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那路灯下的少年在线阅读 - 那几年真兴旺

那几年真兴旺

    不卖包子以后,杨叶虽然有点失落。可也终于安心在家里帮父母打理生意。

    杨叶开始把心思用在了生意上,他开始注意货物的价钱,库房的出货和进货的情况。一年四季什么时候出货多,什么时候出货少。他也会思考下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慢慢的杨叶也成为了父母的左膀右臂,成为了这个家在生意上不可或缺的人。

    大概就在那个时候吧!杨叶家又扩展了生意面。他们家开始加工豆皮和承包腐竹设备。

    说白了就是原来他们家只是卖腐竹和豆皮。卖了这么多年,手上的客户也积累了不少,自然卖货量是可观的。所以就动起了自己加工生产的心思。

    为此杨叶的父亲带着杨叶还专门跑了云南一趟。那个时候他们刚下飞机,石屏县的赵老板就开车过来接他们。

    这些开厂的老板为了拉客户,对他们还是非常殷勤的。在云南的那几天,杨叶父子的吃喝住行也都是算到赵老板身上的。当然羊毛出在羊身上,他花的钱也要从杨叶家挣回来。

    杨叶跟着父亲去参观了赵老板的承包的工厂。这赵老板真是做大生意的,厂子里雇佣了几十个人,工人们都在各自的忙碌着。

    石屏县生产的云皮工艺和杨叶老家生产的腐竹工艺有很多类似的地方。都是需要把黄豆打成豆浆煮熟,不同的是腐竹是靠的是一层层揭膜,而云皮是直接把豆浆泼在锅上,然后像跟摊煎饼一样揭起。

    云皮这种锅在那个时候已经长达十几米啦!每口锅分成一百多个小格子,一个小格子一两分钟就可以生成一张云皮。单这一口锅一天就可以生产出几百斤云皮。

    厂房都是建设在山区里,里面四周通风。锅组之间还有像发电机一般的排风扇。因为山区的气候原因,和厂房的独特设计。厂房内的温度比厂房外的还要低,工人在里面干活还是比较舒服的,不像做腐竹的车间活像蒸笼。

    这些厂房都是当地政府投资建设的,然后由赵老板这些人承包。承包锅组的人中,像赵老板这样的本地人不多,大多都是江西那边的。他们本地人基本都是给外地这些老板打工的。

    这些老板一个比一个有钱,承包的锅组一个比一个多,普普通通的承包老板一天就可以生产几十吨货物。平常他们利润一般,可是一旦货物紧缺,这些云皮价格便会疯长,一天赚个十几万也很正常。

    有句话怎么说的,不去BJ不知道官多大,不来南方不知道自己钱多少。这话说的没毛病,这群南蛮子手里确实有货。

    在云南还有一个特色,就是人家本地人喝茶。他们几乎每家每户都会有茶桌,谁来做客就是先往茶桌上带。

    他们本地人不像北方人大多喝绿茶,而是喝以普洱代表的熟茶。在和赵老板喝茶的时候,赵老板向杨叶父子介绍了他的朋友。

    他的朋友姓林,这位林老板也是位传奇人物。杨叶对他的印象很深,他身材十分消瘦,头顶也半秃了,有点像李嘉诚的意思。

    林老板早几年是倒腾酒精的,不知道什么原因赔了好几百万元。最困难的时候,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可是在早几年,石屏县这里刚开始建设厂房。那时候并没有投资商过来投资,可林老板认为这是条路子。硬是来了把空手套白狼,打了一场漂亮翻身仗。

    他的具体的cao作就是和当地招商办谈条件,先承包设备后付钱。工人的工钱月底才结账,黄豆啦!淀粉什么的原料也是先欠着。

    林老板在货物还没有生产以前。就已经跑了BJ,西安,等一线城市,早已经把销路铺好了。

    当时云皮发到供应商那里,有个别供应商却迟迟不给货款,这把林老板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也该这林老板翻身,当时石屏县因为维修管道,关闭了一半的工厂。

    林老板的工厂马上成了香饽饽,不给钱的供应商为了要货,立马给他打了全款。别的客户也争先恐后的给他打定金,都怕订不到云皮。

    仅用半年时间,林老板就还清了欠别人的钱。并且手上还很富裕,他没有急着置办家业,而是趁机加了两条生产线。

    而此时的林老板已经身价千万了,但林老板的鸿运没有在此打住。过了几年,他又再一次抓住机遇,身价又翻了几番。

    杨叶一度很钦佩林老板,他能几起几落,绝对是个人物。但是后来杨叶却不再这么认为,因为林老板当时赌的成分很大。如果不是天赐良机,那么他这辈子就注定要睡大街啦!

