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边唐在线阅读 - 第四百二十六章 高仙芝的要求

第四百二十六章 高仙芝的要求

    “虽则是去河中八军教授那些百姓子弟,可年金比之五品京官也是不遑多让,大将军手里还有着不少空白告身,将来未必就不能谋个出身。当然了,胡人女娘也是少不了的……”

    平康坊最大的青楼之内,李绾一脸笑容看着一众破落文人,滔滔不绝的讲述着。这等地方在烟花之地中也是最上档次的,到了这等地方也不至于直接拉着女子就去当入幕之宾,还是要讲些格调的。文士们身边都有着美丽温婉的女子陪伴,微醺之时听着李绾的话语,一时间都是有些意动。

    “听说那火寻一国,被大将军杀得只剩妇人,后来自河中八军之中分出数千人前往镇守,不知可有此事?”一位三十来岁的文士问道。

    李绾笑道:“言过其实了,哪能杀得只剩妇人,当然还留下那些孺子。不过数千年轻汉子前往镇守,火寻移民皆是赐予诸人为奴为仆倒是真的。年轻貌美者作为侍妾,粗陋着作为奴仆,这些都是大将军的意思。毕竟河中八军未曾婚配者中男多女少,要想尽快繁衍,必须得这般行事,那边什么都不缺,缺的就是人丁。——火寻亦是属于昭武九姓之国,长安城内康居女子甚多,想想她们的样子,就知道那些汉子们是如何享福了。据说基本上不用做什么活,主要就是繁衍丁口,这亦是大将军的意思。”

    那文士叹息道:“这可不单是齐人之福了。”

    李绾笑道:“王兄年富力强,正是大展宏图之时,以兄任事之能,到了河中何愁不被大将军重用!便是王兄喜爱之事,到了河中也算不得什么,到时候胡姬遍地,莫不要晃花了王兄的眼!”

    那文士呵呵一笑,揽了揽怀里的女子笑道:“我去倒是无妨,只怕珠儿到时候伤心。”

    他其实心中已然意动,不过这等大事。终究是不容易下决心。碛西已是苦寒之地,河中更是远在天边,长安城花花世界,想要割舍哪里是那么容易的。

    怀里却是女子温婉一笑:“妾身也听闻碛西乃是丈夫建功立业之地。王君欲要效班定远之志,妾身纵然不舍,又怎敢阻拦?只怕王君见到胡姬明艳,又把珠儿忘了呢。”

    众人皆是大笑,有文士大声道:“珠儿虽是女流。可也是明白事理之人,便是王兄来日封侯拜将,也不许忘了珠儿姑娘。”

    那王姓文士心中得意,笑道:“正该如此!”

    众人说得极为热闹,王姓文士得意间,亦是决定为了封侯走上这一遭,终不能让怀里美人笑话。

    李绾向着那女子微笑点头,女子还以微笑。这些女子都是此地花魁般的人物,平日里聚集这么多也不容易,今日李绾也是花了高价钱的。让这些女子旁敲侧击帮着劝这些文士。这些女子大部分都是官家出身,待人接物极为得体,说话也是不露痕迹,不知不觉间,已然是把这些文士蛊惑得热血激荡,恨不能立刻就到河中,去好好做上一番事业。

    以往只是为了在士林里宣传自家将军,那时候请的人并无什么讲究,但凡是有点儿文名的都时常是李绾的座上客,而这次开始李绾邀请的。便是有些真本事的人,才学是一方面,至少也能做一些实事。将军准备在葱山以西大展拳脚,这些人正是他所需要的。

    觥筹交错间。大部分的文士都表达了愿去河中的意愿,与这些女子的鼓动自然是不无关系。而等到了床底之间,这些女子们还需继续鼓动这些文士去河中建功立业。至于回到家里仔细思量之后还有多少人愿意去,李绾暂时也没去考虑,毕竟河中天高路远,也该让这些人自己考虑清楚。自家将军需要的是愿意在碛西扎下根来的读书人,而不是刚去就要回来的家伙。

    一众文士们眼花耳热后,一个个拍着胸脯立下从军河中的誓言,李绾笑着告诉这些人确定去的十日后去安远门外聚齐,然后便当先离席,又去附近另一家青楼迎接另一拨不得意的文士。他也只会在长安城再呆十天,十天之后便会带着文人们一同前往碛西。如今将军的目的已经达到,再在士林间为将军制造舆论已经是没有必要,而他不过二十出头,亦是建功立业的好年纪,这一次离开了长安,很长一段时间内大概是不会回来了。

    汉家文明之中,读书人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他们看起来或许并没有用,可毕竟在传承着一些东西,而正因为这些东西的传承,华夏才是华夏。这些话,马璘自然不至于和李绾说,对于李绾而言,十日之内召集足够多的读书人一起去碛西,也是一桩颇为紧要的事情,所以这十天之内,他也是有的忙了。

