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从长平之战开始在线阅读 - 第579章为平衡商议换防

第579章为平衡商议换防

    从长平之战开始第579章为平衡商议换防随着楚国景将军的强烈反对,四人会议瞬间陷入一片沉默的尴尬境地。

    涉及到国家的利益,双方根本不可能有任何的缓和的余地。

    “要不。”还是信陵君看不下去了,主动打破了沉默道:“我们将大军进行混编吧!”

    “不可能!”

    “不行!”

    楚国和韩之国的上将军几乎异口同声地反对道。

    得,这会儿两人又站到了同一战线上了。

    这也很好理解,独当一面固然会损失惨重,但要是真的进行混编,问题只会更大。

    且不说混编之后,作为联军主将的信陵君将有多大的权利,自己还有没有话语权,单单说这战斗之中。

    有着绝对人数优势的魏军极容易抱成团,然后将势单力孤的韩、楚的部队推上去送死。

    如此一来,两国的战损恐怕比自己独当一面还要大。

    这不是不信任信陵君,而是人性所致,不是信陵君的一个命令就可以改变得了的。

    当然,如果魏军能给自己一两万部队,混编到自己的部队中,那他们肯定是愿意接受的。

    但显然,信陵君不会那么傻。

    这就等于是用自己的数万部队替他国部队去死啊!你猜信陵君有没有那么大方?

    不仅仅是韩、楚两国对这个提议有着激烈的反对,就连一旁一直置身事外的廉颇将军,也是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如果三国联军进行了混编,那自己的赵军混不混?

    不混,三国的将士们要怎么看赵国,可要是混了......

    这根本不可能!赵军必须保持独立自主性,这是王上给自己下的铁令!

    看着眼前互不退让的场景,廉颇也是深深地忧虑,原以为只要逼迫秦军来攻,自己就将处于优势地位,就能狠狠地消耗秦军。

    可没想到,这才是战斗的第一天呢!内部就爆发了如此严重的矛盾。

    这之后还怎么打?

    秦军到底是秦军,即便是在极其不利的情况下,依旧能够想到破局之法。

    其实眼前的困境,说到底还是“不患寡而患不均”闹的。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按照战损比例进行轮换。

    简单点说,如今楚国的兵力损失最多,已经达到了近十之有四,那么在包括赵国在内的所有国家,兵力减少到六成之前,楚国都不需要出兵。

    把每个国家的损失兵力的比例都尽量的拉近,或许是平均的唯一办法。

    只是,这个办法,也注定不可能实现的。

    首先这损失从什么时候开始算,就是个大问题。

    韩、楚都在秦军发起进攻前因为自己的原因损兵折将了,若是前面损失的这些兵力,也算在平均的范围内,那么现在开始,韩、楚两国都几乎不需要派出兵力作战了。

    这对于赵、魏而言,是绝对无法接受的。

    毕竟指挥你们部队导致损失的,都是你们自己的人,你们的错误,却要赵、魏两国来买单,怎么可能?!

    好,即便退一万步讲,赵、魏两国接受了这个条件,可对于这个平均的定义,势必又有着更大的分歧。

    作为韩、楚两国自然是更想以比例作为平均的条件,也就是说,楚国损失了两万兵力,那出兵十万的魏国就该损兵四万,而赵军也该损兵三万二千。

    可兵力更多的赵、魏两国,自然更愿意以兵力的具体数量作为平均的条件,即,你损失多少,我也损失多少就好了。

    这两种平均的方式,显然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难谈到一起去。

    说白了,这就是利益,而利益的矛盾从来是最难调和的。

    除非,有一个国家愿意牺牲掉自己的利益,进而安抚住其他的国家。

    事实上,联军之所以能够成行,就是赵国舍弃掉了自己的利益,将可能到手的周王畿的控制权,拱手让给了其他三国,这才换来了三国的出兵。

    如果,赵国能够再度牺牲自己的利益。

    比如担起被秦军各个击破的风险,将其兵力一分为二,分别在南北两面建造营地,同时掩护韩、楚两国的防御,或许也就不存在什么问题了。

    可是,赵军的总兵力不过区区八万人而已,而骑兵,从来是聚集在一起才更有战斗力。

    要是赵军果然分兵,恐怕不仅帮不到韩、楚两国,还会遭到秦军的围歼。到时候,你猜,韩、楚两国会不会出兵来救呢?

