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重返夷陵
第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数十艘大船组成的蜀使船队离开永安,出瞿塘峡,向东吴地界前进。 庞大的船队借着峡间晨曦,穿过江面缭绕的薄雾,排成长长一列,沿江顺流而下,场面蔚为壮观。 江水两岸,云山雾罩,层峦叠嶂,猿啼声若隐若现,宛若仙境,美不胜收。 刚行了一个多时辰,路过巫县渡口,船队却被东吴守军拦停了。 邓芝奇道:“早就知会过他们了啊,为何还要拦人?” 一怒之下,便要出舱去和吴军理论,周默却抬手示意邓芝,先稍安勿躁。 只见一艘东吴军船乘风而来,船头立一彪形大汉,乃是东吴巫县守将李异。 待船靠近,只听李异大声喊道:“周将军何在?可否出来与李异一见?” 周默听见来人竟是李异,心想:“唉,我还以为发生了什么意外,原来是这个家伙。难道是当年在石门山欺负他欺负的太狠了,心中不服,故意找茬来了?”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周默倒也不惧怕他,于是大摇大摆出了船舱。 只见吴军战船已经近在咫尺,两船几乎接舷,为首一将全副甲胄,肃立船头,定是那李异无疑。 周默作了一揖,高声道:“石门山一别,已经一载有余,李将军别来无恙啊。” 李异循声望去,只瞧见一名白衫纶巾的高大书生,英俊潇洒,傲立船头,举手投足间散发着强烈的自信,显然就是周默了。 李异自忖东吴青年才俊亦有不少,但像周默这般俊秀超群的人物,恐怕只有当年的周公瑾可以与之一比。 不由得赞叹道:“久闻足下大名,无缘得见。今日一见,果真是俊逸非凡,英雄出少年啊。” “李将军谬赞了。”周默道,“请问李将军,阻拦我汉使船只,所为何事?将军难道不知,吾已与吴王递交了文书,一路不得阻拦吗?” “周将军多虑了,吾并无恶意,只为一睹足下真容。今日得见,心愿已了,就此告辞了!” 说完,李异便乘船离去,吴军的封锁线也马上撤掉了。 周默一脸疑惑,不由得苦笑一声,心想:“我还以为是要出什么幺蛾子呢,原来只是个黑粉头子想面基啊。” 邓芝也不解道:“思潜,这李异,他费这么大劲,就只为了看你一眼?” 周默道:“看样子应该是的,我也很疑惑啊。” 邓芝笑道:“看来当年你在他心中,留下了不小的伤疤啊。” 原来这李异自从在石门山被周默摆了一道,一直都耿耿于怀。 夷陵一战,别的吴军将领多少都有所斩获,只有他李异寸功未立,还被层层算计,搞得灰头土脸,这口气如何能咽的下去? 自从得知设计阻拦他之人不是那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而只是一个年纪轻轻的蜀军屯长,李异是又憋屈,又气愤,甚至,还夹杂了一丝不愿承认的敬佩。 他也曾在江北乡间派人打听,一提起官渡口周郎,百姓们都是赞不绝口,直竖大拇指。没办法,钱给到位了。 可老百姓多聪明啊,当然不会明着说钱的事儿,只是逮着周默就是一通猛夸,令李异啧啧称奇。 日前听说周默即将出使吴国,必会路过巫县,李异便想见见此人,瞧瞧他究竟长了几个脑袋,否则怎能如此智计百出,深得民心? 今日一见之下,李异瞬间便为周默的形象气质所倾倒,心中的愤怒和不甘减少了许多,敬佩之情却增长了不少。 …… 船队继续前进,一路再无吴军阻拦。 经过官渡口,周默与老穆于船上望去,见此地已经被吴军修建为一座小型的军事要塞,不由得心生感慨。 再往东,便是当年的夷陵战场。 周默一路经过秭归,夷陵,猇亭,夷道,只见两岸草木茂盛,渔船络绎不绝,田里农人辛勤劳作,人们安居乐业,一派祥和。 仅仅一年过去,已经看不出什么战争遗留下来的痕迹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草如此,人也一样。 同时也可以看出,吴荆州牧陆议的治理能力,亦有可圈可点之处。 更让周默赞叹的,是东吴的军事。 沿途路过的每一座城池、要塞、水军坞堡,城墙都修建的又高又固,从墙头石砖新砌的痕迹来看,这些工事都是在近些年完成的。 城头军旗飘荡,甲士林立,军容整肃,威风凛凛。 这种国运昌盛,气势如虹的气象,当年刘备汉中称王之时,于蜀中也能看到。 现在嘛,唉,不提也罢。 就连邓芝看见,都心生羡慕,酸溜溜地说了一句:“东吴鼠辈,怎能有如此整肃之军容,定是那陆议知道我汉使路过此地,故意安排给我等来看的。” 对于邓芝的评价,周默不置可否,无论这是不是陆议安排的表演,他心里都清楚,这几年的东吴,的确已是今非昔比。 虽然嘴上天天说着东吴群鼠,但你要真把此时的东吴君臣当成一群鼠辈,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这些年里,东吴连续打赢了数次关键战役,收服了交州,吞并了荆州,又挡住了曹魏的大军,国中陆续涌现出陆议、朱然这样的国家栋梁之才以及孙桓、朱桓等优秀的年轻将领。
太子孙登也渐渐长大,他品格贵重,贤名远播,东宫的年轻臣僚如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皆为当世之俊秀贤才。 这些优秀的年轻人,给人以希望的力量,预示着东吴的未来,定是一片光明。 不久前,孙权又于鄂州筑武昌新城,从公安迁都武昌,扼守江水中游,志在天下。 整個东吴都为之气象一新,士气高涨。 眼下的东吴,正处于孙氏和江东大族合作的蜜月期,国运的上升期。国力日渐强盛,控制了三峡以东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整个南中国大陆和东南沿海地区。 自孙策兴平二年东渡长江奠定基业,三十年以来,东吴之版图还从未有今日之广阔。 这样的东吴,天下又有何人胆敢小觑? …… 船队继续东行,路过江陵,终于才看到了一丝残破的迹象。曹军围城半年,退军未久,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放眼望去,田野里长满了野草,无人耕作,今年此地的庄稼算是彻底的荒了。 大江折而向南,再行数十里,便到达了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公安县。 公安最早是刘备的驻地,这地名也是刘备取的,公安的公字,指的就是刘备本人,公安的涵义,大致就是说,我刘备飘零半生,寄人篱下,一直没有家,现在终于有了自己的地盘,把家安在这儿了,希望这个地方能够带给我安全感。 后来刘备入蜀,公安成为关羽的驻地。吕蒙偷袭南郡得手之后,孙权为巩固荆州的统治,也在此地常驻数年。 如今,这里的一把手是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官居东吴左将军,督公安,假节,封宛陵侯。 诸葛瑾不善治军,屡战屡败,却能不停升官,其官爵之高,放眼东吴,也仅在陆议一人之下,实乃东吴官场的一朵奇葩。 没办法,孙权对诸葛瑾,实在太宠爱了。 那绝对是真爱,远超其他臣僚,连陆议都比不上。 陆议顶多算蚊子血,爱恨交织,却又不得不用,只有诸葛瑾,才是孙权心头的朱砂痣。 当年刘备大军东来,东吴举朝皆惧,有人向孙权举报,说诸葛瑾把家小都送到蜀国他弟弟诸葛亮那里去了,有叛逃的迹象啊。 没想到孙权根本不信,反而动情地说:“孤与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 瞧瞧这话说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白娘子和许仙,亦不过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