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独治大明在线阅读 - 第五百零一章 弘治最终还得疯狂挖金

第五百零一章 弘治最终还得疯狂挖金

    跟后世钢铁产能严重过剩的时代不同,而今生铁的生产效率极低,而且还受到地方官府的严格管制。

    现在大明王朝生铁的总体产量四万吨,这还是这些年政策放松的结果。

    按以前的法规,一个炼铁的作坊仅仅只能雇工五十人,而且这五十人还不能是外乡人,牢牢地管制着生铁的产量。

    这四万吨生铁主要供应于兵部制作武器,而后才是交由民间打造农器和灶具,至于其他行业用量相对比较少。

    现在朝廷想要修建两百多公里长的京津铁路,这都是需要用到计划外的钢铁,自然要设法解决生铁的产能。

    只是想要将生铁的产能提上来,而且还要将如此之多的生铁运到北京和天津之间,这无疑是一项大工程。

    最为重要的是,这生铁从何处而来,又得通过什么工具将生铁运到指定地点,这都是需要着手解决的问题。

    工部左侍郎陈政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是想当然般地道“没有铁可以炼,没有矿可以找,这些问题咱们大明都可以进行解决!若是真能建成京津铁路,此事功有千秋!”

    “铁自然可以炼,但这需要采矿,更需要将矿运到北直隶,这些事可有考虑周全?”兵部尚书刘宣连连发问。

    工部左侍郎亦是反应过来,这个事情似乎是疏漏了。

    “何尚书,在你们户部的预算表中,并没有此项!”兵部尚书刘宣轻瞥了一眼哑口无言的刘宣,又是道。

    户部尚书何琮心里暗叹一声,却是向着阁楼上的朱佑樘见礼道:“陛下,此事确实是臣的疏忽,还请治罪!”

    尹直扭头望了一眼何琮,却是知晓生铁的事情是皇帝栽掉的,而今何琮其实是在为皇帝扛下这个“过失”。

    朱佑樘通常都不会表态,但现在亦是发话道:“京津道路是华夏上下五千年未有之事,而今咱们想要提高运力,这是摸着石头过河,免不得有些过错。刘卿今忧生铁不足,此事确实得着手解决,诸位爱卿可有良方?”

    原本他确实是有意淡化生铁不足的问题,毕竟京津铁路是自己想要力推的事情,故而自己需要一些“技巧”。

    只是现在的朝廷终究不全都是马屁精,而执掌兵部的兵部尚书刘宣看到了生铁的问题,而今亦是将这个问题摆到了台前。

    贾俊面对这个被抛出来的问题,亦是发表自己的观点:“陛下,既然刘卿提出生铁一事,臣以为可选用乔头镇唐山铁矿,另外亦可从海外进口!”

    由于近些年工部用铁一直居高不下,亦是已经在周边物色铁矿,而在乔头镇镇北的唐山马兰庄发现了大型的露天铁矿。

    至于从海外进口的想法,则是天津港的存在,同样可以花点成本从日本、朝鲜等地区购进铁矿石。

    “唐山铁矿的矿石够吗?”兵部尚书刘宣是对事不对人,当即进行质疑道。

    贾俊深吸一口气,而后尽量用平衡的语言道:“刘尚书,我对生铁的质疑并没有问题。只是你贵为兵部尚书,若真如此关心生铁,亦该亲自前去瞧一瞧这个新矿,马兰庄唐山铁矿的储蓄量远超乎想象!”

    “老夫早前亲自前去巡视,当时便预计兵部今后数十年的生铁均可由此矿补足。若是朝廷花费力气开采,想要解决京津铁路的生铁需求,亦是不在话下。”户部尚书何琮亦是参与进来道。

    “此事确实是本官没有调查清楚,近期本官亦会抽时间前去唐山铁矿查证!”兵部尚书刘宣认真地检讨,而后对着众人道:“既然贾阁老和何尚书已经都说唐口铁矿可解决京津铁路的生铁需求,本官亦是相信两位大人所言,但这个工程预算是多少呢?恐怕已经不止800万银元了吧?”

