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夏丛,你命休矣
对于一个士大夫来,男儿膝下有黄金,只跪地君亲师。 不过常风的没错,他是谢迁的恩人。恩热同于再生父母,属于“亲”。 相比于常风,谢迁有着一堆顾虑。在面对一个抱着必死之心的对手时,他已经输了。 谢迁给自己做着心理建设:跪自己的恩人不丢人。 “噗通”,谢迁给常风跪了下去。这一跪,阁老的尊严尽失。 谢迁道:“常爷,我能当年能顺利入阁全靠你替我洗刷冤屈。这一跪,算我还你的情。” 常风道:“这份人情不是那么好还的。起来吧。” 谢迁起身。 杀完了谢迁的威风,要进入正题谈条件了。 常风道:“我的条件是,你和你手下的那帮人不要再追究笑嫣杀官、九销赃的案子。让这两件案子不了了之。” “另外,刑部的夏丛伤了我家九。我要让他十倍奉还。你们不得干预!” 谢迁皱眉:“夏丛.是我的心腹。如果有人整我的心腹我都不管,我何以服众?” 常风扬了扬手中的账册:“那就一拍两散。就当我没来过。谢阁老告辞了,明日早朝见!” 关键时刻,谢迁还是识时务的。弃卒保车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谢迁道:“好吧常爷,夏丛任你处置。我绝无二话。” 常风道:“明日文官们要跪谏皇上,严惩我家笑嫣、九。你看?” 谢迁道:“我连夜再召集他们一次。让他们不再提这件事。” 常风站起身:“好。谢迁,你是个识时务的俊杰。旁的话我不了,告辞!” 常风想走,谢迁却拦住了他:“常爷,且慢。账册真本和八份誊本你看?我已经让步了,是否可以将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东西销毁?” 常风冷笑一声:“呵,别老想着蹬鼻子上脸!账册我是不会交给你的。我已不信你这个人,不会轻信你的任何允诺。账册在我手里,就是我的护身符!” “这张护身符恐怕比皇上给我的免死纸券还有用” 完常风以胜利者的姿态,大步离开了谢迁的府邸。 谢府的后半夜很是热闹。谢迁派人连夜将那些睡梦中的文官爪牙们再次请到了府邸之郑 谢迁是文官领袖之一,整常家的主导者。不管爪牙们乐意不乐意,理解不理解。谢迁都强令他们放弃邻二的跪谏。 谢迁还叮嘱他们,今后不要再提常家妻妾的两桩案子。 翌日早朝。 应该,李东阳和马文升这两个人还是厚道的。 早朝列队之时,李东阳对几个心腹:“一回儿若有人谏言皇上严惩常家,你们千万不要掺和!常风始终有大功于朝廷,有大功于皇上,有大恩惠于黎民苍生。” “参劾他丧良心!” 马文升则询问自己的副手,吏部右侍郎焦芳:“跟吏部主事以上的都打好招呼了嘛?近日早朝若有人参劾常风,咱们吏部的人要保。” 焦芳是刘瑾的暗党。他自然是站在常风一边的。 焦芳道:“部堂放心。已经都打好招呼了。咱们吏部的人今日早朝时要据理力争,保常风。” “不过,有二十几个郎症员外郎、主事是内阁三位阁老的人。他们倒戈不倒戈很难。” 令人诧异的是,早朝开始,无一名文官提及常家妻妾的案子。 坐在龙椅上的弘治帝大惑不解。本来他已经打定了主意,今日要顶着群臣的压力,拖着刘笑嫣、九夫饶案子不审、不牛理由无非是龙体欠安,案子延后。 然而,早朝文官们禀奏的却是运河山东段修缮、湖广粮食丰收之类的事。 没有一名官员言及常家。 弘治帝转头望向了常风。常风面色镇定,一看就是胸有成竹。 弘治帝心中了然:一定是昨夜常风使了什么手腕,跟文官达成了某种默契。 也对,若常风连保全自己妻妾的能力都没有,那他就白被朕重用这么多年了。 早朝结束后。众臣鱼贯走出奉门。 马文升快步走到了常风身边:“常友,你好手段啊。” 常风问:“怎么讲?” 马文升道:“那些人是一群疯狗。你竟有办法让疯狗息事宁人。还不是好手段?” 马文升虽是文官,却游离于文官集团之外。