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在线阅读 - 第411章 收复倭国,大明最后一块拼图集齐,十京五十七省

第411章 收复倭国,大明最后一块拼图集齐,十京五十七省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正文卷第411章收复倭国,大明最后一块拼图集齐,十京五十七省五月初五。

    册封太子大典,商王朱见漭正式册封为大明太子。

    册封大典上,朱见漭乘坐一台轿车,不用马车拉拽,也不是蒸汽机车,而是用内燃机发动的,烧柴油驱动的轿车。

    世界第一台汽车诞生。

    老皇帝亲自提笔,书写龙旗两个字,龙旗牌汽车。

    五月初九,废太子朱见淇被册封为商王,继藩商国,废太孙朱佑榶为商国太子。

    并册封了朱见淇六个儿子为王,全部打发去欧洲继藩。

    朱见淇疯了的消息,老皇帝并不知道。

    朱佑榶入宫谢恩。

    朱祁钰却不想见他,亲密无间的爷孙,终究因为权力而形同陌路,这就是皇族。

    朱佑榶在午门外,对着宫门三拜九叩后。

    便在七月十一,踏上继藩的舰队,去商国继藩,而废太子妃杨氏病逝于船上,去商国的路上,朱见淇因水土不服而病逝。

    朱佑榶没让人去报丧,老皇帝未必愿意听他家的消息,他则以商太子的身份处置商国朝政,实际上就是商国皇帝。

    朱佑梐尚在商国监国,会在十月初一动身入京。

    这期间,他会将商国的形势情况,完全告诉朱佑榶。

    刚入秋,老皇帝就病倒了。

    太医说,油尽灯枯,怕是熬不了太久了。

    “老四,朕的身体朕知道。”

    换太子后,朱祁钰心情郁郁,一股寒风吹来给吹倒了。

    “病病也好,总憋在体内,会憋出毛病的。”

    “老大家安顿好了?”

    朱见漭可不敢告诉他,老大已经病逝的消息。

    “爹,您就别cao心了,大明有的,儿子都会给他家,这是儿子欠他那一脉的。”朱见漭让他爹安心。

    朱祁钰脸上露出笑容:“老大若有你这番心胸,也不会落得这般下场了。”

    “朕死后,天下就会大乱。”

    “各国攻伐不休,对大明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所谓挑战,是要做好宗主国,调停各国关系,又要维护宗主国的颜面,这就考验政治眼光和外交水平了,不到必要的时候不要随便动刀动枪的,能动嘴就动嘴,必要时候才要用武力震慑,记住,武力只是震慑用的。”

    “机遇就是,你想在朕的基础上开疆拓土,机会就来了,各国乱战,必然有国家被灭亡,也有的国家衰弱,请求并入大明。”

    “朕相信你的能力,能做好这些。”

    “但要记住一件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无论是争霸还是搞经济,一定要注重科学技术,万分不能松懈分毫。”

    “直接投资科研,未必有什么效果,投资军工产业,加快军工产业的升级,用军工刺激民用行业的发展。”

    朱祁钰谆谆教导。

    “儿臣晓得。”

    朱见漭道:“儿臣继太子位后,就向国营研究所投入3亿元研发资金,又对电器行业总投资30亿左右。”

    “八月份的时候,儿臣进一步投资军工行业,进行新一轮电器革新,预计投资额20亿。”

    “儿臣预计拿出来一百亿,投资新行业、新产业。”

    朱祁钰满意地点头:“你该看到大明的火车了,和你商国的不一样吧?大明火车速度,比藩国火车要快得多,就是技术革新的缘故啊。”

    “太子大典上,你乘坐的汽车,发动机是内燃机,从蒸汽机到内燃机,是革命式发展。”

    “短短二十年,从蒸汽机跨度到内燃机,是朕投入上百亿资金的杰作。”

    “相信朕的话,内燃机会改变世界的。”

