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盛唐挽歌在线阅读 - 第130章 削发以明志

第130章 削发以明志

    盛唐挽歌国虽大,好战必亡第130章削发以明志张光晟再次去吐蕃军大营,不仅带回来了对方允诺送还城外百姓的消息,而且他本人,还得到了吐蕃主将悉末朗赠送的一枚小金佛,只有小半个手掌那么大,做得惟妙惟肖的,一看就是价值不菲。

    回到沙州府衙以后,张光晟将这个金佛,与吐蕃主将的书信都一并交给了方重勇,心悦诚服的拜谢道:“使君料事如神,悉末朗果然给我送了厚礼,便是这个。”

    张光晟金佛送到方重勇面前。

    “这种套路,都是些前辈们玩剩下的东西。”

    方重勇不以为意的摆摆手,继续说道:“留着吧,保佑你升官发财。”

    马上就能收回来的东西,吐蕃主将当然不吝啬卖个好,顺便麻痹一下沙州小城守军。看来他们对破城很有把握。

    张光晟笑嘻嘻的将金佛收好,凑过来压低声音道:“我说城门被封死的时候,悉末朗虽然忍住了,但说话的语气,还是稍稍轻快了些。属下怀疑吐蕃人或有撤军围攻罗城之意。”

    他家之前就在罗城,所以很清楚两座城的差别在哪里。如果说小城的面积不大,城墙又高耸,不好对付的话;那么罗城则是四面漏风,不仅面积大,而且城墙低矮,要守下来很不容易。

    毕竟那里原本就是个贸易据点改建的,远远比不上经营数百年的小城。

    张光晟觉得,他要是吐蕃军主将,便会在打不开局面的时候,集中兵力从弱势的一端开始打破战场平衡。调兵过河,趁着夜色全军围攻罗城,似乎是一个不错的计策。

    “你有这等眼光,将来必成大器。”

    方重勇哈哈大笑鼓励了一番,随即将张光晟打发走了。

    等张光晟走后,方重勇这才将桌案上镇纸下面压着的一张纸拿了出来,上面密密麻麻写着许多信息,多半都是以问句结束。

    最上面一句话就写着:吐蕃人为什么不攻城?

    其他的还有类似“吐蕃人为什么要劝降”“吐蕃人为什么不投动物尸体入城传染瘟疫”“吐蕃人为什么要交还俘虏”之类的问题。

    将不在勇,在于谋。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这段时间以来,方重勇就是跟吐蕃主将悉末朗,双方在未曾见面的情况下玩攻心战,双方都在隐瞒自己的真实意图。而这一次张光晟第二次去吐蕃大营,终于让方重勇弄明白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吐蕃人的作战计划是怎样的?

    每一天晚上,方重勇都会在书房里模拟吐蕃人攻打沙州的计划。他会站在吐蕃人的角度,看看哪些歪招贱招还没用过。比如说,让俘虏打前站攻城,这是很多军队都会使用的套路。

    吐蕃军并不是什么仁义之师,他们为什么不让被俘虏的那些城外百姓冲在前面呢?

    而且吐蕃军为什么不用抛石机砸城墙呢?

    砸一个大坑,不就可以强攻进来了么?就算抛石机没法砸穿城墙,砸坏一些女墙和城楼,问题是不大的,这样对于打击守军士气,难道没有帮助?

    那么吐蕃人是顾忌什么呢?

    如今这些问题,方重勇已经有了答案。破局的时刻,已经到了。

    但在此之前,他还必须要做一次总动员,必须得把事情讲得有理有据,说服沙州本地那些大户们支持自己才行。

    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哪里有什么力量,他的能力,不过是组织和调度那些外力罢了。

    ……

    离交还俘虏的日子还有三天,沙州小城内一切如常。不过这天刚刚入夜,方重勇却是将本地大户的代表,以及豆卢军军使王思礼及军中高层,都叫到了府衙。

    据说是商讨“大事”。

    府衙大堂内,点满了火把,将这里照得宛如白昼。方重勇坐在刺史的主座上,左手边是以张悛为首的本地大户代表,右手边是以王思礼为首的部分豆卢军高层。

    整个看起来,倒是有几分“小朝廷”的模样了。

    只可惜,这里没有一个人是方重勇的直属手下。

    “今日是来告知诸位一件事。”

    方重勇沉声说道,对身边的方大福使了个眼色。很快,方大福便拿来了一块大木板,用黑色的布盖着,并没有掀开。随后他便退到方重勇身边,一言不发。

    “这几日呢,本官有些浅见,想与诸位商议一下。也不算是商议吧,算是诸位帮我一个忙。”

    方重勇一边说,一边拍了拍手掌。

    张光晟阔步从府衙大堂门前进来,身后还跟着一个穿着皂色常服的年轻僧侣。

    “诸位都认识一下,这位便是祥班德益西德大师,吐蕃僧侣。奉赤德祖赞之命,在敦煌开元寺学习佛教经文。”

    方重勇指着眼前这位慈眉善目的和尚对众人介绍道。

    嗯?

