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大明:开局召唤天山童姥在线阅读 - 第五十二章先皇遗诏,奉旨监国

第五十二章先皇遗诏,奉旨监国

    并无过错?

    朱由崧眼睛一亮,顿时喜出望外,“咣咣咣”磕头道:

    “殿下仁义,臣铭感于内,叩谢隆恩!”

    群臣即同声附和:

    “殿下圣明!”

    这才站起来,分列两旁。

    高宏图抹了把泪,顿了一顿,又跪下行了个大礼,拱手奏道:

    “殿下,请移驾大内,继承大宝!”

    朱慈亮摇摇头,道:

    “大行皇帝遗诏,命本宫监国理政。如今还是崇祯十七年,登基之事……待明年再说吧!”

    一听“大行皇帝遗诏”,群臣又跪下听旨,待他说完,又齐声道:

    “臣等谨遵召命,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人都死了,万岁个屁!

    至此,一段本该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权利交叠,就此毫无波澜落下帷幕。

    平平淡淡,顺理成章。

    其实,也是福王朱由崧太过拉胯了。

    两个月时间,足以原形毕露。

    这厮一天天往死里喝,不是在找女人,就是在找女人的路上,江北四镇都打成一锅粥了,他也不管,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

    不提东林党,连阉党都耐不住了!

    也就是有卢九德和江北四镇总兵动手太快,册立新皇的选择题忽然变成了判断题,否则……

    这等酒囊饭袋,早被东林党赶下台了!

    但凡朱由崧稍微硬气一些,以帝王至尊与朱慈亮堂堂相对,群臣念及“拥戴”之功,又怕朱慈亮秋后算账,或可以逼迫他归隐,朱由崧则继续做皇帝,马士英等人,也照做首辅。

    谁知,这厮竟先萎了……

    一句“罪臣”已经人心尽失,竟又把黑锅甩到“从龙元勋”头上,说他“本是拒绝的”,那还有谁敢站在他这边?

    此消彼长,他这边有百官、诸王,京营数千精锐做后盾,仍然一副草包模样,朱慈亮却只带了两个弟弟,一个断臂的meimei。

    就那么傲然而立,毫无惧色。

    朱慈亮所仰仗的,是“金庸群侠馆”中神仙一样的天山童姥,而在群臣眼中,十五岁的皇太子,孑然孤身,却正气凛然,睥睨四方,所仗者正是皇家威仪,天子气血!

    一个才十五,一个三十七,人比人得死啊……

    朱由崧一把年岁……

    都活到狗身上了?

    东林党脱离苦海,早就喜出望外,而马士英等人,所畏者不过是一个“谋朝篡位”的帽子,却被朱慈亮三言两语摘了,反倒夸他们“守国有功,劝进得体”,那还挣扎什么?

    在这期间,朱慈亮表现出了远远超乎年龄阅历的成熟和胸襟,竟然不罪一人,一句“守国有功,善莫大焉”,就化解了群臣的尴尬位置,这般气度,这般城府,谁还不服?

    群臣拜伏,心中不由感慨万千——

    这才是帝王之相啊!

    成功夺权,天山童姥也不用出来了……

    朱慈亮暗道侥幸,得亏郭啸天误打误撞捉了卢天德,得以从内部瓦解了敌人。

    否则,还真不好说……

    遂率群臣与三小只先入孝陵祭拜了太祖朱元璋,又望北遥祭大行皇帝崇祯,这才下山入城。

    皇帝行辕空了……

    朱慈亮不肯上轿,拉着三小只步行而前,朱由崧则被发跣足,跟在后面,群臣也不敢骑马,浩浩荡荡入城而来。

    及至武英殿,高宏图又率群臣奏请朱慈亮行监国礼。

    朱慈亮并未推脱,有“遗诏”在,监国可以。

    他既然打定主意先不登基,御座便怎么都不肯坐了,遂命卢九德在御案右侧另设一案办公。

    群臣礼毕,侍立左右,高宏图躬身奏道:

    “殿下,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既然殿下已受礼监国,是否请福王颁下退位诏书,以昭天下?”

    朱由崧已经换回布衣,缩在大殿角落,听候发落。

    一听这话,慌忙膝行上前,叩首道:

    “殿下,臣这就……”

    “不忙!”

    朱慈亮摆摆手,朗声道:

    “我大明江山社稷绝非儿戏,皇叔既已承继大宝,业已祭天敬祖,昭告天下,便是我大明第十七位皇帝,礼不可废。”

    说着,便起身走下御阶。

    伸手将朱由崧拉起来,不由分说拽上皇帝宝座,这厮吓得尿都要飚出来了,战战兢兢的说:

    “殿……殿……殿下,饶……饶命啊……”

    朱慈亮回过身,昂首道:

    “我大明社稷绵延二百多年,期间也不乏在位短促者,如光宗皇帝、泰昌皇帝,皇叔既为天子,则君无戏言。在位期间所有封赏、追封,皆属皇帝敕命,奉天承运,本宫亦不可更改,百年之后,也当配享太庙,以帝王礼仪入皇陵安葬!”

    朱由崧嚎啕大哭,群臣也尽动容,齐声道:

    “殿下仁义,江山幸甚!”

    朱慈亮坦然受礼,又说:

    “高阁老,可命钦天监另选黄道吉日,请皇帝陛下于太庙、社稷坛祭拜天地、告慰先祖,而后才颁下退位诏书。陛下逊位之后,迁为福王,不必就藩,仍居于皇城王府。”

    “臣遵旨!”

    高宏图躬身领旨,朱慈亮俯视百官,朗声道:

    “如今满洲鞑虏虎视眈眈,淮河以北,沦丧于闯贼之手,西蜀千里,尽为张献忠所占,天下岌岌可危,不可再生变数。故之前陛下册封百官,本宫也不改一策,望诸位勠力同心,为国尽忠!”

    群臣俯首拜下,齐声道:

    “殿下圣明,臣等必然勠力同心,鞠躬尽瘁!”

    众目睽睽,朱慈亮又开始变戏法了。

    从“金庸群侠馆”取出自乾清宫顺来的“诰命之宝”、“敕命之宝”、“天子信宝”以及“皇帝奉天之宝”。

    一方一方玉玺凭空出现,就款款落在桌上,众臣目瞪口呆。

    朱慈亮却展颜一笑,道:

    “我大明京师虽丧,社稷却不能落入贼手,故而本宫出京时,已将紫禁城一把火烧了,只带出了这四枚玉玺。高阁老,且取玉玺下去,与诸位爱卿传看一番。”

    这真是意外之喜!

    永乐皇帝迁都之后,南京作为陪都,虽然也备有玉玺,但这四方玉玺寓意更非寻常!

    那可是大明前十六位帝王用过的玉玺,代表——

    大明正统!

    高宏图老泪纵横,恭恭敬敬的走上前来,将玉玺捧回,与群臣传看。

    有这玉玺在手,谁敢说半个不字?

    一时间,群情激昂,又纷纷拜下,山呼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