    “但研发,需要继续投入海量的金钱,你不要吝啬,朕纵然投资一百亿,但回报却远超一百亿,记住了,科研投资是源源不断的,不要怕失败,更不要担心打水漂,投资是一股长劲儿,持续不断才是最重要的。”

    “你乘坐的那台轿车,是工匠用刀斧一刀一刀刻出来的,想量产,想推广,都需要海量的资金。”

    “更别说,内燃机只是人类发展史的小小一步而已。”

    “伱计划投资一百亿,朕很欣慰,但却远远不够,往科研里投资,多少钱都是值得的。”

    “然后形成技术壁垒,早晚你会得到技术回报,到时候你赚得就不是这点小钱了。”

    “像可乐,朕为得到配方,投资了十几亿,到现在,可乐给朕的回报,是几百亿的事吗?”

    朱祁钰笑道:“投资不止要有眼光,更要有魄力,有坚韧不拔的长劲儿,要持续不断投资,才能有回报。”

    朱见漭表示受用。

    “老四,你不想知道,那天上究竟有什么吗?”

    朱祁钰指着天空:“那一闪一闪的星星,到底是什么?高悬于夜空中的月亮上面,有没有嫦娥?照亮这天地的太阳,究竟距离这地球多远?你不想上去看看吗?”

    “爹?您是说?能飞?”

    朱见漭抓了抓头发,嘀咕道:“这老头说胡话呢吧?”

    “哼,飞?算什么!内燃机研发成功了,十年之内,你就能飞上天,任何人都能上天!”

    朱祁钰道:“可星空之上,谁能去呢?”

    “还有南极北极,厚厚的冰川下究竟埋藏着什么秘密?”

    “人类是哪来的?灵魂终究要去哪?这黄金白银,到底是怎么凝结而成的?这地下,究竟有多深?地心深处有什么?”

    “这世界有太多秘密了。”

    “老四,需要你来探索了。”

    “也许,爹死后是去那遥远的太空中去,而不是去了地下。”

    “你想追随爹的脚步,就往上面看看吧。”

    “终有一天,这世界这地球这宇宙的秘密,都会被大明探索清楚。”

    可朱见漭却在叨咕:“上天,上天?”

    他在想,如果能飞,战争会怎么打?能不能投放过去大军,在敌军窝里开花?

    朱祁钰发现自己说了一堆,老四却神游天外了。

    “想什么呢?”朱祁钰不满地看他。

    “爹,您继续说。”朱见漭憨笑。

    “朕和你说话呢,你溜个什么号啊?”

    朱祁钰没好气道:“记住了,要上天!要研发飞机!”

    “儿臣知道了。”

    “滚蛋!”

    朱祁钰不想看到他,比老大也没强多少,都是榆木脑袋。

    和平年代,为何要上天?

    因为借着上天的机会,才能研究武器,研究新科技。

    不然人都是有惰性的,日子过好了谁愿意瞎折腾啊。

    大明现在没有敌手,那么就得去太空找一个敌人,当成假想敌,老美不就这样做嘛。

    一個孤立的大岛,四处撩拨四处点火,一是为了彰显存在感,二是为了给自己找压力,不然一个孤立的大岛上实在太优越了,什么都有,什么都不想做,哪来向上的动力呀。

    很多民用东西,都是先军用,军用淘汰后放到民间赚钱而已,所以朱祁钰也极为重视军工行业建设。

    十月十八,太子长子朱佑梐抵达京师。

    他马不停蹄入后宫拜见老皇帝。

    他儿时长在宫中,受老皇帝教导,十几岁了才出去的,但是纵然有几分亲情依恋在,毕竟时间太长了,亲情几乎淡薄没了。

    可朱佑梐进殿就开哭,说童年趣事,告诉老皇帝他心里有他。

    可老皇帝活了八十多岁了,什么看不透啊?

    “你爹还等着你呢,去吧。”朱祁钰发现,这个被老四揉搓的朱佑梐,也不是个好对付的。

    看来自己教育方法是错的。

    不经历风雨的人,哪里能成为真的栋梁之材?

