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自信心三原则
书迷正在阅读:天衍之路、魔法机甲与剑舞歌酒、来到斗破的铸造大师、军事综艺,你却带人上真实战场、神诡:从加点开始到地表最强、开局炼丹考,我成了考官祖师爷、鸠集凤池、万数之劫番外少女、综武说书长生界,开局曝光帝释天、一手灭天
猪将阿梦的话当作一个承诺,阿梦这个马大哈居然没有否认。好不容易得到横着走的千古良机,猪打算不管什么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古训。但是,阿梦显然不适应担当限制级的主角。理性主义建议增加一些推理。几个坏小子认为,虽然她不会反悔,但是为了保证她积极参与,这不失为一记妙招。于是,就有了一个应景的问题:“你高高在上,不下来也不愿意下来,可能也下不来;我愿意上去,但是可能上不去;甚至我就不应该上去,你就不应该下来。” 虽然双重任务一下子让生活变得无比艰难,阿梦倒是觉得兴趣倍增,“考虑到交换目标的可能性,应该是必须一上一下。我不是结果论者,只是觉得,如果理想必须实现,那样的理想就太现实了。所以,不能降低理想来提高成功率,必须刻意保持理想和现实的距离。某种意义上,我们的灵魂这一生很难有鹊桥相会的时候,互换拳脚的机会反而更大。” 我拒绝考虑交换目标的可能性,“其实,现实主义也有自己的理想,只不过很贴近现实。我喜欢自己的很低下的理想能快速实现,然后迅速产生新的理想,再迅速实现,周而复返。如果你的理想是实现一个就大赚一笔,我的理想就是每个都获利微薄,但是,通过理想的高周转率,最终仍然能够实现远大的理想。我一直认为,只要行动足够快,能力上升的斜率足够大,最终结果应该并不次于你那种不切实际的梦想。可是,至少目前还不行,也许是时间不够。” “坦率地讲,我不会将趋势称为理想,中性的语言或许会将那称为贴地气的理想。你那种模式更像随机行走。你想没想过,你能一直上升而很少下坠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在一起;想没想过随机行走绝大多数时间向上的概率问题;你当然失败过,坠落为何总是无法成为长期趋势?当然,我能飞得高肯定也是你不断将我推高。我们之间就像是有近程排斥远程吸引的作用力。不对!不是好像,是必须有!因此,你进步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将我推高。所以,我们永远天各一方,你永远达不到你我满意的终点,我永远不会贴近你的现实,更不会贴近社会的现实。我们很可能早已经飞得很快、很高了。在某种程度上,我的存在是你的动力,但是,理想总是无法实现也是你的压力,让你容易悲观。运动的相对性、灵魂变化的抽象性让我们忽视了我们能力增长、变化的相对速度,当然,我们很少关注其他人的能力也是一个原因。而现实主义、结果论极端厌恶静止,害怕没有进展、失去速度。你太结果论了,由于对相对速度的悲观,让自己的痛苦增加了很多。这种情况下,坚持是很艰难的,我始终很想知道你坚持下来有什么秘诀。” “我厌恶失败,但是,我不怎么挑选难度,一部分是因为总是在做无限大价值的工作,另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不相信什么我尽力了这种对失败的解释。我相信我有着无穷的潜力,在灵魂世界中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虽然我经常反思这一决策,但是,每一次我都相信我相信我自己是正确的。我相信,优秀的现实主义者不能成功只有两个合理的原因,不想做了,或者,由于预判出现错误导致不够努力。你现在这样就是个很垃圾的现实主义者。” 她毫不理会我的不满,“你真是这么想的?这就是灵魂、逻辑无所不能的现实主义版本啊!这是你的人生哲学的一部分吧?这叫什么?破釜沉舟?我现在有些理解为什么你这么有自信了。似乎是不给自己留后路,如果失败就只能怪自己的意思吧?所以,如果我们合作失败,你只会自责?你真是个太好的奴隶了。” 我厌恶她的罢工和赞美,何况是这种赞美,决定咬个痛快,在她的呜呜啊啊中,我反而慢慢冷静下来,“这很正常。我从小就是这么认为。我小时候发现,自己打球、下棋、考试失败之后喜欢跟人解释。成功之后反而不会多说。所以,失败者喜欢解释自己的失败,因为他们需要解释。