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秦将在线阅读 - 第二百八十一章:将门

第二百八十一章:将门

    赵佗交出佩剑,大步走入宫门。

    一路所过,宫中那些昔日同僚全都既羡慕又敬畏的看着他,行礼问好,恭敬叫道:“赵中更。”

    赵佗点头,对他们报以微笑,不时还能叫出一些中郎的名字,更让对方受宠若惊。

    一年多以前,赵佗还和他们一样是个宫里驻守的小小中郎,一年后却已经摇身一变,成为秦国家喻户晓的少年英雄。

    爵位更是达到中更级别,与不少老臣名将相同,这种飞跃足以让众中郎羡慕到眼睛发红。

    赵佗走后。

    一个中郎看着他的背影,不由羡慕道:“早知如此,我也跟着请命去战场了,说不定现在也和赵中更一样,升爵立功……”

    旁侧的中郎立刻嗤笑道:“得了吧,你上次要是去了,说不定是跟着李中更一起奇袭寿春,一不小心就死在楚地。别忘了,之前伐楚的关中精锐可大都在李中更手下。”

    另一个中郎却笑道:“跟着李中更都还好,至少有活着回来的机会。要是跟着咱们原来那位李户将。哈哈,那可就惨了,全军覆没,唯他一人独生呢。”

    “说的也是,不过李户将之前在宫里的时候,看上去也是个响当当的大丈夫,怎么一上战场就只剩逃跑的本事呢?现在咸阳人都在暗地里叫他‘李跑跑’,也不知道是谁取得这名号,还挺贴切的。”

    “嘿嘿嘿。”

    ……

    相比于那些中郎同僚的羡慕和友好,原本的一些上司领导却让赵佗有些尴尬。

    中郎骑将王离。

    赵佗路上和他相遇,王离看着赵佗的眼神十分复杂。

    昔日赵佗入秦,不过是一无爵黔首,而他王离彼时已是拥有五大夫爵位的中郎骑将。

    哪怕之后赵佗接连立功,甚至打完燕国拜爵公乘,入秦宫为中郎,那也是位居王离之下。

    王离当时还对赵佗起了收服之心,认为此人颇有军略之才,日后等他为将时可收为手下,委以重任。

    哪知道这才两年过去,原来那个无爵小子,如今竟已经成了高高在上的赵中更,而他王离还是一变不变,依旧是五大夫爵位。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他王离的父、祖接连在外领兵打仗,王氏一族自然得留一代人在咸阳。

    王离名为中郎,实则也是秦王制约王翦父子的质子。

    李信伐楚时,王离倒是有上战场的可能,可惜王贲认为那一战风险太大,让他忍住,故而又在宫中呆了一年。

    如今由王翦领大军出征,他王离自然不可能去沙场立功。

    如此一来,他便和赵佗的差距越来越大。

    王离心中暗叹一声,对赵佗拱手道:“王离,见过赵中更。”

    赵佗连道不敢,还礼道:“王君莫要如此,赵佗虽有功劳,但一身本领全赖王老将军和王将军教导,若无王氏,安得有今日功勋。”

    “王君之礼,赵佗万不敢受。且赵佗欲与王君相交为友,王君勿要再以爵位相称,平白生疏了许多。”

    听赵佗这么一说,王离脸上露出一抹笑,心中嫉妒之意不由减轻。

    是啊,不管这赵佗如何少年风光,得大王宠爱,但他终归是王翦带出来的,是他王氏天然的盟友。

    王离笑着道:“既如此,那我便不称爵位,就叫一声赵君了。”

    赵佗亦笑着应了一声。

    王离羡慕赵佗能沙场立功,赵佗何尝不羡慕王离出生将门。

    他赵佗拼死拼活在战场上厮杀战斗,转战千里,九死一生,如今也只能到中更爵位,封侯更是遥遥无期。

    而王离呢?

    他只需安坐咸阳,不需要冒着什么危险,自有父、祖为他攒功劳。

    哪怕王离什么都不做,等王翦死了,他就能稳当当的继承一个侯爵。

    人比人,比不得啊。

    赵佗与王离又寒暄了几句,告辞离去,很快就在陛前遇到了披甲佩剑,为大朝会护卫的中郎将蒙恬。

    相比于之前王离的友好态度,蒙恬却显得软硬不吃。

    见赵佗过来,他依旧站的笔直,目视前方,做出一副认真宿卫的模样。

    蒙恬可以不理赵佗,但赵佗作为他曾经的下属,却不能不主动问好。

    “赵佗,见过中郎将。”

    赵佗主动拱手。

    蒙恬转头,瞥了赵佗一眼,冷冰冰道:“赵中更爵位在蒙恬之上,又是沙场名将,蒙恬安能受中更一礼?”

    “依我秦国爵位之尊卑,只有蒙恬向中更行礼的道理,只是要恕蒙恬甲胃在身,执行宿卫公务,不便行礼。”

    赵佗嘴角一抽。

    这蒙恬好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直接把自己的示好之意堵了回来,让赵佗讨了个没趣。

    “是赵佗唐突了。”

    赵佗耸耸肩,看来他和蒙氏果真不太对路。

    之前的赵高之事,虽然不至于结怨蒙毅,但那个铁面无私的廷尉府奏谳掾,肯定不会对他赵佗有好感。

    如今蒙恬又是这种态度。

    他赵佗注定和蒙氏走不到一起。

    赵佗若有所思,与蒙恬告辞后,向殿中走去。

    身后,蒙恬看着赵佗的背影,眼露复杂之色。

    “这一次,我也要请命伐楚……否则,日后只能望此子项背,蒙氏之名,自我衰矣。”