    他对儿子们太好了,尤其是老大,这几年过于呵护了,才让他不知好歹。

    果然。

    朱佑梐刚进东宫,正在处置政务的朱见漭,就嗤笑道:“哟,这不是太子嘛……哦,太孙,可挺会找靠山哟,朕……真是孤的好大儿。”

    “儿臣知错。”

    朱佑梐确实耍心眼了,他该通知他爹一声,再去养心殿,可他想给老爷子一个惊喜,博得老爷子欢心。

    “好大儿,你哪里有错呀?老爷子是你亲爷爷,你去孝敬是应当的,孤哪能挑你的错啊?”

    朱见漭阴阳怪气道:“老爷子担心你在东宫和孤住着不习惯,让你住在万寿宫里,你这爷爷对你够好的吧?”

    “儿臣谢爷爷隆恩!”

    朱佑梐见着他爹,属实是耗子见着猫,浑身哆嗦。

    “向你爷爷谢恩去吧。”朱见漭让他滚蛋。

    朱佑梐直接懵逼了。

    我刚从养心殿出来,还去谢恩?

    这就是他爹的报复。

    漂洋万里回来,刚刚入宫,他爹就给他个下马威,让他夹起尾巴做人。

    别以为上面还坐个老爷子,就敢跟他朱见漭唱反调!没门!

    朱见漭纯粹拿儿子当工具。

    老三赵王,次次身先士卒,从猛将进化成猛帅,是一身伤疤换来的,兵卒也是别人的儿子,别人的儿子能死,我朱见漭的儿子为什么不能死?

    所以,老二齐王、老三赵王,老四鲁王,个个勇猛非常,打仗从来都是第一个往前冲。

    所以打下了偌大的江山。

    都是他们爷们五个打下来的。

    商国的大将,那都是他朱见漭慧眼识珠发现的,都是他一手一个挖掘出来的,真正的猛帅是他们爷们五个。

    最可笑的是,朱见漭从来没身先士卒过。

    每次打仗,都是他儿子带头冲锋,老三赵王十二岁上战场,第一仗就吃了败仗,还将他老爹从万军之中背出来的,事后还挨了三十军棍,因为他指挥失误,导致战败。

    老四鲁王十一岁上战场,作战勇猛,指挥若定,是员智将。

    民间都说,朱见漭四个儿子,四个英豪,一门五帅,哪来的什么天生名将啊,一将功成万骨枯,都是用人命堆出来的,是从尸山血海当中爬出来的,才成为了名将。

    朱佑梐也上过战场,攻打莫斯科时,他身先士卒,攀上莫斯科城墙,身中十几箭,靠着一股坚韧,终于把莫斯科给啃下来了,最终将莫斯科汗国覆灭。

    那是商国的立国之战,老二齐王仅率五千人,死死将莫斯科汗国几十万援兵堵在要塞外,五千人,最后只活了十几个,齐王身中几十箭,也就命大,才捡条命回来。

    别人都看到商王一家的风光。

    却看不到,每一场战争,都是商王亲自领兵去打,都是商王三个儿子冲在最前面,箭矢不长眼的,不认识你是王的儿子,还是普通士兵,拼得就是运气。

    商国每一寸领土,都是商王一家打下来的。

    在朱见漭心里,这四个不是他的儿子,而是四个顶级名将,尤其赵王,是猛帅。

    大明朝臣认为朱佑梐是一个治理型皇帝。

    恰恰相反,只是他的弟弟们太耀眼,遮住了他的锋芒而已。

    老皇帝的皇孙中,朱佑梐的军事水平能排进前十,而且这家伙是打过仗的,作战同样勇猛。

    只是朱见漭出征,需要他监国,稳定朝局罢了。

    大明朝臣看重了他老实。

    殊不知,这种老实是跟齐王、赵王、鲁王三个比出来的,这三个家伙个个都是名帅,朱佑梐再差,也是个顶级名将啊。

    也不看看他爹,朱见漭的军事实力,可以和太宗皇帝拼一波的。

    整个东欧,一亿多人口,像莫斯科汗国,是东欧顶级帝国了,看着朱见漭吃干抹净容易,换做其他皇子去,早就被吃得只剩下骨头了。

    而现在,东欧一亿多白人去哪了?