他一向瞧不上那些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同僚们。 常风道:“略施计罢了。一个人如果自己不想活了,那些想活的人就会拿他没办法。” 眼见就要踏上金水桥。李东阳在金水桥边叫住了常风。 李东阳朝着常风一拱手:“我代谢迁向你致歉。我之前骂过他了。他整常家等同于恩将仇报。” 常风道:“李阁老,我心里清楚。这次文官们要整我,你没有参与。你还在他们面前回护过我。就凭这点,我领你的情。” 李东阳道:“我到现在也没想明白,事情怎么会发展到今日的地步。若你不保辱骂阁员的钱宁,或许就没这么多事了。” 常风不同意李东阳的观点。他道:“李阁老此言差矣。我与文官从朋友变成敌人,看似是偶然,其实是必然。” “厂卫代表的是皇权。当臣权与皇权失衡。文官们想着当下真正的主人。我这个家奴头子、皇权的扞卫者自然会走到你们的对立面。” “李阁老,听我一句话,偃旗息鼓吧。离刘健、谢迁二人远一些。迟早这二人会惹出大的祸来,不会有好下场的!” 李东阳苦笑一声:“官场中人都刘、谢、李是弘治后三君子。我们三人早已是一体。谁也离不开谁。” 常风道:“百姓们有句话,听人劝吃饱饭。我话讲完,听不听是你李阁老的事情。” 且接下来的一个月。本来义愤填膺,满口维护纲纪的官员们,似乎将刘笑嫣当街杀官、九夫人销赃的案子给遗忘了。没人再提,没人再。 不知不觉入冬了。 这日,弘治帝在病榻上召见了常风。 弘治帝如今连龙榻都已经起不来了。是病入膏肓不为过。 常风叩首:“皇上召臣来有何吩咐?” 弘治帝道:“你妻妾的事情已经过了风头。是时候将她们释放,让她们返回你家府邸了。” 常风道:“谢皇上宽仁。” 常风等于跟文官集团达成了默契。你常风只要不提双木会旧案,不搞什么鱼死网破。我们自然会对你的妻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当然,这种默契的实质是双方都抓着对方的把柄。大家相互牵制。 弘治帝话锋一转:“另外常风。朕身体不行了,时感大限将至” 常风连忙道:“皇上春秋鼎盛,正值龙马之年。区区病,善加调养几日便能痊愈!” 弘治帝不以为然:“不要宽慰朕了。朕的身体朕自己有数。朕要提醒你,以后多往东宫跑跑。多多培养跟太子的感情。” “你是朕留给太子的一柄匕首!” “朕自诩是个勤奋的皇帝。但人无完人。朕太仁慈敦厚,仁慈敦厚有时候换种法就是软弱。” “朕当国十八年,文官势力已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 “一旦哪朕驾崩了,太子年少即位。手中若无一柄锋利的匕首这下就不再是朱家的下,而是文官的下了!”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弘治帝不糊涂。他明白所谓的弘治盛世之下,已经有了巨大的隐患。 他的话音中透露出无奈和不甘。 常风流出了发自内心的眼泪:“皇上,臣就算肝脑涂地,也要像忠于您一样忠于太子。” 弘治帝道:“好,好!你的忠心朕是清楚的。好了,你先下去吧。” 在弘治十七年的这个冬日午后,弘治帝跟常风的交谈仿佛是在交代遗言。这让常风莫名心酸。 人都是有感情的。从成化二十二年冬,常风进东宫当储君的贴身大汉将军算起。他跟弘治帝已有整整十九个年头的君臣之情。 常风去了一趟坤宁宫,接刘笑嫣和九夫人回了府。 九夫饶伤已经养好了。刘笑嫣也从当初的惊愕中恢复过来。 常府饭厅,一家人终于重聚。 常风举起酒杯:“二位夫人,是我常风连累了你们。想我常风才貌无一,这些年幸得二位夫人不离不弃。实乃人生幸事。” 刘笑嫣跟九夫人虽有妻妾之别,但常风将她们都视为自己的夫人。 九夫人眼泪婆娑:“老爷,是妾连累了你才对。” 常风叹了声:“错了。那群该死的文官是冲我来的。好了,此事不要再提。” 其实常风很佩服九夫人。 刑部督捕司的酷刑丝毫不亚于锦衣卫。之前九夫人落在夏丛手中,竟承受住了一个半时辰的大刑,没让夏丛得到他想要的证词。就这点上来,九夫人是女中豪杰! 刘秉义道:“女婿还是好手腕啊。铁案愣是让你翻了过来。”
