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穿越之玩转大宋在线阅读 - 二六一 种师道封官

二六一 种师道封官

    武植科考结束之后,辞别了朱道荣来到了留民营。其实朱道荣知道武植必然种进士,几次三番劝他在中兴府等待消息,但是武植却说与潘金莲有婚姻之约,定要要先回留民营取成亲。

    朱道荣也是无法,于是送给了武植几贯钱让他婚礼办的好一些。武植在施全的cao办下,和潘金莲结了亲。结亲以后夫妻倒也恩爱,不必细表。

    朱道荣的给孩子开的认字班也正式的开张了,但是那个年底老百姓那个愿意送孩子读书。去的孩子还大多数是冲着图书馆能够提供免费的午餐去的,即是这样,由于孩子去了图书馆就没法给家里干活,因此朱道荣忙活了半天也只招收到50多个10岁以下的孩子。因为施全的孩子施恩就在这里,所以施全想在图书馆教授孩子们认字,没想到朱道荣根本就不用他,而是用图书馆的伙计用汉字拼音之法教授孩子,不过识字班用的教材《三字经》和《千字文》施全看了觉得是个好东西,施全有事没事的时候就接也翻看翻看。

    施全对这个汉字拼音之法完全不懂,那个《物理集注》他看着就如同天书一般,但是起码《三字经》、《千字文》里的字他还是认识的,只是汉字拼音他是一个字都看不懂,现在孩子们只是学汉子拼音之法,所以无法教书。科举之后的他,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得中进士,现在他又没有活计了。

    如今施全的希望全部都寄托在武植身上了,他只盼着武植能够高中进士,他能依附武植做一个小书吏。因此他还是有事无事的就往武植那里跑。武植倒是找到了一个活计,就是给朱道荣的识字班送馍馍。

    武植虽然是江南人士,但是久在山东为官,又从小抚养弟弟武松,因此有一手好的蒸炊饼的本领,其实宋朝的炊饼到了西夏国就是叫馍馍,那时候的馒头倒是像后是的包子一般是有馅料的。武植蒸的炊饼,再加上潘金莲卤的咸菜,不单单孩子们爱吃,图书馆的伙计甚至朱道荣本人都非常喜欢。

    武植甚至跟施全开玩笑道:“若我本科不中,我就买炊饼也是不错的。”

    施全听了武植的话就烦,道:“你现在是武植先生,要是买了炊饼就是武大郎了。”

    武植道:“武大郎,怎么了,反正饿不着就好了。”

    施全道:“你不是还想官民平等?就靠这个买炊饼。”

    武植想了想,道:“管他呢?来搭把手,先帮我把炊饼太进去,快到孩子们的开饭时间了。”

    施全一边帮武植太笼屉,一边说道:“今天可是发榜的日子,你不去看看龙虎榜。”

    武植道:“看总是要看的,只是先等孩子吃完饭再说。”

    就在武植和施全闲聊之际,突然远方一对衙役如风一般的跑了过来,为首之人正是李德标,只见李德标跳下马来,对着武植问道:“你可是杭州举子武植。”

    武植笑了笑道:“这是在下,我这模样倒是好认。”

    李德标作揖道:“恭喜老爷,您高中本科第一名,状元老爷。”随后,李德标一扬手他身后的一队人马立刻吹打起来,中兴图书馆前顿时热闹非凡。

    朱道荣及图书馆的伙计们也都出来围观,李德标将状元的吉服、进士及第的牌匾等物交给了武植。武植急忙往怀里摸去,想摸出一些喜钱来。可是这些天武植把所有的钱财都投在了做炊饼了,身上如今只有十几个铜板而已。

    朱道荣见武植尴尬,急忙掏出几张军票塞给了李德标,道:“我来替状元老爷赏喜钱。”

    李德标可知道朱道荣的背景,急忙推辞道:“那里敢收馆长大人的钱,我等只是讨几个炊饼沾沾状元的喜气便是。”

    武植大喜道:“好!好!这些炊饼大家随便拿。”

    李德标道:“来咱们都吃些炊饼,沾一沾状元的喜气。”

    李德标等人都上来抢吃武植的炊饼,周围围观的人也过来抢炊饼,武植也高兴的给大家分发,不一会武植小车子上的炊饼就被抢拿一空。

    武植看着远去的李德标和被抢的一空的小车心情愉快,这时候朱道荣走了过来笑道:“这炊饼没了,孩子们吃什么?”

    武植一听也愣了,随机明白朱道荣在开玩笑,因此也就哈哈大笑起来。就在这时候,施全突然一拍大腿,转身就跑,武植奇道:“贤弟去哪里?”

    施全道:“我去看看龙虎榜……”

    这些天,中兴府都是喜气洋洋的,不时有鞭炮声想起。武植接下来的几天非常忙,西夏国的吏部带着文科、理科的前三名在中兴府跨马游街,潘老汉在家里大宴宾朋,虽然借了不少钱,但是他们心情都是不错的,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命运随着这次科考改变了。

    施全也中进士了,但是他也非常奇怪,自己怎了给了唯一的一个三甲“同进士出身”,不过好在也是的中了,他这些日子也跟着潘老汉一起忙活着招待客人。

    华夏元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个节原来就是西夏的万寿节。这天西夏王府内张灯结彩,种师道在王府中大摆琼林宴招待新科进士。

    武植和理科状元张久亮带领诸位进士进入王府共赴琼林宴,现在名义西夏王李仁爱只不过是华夏军(西军)随便找来的一个小孩,所以这种场合根本就没有出现。耶律南仙主持琼林宴,但是很多人都知道耶律南仙也是傀儡,西夏大权都在华夏军手里。至于华夏军的首领是谁,这些新科进士都被告知,今天琼林宴上就可以见到。