    景泰六十四年,商国、齐国、赵国、鲁国,总人口4.9亿,其中仅有6000万白人,大部分是臣服者,还有一小部分是哥萨克骑兵。

    这些白人,承担着东欧最脏最累的工作,苟延残喘的活着。

    大商没有奴隶,其实有奴隶差不多。

    这六千万白人,有朱见漭压着,一个水花都翻不起来。

    可换做朱见淇去了当商王,可就未必了。

    朱见漭回大明秉政后,并没有太长时间的新手期,很快就如鱼得水了。

    而朝堂上的官员也在观察朱见漭,观察他的处事风格。

    朱见漭和老皇帝一样,都是看批好的奏疏,而不是随便揽权。

    朱见淇就不一样,朱见淇刚刚完全秉政后,就将批红权拿了回来,仅仅三个月,就将批红权灰溜溜送回司礼监了。

    真能累死。

    即便太祖皇帝复生,也不可能处理如此庞大疆域的全部政务的,一个人二十四个小时是处理不完的。

    就像司礼监,景泰四十年前,只有一个掌印太监。

    现在呢,有四个掌印太监,二十几个秉笔太监,七十多个随堂太监,就这还在年年增加呢,实在太累了。

    皇权下乡之后,连村里鸡毛蒜皮的小事都需要朝廷御批。

    村里的各种事,比如说鸡丢了狗丢了,地方给找到了或者没找到,是要写成报告的,只要报案了就要形成报告,送上来。

    倒不是朝廷直接去管,而是朝廷要知道。

    就像内阁,景泰四十年时,首辅一人,阁臣六人,到了景泰六十年,是首辅一人,阁臣十人,近两年已经增到了十六个阁臣。

    八部也增设了副尚书,又增加了四个副侍郎的编制,实在太忙了,从上到下所有事,都要管的。

    地方官员也在年年增加,随着京察深入,民间政务事无巨细的报上来,上面也需要人处置,就需要增加相应编制。

    前些年还会有人喊着冗官,现在没人说了,都喊着增加人手吧,太忙了。

    六部扩大到八部,朝野上下都不满呢。

    现在,八部要扩大到十六部了,确实权力分散了,问题是忙不过来啊,一个尚书,一天只盖章,盖一天都盖不完,还没处置政务呢,还需要讨论呢,早晨要上朝,还要入宫禀报,参与重大事件的决策,别说一个人,三个人都忙不过来。

