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大唐西域记》
从地图上看,西突厥位于大唐通往西域三十六国的主要交通道路上。 就像是一个巨石,阻挡住了去路。 西突厥坐落于大唐的西北方向。 在就吐谷浑和吐蕃之后上方。 与两国形成掎角之势。 前方,大唐的家门口还有一个高昌国,鞠文泰在兴风作浪。 老李想要真正的打通这一条路,还需要解决不少劲敌。 他打算一步一步稳扎稳打的来。 不管是从哪个层面来权衡利弊,西突厥绝对是老李拿来第一个开刀的最好选择。 不仅因为西突厥刚经历权利朝代更迭。 更是因为东突厥被收复之后,西突厥众多叛出部落也起了皈依大唐的心思。 经过廷议之后,各路准备工作已经开始进行。 如今大唐不缺钱,老李有底气。 就是一个字,干他丫的! 朝堂经过几次大洗牌。 如今人手都是老李安插的心腹。 他将任务分配下去之后。 自己就当起了甩手掌柜。 原尚书右仆射兼吏部尚书杜如晦因为身体不适,主动请辞,回家安养天年。 如今杜如晦日子过的那叫一个自在。 不过虽说他不再参与朝政,但国家大事上,老李也会时不时派人来询问他的意思,老房也经常来到杜府与他商议。 他也不算完全淡出权力中心。 只算是退居幕后了。 早先有经过林景阳的提醒,老李格外的注意老杜的身体健康,早两年神医孙思邈云游回来的时候,老李就压着老杜去做了检查。 这一查还真查出不少问题。 除去多年积压的小毛病,劳累过度致使身体有烊之外,还有一个奇奇怪怪的病。 用林景阳的话来说,就是糖尿病。 没错,老杜换上了糖尿病。 这种病虽说不会一下子要了人的性命,但也疏忽不得。 老李揣摩之下,直接把老杜打包送到了林家庄。 交给了林景阳。 让林景阳一定要照顾好老杜。 史料记载,老李跟老杜之间的情谊十分深厚,原来的历史上,老杜驾鹤西去后,老李常常掩面落泪,感怀自己的这位老朋友。 林景阳开口就是问老李要钱,直接在林家庄划了一块空地,开始建设府邸。 亲自提笔写了块养老院的牌匾。 丢给几位老大哥,说,“这个养老院是我专门给你们建的,钱是你们出的,日后的维护费用等你们交给我,等你们老了,全部打包过来住,只要小钱钱到位,我绝对把你们安排的妥妥帖帖的。” 没错,林家庄除了开设托儿所业务,如今又开设了一项养老院的业务。 小林同志开始反击了。 这些老大哥,总是想甩锅。 既然你们都不要脸,那咱就见钱办事。 老李几人假装没听出小林同志言外浓浓的嫌弃。 装傻充愣笑呵呵的在养老院内闲逛。 “老杜啊,这院子修的不错,日后咱可以在这里弄个牌桌,有空没有出来摸几把。” “没错没错,陛下,老夫觉得可以搭建个凉亭做棋牌室,这样就能不畏风吹雨打,雨露霜雪了。” “老杜啊老杜,还是你小子会享受,我老房咋就没想到呢?不过我已经开始羡慕你,我真恨不能立刻住进养老院。” 林景阳差点沙比了。 特奶奶的...... 谁能告诉他,这几个老家伙到底是怎么修炼出这幅堪比城墙厚的脸皮? 给你们点颜色就要飞上天了。 小林同志气呼呼的撂担子就走了。 几位老大哥欣赏完养老院之后。 晚饭时刻回到了林府。 脸可以不要,饭不能不吃。 这句话几乎已经成为了几位老大哥的座右铭。 吃过饭后,大家又聊到了军事领域。 老李要攻打西突厥这件事情,林景阳是知道的,这其中还少不了他的撺掇。 打下西突厥,就相当于打开了通往西域三十六国的大门。 为河西走廊添了一份安宁。 但是如今老李遇到一个问题。 西突厥距离长安千里之遥。 对于那边的地势,大军需要有更清楚的认知。 说白了就是需要一份地图。 如今朝中存有的地图和资料,都是前隋留下来的。 现在已经经历过了两朝变更。 很多资料已经偏离了实际。 行军打仗用到的地图,可不只是一张记录山川地势的图纸。 其中还要标明西方国家势力的分部范围。 老李等人犯了愁。 所以又跑来找林景阳了。 老李现在就是无事臭小子,有事好女婿。 好在林景阳现在已经看透了他。 说到西域地图这件事情吧。 林景阳就下意识的想起了一位历史上响当当的任务。 西天取经的唐三藏。 咳咳,这是电视剧里的叫法。 真正的唐三藏法号玄奘,本名姓陈。 按照原来的历史轨迹,他应该在元年的时候,就向朝廷申请了通关文牒,想要西行取经。 不过这件事情没有上报。 没传到老李那里去。 要说玄奘不仅在佛法上做了大贡献。 他西行回来之后,还著了一份巨作。 名为《大唐西域记》。 记载的是玄奘从长安出发西行,亲身游历西域诸多国家的所见所闻。 其中包括两百多个国家和城邦以及许许多多的民族。 书中对于西域各国的地理位置和民族、建筑、婚姻、宗教信仰、习俗等各个方面都有详细的记载。 这虽然不是图册,但按照其中测绘出来,将会是当今最详细的西域地图。 这份著作即便是到了后世,也是一份重要的地里文献,在各个国家都颇受重视。 不过如今才哪到哪呢。 玄奘就算西行了,估计连大漠风沙都还没走出去呢。 如果要等到他弄出一份大唐西域记,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了。 不过一想到这件事,林景阳还是下意识向老房和老杜提问了一嘴。 老房和老杜想了好半天,老杜若有所思的说。 “景阳小子口中此人,老夫略有耳闻,约莫是前几年,曾听同僚闲聊提起一嘴,说是金山寺法明大师的弟子,不知为何竟起了西行取经的心思,向当地的相关机构提出了申请不过被驳回了。” “你有意关注此人,可是其中包含了何种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