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汉末之益州崛起录在线阅读 - 第一百零六章少年英雄聚太学

第一百零六章少年英雄聚太学

    郑都,太学。

    十五岁少年何平,不,外祖父怕他受歧视,让他恢复了自己的本姓--王,从现在开始就叫王平了。

    朝廷新颁布了一道诏令,所有百城千道计划建设中有特殊功绩的家族,可选一适龄识字子弟进入太学就读。

    何家寨少年人中没有几个认字的,唯有他当初跟着张五郎断断续续学了一年多,总算能够不打磕巴的诵读一边《论语》,符合就读标准。

    于是便通知他进入位于京师郑都的太学深造。

    为此,何家寨老头人何大宝大手一挥,摆了三天的流水席,庆祝何家寨终于有子弟出人头地,成了太学生。

    王平也是兴奋的好几日没睡着觉,早早的准备行囊,坐上县里运输船前往郑都。

    怀着忐忑的心情,王平把官凭文书递给太学门房。

    门房里一人接过官凭,抬眼看看面前这位衣着朴素的少年,和蔼的道:“少年郎,跟我来,我带你去见司业监报名注册。”

    王平赶紧拱手致谢:“有劳大叔。”

    太学占地面积极大,两人足足走了近一刻钟,经过重重院舍,才到达司业监。

    中途或许门房大叔觉得这还在忠厚有礼,便拉开话匣子给他介绍这个建成没多久的太学。

    什么这是外舍,也就是新生就学的地方。外舍还分甲舍和乙舍,甲舍就学的是各地官学考核优异的学生,乙舍就读的是六百石以上恩荫子弟和这次百城千道计划有功之家子弟。

    再往里走一大片院落属于中舍,外舍学生就读一年以上,便可参与考试,考试优异者便能升入中舍分科学习。

    这里面一片院落是上舍,中舍各科学生学完该科课程,考试优异者升入上舍。

    穿过上舍,转一个弯,便来到一处大院落,很多新生模样的少年人在仆役引导下排队等候。

    门房大叔便指着那处院落道:“少年郎,那就是司业监,你自过去排队便可。”

    王平再次谢过门房大叔,背着行礼走了过去,仔细打量了一番,自觉的排在一处队伍后面。

    “朋友,你是功荫生还是官学毕业生?”

    排在王平前面,头上裹着黑布的粗犷少年cao着怪异的口音问他。

    “我是功荫生。”王平老老实实的回答。

    “那你排在这里就对了,”粗犷少年嘿嘿一笑,指着另外一派队伍道,“这边排队的都是功荫生,我刚才排那里去了,被录事一顿臭骂,你倒是机灵,直接选对了地方。”

    王平心说那边人都穿着官学标准服饰,一看就是管学生,这边穿啥都有,还用得着分辨?

    不过面上却没有表现出鄙夷的神色,只是对粗犷少年笑笑,也不多说什么。

    那粗犷少年似乎比较喜欢说话,继续道:“我叫孟获,南中永昌郡银坑城过来的,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

    “王平,巴西郡和乐县人。”

    “你是汉人?”

    “不是,我是賨人。”

    “哈哈,我也不是汉人,彝族的。那咱们都是建城有功才来这里读书的吧?”

    “嗯,外祖父把名额给了我。”

    “行了,以后都是一个屋子的兄弟了,有啥事尽管跟我说。”

    孟获高兴的拍拍王平肩膀,又指着前面几个人道:“看见没有,那个带着大大银耳环的小子叫木鹿,八纳城的。这个大胡子叫杨绛,银冶城的,离我家不到两百里。高高瘦瘦的叫朵思,三江城的。还有那个胖胖的小子叫带来,八番城的,别看他长得不咋样,他妹子祝融可漂亮的紧。咱们这几个都是永昌郡同乡,结伴过来的,你就自己一个人?”

    孟获是个自来熟,唠唠叨叨说个不停,王平只能嗯嗯的敷衍着,生怕被维持秩序的录事发现责骂。

    没想到怕啥来啥,孟获说着说着兴奋起来,竟然吆喝着等报名注册完之后去太学外找地方喝酒,越说越大声。

    “学堂之中,不许大声喧哗!”