    这个世界是有很多人,大起大落,三更穷五更富的。但这毕竟是少数,又有几个人在沉入谷底后,又能浮到浪尖呢!多数都是烂在谷底。

    所以人吗?还是安稳点好,稳扎稳打更为现实一点。林老板的成功不是每个都能复制的。

    在和赵老板谈妥事情以后,杨叶父子看还有点时间,便去了昆明的民族村。毕竟两千公里飞过来,不来旅旅游多少有点可惜了。

    虽然现在的景点都已经商业化了,什么景点基本都那么回事儿。但是杨叶很少能出来玩儿,所以还是很新奇的。

    所谓的民族村就是把云南所有的少数民族都请一些过来,在这里建设一个度假村。

    因为云南地处边疆,古代只要一发生战乱,这里就会有大量的人口涌入。所以这里少数民族特别多,差不多有三十多个。

    在民族村每支少数民族各设一个园区,所以有三十多个园区。每个园区都会通过不同的表演,展现他们的民族特色。比如佤族族的竹竿舞,蒙古族的骑马射箭,还有就是什么上刀山,下火海之类的。就是脚踩在刀尖上,在火堆里走一圈。

    这个村里不但有各种表演,还有很多异域小吃。再往深处走就能看见湖泊,园林。反正只要有钱,这里面的吃的,喝的,玩的,乐的,都能享受得到。

    杨叶父子只在民族村转了两个小时,便匆匆的赶往机场。因为他们来的时候就已经预定好了返程票,他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在这里玩耍。

    其实生意人有时候是非常辛苦的,一年到头也没有什么休闲的时候。虽然没有打工仔的体力艰辛,但是一天到晚要cao心的事太多,需要应酬的人也多。就算很讨厌某个客户,但是面子上也得兜着。

    遇到货物积压,周转不灵的时候,失眠是很经常的事情。有一句话叫做,想要人前显贵,必要人后受罪,这话不是没道理。

    到了西安后,杨叶家就赶紧加工豆皮。加工豆皮还是很简单的,就是雇两个人把豆皮用稀释的酒精防腐。但是因为前期没有任何生产经验,所以也吃了不少亏。刚开始的工人把豆皮在酒精里一泡便捞出来装袋子。

    但是这导致包装袋子里面有非常多的酒精,这就严重的影响了卖相。所以底下的客户并不买杨叶家的账。

    杨叶把豆皮给表哥徐海峰送了点,徐海峰看着亲戚的面子勉强接下了这批货,可之后再也没见他回过头。其实徐海峰不退货就算是够意思啦!当然不能指着他回头。

    看着这样的豆皮,杨叶心里知道。如果不加以改良,那么有再多的货物都要砸在自己手里。不赔钱就不错了,妄想挣钱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杨叶动了动脑子,办法还真让他想着了。既然豆皮水分那么大,为何不等它彻底吸收完水分再装袋子呢!

    于是杨叶购买了很多豆芽框子,把过过酒精的豆皮放在里面吸收水分,等到第二天水分吸收完了再装袋子。为了保险起见,还在湿皮的外面加了一张干皮。

    经过这一番cao作,杨叶家的油皮终于改造成功了。这样的豆皮投放在了市场上,客户再也没有说什么,就连徐海峰也订了一车货。

    因为杨叶家自己生产又自己卖,后来还发展了不少大客户。刚开始那几年,因为市场上加工豆皮的也不多,竞争也不大。所以加工豆皮给他们家带来了十分大的利润。

    仅仅杨叶家南郊的一个客户,每个星期都能卖他们家三百多箱豆皮。一个月就是一千多箱,刚开始的挣他的多,一箱可以挣他十几元。这个大客户就可以给他家一年带来将近二十万的利润。

    再加上还有零零碎碎的小客户也能卖点。光加工豆皮这一项,杨叶家一年就有好几十万的净利润。

    从这个时候,杨叶家的生意就算上了一个台阶啦!但是他们家的鸿运并没有到此为止。

    一两年后,杨叶家也攒了点本钱,父亲又决定去承包腐竹设备。因为身边那些包设备的老板看样子都挣钱啦!个个充的跟烧包样儿,要么是买轿车的,要么办场酒席就是要飞天茅台的。

    承包腐竹设备跟云南那边包设备是一个模式,只不过云南那边招商的是政府,而腐竹这一行建设厂房的都是个人。

    就是有实力的老板建设腐竹厂房,每个厂房的设备数量不等。大厂多些,小厂少些。等这些厂建设好后,便把设备承包给别人赚取租金。

    因为早些年,腐竹都是在自家的锅里挑出来的。因此杨叶老家人管这群承包设备的老板叫做“包锅的。”

    起码在那几年,“包锅”的老板还是很牛逼的。因为那时候,不流行微信,没有网络的冲击,物流也不方便,竞争并不大。所以“包锅”利润相当大,一天赚个几千不是什么大问题。

    就是现在的几千元都可观,更何况十年前的几千元啦!这群“包锅”老板有了钱,一个比一个充的大,年底回村里打牌,输个万八千的,眼睛都不眨一下。在厂里的时候跟那些出来干活的小娘们搞搞破鞋,大有山西“煤”老板的气势。

    父亲的这个决定无疑是正确的。虽然“包锅”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不顺,但是这项生意也让杨叶家的收成又上了一个阶梯。那几年杨叶家真可谓顺风顺水顺财神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