    这一天时间之内,他得赶几个青楼的场子,还要去国子监一趟,争取鼓动一些有热血又有用的学生。将军正准备在葱山两侧大展拳脚,在这种时候,人才自然是越多越好。

    就在李绾在长安城内忙着喝花酒的时候,马璘的大军正在回归安西的路途之上。

    关于碛西和长安方面关系的架构,终于是尘埃落定了,下一步重要的事情,自然就是将心中的计划尽快的付诸实施。

    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对于即将展开的扩张而言,武力占领反而是最简单的,要想让汉家文明永久笼罩新占领的区域,移民和教化还有混血繁衍反而是更加的重要。移民和混血繁衍的目的,都是为了让汉民在新的区域逐渐占据多数,而若是没有了教化,便是割裂了和大唐的联系,将来出现的便是一个说着中原官话的新的民族,对于中原没有认同感,而这绝非是马璘所愿。

    最为关键的便是教化,所以需要大量的读书的种子。河中八军的汉民数量太少,那么就应该有更多读书的种子,才能让汉家文明在河中扎下根来。

    所以大军离开兰州之时,他便通过鹰奴向米雪发布了命令,让李绾出面尽可能的招募有才干的读书人来碛西。

    移民也很重要,现在的移民远远不够,这些都要和张巡慢慢沟通商议。没有百十万人的规模,在葱山以西扎下根来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当然移民是一件需要极为慎重的事情,之前因为李隆基的一道乱命而让十万百姓死于道路,这样的悲剧绝对不能重演。

    至于混血繁衍。其实一直都在做了,尤其是火寻故地,关中汉子们还是极为给力的,已经有不少婴儿诞生了,那些漂亮的混血小家伙。在马璘看来都是汉家子,都是汉家文明笼罩这片土地的希望所在。

    现在有了最为需要的时间,一切都可以按部就班的进行,等到回到了碛西,便可逐一推行各项事宜。

    大军再次翻过了乌鞘岭,复又踏入河西走廊境内,一路上顺便把至德天子的圣旨传遍各地。到了凉州城之时,安思顺接到了圣旨立马便是开城迎接,言语里也是极为恭敬,也能看到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之前他接到命令准备对付马璘。后来马璘来得比他预想的要早很多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双方之间并没发生真的冲突,而如今见到这道圣旨,安思顺知道不用和马璘冲突了。对于他而言,这自然是足以高兴的一件事情,毕竟他知道一旦双方开战,最后败的一定是他自己。

    马璘倒也没有在凉州停留,补充了物资之后便继续出发,已经是十月多了,天气越来越寒冷。大军必须要尽快赶回碛西,才能开始着手开展各项事宜。至于安思顺,他并没有什么好感,之前和张巡已经达成过共识。以胡人主边的事情必须要改变,所以不久之后,安思顺就将离开河西往长安任职。这个家伙大概还会和原本的历史上一般,使用河西诸胡挽留的伎俩,不过有张巡在朝中,这个伎俩就没有作用。大唐边将主边时间一般不会太久。安思顺在河西的时间已经够久了,被征召入朝也是应有之义,他也说不出什么来。

    而另一位大唐名将哥舒翰,将会迎来同样的命运。纵然哥舒翰威名赫赫,然而终究是胡人,原本历史上哥舒翰兵败被俘之后,“曾为司空否”的历史悬案的存在,让马璘对哥舒大将军的信任大打折扣。当然了,自王忠嗣之后哥舒翰便主边陇右,其实这个时间也已经够长了,哥舒翰被征召入朝亦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而另一位因怛罗斯之战而被提前征召入朝的大将军高仙芝,之前一直是谨小慎微明哲保身,如今大概还得一样过下去了。如今的大唐,已经没有了高大将军的用武之地,纵然他曾经是赫赫有名的山地之王,也是一样。

    其实高大将军这几年来,过得并不如意。由于高芊芊和马璘之间的关系,让高大将军极为尴尬,毕竟天子赐婚给马璘的是杨幼娘,而杨幼娘乃是杨国忠的女儿。之后天子开恩将高芊芊也一并赐婚给马璘,不过是增加了这份尴尬而已。而不久之前,长安城内关于庭州的流言四起,矛头大都指向马璘,而作为马璘两大岳丈之一的高大将军,这时更是极为紧张,万一马家有事,势必要牵连到高家。后来扶风郡王府出现变故,高大将军甚至都已经安排好了后事。

    这一次张巡带着群臣西出长安,闲居的高大将军也是提心吊胆的跟着去了。虽然没有见到马璘,不过最后的结果却是让高大将军彻底松了口气。跟马家联姻是先皇的旨意,这个是跑不了了,高家和马家便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如今新皇给予了马家这般地位,马家没事,那也就是说高家也没有事了。

    两军分别的匆忙,高大将军也没有机会见到马璘,不过还是派出使者去追马璘的大军,最终成功的把话带给了马璘。

    对于高大将军而言,和马家的联姻必须要尽快的落到实处,以免再生什么波澜,所以高大将军对于马璘并没有别的要求,唯一的要求就是等到马璘回到碛西之后,必须要尽快的和高芊芊完婚。(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