    朱佑樘在听到兵部尚书刘宣提出质疑后,亦是重重地叹息一声,默默地接过韩幼英递过来的热茶。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跟后世某些所描绘的完全不同,这时代的建筑成本十分高昂。即便发明了蒸汽火车,但想要修建一条铁路都不是易事,更别说将铁道铺向全国了。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而世界上第一条铁道注定是难上加难。

    且不说世界上第一条铁路注定要面对无数的技术难关,亦需要走很多弯路,特别这个时代的工程造价是一个天文数字。

    以华夏第一条铁道为例,京张铁路的建设费用最终花费了693万多银两,这条铁路联接北京丰台区和河北张家口,全长约200多公里,于1905年9月开工修建,1909年建成通车。

    现在京津铁路大约长245千米,虽然两条铁路的长度基本一致,但所需要动用的工人起码要翻上数倍。

    最初预计的800万银元其实并不够,加上各种费用的话,恐怕还得再提高五成,甚至是要翻倍了。

    正是如此,若加上采矿和炼钢的话,总投入其实已经大大超出了800万的预算。

    “不管是800万,还是1000万,我们户部都掏得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而今天津的运力不足,京津运河到了冬季便停摆,即便夏季亦会受到汛期的影响。若是能够建成京津铁路,不仅是功在千秋,而且仅需运营几年便可收回本钱!”户部尚书何琮深吸一口气,亦是拿出财政重臣的魄力道。

    “虽然投入是大了些,但确实值得一投!”

    “既然是功在千秋之事,老夫自然是要支持!”

    “天津的运力确实是要解决,此次是一举两得!”

    ……

    农业部尚书刘忠等官员在一番权衡后,加上而今的朝廷执政思路不再守旧,于是纷纷站出来表示支持道。

    其实他们都意识到1000万银元都未必能够打造出一条全新的京津铁路,但想到京津铁路的划时代意义,所以还是决定选择这一场冒险。

    若是真的能够打造京津铁路,这个事情注定是青史留名。

    “既然户部和工部都没有问题,那么我的兵部亦会全力支持!”兵部尚书刘宣并非要反对京津铁路,更多是要三思而后行。

    若是生铁能够解决,户部拥有足够的财政预计,他亦是无条件支持这个利在千秋的京津铁路项目。

    今天的最高会议一共有五个议题,除了京津铁路外,还有再次削减漕粮北上的数额、各项重大工程开支和元旦大朝会等事情。

    只是到了最后,话题最终指向了美洲大陆。

    有关美洲大陆的真相,随着那晚刘璋开口,一切都已经是真相大白。

    在印加三王子率领八万大军归来,身处于印加王城苏灿等人被围之时,本以为苏灿是在劫难逃,但事情朝着戏剧性的方向发展。

    八万大军像是纸糊的一般,在苏灿利用印加王要挟三王子的时候,三王子竟然带着几个随从便进了王城。

    苏灿在杀掉三王子的时候,八万大军竟然向苏灿臣服,更是送来了无数的金银珠宝和印加的美女。

    面对着这种前所未有的待遇,包括苏灿在内的大明将士都陷于温柔乡中。

    原本他们只计划享受几天,但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谁都不愿意返回大明,何况横跨太平洋的风险太大了。

    苏灿被手下上演一出黄袍加身的戏码后,便将大明王朝彻底忘记了,而是正式继承了印加帝王的王位。

    刘璋跟苏灿并不一样,尽管是一个从小学习孝道的儒者。

    且不说,他是享受过荣华富贵的人,心里始终放不下家里的老母和妻儿,故而一直还是坚持返回大明。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挣扎后,刘璋最终还是选择放弃加印帝国丞相的诱惑,带领驻扎在海边的船员扬帆返回大明。

    其实他亦是存在一定的私心,同时受到苏灿的威胁,最终他同意了苏灿给出的方案。

    刘璋率领一艘明远宝船横跨太平洋,在将宝种带回京城交了皇差,亦算是完成了他的神圣使命。

    如果没有阻挠的话,他接下来会辞掉官职,打着回家养老的名义,最后悄悄带着家人及苏灿的家人重返印加帝国。

    只是可惜,一切都因为那场刺杀而发生了改变。

    刘璋说出了整个事情的经过,而他想要将家人和苏灿家人带回印加帝国的计划,注定是不可能实现了。

    苏灿的叛变是意外,但亦是情理之中。

    在印加帝国充满奴性的国家里,即便几十万人的军队亦是可以十分轻松地臣服,谁又能不心动呢?

