,转过头出门离开。

    “随时恭候。”张旭笑着回应。

    王诚瞪着小眼睛,目送六扇门的人走远,才出言问道:

    “这位总捕头,好像跟张将军不对付?”

    “当初末将途径秦淮河的时候,曾经打过杨柱国的公子,这些人都是来给他们主子出头的。”张旭笑着回答。

    “原来如此,杨柱国位高权重,将军日后还是多留神的好。”王诚提醒道。

    “不要紧,已经习惯了。”张旭大咧咧的说,随后又问:

    “到杭州传圣旨可是苦差事,怎么把公公您给派来了?”

    “咱家许久不见将军,甚是想念,听说有这样一份差事,特意毛遂自荐,从燕京赶来。”王诚回答。

    张旭此刻也是猛然响起,自己还欠这老东西两副尚好的棺材板。于是笑呵呵的回应:

    “多谢公公挂念,既然来了,就在杭州府多住几天,末将也好略尽地主之谊。”

    “那是自然,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又赶上将军请客,咱家自然要多住些日子。”王诚干脆的回应。

    张旭虽然接了圣旨,但是根本不提出兵的事,只管盛情招待王诚。

    当天中午便在丰乐楼摆下酒宴,同王诚畅饮,晚上又特意带着他观看红绡坊的演出。

    王诚见到灯泡的时候,也不禁有些傻眼,特意迈步登上画舫,托在手里端详了好半天,才出言询问:

    “将军,你这夜明珠从何而来。”

    “公公,是你看错了,这只是玻璃瓶子,里面的竹丝在发光。”

    “是吗?不如将军也送我一个这样的玻璃瓶,带回去给燕京的朋友们见识一下。”

    “这东西,只有挂在此处才能发光,拿走以后就不亮了。”张旭笑着解释道。

    夜幕降临以后,画舫的表演正式开始,张旭陪着王诚,坐在红绡坊的门外,一边吃烤rou喝酒,一边听曲。

    王诚虽然是个宦官,对女人没什么兴趣,但是比较偏爱听取,直到夜半时分演出结束,他才站起身,意犹未尽的说:

    “真是羡慕将军,在杭州过这种神仙般的日子,咱家若是能来此地颐养天年,也不枉此生了。”

    “公公乃是陛下的亲信,恐怕这辈子只能留在京城陪王伴驾。”

    回到织造府以后,张旭便安顿王诚在前宅住下,此处本就是前任织造公公的住所,正好用来招待这位京城来的公公。

    王诚休息一夜之后,第二天起床才出言询问:

    “不知将军打算何时起兵?”

    “公公,末将实在有些为难,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总得先把粮草筹备足了,才能去前线打仗。”

    “您再看看我这些兵,除了押粮的,恐怕也没什么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