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南陈帝业在线阅读 - 第二十九章 北讨

第二十九章 北讨

    天嘉四年(563年)十二月。

    自去岁平定辽东,终于获得稳定马匹的来源之后,陈蒨便沿长江建立了一套邮驿系统。

    自建康至郢州,凡一千五百里,每五十里设一驿,共设三十一驿,又为每驿备马三匹。

    如此,遇有急情,沿途便可人马俱换,以使消息快速传递。

    其中最高等的急递,日行可至五百里。

    是以,十二月八日,陈蒨出兵的诏命下达。

    十日,驻扎湓城(今九江)的仁武将军华皎便收到诏命,开始集结兵士。

    十二日,镇守郢州(今武昌)的平西将军章昭达亦接到诏命,开始备战。

    章昭达于兵事上素来性急,此间军情如火,作为北讨的西路军主将,他自不能接受自己与副将华皎之间,隔着四百里地指挥作战。

    于是他很快下达了让分驻地方的诸军,向武昌郡(今鄂州)方向集结的命令。

    又发出信使令华皎速至武昌军议。

    十三日。

    一应事务安排停当的章昭达便率驻扎在郢州的两军六千余兵卒,顺江而下,直向武昌郡。

    十四日。

    章昭达在武昌登岸,并顺势分兵三千直接围住了武昌对岸的北齐巴州城(今黄冈)。

    长江对岸的齐人,自是被这突如其来的包围打了个措手不及。

    按理说,巴州城中如今亦有三千齐军,理当不会惧怕围城的三千陈军,甚至还应当开门击敌。

    然而在城中,早已见到了西面大量航船东来的齐军守将巴州刺史高珣,又怎会轻易中了陈人的圈套。

    他很清楚,若是自己此时贪图小利,贸然出击,江南的大量陈军定会开向江北与自己合战。

    届时,自己一旦战败,失却士气军心的巴州,便再不可守了。

    城墙之上,眼见得城下的陈人兵卒已开始在安营扎寨,高珣心中终于有了应对陈军的计谋。

    ————

    对岸,武昌郡城,太守府。

    “炅昨日方得章公军令,始集结军士,未意章公今日便至武昌,炅有失远迎,还望章公恕罪。”

    定州刺史、武昌太守周炅引章昭达落座,态度甚为恭谨。

    “周刺史勿多礼。”

    “昭达闻周刺史素有军略,而今我军北讨,刺史可有良谋?”

    章昭达待人宽和,是以品阶虽高于周炅三等,言辞却未有半分倨傲。

    目光交错间,周炅望见了章昭达独目中映出的清澈眸光。

    情知章昭达的心中已有了计策,此时相问,多半是要试探自己的深浅。

    他便也不做藏拙,言道。

    “而今冬深,天已有雪,军旅行程殊为不易。”

    “我军有此难,敌军亦有此难。”

    “炅以为,此时为战,不若攻其近而诱其远。”

    “齐人在大别山南,有江、罗、巴、衡、南司、南定、北江七州之地。”

    “其中,巴、罗、江、南司四州近江,为炅言,所必攻之近。”

    “北江、衡、南定三州远江,为炅言,所必诱之远。”

    周炅顿了顿,见章昭达对自己围点打援的计策似乎颇有兴趣,便继续言道。

    “若以炅意,我军当以主力之军围巴州,诱齐人南司、衡、南定、北江四州之援。”

    “另一军强取罗州,隔断齐人江州与其余四州联络,兼破齐人之胆。”

    “而齐人一旦援兵巴州,若其粮道近江,则我便遣军袭扰,必迫使齐人将粮道拉长。”

    “粮道一长,又值冬日,齐人损耗便多。”

    “齐人江北粮少,必不敢与我久持,则必求与我速战速胜。”

    周炅饮了口热茶,复又言道。

    “而我则但守营垒,耗其生力。”

    “待其疲敝,则我大军逆击,必歼齐人于此巴州城下。”

    “彼时追亡逐北,则大别山之南尽入我手。”

    “如此则齐人江州之地,孤立绝援,届时,章公只需修书一封,不损一兵便可将之收入囊中。”

    章昭达听完周炅策略,不禁为之击节赞叹。

    “周公好谋算,与周公较,而昭达之谋,不足论也。”

    “此次北讨,昭达将用周公之策!”

    “若功成,昭达必表奏天子周公画策之功,不使明珠蒙尘也。”

    章昭达万没想到自己能从一个小小的(五品)刺史口中,听到如此精彩的军略,言语间他便将自己的姿态放得比先前更低了。

    沉默片刻,却忽听他言道。

    “若从周公之谋,昭达本先诱齐人夜袭,趁乱攻取巴州的谋划,却不宜再行。”

    “周公可否随我全军北渡,共困巴州?”

    周炅见自己的谋划得了青睐,章昭达又对自己如此礼遇,心中不由对其好感大生,便高声应道。

    “炅从章都督命!”

    却说武昌城中军议方毕,章、周二人便尽起城中士卒。

    城中只留了千余老弱守御,其余的五千兵卒则由二人率领,很快便渡过了长江。

    这些兵马与先前早在江北的三千兵卒一起,把巴州城围了水泄不通。

    城中齐将高珣见状,只能叹息不妙,三千对八千,他已然失了夜袭的胜算。

    如今,或许只能暂守城池等待援兵了。

    好在求援的骑卒,已然突出围去,想必不几日,便会有援兵来救了罢。

    天上的雪越下越大,不知为何,高珣的心中生起了一股不祥的预感。

    —————

    十六日。

    逆流而上的华皎,在半途接到了章昭达要他进攻罗州的军令,忙遣麾下从军六千往围罗州。

    至于他自己,则乘轻舟快舰,往武昌而去。

    十七日。

    华皎终于抵达武昌,见到了此次北讨的主将章昭达。

    二人本就是曾经同在陈蒨帐下的老相识,幸得重逢,自有许多言语。

    华皎素无军略,唯长于吏事,经营之务,自不会于章昭达所定军略有所异议。

    他见巴州已有章、周二人坐镇,便自请领东路之兵攻取罗州。

    章昭达赞成其事。

    于是,在一夜宴饮之后,华皎复又行船东下,往回军中。

    十八日。

    华皎追上了自己的兵士。

    十九日。

    华皎后军至,七千陈军进围罗州。

    二十日。

    章昭达后军六千至,围巴州的陈军增至一万四千人。

    自此,西线奉命北讨的四万二千陈军。

    终于有超过一半被摆上了牌面。

    接下来,便要看齐人的应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