    在场众人齐刷刷看向祥班德益西德。这位吐蕃僧侣也对他们含笑点头致意。众人也是没料到,开元寺里面居然有这样一条大鱼!

    “打扰大师了。”

    方重勇双手合十对祥班德益西德行礼道。

    “善哉善哉。”

    祥班德益西德只是微笑,并没有多说什么。

    “送大师回去吧。”

    方重勇对张光晟嘱咐道。

    祥班德益西德随即转身便走,就好像自己来这里只是逛一圈一样。

    呃,好像他来这里也确实就是就逛了一圈,在府衙大堂内的时间不超过一炷香。

    等这位吐蕃高僧离开后,众人面面相觑,都看着方重勇,不知道这位沙州刺史到底是唱的哪一出。

    “吐蕃国内,佛教已经被确立为国教。但原本的国教苯教,并不甘心失败,屡屡在国内搞破坏,试图重新确立地位。

    所以为了确立佛教的统治地位,赤德祖赞派出包括祥班德益西德在内的高僧,来我大唐各地佛寺翻译经文,然后将其带回国内大昭寺存放。”

    方重勇抱起双臂,饶有兴致的继续解释道:

    “之前,吐蕃军的间谍便藏在开元寺内,由祥班德益西德大师庇护着。

    吐蕃攻城之前,间谍离开了开元寺,并向吐蕃军主将告知了祥班德益西德大师的位置。所以你们看吧。”

    方重勇一把扯下那块黑布,木板上画着的城内地形图上,密密麻麻都是用朱笔标注着抛石的落点,唯独西北角的开元寺附近,一块石头也没有。

    在场众人都倒吸一口凉气!谁也没想到,吐蕃人光抛石这一块,居然就藏着如此多的玄机!

    “不过,吐蕃人不攻小城,并非完全是因为祥班德益西德大师,而是吐蕃高层希望将沙州建成一个人间佛国。

    所以,在这里大开杀戒,并不合适,对吐蕃军将领也有所约束。”

    方重勇侃侃而谈说道。

    这个理由乍一听有点荒谬,但放在吐蕃这种政教合一的农奴制国家身上,却又很合乎逻辑。

    “这些是吐蕃军主将写的劝降信,言辞颇为恳切。我之前就一直在好奇,他们为什么那么希望我们离开沙州,现在看来,未尝没有腾笼换鸟的打算。”

    方重勇扬了扬面前桌案上的信件,将其交给方大福。后者又将这些信交给在场众人传阅。

    如果吐蕃人的目标是强化对沙州的控制,并打造出一个“佛国样板工程”,那么将这里原有的大户们赶走,似乎也是一个十分具有可cao作性的选项。

    吐蕃国内多的是人,往沙州这里迁徙几万人,一点难度没有。当然了,要是能一举拿下沙州,将这里的人奴役,那就一本万利,上上之选了。

    上上签没有拿到,拿到一个上签也不错,可惜这个“上签”被方重勇拒绝了。

    “之后,吐蕃军主将悉末朗,一直想试探城中存粮有多少,于是他们提出释放俘虏的城外百姓。

    如果本官拒绝,那么悉末朗就可以断定,我们存粮不足。

    如果本官答应,那么证明小城还可以坚持很久,根本不担心多余的人入主。

    估计悉末朗会将一些吐蕃间谍掺入这些人里面,伺机而动。”

    “所以,吐蕃人费了这么多花活,到底是想做什么呢?”

    王思礼有些疑惑的问道。

    在场众人都频频点头,他们其实也有这样的疑问。

    “如果我们粮食少,那么他们将会围死城池。如果我们粮食多,他们把俘虏塞给我们,轻装上阵,前往罗城,集中所有兵力攻打罗城。

    一旦攻破罗城,得到城内的资源,再到小城外耀武扬威,逼迫我们投降,或者离开沙州!