    想到此处,蒙恬心中又升起一抹古怪的感觉。

    上一次李信伐楚,他在秦王政的暗示下,认为自己就要成为伐楚副将,马上就能立功升爵,不由飘飘然,哪料到朝堂之上直接被震惊懵了。

    大王暗示的副将之位最终落到了自家父亲头上,这让蒙恬很无语,如果是其他人,他心里还会有不忿甚至是怨恨。但那是蒙武,他蒙恬就只能打落了牙往肚里咽,连一句抱怨的话都不敢说。

    但没想到李信伐楚竟是一场大败,他蒙恬没有作为副将参加,反倒成了一件大好事,而他的父亲蒙武更像是代他受了一劫。

    每当想起这事情,蒙恬就感觉哭笑不得,心情古怪的很。

    只是蒙恬心中一直存在一个疑惑,困扰了他很久很久。

    “大王明明暗示了要让我做副将,为什么最后会变成父亲?”

    “是大王自己改变了心意,还是有人进谗言?”

    “那人是谁?为何如此做?”

    ……

    “此番伐楚之战,寡人要一雪前耻,一切战阵之事尽数托付给王老将军。”

    “王翦,为我秦国上将军,统率六十万大军,伐灭荆楚!”

    大殿上,秦王政开口,正式将任命王翦为伐楚主将的事情宣告下来。

    王翦走出来,行了一礼,说道:“谢大王,臣王翦必不辜负王命。”

    相比上一次李信的各种豪言壮语,王翦的话很少,却让殿上诸人听的十分安心。

    “王翦稳啊,这一次终于可以打个顺风仗了。”

    赵佗看着这一幕,心里很高兴,有王翦领军,完全不用担心大败的风险。

    当今秦国的国力,只要主帅不乱搞,胜算是极大的。

    “只是不知副将是谁?杨端和?”

    事情就如赵佗所料,在宣布完王翦为上将军之后,秦王政立刻又宣布了此番伐楚的副将,正是杨氏老将杨端和。

    众人皆感觉理所当然,没人惊讶。

    不同于上一次李信伐楚,秦王政想要用一干新鲜血液来替换秦军中坚。

    这一次,他的目的是为了彻底覆灭楚国,一雪耻辱。

    为此,他不惜亲自前往频阳请王翦复出,更是发动了秦国六十万大军,堪称倾举国之力。

    这种情况下,秦王政决不能允许有任何的失败。

    所以这一次,他一切用的是最稳重的搭配。

    主将王翦,稳。

    副将杨端和,稳。

    此战,必须稳赢!

    没有第二个选择。

    赵佗捧着墨玉圭,站在殿上,看着杨端和老将军出来行礼谢恩的模样,心中却若有所思。

    他发现,整个秦国的高级武将,似乎都被几大将门垄断。

    王氏。

    蒙氏。

    辛氏。

    杨氏。

    李氏。

    桓氏。

    ……

    虽然这时代有一句话叫做“宰相必起于州部,勐将必发于卒伍”。

    但实则,真正垄断上层的还是各大将门氏族。

    秦国的军功爵,给底层的人开通了一个上升渠道,但真正的平民,能够从小兵开始,爬到顶层的实在是太少太少,甚至可以说没有。

    哪怕像羌瘣,那也是出身羌人大姓,入伍就有爵位优待,非一般人能比。

    或许,他赵佗能算一个真正从小兵爬起来的。

    ……

    大朝会上。

    秦王政正式任命了此番伐楚的主将和副将人选。

    之后就由王翦、杨端和两位老将,前往邦尉府,和邦尉尉缭共同定下其余裨将军的人选。

    此番秦国出兵六十万。

    除去三十万辅兵民夫外,战卒也有三十万左右。

    如此便需要三十个校尉级别的秦将,以及十余位裨将军。

    “这赵佗该如何安排?”

    “他现在可是中更爵位,真是伤脑筋。”

    杨端和看着简牍上的赵佗之名,不由犯了愁。

    中更爵位,足以担任裨将军之职。

    但按杨端和所想,这赵佗虽然在李信伐楚之战中创造了辉煌的战绩,但毕竟年龄太小了,最高只带过五千士卒,没有带大军作战的经验。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换源app,huanyuanapp】

    若是陡然升为高职。

    这年轻人,恐怕把握不住。

    最终落到李信一般的下场也有可能

    杨端和想到王翦稳重的性子,以及之前在伐燕时打压李信的情况,不由试探出声。

    “赵佗陡升高位,恐怕会重复李信之事。莫不如将其任为校尉,只带一万人?如此便可稳妥一些,但赵佗爵位太高,不便居于人下,就让其归于上将军直辖如何?”

    听到这话,一向稳重的王翦却笑着摇了摇头。

    “不用如此安排,你别看他赵佗年少,但本领可不小,并不差于其他裨将军。”

    王翦想到赵佗在伐魏之前,就跑来询问自己若是“秦军伐楚大败,被楚人尾随追击,该如何应对”的事情。

    如今想来,此子竟然有这般先见之明,甚至比他王翦还看得远。

    从昌平君的异常表现,就看出对方会有反叛可能,从而又推演出一系列的战争变化……赵佗这般见微知着的能力,光是想想就让王翦叹为观止。

    更别说,赵佗在楚地的战绩也让王翦觉得很亮眼。

    此子,不可以常理待之。

    想到此处,王翦笑起来,对一旁的尉缭道:“尉公,我看咱们也不用故意压着赵佗,就依他的爵位,任为裨将军如何?”

    尉缭笑道:“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