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四:五丈原孔明再见刘关张,终得含笑
大明朱棣:爹,你咋没死啊?!正文卷番外四:五丈原孔明再见刘关张,终得含笑“丞相,你这是在做甚?” 关羽看向这满地的烛火,眉头下意识皱了起来。 这等场景,着实是令人有些惊异。 而且,他从未见过这般憔悴的丞相,更未见过整个人看起来这般颓丧的诸葛亮。 自从三顾茅庐,卧龙出世以来,在关云长所见,这位年少就名满天下的军师,夙来都是一副羽扇纶巾之状,不论遇见何事,皆是谈笑风生,乃至面对数十万大军,亦是只有一句‘水来土掩,兵来将挡’,永远都是那般自信,永远都是那般的沉稳,犹如一尊重石压在军阵之中,给予士卒往前冲的底气。 “对啊丞相,点这么多烛灯,倘若是一不小心点着了大帐,就你现在这孱弱之身连跑都没法跑,当年俺在茅庐点的那把火可是很讲究的,故意找的烧不着你的地方点,你可千万别以为自己不惧火焚。” 张飞来上这么一句,连当年茅庐纵火案都说了出来。 “二弟三弟,不可多言。” 刘备轻喝一声,三两步上前,一个滑铲跪了下去,与孔明跪地相对,双手扶住正在垂首泣泪的诸葛孔明,清晰得见,这泣下之泪已然成了红。 真真是伤了心了。 季伯鹰平静注视着这一幕,心道一声叹。 诸葛五丈原之逝,着实是遗憾千古,为后世之人悲叹。 一个念头。 许久未曾用过的「通晓」之法,再一次用出。 霎时间。 半步三国史书,当然,主要是后半部。 顷刻间便是涌入了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的心间,三人在通晓的这一刻,都是齐齐一怔。 他们从这半部史书之中,看到了关羽大意失荆州,看到了张飞醉酒被割首,看到了刘备一怒伐东吴,看到了昭烈托孤白帝城,看到了诸葛一人扛蜀汉,看到了五伐中原,看到了六出祁山,看到了一个年逾六十的老迈之臣,熬心沥血的为再造大汉淌尽自己的最后一滴血。 这一刻。 刘备的眼眶亦是红了。 他虽然一向信任依仗诸葛亮,但始终还是有着一定的设防,可是这一刻,他动容了,他觉得自己有愧于孔明。 不管这刘玄德在史书中是真情实意还是假仁假义,就刘备这个人人品而言,绝对是三国主公这个级别中的Top3之内的存在。 他对孔明,是依仗,是恩遇,同样也是有着几分超越君臣的真情。 这一点,毋庸置疑。 “先生,你辛苦了。” 刘备哽咽着声音道。 一旁的张飞和关羽亦是默不作声,此刻在他们的眼中,诸葛孔明的形象已然是变得无与伦比的伟岸,是这个他们最初看不起的年轻人,在他们逝去的时代之中,仅凭一力担起了大汉的兴复大业。 “老臣愧对陛下…!” 诸葛亮泣血而言,抬起头看向刘备,他这一道‘愧’,绝非仅仅是客套之言,看的出来,诸葛孔明是真的内心不敢面对刘备。 因为在诸葛亮看来,他唯有再造汉室,才有资格去地下面见刘备。 “陛下,可否给老臣一炷香的时间,待臣交代完军务,再行上路。” 在诸葛亮看来。 当下于自身弥留之际再见到先帝以及先帝最为看重的二将,这说明,自己果真是大限已至了,这是先帝来接自己下地府了。 不过在走之前,孔明还有点事要交代。 毕竟三军还在外,他得把大军安全的布置好,让这些蜀中子弟能够安然回到蜀内,同时原本还需要等待刘禅的使臣,来告知刘禅后续的用人规划。 既然现在已经没有空等人了,那就只能用书面的形式留下遗言。 “丞相之言何意?” “我等刚来,你不给杯茶喝就罢了,怎生还未三两句,就要赶我等上路。” 张飞心急嘴快,一句话脱口而出,听的孔明一顿。 诸葛孔明是何等聪明之人,从张飞这一句话便是能够听出异样。 “这……” 嘶…! 倒吸一口冷气。 