从那以后,我给自己订下了关于自信的第一规则:失败决不解释。无法解释的失败是最不愿意接受的失败。它的起源和国足有关系。小时候,因为国足失败后总是有各种长篇累牍的解释,各种遗憾、不利因素和运气不好。一次两次,我理解乃至被感动。某一天,突然幡然醒悟,解释是失败者给自己留下的退路,甚至是唯一的退路。不是因为失败所以解释,而是因为知道可以解释,所以可以失败,是有计划的撤退乃至逃跑,最多是且战且退。” 阿梦显然是个知音,“真是极度自信的方法。你这是要强迫自己有苦说不出啊。还没出门就摔倒那是不会走路,和运气没关系。既然早早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又不是争冠失败,哪里谈得上什么遗憾或者运气不好。如果少一两个人就是运气不好,肯定做梦也不敢对抗一个世界。不解释,就没人知道自己的付出、目标、遗憾,那么,就一定要足够努力,绝不能失败,自然也就不会遗憾,甚至运气也不会不好。” “我很清楚我的自信原则在经验主义者看来很可能是自欺欺人,但是,他们的科学都没有什么必然合乎逻辑的理由,我在本来就谈不上多么科学的自信心领域有些不合乎逻辑实在算不上什么。该理性的地方不理性,不该理性的地方反而理性,这是智人一贯的经验主义方法,所以,他们在信仰、方法上从没有足够的理性,细枝末节上反而用理性精雕细琢。”我越来越沉迷于灵魂的快乐,不过,也接受了功利主义的请求,认为不能接受失败。 阿梦当然不会在这种条件下解释什么,只能苦着脸继续,“现在的科学确实很装腔作势,就像是烧不出好菜的厨师,把力气花在摆盘上一样,甚至,规定摆盘不好的都不是好菜。问题是,把猪食摆得再漂亮也是猪食。明明有大量解决不了的问题,还要用细枝末节拒绝能解决问题的理论,真难以想象,从事理性的工作还能犯这么幼稚的逻辑错误。” “有了第一原则,第二原则就呼之欲出了。我借鉴了丘吉尔名言:绝不,绝不放弃。甚至,既然不能失败、撤退,那就前进。不是让自己觉得不能失败,不是让自己不承认失败,是没有失败。” “只要我不放弃,我就没有失败,也不会失败。有道理!这如果用在研究真理方面,简直就是绝配,体现了真理一定存在,逻辑一定能发现真理。不失败就前进也很妙。我们研究科学的时候发现,无论如何总归有无法合乎逻辑的地方,既然依靠科学的方法修修补补解决不了问题,那就推倒科学,推倒对经验的信仰。这个世界永远不会无法合乎逻辑,如果有任何知识胆敢无法合乎逻辑,就抛弃它,哪怕是信仰、法律、传统。” “本来,我还希望自己在成功的时候会做出很多解释,但是昨天听你说了之后,反而发现仍然不能解释。” “放心,以后我罩着你,一定帮你解释。别咬了!我是吕洞宾啊!” 我当然知道阿梦是好意。但是她也是个不成熟的、善良的经验主义者。她一定认为这是一个经验,最多是方法,没有意识到这其实是和经验主义并驾齐驱的另一个信仰,甚至是高于经验的铁律。否则,在遭遇极端不利的经验的时候,必然会为了经验而放弃原则,接受失败。善良蒙蔽了她的逻辑能力,竟然暗示我会失败,也就是暗示我对自己的信仰是错误的。我一瞬间觉得杀父之仇不过如此,发誓今晚一定要让她记住这个教训。一边督促她要做个言而有信、有始有终的现实主义者一边说:“我不相信会有这么一天。我们相看两厌,你真要一生相伴?你的理想是做噩梦吗?” “我最大的噩梦是梦想只是幻想。” “也许你的噩梦就是我的美梦。如果你的梦想无法实现,是否就可以老老实实做黄脸婆了?” “虽然,我很佩服你这个变态的结果论者,但是我可不是结果论者。无论成败,我的一生都是美梦。噩梦只会存在于现实中。各种噩梦是现实主义者绕不过去的坎。但是,你的噩梦美梦我都不会介意。当然,我相信我就是做日常生活的白日梦也是有价值的,能让儿孙满堂的家庭生活充满欢乐。只不过,我不屑为之。但是,因为你一定会足够努力、绝不放弃的,而我也会因此不断升高,所以,你向往的那一天很可能永远不会出现。” 我第一次发现,自己对未来的自信和我对未来物质生活的理想竟然是背道而驰的,看来自己当初设计人生的时候理性能力还很不够。“你就那么信任我的自信三原则?” “三个?还有什么原则?” “有了前两个原则,第三个原则可以说是经验主义的必然结果。不得不做还不能解释,岂不是说一定要成功,所以,就有了第三原则:只要做到足够努力即可。” “即可?这是什么意思?与人们常说的我尽力了唱反调?是一种乐观主义?” “因为我在日常的失败中发现,失败后我最容易给自己找的理由就是我尽力了,不仅跟自己说也跟别人说。