    所以,朝廷一致通过,景泰六十六年,增设八部,四寺,两院。

    以后就是十六部十寺四院二十四司。

    管制也要在基础上增设、增改。

    像农业部、水利部、林业部、教育部等等,全部都要单独成立部,还要增设副侍郎两人,就是有六个副侍郎了。

    尚书是一正一副,左右两个侍郎,六个副侍郎,酌情可增设一个副侍郎。

    内阁要补入阁臣,变成一个首辅,一个次辅,二十一个阁臣,总人数23个,单数的原因是方便投票表决。

    一直以来,内阁里大事都是投票的。

    让朱见漭把天下大事都看完,一天都能累死。

    所以,他改进了帖黄,把重要大事要事汇总,缩写成四个字,提交上来,他用四个小时看完即可。

    这一点他很像老皇帝,相信朝臣,只负责大事把关,大事拍板,其他的事几乎放权给阁部。

    朱见淇则不然,大事小情都想抓在手里,不懂得抓重放轻。

    但他还算勤勉,每日看奏疏时间在八个小时以上,却还看不完,哪怕再加八个小时也看不完的。

    朱见漭可就比不了他了。

    他看一会就烦躁,勉强看个四个小时,基本都丢给朱佑梐来看,他在宫中呆的蛋疼,居然弄一匹马,在宫里面骑。

    他的王妃早就死了,这些年也没立王妃,在商国时就没人管得了他,一群妾室,都没儿子,谁敢说他呀。

    他将紫禁城里圈出一块跑马场,天天在里面跑。

    到了大明,恶习不改。

    结果被朝臣告到了老皇帝那里去了。

    到了十月底,老皇帝身体见好,正在殿里溜达,朱见漭过来请罪。

    “嘿,大明和你的商国不一样吧?”朱祁钰倒没怪罪他。

    “爹,儿子从小就不安分,这些年驰骋疆场,最烦的就是在这深宫里坐着,那些言官明知道儿子的性格,还上疏弹劾儿子。”

    朱见漭扶着他爹,嗤笑两声:“不就是想试探儿子的心意嘛,也想看看您,是包庇儿子我,还是向着朝臣。”

    他太了解他爹的性格了,这点小事他爹都不会放在心上。

    “收收你的野性吧。”

    朱祁钰道:“言官敢试探,说明你的商国军队已经靠不住了,之前朕就问你,你的路该怎么选,该做出抉择了。”

    “被渗透就渗透了,您还在呢,儿子还死不了。”

    朱见漭不在乎:“治理朝政就像熬鹰,您对他们太善意了,所以才敢揣测天心,等儿子继位,就让他们知道天心难测!”

    “老四,保重自己啊。”朱祁钰瞟了他一眼:“该低头的时候就低头,别吃亏。”

    “儿子明白。”

    朱见漭道:“儿子回去就把马宰了吃rou。”

    朱祁钰笑了起来:“去奉天殿上吃。”

    “哈哈哈!”朱见漭大笑,和老爷子聊天就有意思。

    “朕这几年,为了老大,不得不窝着装怂,你回来了,朕不用装了,也没几天活头了,活得自在一些,靠你了,行吗?”

    朱见漭跪在地上:“儿子在一天,就保证爹不受任何委屈!”

    朱祁钰拍拍他的头:“好儿子。”

    朱见漭真的把马杀了,然后在奉天殿上煮rou吃,还给各个官邸的官员送去一碗马rou。

    “老四还是那个老四啊。”

    马文升勾起嘴角:“这是向朝臣挑衅呢。”

    “三十年了,还没变啊。”

    余子俊吃着马rou:“若再烂糊些就好了,这小子一点都不考虑老臣子的牙口啊。”

    “这是匹烈马啊,驯服烈马是需要时间的,慢慢来吧。”马文升也吃了块马rou,就分给其他人了。

    这场交锋,谈不上谁胜谁负,但朝臣却第一次清晰地了解到朱见漭的性格。

    却在这时,倭国臣服的消息传来。

    王恕、杨信成功收复倭国,倭国正式变成大明领土。

    捷报传入养心殿。

    老皇帝满脸喜色:“大明最后一块版图凑齐了,将虾夷岛从黑龙江拿出来,和倭国三岛放在一起,设为日本省,简称齐或倭。”

    “齐鲁之地,就是倭国和山东,就是朕的齐鲁之地。”

    “再设东京,为大明第五京师,设东直隶。”

    “这下大明版图,算是彻底齐全了。”

    他走到地图前,眼睛不太好使,有太监拿着放大镜给他看:“把太子宣来。”

    当朱见漭进殿时,看见他爹被两个太监扶着,拿着放大镜看地图。

    “大明一共六十个省,每一个省视为一颗星,朕想在国旗上,增加五十七颗星,你意下如何?”