诸葛亮这才发现,除却先帝和关张二人之外,突然出现的还有着两人,这两人皆是穿着他从未见过的奇异花色衣衫,第一眼给人一种极其不靠谱的错觉。 “二位是…” 见孔明目光看向仙师。 刘备连忙是起身介绍道。 “孔明,这是仙师,天外天之上的教化大天尊,而这一位…” 老朱微微一笑,等待着刘草鞋对自己的光辉介绍,大明开国太祖、洪武大帝、丞相制终结者、朱家集团董事长等等等、 “他姓朱。” “你叫他小朱就好了。” 刹那。 老朱眼珠子一瞪:??! 其实对于‘小朱’这个称呼,这也能理解,站在刘备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你姓朱的足足比老子小了上千岁,你不是小朱,难不成我还是小刘?! ‘天外天,教化大天尊!’ 孔明听的神色一怔,若是这话从其他人嘴中说出,他必然立刻以散布谣言之罪,推出去斩首示众。 可这话是来自于已故的先帝,怎能不信! 想罢。 孔明撑着这副风烛之躯,朝着季伯鹰叩拜行礼。 “凡俗子诸葛亮,拜见上神仙师。” 面对诸葛亮的这番行礼,季伯鹰只是点头,并未过多言语。 对于已经进入这个膏肓状态的诸葛亮,很明显已经是油灯苦尽,根本就没法再救了,哪怕拽到现代去,也只能ICU里续命。 这周围点亮的烛火,三国演义中七星灯,那都是纯纯的之言,如果七星灯能够续命,这等优秀宝贵遗产怎可能不传于后世。 “你没救了。” 季伯鹰淡淡道。 给人希望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不如直接绝望。 季伯鹰很清楚,哪怕是到了诸葛孔明这等觉悟境界,在听闻自己仙人身份的瞬间,必定也想过仙人临时,会不会救下自己的性命。 果然。 在听到自己没有希望的那一刻,诸葛孔明身躯微颤,不过片刻后也就是归于洒然。 归墟之日,他在这一次出川北伐的时候,早就已经有了充足的心理准备,只是这最后一仗,意外实在是来的太过于突然,急火攻心之下,身体便是再也扛不住,倒了下去。 深吸一口气。 诸葛孔明出言道。 “上神,凡俗子有一问。” “那曹魏司马,可有天命相护?” 这一点,是诸葛孔明一直都想要弄清的问题,或者说,是他心中之不甘。 他一心北伐,数十年来如一日,呕心沥血,可谓是倾蜀之力。 然经历了五次北伐,六出祁山,到头来终究是换了一场空,反倒是将蜀地的财力人力耗尽,百姓连年穷苦不堪。 而对于诸葛亮来说。 北伐之路上,他最大的障碍和心头之患,便是曹魏之司马懿。 凡司马懿不在前线领兵的时候,汉军便是气势汹涌、一路高歌,而只要司马懿来到前线,汉军便是被堵死在魏蜀边境之地,上百日难得往前移动一步。 原因很简单。 司马懿知道自己硬刚玩不过诸葛亮,所以主打的就是一个乌龟战术,任你东西南北风,我自缩起脑袋当乌龟。 只要我不出手,你就拿我没办法! 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件例子,便是孔明赠衣。 诸葛亮曾为了激怒司马懿,迫使其出战,差使送了司马懿一件女装,这本是一件羞辱人之事。 谁知,孔明料事如神,在这件事上却是料错了。 作为女装爱好者的司马懿,面对孔明送来的新衣裳,乐呵呵的就穿上了,并且唯恐孔明看不到自己唯美的风姿,还光明正大的穿着新衣服到两军阵前逛了一圈,脸皮厚的孔明都实在没眼看。 当然。 这些还仅限于司马懿之战术。 最让孔明感到意难平的,就是这五丈原之战,明明司马懿已经入了他精心设下的伏,这是孔明为司马懿准备的最终坟墓。 一场大火之下,司马懿与他的魏军必亡,大汉之军可就此长驱直入。 然。 竟是在最后关头,毫无征兆,突然的天降大雨。 问出这个问题之后,诸葛孔明就这般注视着季伯鹰,在这件事上,他希望得到一个答案。 “天命,归晋。” 季伯鹰淡淡道。 按照原本历史轨迹来看,三国的天命,的确就是归属司马之晋。 而现在诸葛孔明所在的这个时空,诸葛孔明油灯苦尽,蜀吴都堪堪仅有自保的能力,这天命归晋的趋势,已经开始凝聚了。