    果然,录事带着几个差役挥着藤鞭气势汹汹赶过来一顿乱骂,唬的这伙少年赶紧低头扮鹌鹑,才逃过一顿鞭子。

    王平暗叫晦气,稍稍远离孟获,生怕再受到牵连。

    好不容易一个个排着队进入监室,按顺序递上官凭文书,从书办手里接过一块刻着“外舍乙叁伍捌”字样的竹牌。

    王平知道,这就是自己的身份铭牌,代表着太学生的身份,便郑重的把这块铭牌收在怀里。

    等他们都办好手续,一个录事带着他们来到一处院落。

    这院子四周围着丈余高墙,只有一扇大门可供进出,门边还建有一间小屋,有个五十余岁的老头守着,估计就是这院子的门房。

    院子里有四排平房,每排十六间,共计六十四间宿舍。

    西面靠墙建有厕所,供学生方便之用。

    录事指着宿舍对学生们道:“这是外舍乙叁宿舍院,我姓周,你们可以叫我周录事,负责院里你们的起居纪律。若是打架闹事,违反规矩,就别怪我对你们不客气。

    每间宿舍门口有编号,两人一间,你们按照身上铭牌入住自己的宿舍。

    还有,每日三餐,学校自有定量,这是免费的,可去北面外舍食堂就餐。若是嫌伙食不合口味,你也可以缴费去小食堂订餐。

    就是有一条,入学之后,除非假日不许离校,更不许夜不归宿,一旦发现,不管你是谁,皆开除学籍遣散回家。”

    周录事训话之后,便挥手让这些少年学生解散,各自入住。

    少年们一哄而散,王平找到自己宿舍房间,还好,没在臭烘烘的厕所边。

    他有些庆幸,推开房门。

    房间不大,约莫一丈宽,不到两丈长。到底是一扇窗户,窗户两边相对安置着两张木榻。

    木榻前是两张桌子,各自配上竹椅,应该是供学生读书写字所用。

    榻边有个大柜子,可以安放行礼、衣服等等私人物品。

    靠近门口放着两个脸盆架,脸盆、脚盆都有配备,边上还摆着扫帚等打扫工具。

    王平满意的点点头,不急着取出行李,准备去院中水井里打点水,先收拾打扫一下。

    “呯!”房门被人大力推开,一个粗犷的声音惊喜的道:“王平兄弟?原来你和我一间宿舍啊。木鹿他们都是熟人在一起,就我一个单着。我还不乐意呢,想不到是你和我住一起,好好,不错,正不错。”

    王平一看,又是孟获这大大咧咧的货,不禁嘴角微微一扯。

    不过既然注定要和这家伙住在一起,王平倒也不想表现的过于冷淡,笑笑道:“是啊,咱们可要在这间屋子里至少住一年,以后孟同学多多关照。”

    “这是哪里话,哈哈哈!”孟获也不管木榻脏不脏,把行李一扔,自顾自躺在上面伸伸懒腰,“这鸟太学规矩太多,都不许出去喝酒。要按咱们银坑城的规矩,认识了好兄弟就一定要开篝火大会,好好喝一顿。”

    “咱们既然来郑都太学读书,就得按太学规矩了,以后放假了再喝也不迟。”

    “唉,亏了。早知道这破规矩,咱们一到郑都就该在城里好好玩几日。欸,王平兄弟,我听说郑都有不少好玩的地方,什么蹴鞠场,跑马地,还有啥冷饮馆,大夏天都能吃到甜丝丝的冰块。我早就想来见识见识,可惜带来那小子嫌麻烦,让伴当们先去找房子。说咱们报了名,行李仍在宿舍,轻轻松松出去玩两天也不迟。哪知道进来就出不去了,也不知外面那些蠢货弄好了没?”