    六十个省,分别是:勒拿、捕鱼儿海、蒙古、突厥、鞑靼、黑龙江、吉林、辽宁、朝鲜、日本、东直隶、热河、北直隶、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西域、伊犁、阿尔泰、乌里雅苏台、唐努乌梁海、乌兰察布、叶尼塞、费尔干纳、西直隶、乌斯贜、四川、重庆、云南、大理、北缅、南缅、孟加拉、马六甲、新益、新荆、新扬、交趾、新徐、新兖、新青、汴直隶、吕宋、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江西、浙江、南直隶、江苏、安徽、湖北、河南。

    渤海湾和朝鲜湾,正在填平,又会增加渤海省,和黄海省。

    一共五京五十五个省。

    北面冻土区面积巨大,约六百万平方公里。

    大明总疆土超过2100万,宜居领土达到1500万。

    西部的尽头是大海,最远到白令海峡,从勘察加半岛延伸到美洲的小岛,都被大明实控。

    最西边的省是突厥和日本。

    东部疆域以鄂毕河-巴尔喀什湖-苦盏为划分,实际上,大明占据整个帕米尔高原,占据大半个兴都库什山脉。

    即便这些地方贫瘠,领土却有一百多万,虽然没被划入大明,其实是大明实控领土。

    大明实控领土,在2300万左右。

    老苏最牛的时候,2240万平方公里,其实有一千多万冻土,中亚那等全是风沙的地方,能和东南亚比吗?

    一个交趾,都比整个中亚富裕。

    老苏真正宜居地,就东欧那一小块地盘,顶天四百万平方公里,其实和现在的华夏差不多。

    而大明占据整个东南亚,灭掉了安南、暹罗、老挝、柬埔寨、缅甸和孟加拉,占的全是膏腴之地。

    还有更加富裕的婆罗洲和吕宋呢。

    倭国是烂,火山海啸地震年年都有,但也比中亚富裕呀,起码人家靠海呀。

    横向对比面积的话,大明比老苏还大。

    纵向对比富裕度的话,十个老苏也比不过大明啊。

    说实话,华夏精华之地,从秦始皇一统天下就奠定了的,就是河北、河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四川、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也就这样,甚至连湖南、广西、贵州都不是什么精华地区,勉强算吧。

    大明增加了东北,松辽平原,三江平原、黑龙江平原三个巨大平原,因为耐寒作物的出现,东北才被利用上,不然根本就没用。

    又增加了东南亚,东南亚膏腴之地。

    随着引流叶尼塞河和勒拿河,曾经荒凉的北方,也会再次繁荣起来,毕竟北方缺水,解决水源问题,北方恢复汉朝荣光,指日可待。

    加高兴安岭后,又会增加两个富裕省份。

    最关键的是,大明拥有无数个天壤良港。

    老苏可没有。

    大明人多呀,大明总人口达到了39.1亿,景泰六十六年就能超过四十亿。

    大明是单一民族,和老苏那种几百个民族组成的国家可不一样。

    所以,同时期对比,现在的大明要比老苏还要强大的。

    “爹,如果大明以后再开疆拓土,是不是还要改国旗呀?”朱见漭以为多大事呢,倭国本就是盘子里的rou,早收晚收而已。

    “你能把这个庞大的大明治理好就知足吧。”朱祁钰没好气道。

    “爹,并入倭国,也只是五十九个省啊?哪来的六十个?”朱见漭问。

    能做如此庞大帝国的皇帝,朱见漭也与有荣焉。

    “大明现在有四京,朕打算在倭国设立东京,为大明第五京,设东直隶。”

    西京,是建立在费尔干纳盆地里的。

    像费尔干纳这个名字,朝臣是反对叫的,不如叫大宛省,或者叫西康省。

    可老皇帝却觉得费尔干纳名字不错。

    这名字的意义是,被山岭环绕的谷地。

    其实现在人只是看人家一串名字,觉得洋气,如果翻译过来就会发现,还不如大河南名字洋气呢。

    中亚到现在都没诞生民族观念,因为一直被征服啊,他们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

    所以,这块地盘上叫一些古名字没有问题。

    像缅甸、泰国就不行了,虽然新益、新荆不好听,但这块地盘可被泰国、缅甸经营上千年了,记忆没那么容易抹去的。

    老苏当年就试图抹去中亚各族的记忆,最终还是失败了。

    大明用了五十年,还没抹掉东南亚人的记忆呢,何况老苏。

    “爹,儿臣建议改北京为中都,设六京,在北面蒙古省里挑出一块要地,建立北京。”