但是,其实自己从未尽力过,那我有什么资格说尽力?就像你现在还很有余力。所以,你说你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我是不认可的,至少你没做到足够努力。当然,你在理想方面做得足够努力,我也不能多说什么。毕竟,一个人只需要在自己想要足够努力的地方足够努力即可。但是,在现实世界,你太爱偷工减料。” 可怜的人不得不大汗淋漓地证明自己足够努力,“这个原则应该是适用于长期行为,否则,一场比赛尽力也不是绝不可能。你能笃信这些原则,真是很不讲道理。其实,对逻辑以外的存在的信心都是如此。对逻辑,感觉不应该最可信,但是,它只能是最可信的。对其它很多存在,感觉很可信或应该可信,却无法可信,因为无法逻辑地证明就无法让灵魂合乎逻辑地相信。”也许,这就是她长期修炼出来的自我麻醉术:通过深深地沉入灵魂之中忘掉现实。
“有道理。信心就是这样的。理智地分析,我对你的信心、对自己的信心、对各种信心的信心,这无穷无尽的信心都没什么必然的道理。但是,我对你我的逻辑能力有一些信心,对抽象的、存在于世界本质之中的逻辑最有信心。所以,我们倒也不算是盲目的自信,何况,我本来就不要求我的自信必然合乎逻辑。但是,你不那么一样,你会要求自信心必然合乎逻辑。你对你的信仰、原则的正确性真有自信吗?对这种自信应该有自信吗?除非你是完美的纯逻辑主义者,你在这个问题上的自信不可能经受得住这种无穷无尽的理性探讨,那会将自信消磨殆尽。我允许我对自己的自信非理性,因为我本来就相信非理性;我甚至允许我对你的信心非理性,但是,无法接受你这个纯理性主义者对自己、对我的信心非理性。” “这似乎也是一个悖论。我相信你的非理性的自信,你不相信我的理性的自信。既然你非理性地相信自己,我相信你间接地让我的理性中间有了非理性,这不正常吗?就像是,逻辑和不逻辑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什么时候也不是纯粹的理性主义者,只能说较为接近。说起来,你对我的自信也有理性成分,至少,你经常衡量我有几斤几两。” “既然我同时具备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就不会只有非理性主义的思想和行为。评估可靠性和重要性是理性主义主要的日常工作。至于你有几斤几两,我现在很清楚。” 她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我们实在是太不一样,我有时觉得我们是敌人。你最让我厌恶的就是不断进行功利主义的评估,总要把我的理想、身体都放在你的利益天平上称一称,为了你自己的利益,动不动就挑衅、开战,简直就是灵魂世界中的战争贩子。你觉得我们是一路人吗?” “我觉得差别也没有那么大。你需要我,必然需要我,那么,除了相信我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不相信我又能怎样?结果证明我值得相信,但是这不能成为你的相信有多么理性的经验主义证明。我认为你就是因为需要所以相信,甚至,愿意忍辱负重地做自己不愿做的事。你这样是不是太实用主义了?比我强在哪里?”理性主义觉得经验主义、功利主义就是想要离间理性主义,它们两个却洋洋自得:我们不是窝囊废! “理想主义需要和现实主义结伴共存,才能合乎逻辑,也才能有用、有价值、让理想实现、让现实改善。这是逻辑、价值的需要,不是利益的需要。理性地看,我相信你应该是错觉:那么高的目标成功概率就应该无限接近于零。可是,只有理想成不了优秀的理想主义者,甚至,加入理性都不够。而且,我也不是很优秀的理性主义者,我对我的推理的信心还不如对你的信心。幸运的是,我还有直觉。” “你不怕直觉错了?” “理性一直都很怕直觉!偏偏直觉还经常有意外之举。可是,我觉得你追求你的目标的时候更应该怕。可是你没怕。你这么实际、斤斤计较的貔貅都不怕,既然我相信你,我为什么要怕?” 她潜逃未遂,不得不继续忍辱负重,而且,多出了惩罚的意味,她不自信地问要多久,我自信地告诉她足够努力即可。她皱着眉抗议说不可能做到绝不放弃,我说这是在瞎解释。在自信心的战场上占不到便宜,她转而批评我让细胞过分自由,却牺牲了灵魂的自由。自由主义乐了,今天还有我的事? 面对多久是禁区的问题,阿梦哑口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