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这个屋里在线阅读 - 第一百八十六章 为阿Q孔乙己润土祥林嫂鸣不平

第一百八十六章 为阿Q孔乙己润土祥林嫂鸣不平

    阿Q这个人物总体上是可爱的,他本心并不坏,精神品格没有堕落到地主军阀买办走狗“吃人”的地步。他参与社会活动积极性非常高,可是由于自身的阶级觉悟还未见端倪和认知水平有限,他没有看清世道险恶的一面……

    (略)

    被人欺负了,就去欺负小尼姑,获得心理平衡。阿Q被人欺负了多少次?很多次,而且把头往墙上碰。他欺负小尼姑,书上描写就一次,摸了一次头顶……

    结果人家顷刻就骂:“……的阿Q!”

    阿Q反骂:“和尚摸的我摸不得?”

    这是阿Q为自己找台阶下,是一种消极的反抗,即受到强者欺凌,又靠欺负更弱者泄愤,于是两面都不喜欢他阿Q。

    阿Q也很沮丧,知道自己在人们心目中评价偏低,他也希望自己是个体面受尊重的人。可社会的大环境,是否让他看见有道德的人过上好日子了呢?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社会的大环境让他看到什么呢?因此,阿Q道德的沦丧就不是他个人的因素造成的,而是社会的大背景衬托出来的。试问,能够给中国造成影响力的大人物有多少爱国者?就当时而言。

    阅读《阿Q正传》,我看见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没有政治觉悟的他是如何挣扎的。

    阿Q需要一种慰藉,既然世上的好人要受不公正待遇,况且自己也难以做到“好人”的标准,那就希望别人比他更下流,这样他自己的道德水平相应的就“上层”了。有小偷到他家里,阿Q已经家徒四壁,他感慨:“小偷这是瞧得起我才来!”

    他遇到这种状况才感觉自己是受害者,是品德还可以的人。他的社会参与既是作为个人精神生活的需要,也是一个人生计的需要,他不仅需要存在感,更需要地位和荣誉来支撑作为一个男人的光环。这样的阿Q,有什么错?说他不对,我认为实在难为他了。

    社会的严酷让他不敢面对现实,一切美好的逻辑都是他自己一厢情愿,结果被无情的砍了头,成了不计其数的死在旧社会屠刀下的其中一个。

    阿Q是一位年纪轻轻的,本来可以作为一番的男子。大概当时的年轻人有三种出路,一种是去革命,一种是成为走狗,一种是活在煎熬中,很可能被人鱼rou。阿Q不自觉的成为第三条路中的牺牲品。不幸的命运使他生活在不幸的年代,消极的反抗正中剥削阶级的下怀,一颗无辜的头颅被“食rou者”砍下来了。

    与阿Q不同的是另外一名青年,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知识分子,带有当时的知识分子特点,他就是孔乙己。

    孔乙己理论上来讲,应当是比阿Q更容易生存的,可事实并非如此,他同样艰难。

    我那时候的初中语文老师不懂,他认为孔乙己“好吃懒做”,而且说鲁迅也评价“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这简直是对孔乙己个人名誉和精神品格无情的脚踏!我不知道初中语文老师如果生活在那个年代他是否确定自己英雄好汉,他有多少把握过体面日子?

    (略)

    致孔乙己于死地的是他的一次偷窃行为。他偷盗财主家,被捉了之后吊起来打,腿被打折了。

    如果说孔乙己有错,顶多是“窃钩”,可当时的中国窃国者比比皆是,真是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壁之间禽兽食禄!

    偷是没有志气的,要革命,彻彻底底的打倒权贵阶级!

    《故乡》里的润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农民形象,父子二人都曾经给鲁迅家里做过佃农。润土的父亲希望孩子长大后平平安安,往他脖子上戴了一个圈儿,希望润土家能香火传递。

    润土当然没有受过鲁迅那样程度的文化教育,他倒是迷信思想继承了下来。他给自己做了一个泥菩萨,时常拜祭,被鲁迅看见了偷笑。

    长大后,鲁迅出国去了日本,润土一直在老家。渐渐的,曾经的少年已过了中年。

    鲁迅回来,润土来见,两人面对面,润土很有礼貌的称呼鲁迅:“老爷。”

    鲁迅顿感两人之间有一层看不见的隔膜。

    这层隔膜是什么呢?就是身份。

    鲁迅什么人品,润土并不知道;但中国士绅们什么人品,润土是知道的。

    (略)

    作者少年时,回想起自己,我看不起爷爷和奶奶崇拜迷信,自己当然崇尚科学是对的。如今回想起来,用“看不起”的态度对待爷爷和奶奶,有失公允的。那时候,我已经在反省自己了。我为自己空想的三大星球,又何尝不是属于自己的“菩萨”呢?也是一种精神需要,一种精神思想上的偶像。从某种角度而言,我们都有“宗教徒”的特征,都为自己捏一个偶像,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

    祥林嫂是一个地地道道无助的妇女,面对世道她很无奈,其实男人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更可况弱女子?

    她能去哪儿?难道要求她革命?她不会比娜拉跑的远,所以这辈子如果不是革命队伍进村,她也就一辈子老老实实的逢人诉苦,没人就干活。人家问她,她不说,怕得罪别人,索性逢人便说好了,看看有没有可能别人告诉她拯救命运的办法?

    时间一长,她身上已经没什么稀奇,男的女的也就没什么好问的了。悲催的故事在曾经殖民主义施虐期间到处都是,远不止她一个,时间一长,大家都麻木了。

    鲁迅的作品其目的我们从《藤野先生》知道,他是为了拯救中国人的精神。他在《藤野先生》一篇中描绘日俄战争电影,影片中有中国人被斩首,结果荧幕前的中国留学生兴高采烈,竟欢呼不已!

    鲁迅看见这些人四肢健全、四体健康,就是精神需要治疗。而要治疗中国人的精神,一两味药不济事,需要用笔,用笔写文章来文化传播从而达到救国救民的目的。于是鲁迅一生的事业没有选择去做医生,而是成了大文豪。后人称他的作品如同手术刀,解剖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好认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