    “现在的北京改为中都,或者是中京、大京、大都都行。”

    “费尔干纳盆地里有西京。”

    “倭国有东京。”

    “百越之地有汴京。”

    “江南还有南京。”

    “如此一来就有六京,辽金都是五京制,儿臣觉得用在大明也很合适。”

    “太宗迁都后,大明才有两京,您为了更好控制百越之地,设置汴京。”

    朱祁钰微微沉吟:“六京都设了,干脆设十京算了。”

    “在婆罗洲挑一处建京,在孟加拉也拿出一个地方建立京师,等叶尼塞河引水完毕,将兰州改为兰京,改新加坡为新京。”

    “直接设十京,撤汴直隶、西直隶和东直隶,只有南北两个直隶。”

    设十京,从政治角度,方便管理地方;从经济角度,则是会投入更多的资源建设京师,让人口集中在天下十京之地;从军事角度,也方便设置多值军队。

    “爹,那样的话,省份可就减少了。”

    朱祁钰瞟了他一眼:“以前是两京十三省,是朕非要把直隶变成省的,唉,算是朕的虚荣心罢了。”

    “若是爹的虚荣心,干脆将各府升为省,全国不就有几百个省了嘛。”朱见漭打趣他。

    朱祁钰大笑:“你觉得十京制如何?”

    “儿臣觉得更好。”

    那么就变成了十京五十七省。

    “新京师不用改地名,比如兰州,就叫兰京,新加坡升为新京,这样就可以了。”

    十京就是:中京、北京、南京、东京、西京、汴京、兰京、新京、孟京、巫京。

    大明新疆域也就划定了。

    十京五十七省,其中包含南北两个直隶,其他八京不设直隶。

    其实唐努乌梁海北面的叶尼塞和勒拿两个省,面积巨大,因为没什么实际意义,也就没有进行拆分,非要拆分的话,倒是还可以拆分出几个省来。

    但连人都不能住,拆分出来有啥用啊。

    “爹,建造京师的钱,内帑出?还是召集富商集资?”

    朱祁钰估摸一下:“自己出也花不了几个钱,基础建设朕出吧,其他的可以招商引资。”

    “儿臣这就给内阁传旨。”

    朱见漭也不在乎这点钱,老皇帝家底儿这么丰厚,该花就得花。

    老皇帝可没给他看家底儿。

    但他可知道,东欧很多东西,都有老皇帝的投资,每年都用火车往京师里面运黄金。

    他可不是朱见淇,钱该花就花,攒着没用。

    “那改国旗的事?”

    “爹,儿臣觉得别改了,用了五十多年了,天下人都习惯了,您要是想将五十七颗星加上去,就重新制作一面,当做纪念用。”

    换做朱见淇,估计会跟老爷子算账,换旗花多少,朱见漭则是没有理由,就是不改了。

    养心殿传出消息,老皇帝要建十京,阁部重臣吵吵嚷嚷的,都觉得没必要花这笔钱啊。

    随着火车提速,中枢掌控如此庞大的疆域,多少有些如鱼得水,并不觉得哪个省份会独立出去。

    大明可不是联邦制。

    其实在景泰五十五年时,有朝臣提出联邦制,因为德国,就是有很多爵位封地、自由领等组建的联邦制国家。

    欧洲基本都这样的,可以说,欧洲没进入封建皇帝制度,还是分封制呢。

    所以要组建联邦。

    因为没有一个共同的君主。

    如果看罗马史书,欧洲也被统一过,可这个史书的真实性难以考证,而且这是公元几百年的事,当时华夏已经从秦朝进入宋朝了。

    就说商朝,也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可这个大一统,和秦始皇的大一统是两个概念。

    秦始皇大一统,奠定了华夏版图。

    商朝的大一统,只是一个地区的统一而已。

    罗马估计也是这样的,被后人无限美化,不断吹嘘什么罗马文明,其实就是和华夏的商朝差不多。

    现在的华夏人,会拿商朝历史说事吗?