    即便是来救,好不容易新城的秦军进攻,联军防守的战争态势,便将付诸一炬。战果只会更惨。

    因此,不论从自身的安全出发,还是出于对整个战斗的考量,赵军分兵都不是一个好的提议。

    又或许,赵军拆分开来,补充进韩楚了两军,也是个办法。

    可是,要让赵国让还未收入囊中的周王畿,那没问题,可要赵国放弃已经打上了赵国烙印的赵军士卒,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虽然廉颇依旧没有说话,但其眼神却已经在告诉信陵君:赵国不可能同意混编的要求。

    眼见着就连廉颇将军也否定了自己的想法,信陵君也是在心中长长地叹了口气。

    他又何尝不知道混编的问题呢?

    可是,眼前的问题总要解决吧,否则,真要等韩军损失太大,撤离了联军,到时候哭都来不及了。

    眼见着又要陷入僵局之中,信陵君眼珠一转,再度说道:“轮转吧。”

    “什么?”三人随即看向了信陵君。

    “等韩军损失接近了两万人,韩军便调到北面。”信陵君随即说道。

    “这不......”楚国的将军当即就要反对。

    只见信陵君却是摆了摆手打断了楚国景将军的话语,道:“楚国部队轮转至正面,南面阵地由我魏军来守。如何?”

    显然,信陵君的提议已经算是牺牲了魏国的一部分利益了。

    为了稳住韩军,只能把他们安排到有着赵军骑兵保护的北面,而为了稳住楚军,只能让他们接替秦军佯攻的正面战场,同时为了平衡,这个时间点也是选在了韩军兵力和楚国兵力大致相同的时候,至于最有可能被进攻的南面阵地,信陵君则是留给自己。

    可以说,这已经是信陵君能力范围内的最佳选择了,算是综合了韩、楚双方的利益,牺牲自己魏国的利益的最好选择了。

    只可惜,信陵君的尽力,在旁人看来却并不满意。

    “谁知道,秦军在攻了许久的南面之后,会不会调整方向进攻西面,我楚国只愿意守北面。”楚国的景将军当即不乐意道。

    “联军是一个整体,若是韩军损失过大,这仗就没法打了。”信陵君有些气结,好容易自己拉下了自己魏国的利益来弥补韩国,你楚国怎么还不乐意了呢?

    “我楚军损失过大,我也没法跟楚王交代啊!”景将军却丝毫不理会信陵君的良苦用心,依旧自顾自地看紧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深吸了一口气,信陵君努力压制着心中的火气。

    随即也不再去看那鼠目寸光的楚国将军,而是将目光看向了一旁的廉颇将军,道:“既然如此,楚国将军不愿意换防,那就只能摆脱廉颇将军了。今夜就换防到南面寨墙之外,如何?”

    是的,信陵君干脆来了招釜底抽薪——你不愿意换防,那就不用换了。

    你要记得,北面之所以没有多少秦军进攻,倚靠的不是你楚军的悍勇,而是赵军的骑兵。

    此话一出,摆在景将军面前的就在只有两条路,要么答应换防,那么还能得到危险系数不那么高的西面战场,要么拒绝换防,那么明天起,你就将面对秦军的雷霆进攻。

    廉颇闻言,自然明白信陵君这是将自己当成了逼迫景将军的刀子,只是他却是没有直接回答,反而将目光看向了楚国的景将军。

    那意思再明显不过了:见好就收把,要是再不答应,我就只能答应了。哪怕自己和你楚国是盟友,咱也不能枉顾现在联军的利益啊。

    果然,身为盟友的廉颇的这一眼,很快说服了一旁的楚国的上将军。

    点点头,楚国的上将军随即对信陵君说道:“还是按照信陵君之前的方案吧,等韩军损失近两万后,我军调防西面,将北面阵地换防给韩军。毕竟,赵军八万大军,从北调至南面,动作太大,极容易被秦军找到破绽。”

    这话当然是给自己找了个台阶,廉颇倒也不会拆穿他。不过从实际出发,对于赵军而言,在北面当然也是优于南面的,毕竟北面会更靠近上党,虽然仅仅是数里的差距。

    无论如何,随着楚国的妥协,对于韩之国的诉求,四人小组也算是有了一个解决的方案。

    至于之后魏军在损失惨重了怎么办,只能说,走一步看一步,希望到时候秦军能先受不了吧。

    只是,似乎所有人都满意的结果,对于韩军而言,却并不那么满意。

    原因自不必说,损兵两万,跟楚国兵力接近之时,才进行换防,这对于兵力本就不多的韩军而言,简直就是噩梦。

    可惜,韩将军也深知,能有这样的结果,已经算是信陵君用了老力气了!

    也正因为如此,韩将军确实越发地迫切地想要带着他的部队逃离这个该死的战场了。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