    本官上次派人去见悉末朗,已经表示,沙州上下众志成城,坚守个十年八年没有任何问题。诸位,你们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了吧。”

    方重勇意味深长的反问道。

    说众志成城要死守城池,其实就是迷惑悉末朗的话术,让其以为沙州本地边军没有冒险反击的打算。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方重勇的猜测。但如果他的猜测是正确的,那么就能说明很多之前让人迷惑不解的问题了。

    吐蕃人的目的不仅十分明确,而且许多古怪举动,都能有合理的解释。比如让俘虏在田地里浇水,不过是迷惑沙州本地唐军,让他们以为吐蕃人准备完备,打算在这里长期围困。

    而实际上,吐蕃人很可能没有多少粮草了。

    “方使君是说,在接收城外百姓之后的当天夜里,我们夜袭吐蕃大营?”

    王思礼脑子转得很快,一下子就想到了方重勇的打算。

    “不是当天夜里,而是在接收村民的时候,出其不意杀出城外!”

    方重勇狠狠的捶打了一下桌案,斩钉截铁的说道!

    这……会不会太冒险了啊!

    在场众人都倒吸一口凉气,这位方使君,胆子可不是一般的大啊。

    “我们都能想到,在接收完城外百姓后再突袭吐蕃大营,吐蕃人如何想不到呢?

    唯有他们送俘虏到城下的时候,大军防备最为松懈,有机可乘。

    吐蕃人粮草不多,极有可能在近期狂攻罗城。

    罗城虽然大,防御却并不坚固,若是被两支吐蕃军围攻,能不能守得住,或者说还能守多久,实在是让人担忧。

    所以战机稍纵即逝,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在罗城守军身上。”

    方重勇没有继续再说下去,他相信他想表达的意思,在场众人都已经明白了。

    上了战场,在开战前,便没有绝对的输赢,也不存在必然的稳赢。只要是参战,便会有未知的风险。

    看上去必赢的有可能会输,看上去必输的也有可能翻盘。

    有一次吐蕃军势大的时候,曾经被唐军小股部队一次冲击就给冲溃了。

    两军之间交手时有这种以少胜多,也有大非川那种唐军全军覆没的情况。

    方重勇的分析确实很有道理,但是不是必胜,会不会计谋被吐蕃军主将看透了呢?

    不好说,谁也不敢打包票。现在的情况就是在赌命。

    赢了,解除沙州之围,战后论功行赏,本地大户自然也少不了分一杯羹。

    输了,沙州小城自然也守不住了。

    但是不去也不行。

    不去的话,有可能变成方重勇所说的那样:一步步被吐蕃人蚕食,先丢罗城,后面被死死困住。

    另外还有一个朝廷的因素:朝廷的援军,什么时候能来?其他地方战况如何?能不能解除沙州之围?或者解围后在场诸位是不是都还好好活着,都是未知之数。

    何去何从?要不要赌一把?

    这些问题实在是一件折磨人的事情。

    “方使君觉得如何呢?”

    王思礼沉声问道。

    他的态度就代表了豆卢军的态度,而豆卢军的态度,直接影响本地大户们的态度。

    这个问题很关键。

    “出击的时候,我骑着我的小马,跟在队伍后面。”

    方重勇一本正经的说道,脸上没有一丝开玩笑的意思。

    听到这话,王思礼洒然一笑,回过头环顾众人道:“听到没有,诸位的年岁,应该都还没有活到狗身上吧?”

    “我等愿听方使君驱使,奋勇杀敌!”

    府衙大堂内,顿时跪了一地的人。

    要是在宋代,估计这些人里面能有一两个敢战的就不错了。但是现在武人的血还未冷,武人建功立业的时代,还在继续,并未远去。

    方重勇从腰间拔出短刀,将自己的发髻解开,切下来一截,拿在手中。

    他这样决绝的举动,吓坏了在场众多现在或者曾经刀口舔血的丘八们。这些人想上前劝阻,又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

    “此战,不成功,便成仁。我尚且年少,不能提刀披甲。故先削发以明志,跟在队伍后,到时候会与诸位一同勠力杀敌。

    干大事,莫惜身,某与诸位共勉。”

    方重勇环顾众人,傲然说道。

    从前,沙州本地大户与官僚,从方重勇身上看到的东西,用一个字概括,便是“智”!

    时至今日,他们才从对方身上看到了“勇”和“义”。

    今天第二更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