    王平不管这货絮絮叨叨,他是个勤快的人,受启蒙先生张五郎的影响,讲究“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理念。

    一边随口应付,一边拿着扫把、抹布打扫房间。

    等到打扫好房间,把行李铺盖安放好,他也就知道孟获所有信息了。

    原来孟获和带来、杨绛、朵思还有木鹿这几个少年都是南中永昌郡的彝人大头人之子,因为百城千道计划建设立功,都摇身一变,成了官宦子弟。

    更幸运的是,孟获和杨绛家本来就有银矿,朵思家三江汇聚交通便利,靠经商发了大财。木鹿家有铜矿,带来家善于染蜡布。

    如今交通越来越发达,朝廷制定的收购价格也很公道,南中地区像他们这些大部落头人就都成了豪富之家。

    仓廪足而知礼仪,头人们有了官位,便开始想着长久保持富贵,甚至能不能更近一步。

    恰好朝廷出了政策,挑选有功子弟进入太学就读,若是读书有成,便能授予官职。

    南中这些大头人们便起了心思,自己这县令官职靠着建城修道之功才获得的,就算能当一辈子的官,子女们可不能继承自己的官位。

    没有学问,不能通过考试,下一代可就不能当这个县官了。

    于是便精心挑选族中子弟送到京师进入太学就读,只要这些子弟学成当了官,就能延续家族的荣华富贵,护佑家族。

    王平也听出来了,孟获嘴上骂骂咧咧,似乎很是看不上太学的样子。其实也就是一嘴炮强者,根本不敢违反太学规矩。

    说到底大伙都清楚,要是被开除学籍,遣散回原籍,自己家可能也就富贵一时,长久不了。

    没过多久,周录事带着人送来几车太学生儒服,少年们又排着队,凭手中铭牌领衣服。

    王平、孟获两人领来衣服各自换上。王平是见过张五郎穿儒服的样子,便熟门熟路的穿上,系好束带。

    孟获有点手忙脚乱,不是穿反了,就是系错了。便央求道:“兄弟,这劳什子衣服这么难穿,帮哥哥弄弄。”

    王平忍着笑,伸手帮他打理一番。

    “阿获,阿获,你看我穿上儒服帅不帅?”

    房门又是被人一把推开,进来四个少年。头里那个矮矮胖胖,儒服胡乱裹着,连里面的扣子都没扣上,只是用束带绑在肚子上。圆圆的头上儒冠笔直耸立,宛如大馒头上插根筷子。

    “吼吼!哈哈!”孟获一见,笑的直在榻上打滚:“我的个娘嘞,带来,你穿成啥样子了,山鬼看到你都得跑!裹成大粽子了都。”

    带来被孟获笑的涨红了脸,指着其他几人道:“你笑我干啥,他们几个不都这样。”

    孟获和王平一看,木鹿、杨绛、朵思三人和带来一样,都穿的歪歪扭扭。

    王平强忍住笑,上前打算帮着带来解开儒服重新穿好,说道:“儒服与我们民服不一样,不能这么穿。”

    带来有些恼羞,瞪着王平道:“你是哪里冒出来的?凭啥教训我!”

    孟获啪的给了带来一下:“这是哥哥我新认识的好兄弟王平,他帮你穿儒服你还骂骂咧咧,有这么对好兄弟说话的吗?”

    带来有些怕孟获,不过见王平手脚利落,很快帮他弄好了衣服,又高兴起来:“嘿!看不出你还有一手,既然是阿获的兄弟,那以后也是咱们的兄弟了。王兄弟,你帮他们三个也弄一下吧。”

    王平算是看出来了,带来这货说话不经脑子,不过性格有点直,比较听孟获的话,平常应该是孟获的跟班。

    木鹿可能不太爱说话,直愣愣的站在那里不停地打量自己。

    朵思高高的个子,眼睛有点像狐狸,笑眯眯的拱手道:“王兄弟莫怪,我们几个从来没穿过儒服,让你见笑了,麻烦你帮我们整整。”

    大胡子杨绛粗声嚷嚷道:“阿获的兄弟,当然是咱们的兄弟。没说的,中午哥哥我请客,小食堂走起!”

    几个人互相帮忙,一番手脚后总算穿好了儒服。

    杨绛又建议按年龄排序,以后也好兄弟相称。

    于是便各自报了自己年龄,果然,杨绛年龄最大,十七岁,顺理成章成了六人当中老大。孟获第二,十六岁,木鹿、朵思同样也是十六岁,不过按照月份,木鹿第三,朵思排四。王平和带来都是十五岁,王平稍微打点,排老五,带来屈居最末,成了六弟。

    叙好年龄,大家顿时觉得交情更近了一层。少年心性,还是比较单纯。杨绛大手一挥,带着兄弟们浩浩荡荡向小食堂出发,庆祝兄弟相聚,要大吃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