    武植和张久亮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理科的进士都知道这里的实际掌权者是种师道,也都大概知道种师道和耶律南仙的关系,所以见到种师道出现并且坐在耶律南仙身边并不吃惊。可是当武植看到种师道后却吃惊不小,他在延安府见过种师道,而且在西北人人都说种师道实际上是西夏国的最高统帅,西夏王妃是种师道的侍妾,但是他只是觉得这些都是匪夷所思的传闻,没想到这种匪夷所思在自己的面前就成为了现实。

    这时吏部官员高声道:“新科进士觐见殿下。”

    武植不知道这个“殿下”是指的耶律南仙还是种师道,就稀里糊涂跟着跪了下来,跟着诸位进士一起喝道:“参加殿下。”

    种师道已经来了西夏国有一些时日了,但是自己不方便上西夏国的银安殿处理国家大事,接受诸位大臣的朝拜。今天他坐在耶律南仙的身边,第一次看到这么多人向自己跪拜,心情大悦。随即说了一声:“平身!”这句话本来应该由耶律南仙说出,但是此时耶律南仙就是一个温顺的小媳妇静静的坐在种师道的身边。

    种师道见诸进士落座,道:“各位进士,汝等届时国之才俊,望尔等在各自的官位上为民造福。来干杯!”

    种师道跟进士们喝了3杯酒,道:“汝等的官职本应吏部一同安排,但是我看文武状元的官职吗老夫倒想直接安排一番,不知可否?”说着用询问的目光看着耶律南仙。

    耶律南仙羞得满脸通红,心道:这个西夏江山还不是你说了算。于是道:“悉听老爷尊便。”她一句“老爷”就把自己和种师道的关系跟天下举子挑明了。

    种师道说道:“张久亮何在?”

    张久亮道:“臣在。”

    种师道说道:“汝为致知学院高材生,又在火药局实践数年,虽然出身工匠,但是能有今日成就实属不易,今日封你为西夏国工部侍郎,管理西夏国采矿、修路、水利等工程之事。”

    工部侍郎名义上是工部尚书的副手,可是如今西夏国工部尚书的职位就是开缺的,现在工部只有几位主事、郎中支撑着,实际上种师道第一个人名就把工部交给了西军培养的理科生。种师道的想法是把工部的从上到下,都要换成格物、致知两个书院的学生。这样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先把工部高效的运转起来再说。

    至于文科的进士,总体上水平偏低。这次龙虎榜排名大家心知肚明,除了前三甲外,其他的245人,都是理科排在前面,文科排在后边。李侗本来还想争取一下分榜发布,但是想了半天也没有张开嘴。所以文科的进士这次种师道不会给授很高的官职。

    种师道封了张久亮后有看了看武植,道:“田岭(延安府武植告诉过种师道自己的表字为‘田岭’)啊,你我也算是老相识了。你的文章我也看过了,你号称要官民平等是也不是。”

    武植急忙跪倒,道:“次则臣之宏愿也。”

    种师道说道:“你的想法很好,不知能否实现。现在西夏国有两座大城,中兴府和凉州府。中兴府在我华夏军的之下还算平稳,如今凉州府确实混乱不堪,大量流民聚集在那里,我就封你为凉州府知府,看看能不能早日将那里治理妥当。”

    武植对于种师道给自己的封官多少有些失望,因为理科状元的工部侍郎可是妥妥的正三品,自己的知府不过是五品。不过他也知道格物、致知书院的背景,自己是万万比不了的。因此跪下谢恩,道:“臣愿殚精竭虑以报殿下。”

    种师道又想起了施全,他倒要看看这个施全长的想不想自己的祖辈的模样,于是道:“今科最后一名施全何在?”

    施全一听说叫自己,吓了一跳急忙跳出来,跪在地上道:“臣施全叩见殿下。”

    种师道说道:“你抬起头来。”

    施全一抬头,种师道觉得跟自己以及自己祖辈是一点都不像。叹了口气道:“你是什么出身。”

    施全道:“臣原本以教书为生。”

    种师道叹了口气,道:“西夏国文风不胜啊。我看你就不必在教书了,封你为凉州府正八品的凉州府主簿,到了凉州要安抚流民,开垦土地,协助武植管理好地方。”

    施全道:“臣遵旨。”

    种师道随机一扫,发现施全身边还还有一个人身材竟然如武植一般矮小,不仅奇道:“汝为何人?”

    那矮子急忙跪倒施礼,用生硬的中文,道:“臣乃扶桑人士,二甲二百五松本二郎是也。”

    种师道一听差点笑出声来,道:“你是扶桑人,二百五。”

    那矮子道:“正是,臣的名字是松本二郎。跟李俊大人来到中原,尝试来参加科考,侥幸的成为250。”

    种师道问道:“你的汉语不错,哪里学的。”

    松本二郎道:“我父亲本是中原闽地人,臣从小学习中文,故而会说。”

    种师道点点头:“西夏国本次科考有来自四海的考生,也算是一场盛世。这样吧松本二郎这个词不好听,我就给你改名为松本次郎吧,你就在礼部任职,做个通译馆吧。”

    松本次郎道:“臣,谢主隆恩!”

    种师道给松本二郎改名为松本次郎,从此以后扶桑国逐渐形成风起所有家庭中的二儿子都改名为“次郎”,而“二郎”这个词成为了中原人士的专用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