    不会呀!

    但欧洲人会呀!

    他们觉得罗马多么牛鼻多么厉害,其实就是个渣渣呀,都别对比同时期的汉晋唐宋,对比一下商朝就可以了。

    但罗马肯定是存在的,也肯定辉煌过,只是这个辉煌程度,吹嘘成分偏大。

    所谓联邦制,可不是什么先进制度,而是历史遗毒罢了。

    虞夏商周就是分封制。

    联邦就是分封制,就是换一套说辞而已嘛,本质没变啊,无非是最后不打仗了,和平统一了。

    这个统一,和华夏的统一是两个概念。

    春秋战国合起来,叫东周。

    东周是一个统一国家吗?也可以理解为是的,因为有一个共同的君主,周天子,这就是统一的嘛。

    这不就是联邦嘛。

    如果战国时期就进入大航海了,那么华夏一统这个概念就消失了,东亚也是一堆小国,最后因为为了快速殖民掠夺,这些国家搞出一个联邦制,表面上是周天子说了算,其实是各省各国自己说了算。

    这只是软统一嘛,最多把各省的外交权收归中枢,连军权都收不彻底,其实还是自己的小王国。

    华夏的统一,是真实统一,华夏传统领土,一分都不能少,并且在全盛时期,进行缓慢扩张,一点点汉化,彻底消化。

    这才是真正的统一,硬统一。

    这样一种先进的制度,怎么要开历史的倒车呢?

    从大一统,走回分封制?

    这不有病嘛。

    自治,才需要联邦,才需要软统一。

    大明每一个省,都是一刀一枪打下来的,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华夏,这种华夏观念是根深蒂固的,植入每个华夏人的基因里。

    看看被汉化的蒙古,他们是不是一天天也叫嚣着要统一?

    所以,大明不可能走联邦制的。

    除非有一天,世界来了外星人,需要联合成一个整体,会出现明联邦,这个联邦就是由各个藩国共同组建而成的。

    内阁也觉得,建立多京制没必要的。

    财部已经将初步预算已经做出来了,在原有的四京外,增设六京,预计投资在40亿元以上。

    纵然钱是内帑出,但也太浪费了。

    不如投资在工业上面。

    刘健和李东阳琢磨出一个办法,不如先建大城市,等城市基础奠定了,再改成京师。

    不要直接投资,太浪费资源了。

    其实,老皇帝划出来的地方,要么是战略要地,要么是经济发展非常不错的城市。

    后者只要改个名字,就能升为京师的。

    这个时代的京师,已经趋向于直辖市这个概念。

    直辖市,是税收归上面。

    主要是经济条件非常好的城市,会升格为直辖市,中枢直接管辖的城市。

    京师,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不设直隶,肯定也要由中枢直管啊,财政收入直接收归中枢,地方省份肯定不愿意的。

    这会产生虹吸效应,直接把人力物力全都吸走,导致一个省,都在给这个城市打工。

    朱见漭的意思是,升为京师,不造行宫,是战略布局。

    一旦大明西征,兰京、西京就能囤积海量物资,因为是中枢直辖,没有乱七八糟的事。

    其次是战略重视。

    全国所有城市,重视程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像东北,就是一个产粮基地,没必要建什么京师,有几座大城市就够了。

    倭国为什么要建京师,因为距离大明太远了,必须要建立一座京师,专门派官员去管理。

    婆罗洲距离大明也不近,所以需要一座巫京,百越之地直接设了三个京师,汴京、新京、孟京,说明朝廷极为重视。

    经过反复商量。

    朱见漭和朝臣各退一步,暂时先建东京和巫京,其他城市暂时维持原样,先期投资两个亿,全部由内帑承担。

    东京就是倭国的江户,在江户的基础上进行扩建。

    巫京则是在婆罗洲中心地带挑出一个地方来,这座城市,主要是战略布局,为了控制整个婆罗洲不会脱离大明。

    新十京,大明会设置常驻官员,在地区理事。

    这是设置京师的政治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