    苏灿选择留在那里做国王,过上纸醉金迷的生活,完全将自己的家人和国家置之于脑后。

    朱佑樘在知晓事情的全部经过的时候,却是并没有因此而大动肝火,反而心里感激刘璋的最后选择。

    现在红薯、玉米和土豆得到了推广,大明的粮食产量注定能够突飞猛进,亦将能够成为四万万人的国家。

    正是如此,朱佑樘即便知晓刘璋已经有意携带家眷偷偷前往印加帝国,还是保留了他新土伯的伯爵。

    只是针对苏灿这个叛徒,大明王朝自然不可能毫无作为,亦是早已经着手准备了一套全新的方案。

    由于苏灿已经接管了印加帝国的军队,所以今年前去的舰队并没有讨伐,而是仅仅进行了一场交涉。

    礼部尚书张升是负责外交事宜,亦是将最新交涉结果汇报道:“苏灿希望我们大明封他为印加王,承认他藩属国的身份,同时将他们的家眷通通送过去,诸位怎么看?”

    “这个叛徒想得倒挺美的!”

    “若真顾及自己妻儿,便不该行此等大逆不道之事!”

    “陛下,此等叛徒绝不姑息,请让本侯领军前去灭了他!”

    ……

    面对这个最后一项议题,在场的重臣显得出奇一致,却是纷纷将矛头指向那个自称印加王的苏灿身上。

    兵部尚书刘宣犹豫了一下,却是突然发表自己的看法道:“虽然老夫亦想兴兵征讨,但美洲大陆着实过远,此次不宜兴兵!”

    户部尚书何琮的眉头蹙起,正想要跟不合群的刘宣针锋相对,结果阁楼上的那位皇帝的声音传了下来。

    “印加王不能给,但无须为这种人而大动干戈!年后的第三次远航,明远宝船会增加到十艘,而此次将如同吕宋那般,前往美洲是要筑城开采黄金了!”朱佑樘的声音骤然响起,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态度道。

    虽然他很恨这种叛徒,但终究还是一个务实的帝王。

    苏灿的事情可以先放到一边,而今最重要还是解决帝国的自身问题。

    自从打造全新的金融体系后,弘治银元已经成为了官方货币,亦是整个大明乃至东南亚所流通的主要货币。

    在后世的米国中,正是得益于其成功的货币体系,结果足足印了51万亿美元,每个公民平均可以享受15万美元。

    只是货币一旦失去信誉,那么前期所有努力都将白费。

    明缅公路的500万银元砸下去很爽,年后准备动工的京津铁路1000万银元亦是豪迈,还是不计成本的明远宝船和重炮,这其实已经超出财政收入。

    特别军事和科研持续投入,国子监人才培养的负担,种种开支都需要帝国开动印钞机。

    朱佑樘知道现在拥有国民的依赖还能超支,但一旦事情出现了变动,那么就是另一番光景,甚至是大明宝钞的翻版。

    有鉴于此,他迫切需要美洲的黄金为现行的货币体系背书。

    他并不是一个贪财的人,但知道想要激发全社会的积极性,只有带回大量源源不断的黄金,通过黄金来换得他们持续生产力。

    原本徭役是可以做到的,可以光明正大地逼迫百姓免费付出劳力,但这种方式注定生产力低下,而且不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

    即便是后世,国家还是放弃了大锅饭,而是选择了一种更加资本化的市场竞争模式,从而大大地刺激社会的发展。

    正是如此,朱佑樘决定将苏灿的事情抛到一边,而是目标十分明确地指向了美洲的黄金,需要将源源不断的美洲黄金运回来供大明王朝支撑货币信誉。

    “陛下,臣愿前往美洲,誓为陛下和大明带回源源不断的美洲黄金!”工部左侍郎陈政等青年官员眼睛微微一亮,却是进行表态道。

    朱佑樘的嘴角微微上扬,显得早有决断地道:“朕心里已有美洲总督人选,今日的会议便到这里吧!”

    啊?

    兵部尚书刘宣等官员不由得面面相觑,却是不晓得皇帝心仪的美洲总督人选是谁,此人会不会如同苏灿那般背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