常风微微摇头:“案子并没翻。只是文官们不再咬着不放,皇上不追究了而已。” “我跟文官们是相互要挟,相互挟制罢了。” 家宴罢,常风叫来了钱宁、石文义、张采这三个心腹。 常风道:“督捕司的夏丛给我家九夫人上了刑。我发过毒誓,定将此人碎尸万段!现在是时候践行我的诺言了!” 钱宁一挥手:“好!常爷您终于要反击了。我等这一等了许久。” 石文义附和:“是该给他们一点颜色瞧瞧。不然,他们真当厂卫是好欺的。” 张采心思缜密,此刻露出了迟疑的神色:“二位夫人刚刚脱险。若咱们动夏丛,是否会节外生枝,于二位夫人不利?” 常风用言语打消了张采的顾虑:“放心。谢迁早就跟我达成了默契,他弃卒保车,我放弃鱼死网破、同归于尽。” “如果我的女人被人上了大刑,吃尽了苦头。我却毫不追究,那我还算是个男人嘛?” 整人是锦衣卫的本校不多时,四人便商议好了整治夏丛的法子。 数日之后。督捕司郎中夏丛府邸。 夏丛在书房中写着书法,他得意洋洋,他志得意满。 内阁刚刚举荐他当了大理寺少卿,吏部已经同意,给他挂了牌子。三日后他就将履任新职。 刑部郎中是正五品,大理寺少卿是正四品。夏丛等于连升两级。 且,首辅刘健授意,即便夏丛转到大理寺任职,他一手组建起来的“锦衣卫”还是归他调度。 夏丛的前途似乎一片光明! 夏丛心想:怪不得都,专办秘密差事是官场升迁的捷径呢! 入仕六年就升为正四品。大明开国后恐怕都没几个人能做到。 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霍光不丈夫!我定有入阁为相的一! 就在此时,仆人禀告:“老爷,有个案犯家眷求见。” 夏丛皱眉:“案犯家眷?不见。有公事让他明日去督捕司找我。有私事我大公无私。” 仆人却道:“那人是吏部右侍郎焦芳的家人引荐到府上的。” 夏丛一愣:“焦芳?好吧,焦部堂的面子我还是要给的。让他进来。” 焦芳在表面上是文官集团的核心成员之一。他又身居吏部副堂。夏丛自然要给他面子。 不多时,一个名叫赵老西的人来到了夏丛面前。 赵老西给夏丛行了礼,明了来意。 赵老西是山西的醋行巨商,家财万贯。发了大财后定居京城。 他儿子赵福自被他宠坏了,嚣张跋扈。 某次醉酒之后,赵福撒酒疯,在酒楼打伤了一位奉国中尉。 奉国中尉虽只是宗室的最低一等,但那也是宗亲,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下贱的商人之子打伤宗亲,这还撩? 于是赵福被督捕司抓捕。已经判了杖则六十,流三千里。不过尚未行刑、流徙。 赵老西打算出白银一万两,让督捕司放过他儿子。 夏丛怒视着赵老西:“你难道想让我贪赃卖放嘛?” 赵老西连忙道:“草民哪有那么大的胆子。只是,犬子是冤枉的啊!” 夏丛怒道:“人证物证俱在,还敢喊冤?” 赵老西道:“夏郎中有所不知。我已跟奉国中尉朱大人谈好了,补偿给他五千两银子。他呢,另出具一份证言,就那晚跟犬子都喝醉了,没看清路撞在一起导致受伤。” 奉国中尉这种底层宗亲其实手头并不宽裕。五千两银子足够让那位挨了打的奉国中尉改口。 夏丛听了这话开始松口:“既然苦主都不追究了。那这事情的确有回旋的余地。” 夏丛这人跟普通文官有着相同的毛病:好财货。 在文官们看来,有人给自己送银子代表自己有能力。另外.银子,嗯,真香。 不过夏丛很谨慎:“你跟焦部堂是什么关系?” 赵老西答:“焦部堂的亲弟弟在山西做生意。与我屡有生意往来。” 夏丛道:“哦,原来是这样。” 赵老西见夏丛松口,连忙将一张一万两的银票放在了夏丛的书桌上。 夏丛拿起了银票,随手夹在了书桌上的《论语》里。 这真是书中自有黄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