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恩威并施
,日月江山永为明 回到春和宫之后,朱高炽和朱瞻基都保持着沉默。 对于朱瞻垶这个儿子/大哥,他们其实一直都很了解,在对待外敌这方面自然也是知道的。 毕竟,在北征的时候朱瞻垶可是第一个站出来高呼“杀敌寇,筑京观,扬汉威”的人,这大明皇太孙对敌人的狠辣通过这件事就可以做到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但要说真的亲眼所见,朱高炽和朱瞻基都是第一次。 二百来号人,就这么死在了乌蛮驿的门口,大街上那血就跟小溪似的流淌。 好不夸张地说,这乌蛮驿门口的血腥味没个三五天怕是散不了了。 “哦?回来了?”太子妃从后院走了过来,看着面前一言不发的爷仨儿不由得有些奇怪。 “你们这是怎么了?吃亏了?不对吧?这天底下还有能让你们爷仨儿吃亏的人?你们去的也不是乾清宫啊?” “你啊,问你的好儿子吧。”朱高炽喝了口茶,有些沉闷的回答道。 “嗯?垶儿你说。”太子妃闻言转头看向了自己的大儿子。 然而,她却并没有得到回答。 朱瞻垶只是耸了耸肩,露出了一副不关我事的样子,然后就安静的坐着喝茶。 “瞻基,你说!”大儿子有自己的见地了,不好忽悠了,太子妃就转头看向了自己的二儿子。 “呃……”朱瞻基有些头疼。 按照以往,这种事情一般都是他爹朱高炽顶着,再不济也有他大哥朱瞻垶顶着,而他一直都在努力追赶他大哥的脚步,要知道他大哥可是在十岁之前就把该看的重点书籍都看了个七七八八了。 所以,他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读书,这种事儿也几乎不会到他这里。 这冷不丁的来一下,他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毕竟,虽然今天在乌蛮驿发生的事情不管是从情理还是私人角度来说都是好事,但却也不是能拿出来大肆炫耀的事情啊。 这要说出去,人家指不定会以为这太子一家是什么嗜杀成性的人呢。 “吞吞吐吐的,你们到底是去做什么了?”朱瞻基越是不说,太子妃就越是奇怪,越是逼问。 “这个……”朱瞻基看了看自家老爹,又看了看自家大哥,在看到两人都没有阻止的意思后还是决定和盘托出了。 “今天……” 用最简短的语言,朱瞻基把几天的事情给解释了一边。 这下子好了,太子妃也不说话了。 “嘶~”良久,太子妃好像是才刚反应过来似的抽了一口凉气。 “垶儿,你这个……是不是有点儿……” 太子妃连着想了两个说法,但都觉得有些不太合适,一时之间她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她的担心很简单,也很肤浅,那就是自家男人和儿子的安危,然后就是地位。 在北征的时候筑京观就已经不是啥好事儿了,因为当时虽然是绝大多数人都赞成,天下百姓也高呼解气,但这坏名声是实打实的留下来了。 就算是以后的史书用春秋笔法记载,那也逃不过筑京观这个事实。 在太子妃看来,自家这大儿子本身就有些杀伐过重了,回来之后还连着整顿官场,让不知道多少官员丧了命抄了家,现在又整出这事儿来…… 太子妃都已经不敢算了,因为她发现就这两年,直接或间接因为她这大儿子而死的人就已经超过十万余了。 阿鲁台部就近十万,再加上那些被抄家的官员,现在还有这些倭奴…… 连想都不用想,以后大明王朝对待倭寇的方法都会参照今天。 别被抓到,抓到肯定就是死!没有回旋的余地! “这有什么?”朱瞻垶双手一摊,一脸很是无辜的样子。 “这些人在掳掠我们大明百姓的时候可没少造杀孽,儿子觉得今天的做法就已经够仁慈的了,毕竟只是诛杀了祸首罢了。” “要真是按照儿子的想法,那咱大明朝就直接开着郑和的宝船队出发,带人大兵压境直逼倭国,搅他个天翻地覆!” “喏!” 朱瞻垶说着就从袖兜里将那个在嘉兴府捡来的肚兜放在了桌子上,然后就没有再说话了。 有时候,事实的冲击力远远要比言语更加容易让人感受到。 太子夫妇和朱瞻基看着桌子上那有些残破的肚兜,都不说话了。 有些事情他们真的不知道吗?也不见得。 “行了,这事儿垶儿做得对。”良久,太子有些沉闷的开口。 他还是觉得儿子做得有些过,但仔细想想,好像又没啥毛病。 他现在是属于明白道理,但这和他自幼接受的教育以及一直以来的行事风格相冲突,一时之间有些转换不过来。 “我也没说儿子做错了啊……”太子妃都囔了两声,然后没再说话,转身离开去给这父子三人准备茶点去了。 “你们俩说吧。”太子爷也不伺候了,直接起身离开。 对于他来说,在知道了大儿子做的没错的前提下,也就没有那个必要去纠结了。 再纠结,那只能给自己找不自在罢了。 “说说吧,看你憋半天了。”看着父母先后离开,朱瞻垶也开了口。 自打从乌蛮驿离开,朱瞻垶就发现自己这个弟弟有一肚子的想法,但在大庭广众之下不好开口。 要知道,他们今天可是浩浩荡荡的从午门侧门出的宫,乌蛮驿不远,所以这中途也没有坐马车。 一路上全都是人,就因为这个朱瞻基才没开口。 “哥……”朱瞻基看着自家大哥,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知道,自家大哥这是在教导自己,别说在皇室了,这就算是放在一般的家庭里都是比较难得的。 皇室子弟争权利,寻常家庭争家产,都是很容易出现问题的情况。 “哥,毕竟是当着各国使臣的面儿上,你这么的……果断,是不是有点儿……” 朱瞻垶想了半天,才磕磕巴巴地说了这么一句,而且就这他好像还觉得自己说的不太好,赶紧地又补充了一句。 “我不是说你做得不对,只是这样一来你就不害怕引起别国使臣惧怕的情绪吗?”
“有道是以讹传讹,这要真传起来,怕是咱大明在海外的名声就臭了……” 或许是因为朱瞻垶的介入,朱瞻基跟老爷子朱棣的接触并不是很多,反倒是跟太子爷朱高炽的接触要更多一些。 除了平日里的正常生活,这两年他就连读书都是在文华殿的,遇到什么不懂的问题也都是朱高炽给解答,这就使得他难免地更像朱高炽一些。 连在对待这些问题上也是一样。 只不过,朱高炽在朱瞻垶的介入之下已经有所改善了,最起码在面对今天这样的情况时能够很好且很快的开解自己。 若是以前的朱高炽,而非是现在这个融合了公羊学思想的太子爷,那怕是朱瞻垶又少不了得被一顿数落了。 看着面前有些不解,也有些怯懦的弟弟,朱瞻垶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他不知道历史上的宣德皇帝在童年时期是不是也是这样的,但他也知道,很有可能是因为自己的介入,导致自家弟弟变成了现在的这副模样。 这哪里还有宣德皇帝的半点儿风范?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一点儿都没有发现。 一直以来,朱瞻垶都是站在一定程度上的上帝视角去看问题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惯性。 在他的心里,在性格方面需要改善的是他的太子老爹朱高炽,而这个弟弟,历史上的宣德皇帝他却没有放在心上。 而因为他的介入,这个弟弟的性格也发生了变化,这是他不曾想到过的。 “瞻基,有个词叫做恩威并施,你得明白这里面的道理。”想到这里,朱瞻垶准备把自家弟弟给引导到正轨上来。 “所谓恩,就是我们大明视他们为从属国,在他们遇到问题,比如濒临灭国这种危险的时候,我们或是会派使臣过去制止他们对手的行动,亦或者是直接派兵过去相助。” “比如郑和这次下西洋就解决了满剌加国的燃眉之急,让暹罗不敢再sao扰满剌加国。” “这是恩,但威也是同样重要的。” “为什么我们大明东南沿海的倭患连年发生,就是因为我们大明做到了恩,但并没有做到威,最起码在倭国这上面没有做到。” “他们把朝贡当做是有利可图的事情,还派人侵扰我们大明的沿海,完全是把我们大明当做了冤大头。” “除了倭国之外,郑和此次带回来的锡兰山国国王亚烈苦奈儿也是如此。” “威,不是口头上说说,口头上说的只会被人当做是耳旁风,因为不只是这些人,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 “只有让他们真正见识到我们大明的果决和实力,他们才会真心的奉我们为天朝上国,最起码在实力的威压之下是这样,而不是一面尊奉我们为天朝上国,一面贴在我们身上喝血吃rou。” 朱瞻垶的表情很是严肃,他没有打算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出一丝的柔和,因为这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 这个问题必须要端正,不然的话以后只会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