“归晋。” “归晋…!” “人力,岂可逆天。” 在听到‘天命归晋’四个字的时候,孔明释然了。 虽然他现在不知道晋为何物,但大致能够猜到,定是司马家往后之国号。 五丈原之战后,在他昏迷醒来的这段时间,他一直都是认真的反省自己,是不是自己从一开始就是错的,是不是自己不应该这般急于北伐,是不是自己哪里做的还不够好。 但是这一刻。 他心中的那一份愧意,终是散去了。 接着。 孔明颤巍巍转身,一步一步,在刘关张以及季伯鹰和老朱的注视之下,来到这帅案之前,拿起这案上蘸墨毛笔,在这卷纸上写了起来。 每写上几笔,身子便是略显摇晃,体力已经是到了极限。 然。 孔明并没有选择放弃,依旧只是这般写着。 不论是刘关张还是季伯鹰和老朱,都没有去阻止孔明做这件事,他们都知道,孔明要写的,是他身为大汉丞相,身为汉臣,对大汉最后的交代。 足足一炷香时间,孔明就一直站在这案前,任凭身体再怎般感到难受,都是未曾离去。 “咳,咳,咳咳咳。” 当落笔的那一刻。 血,喷在这卷纸之上。 上面洋洋洒洒写着的上百字,皆是孔明对大汉后续的用人规划,以及此番行军如何安然撤军等等。 写下这些,他才松了最后一口气。 他知道,自己剩下的时间不多。 连他自己也不知为何。 原本。 他以为自己能够撑到刘禅的使者前来,可是当看见先帝的那一刻,心中那最后一口气,顷刻间就散了,他知道自己距离最后的时间,只在须臾之间了。 “丞相体弱,还是歇息为好。” 关二爷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忍不住出声道。 “俺也觉得歇息甚好。” 张飞接着说道。 “先生。” 刘备上前两步,扶住身形颤颤巍巍的孔明。 这时。 孔明缓缓转过身,看着熟悉的三人。 他虽不清楚,这三人既然不是带自己升天,为何会出现在此。 又或者,这其实可能只是自己的一场梦。 但对于孔明而言,真也好,假也罢,能够在这生命中最后的时光,再见到刘备,这已经是让他心中倍感甚慰。 微微推开刘备的手。 孔明再一次朝着刘备,身形颤巍,跪下行大礼。 “主公。” 最后的时间,他以主公相称。 “今生亮有三幸,一得主公伯乐之恩,此为第一幸,二者亮一生所学得报主公,得报汉室,此为二之幸,三从未被主公猜忌,君臣相宜,此为第三幸。” “三幸吾生,足矣。” 言罢。 孔明再也撑不住,身子倾倒,刘备连声将其扶住,孔明一双眸子望着营帐之上,眼中有着安然笑意,其生命之火已然是虚若弦丝。 刘关张看着此般之孔明,尤其是刘备的感悟最深。 在遇见诸葛孔明之前,刘备集团顶多算是个流亡小团伙,而且还面临着曹老板的集团碾压,是诸葛亮加入之后,这流亡小团伙才正式开始成长,然后膨胀式扩张。 当然。 这里面的功劳不能说全是诸葛孔明,但绝对有着很大一部分。 “备有卧龙,汉之幸事,天下之幸事。” “先生累了,好好歇息吧。” 孔明含笑的眼眸,缓缓闭合。 季伯鹰看着命火已经熄灭的诸葛孔明,出声道。 “我愿称他为,大汉最后一位丞相。” ……………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PS:今天变了个女装,爱上了自己。 新书快要试水了,亚父们,求助攻求助攻啊! 链接在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