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在线阅读 - 第二百五十章 携民转进

第二百五十章 携民转进

    第252章携民转进

    桐庐,城外军营之郑

    中军宽阔奢华的毡房之中,点着火盆,煮着香喷喷的牛rou。

    苏克萨哈一边喝着酒,一边吸吮着牛骨头。

    在火盆前,参领穆济伦正温着一壶酒,对着苏克萨哈道:“阿玉什已经很久没有消息传来了。”

    “要不要派人去诸暨看看?”

    苏克萨哈将手中啃得干干净净的牛骨头扔进了火盆之中,道:“阿玉什这家伙,还是派人去看看吧。”

    “听金华的明军已经转进到了衢州府,现在那里已经有四万明军了。”

    “顾纳岱退回了江西,咱们的后路被断了。”

    “这几日,我心中十分不安。”

    穆济伦点点头,这也是他心中的忧虑,顾纳岱手中有五万兵马,他一撤,苏克萨哈章京就成了孤军。

    原本驻扎在金华的伪阁部吴甡率军进入了衢州府,与偷袭龙游的伪定南伯方国安合兵一处,收复了浙江的西南门户。

    “章京的意思是?”

    苏克萨哈面色犹豫,看了一眼穆济伦,他的心中已经有了退兵的打算。

    可是阿玉什迟迟没有消息,苏克萨哈又不能扔下其独自撤退。

    这两日,他夜中噩梦频频,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虽然他十分渴望功勋,但是这样的噩梦,他认为是长生在向他示警。

    “阿玉什若是失利,咱们必须马上撤退。”

    “我感觉,有危险在靠近我们。”

    苏克萨哈叹息道,如果阿玉什能拿下诸暨,那他还有施展的空间。

    若是阿玉什出了意外,那他只能率军西撤了。

    仅靠他这一部兵马,很难在明廷腹地掀起什么大浪来。

    “就看诸暨什么情况了,如果阿玉什有失,明明军在浙东是有留守的兵马。”

    “咱们孤军深入,很难占到便宜。”

    “顾纳岱的失败,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穆济伦语气有些沮丧,他们只有撤回徽州府,才会安全。

    徽州府有詹岱的两万人,以他们的兵力,扼守徽州还是没有问题的。

    苏克萨哈喝着酒,心中莫名的烦躁。

    “总觉得明军越来越强,令人恍惚。”

    “当年的明军那般羸弱,如今,就像是脱胎换骨了一样,真是奇怪。”

    “那伪定南伯方国安,两万兵,竟然敢自台州沿海孤军奔袭六百里,直捣龙游。”

    “真是令我刮目相看啊。”

    苏克萨哈感慨道,自从这潞王监国之后,明军的种种表现,都是一反常态。

    这让他开始对朝廷平定江南的计划悲观起来。

    可惜朝中的很多议政大臣对明军的印象,还停留在入关前。

    就这两人在帐中饮酒吃rou之时,忽然有斥候来报。

    “启禀主子,新城的明军忽然撤退了!”

    “撤退了?”

    苏克萨哈忽然手中动作一顿,惊讶道。

    穆济伦也愣了一下,随即便皱起了眉头。

    斥候将探得的信息详实汇报,孤军镇守新城的明廷左都御史张慎言部一万人自新城西门撤出,退往了临安。

    并且张慎言还是带着满城的百姓一同撤离,顺着松溪携民北上。

    新城,已经成了一座空城。

    听到张慎言是带着百姓一起撤湍,苏克萨哈满眼的不可置信。

    “这张慎言莫非是个书呆子?”

    带着百姓撤退,那岂不是自缚手脚?

    况且这张慎言忽然撤军,就不怕他发兵追击吗?

    穆济伦也十分疑惑,明军的这般cao作着实有些令他看不明白了。

    “咱们要不要追击?”

    “让我想想!”

    苏克萨哈犹豫起来,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大摇大摆的携民撤退,这其中定然有诈!

    可是对方只有一万人,领军的还是明廷的重臣,若是能将其歼灭,也算是一份不的战功。

    这样他们撤回徽州府,也不算是无功而返。

    “要不奴才亲自领兵去看看情况?”

    “也好!我领主力在后,随时策应你!”

    穆济伦当即起身,两人都不愿意放弃这赐良机,在他们眼中,张慎言的兵马就是送到嘴边的肥rou。

    很快,苏克萨哈起兵,由穆济伦领所部骑兵两千,先行顺桐江北上,直奔新城。

    苏克萨哈亲自领主力间隔十里尾随前校

    新城,此时已经四门大开,城中空无一人。

    只有松溪与葛溪静静流淌,溪水澄澈,倒影着两岸树木。

    在新城西北,松溪之畔,张慎言正督军前校

    跟着大军转移的,还有上万百姓,人山人海,蜿蜒不绝。

    队伍行进极其缓慢,百姓更是扶老携幼,驱车赶牛。

    京营总兵官郑遵谦正指挥士卒维持着百姓的队伍,面上焦急不已。

    百姓已经严重拖累了行军速度,新城距离临安不过六十里,按照正常的行军速度,一日半便可抵达。

    可按照现在道额速度,起码走上三,一旦桐庐的清军追来,后果可想而知。

    张慎言坐在一辆牛车之上,正看着怀中尔等舆图,沉思着。

    郑遵谦很快便寻了过来。

    “总宪,这样下去,鞑子若是追杀,一旦大乱,只有溃败!”

    “请总宪携民先行,末将领兵留下,在此堵截追兵。”

    张慎言捋了捋干枯的胡须,抬头向前望了望,道:“再向前十里,你率军布防。”

    “前方十里,山道变窄,两侧山势陡峻,更易设伏。”

    郑遵谦闻言,当即拱手答应,此番忽然撤出新城,张慎言也没有明会原因,这让他心中十分奇怪。

    但郑遵谦没有询问,毕竟他只是领兵之将,恪守本职便好。

    山道两侧,黄绿掩映,清风徐徐,吹拂的人心旷神怡。

    更有松溪送来清亮,一路都可随时取水,十分方便。

    郑遵谦带着一众将官脱离大队,前出勘查地形。

    到了张慎言所的的路段,果然道路狭窄,松溪流到此处,水量也逐渐减弱。

    簇,林密而深,山陡而峭,可谓是险地。

    “总兵,这里真是绝佳的伏击之地。”

    麾下的副将看到这等地形,不禁感叹道。

    郑遵谦心中已然是决定,大军在此设防设伏,以来阻截鞑子追击。

    “唉,张总宪为何要带着百姓一起撤啊,实在是拖累!”

    “如此大张旗鼓,鞑子必定侦知,若是追来,百姓死伤不可估量。”

    副将的抱怨,引来了其他将领的点头附和,大家都十分不解。

    “古有刘玄德携民渡江,今有张总宪护民转进。”

    “有何不可?尔等莫要心存怨气,为将者,遵从军令便是。”

    郑遵谦严肃地对着部下训诫道,张总宪一定是有自己的考量,再了,若是抛下百姓,鞑子进了新城还不知道怎么祸害他们。

    麾下诸将被郑遵谦一,都拱手称是,不敢再嘴上埋怨。

    众人看罢霖形,做了一番布置之后,正要回返。

    这时,忽然军中夜不收飞奔而来。

    “敌骑两千,已过新城!”

    “正循迹追来,距我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