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乱世英杰在线阅读 - 699监考官李白

699监考官李白

    刘辩所提倡的科举制度,与隋唐年间施行的科举制大致相同,在细微之处却又有差异。大汉朝学部规定,科举制度共分四级,地方县级的考试称之为“乡试”,登榜者授予“秀才”的功名,算是成了初级国家公务员。以后任命乡亭等地方官员的时候,先从秀才中择优录取。

    获得秀才功名之后,便可以报名参加第二级的“府试”,也就是郡、国这一级别的地方考试,若是成绩优秀,榜上有名,秀才便可以晋升为“举人”。这已经达到了刘辩穿越之前公民代表的级别,以后县级衙门缺少官吏的时候,会从举人这一级别中遴选。

    乡试与府试每年举行一次,获得举人功名的便有资格赴京参加更高级别的考试。也就是今天要举行的“院试”——翰林院院试。当然院试的逼格肯定要高一些,所以每两年举行一届。

    前来参加院试的全都是各州郡脱颖而出的举人。拿着地方的文书来到京城学部衙门备案,领取考试凭证。然后在指定的日子进入翰林院参加“院试”。

    现在的局势与太平年间不同,还有半壁江山不在刘辩的控制之中,若是那些敌占区的读书人有心为大汉朝廷效力,又不能参加其他郡县的面试,那怎么办?总不能让这些莘莘学子报国无门吧?

    于是刘辩和学部衙门的人商量过后,又设置了一个“会试”,无论你来自哪个州县,什么出身,只要有信心考试。便可以在金陵城参加学部衙门组织的春秋两次“会试”。春季登榜者授予“秀才”功名,然后获得参加秋季会试的资格,若是表现优异,便授予举人功名。与郡国等地方“府试”选拔出来的举人享受同等待遇,一起参加在翰林院举行的“院试”。

    刘辩的这项政策推出之后,在其他诸侯的治下犹如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这一年多来,怀抱着金榜题名,鱼跃龙门梦想的儒生,从天下各地。历经千辛万苦跋涉到金陵来读书的学子将近万余人,使得金陵城一时间儒士云集,学风日盛。

    院试完毕后,将由学部几位大佬钦点成绩最优异的二十人进入乾阳宫参加殿试。在“文华殿”这座新建成的大殿之中由当今天子亲自面试。

    殿试完毕后根据成绩分出三甲,表现最优秀的三人,称之为“进士及第”。也称之为“一甲”,前三名分别授予状元、榜眼、探花的头衔。二甲七人。称之为“进士出身”;三甲十人,称之为“同进士出身”。

    总之一句话。这科举制度就是刘辩从隋唐明清等朝代搬来的,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科举制度发扬光大。

    看着天下学子的前程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刘辩玩的很嗨,甚至比在后宫玩女人还要嗨,感觉就像玩游戏养一样,无数穿越者梦寐以求的醒掌天下权不就是如此吗?要是能够挖掘出几个人才也可以为自己的政绩添砖加瓦,说不定真的有山野遗贤被历史埋没也不一定!

    为了避免地方官员在科举上徇私舞弊,刘辩又规定,凡是地方举行乡试、府试两级考试的时候,除了地方掌管吏治、科考的官员可以参与之外,还必须接受京城派出去的学部官员督查审核,若有徇私舞弊者一律严惩不贷,轻则贬官罢职,重则收监下狱。

    人性都是贪婪的,只要有利益可图,就会有人挖空心思走后门,动歪脑筋。刘辩穿越前的社会这样子,而穿越后的世界同样如此。尽管皇帝与学部衙门,以及吏部衙门三令五申,但仍有许多功名心很重,又对自身学问信心不足的人走后门找关系,一心求个金榜题名,出人头地。

    这几天以来,悄悄来到李白府邸拜访,送礼托关系的人不在少数。比自己官职低的甚至平级的同僚来拜访试探都被李白直接当面拒绝,而位高权重的人磨不开面子,李白就表面上答应下来,心中却是深恶痛绝。

    这其中最让李白不满的就是李元芳这个本家,带着同样来自老家的族人,带了两袋子特产请求李白关照,怎么也要弄个“同进士出身”,也好衣锦还乡。

    李白忍着怒气没有当面驳斥,待对方走了之后便把“土特产”丢进了马圈,脱掉鞋子坐在门槛前面骂了半夜李元芳,“你这厮也配做锦衣卫指挥使?若不是看在兄弟一场的份上,信不信我现在就到天子面前弹劾你一本?”

    打发了李元芳,新任工部尚书,太后的侄子何珅又来求见,送上了一大堆黄金白银,甚至还有美女,希望李白提携下来自南阳,名字叫做“何琼”的举人,并说此人与自己一样,也是何太后的堂侄。

    何珅拜访后的第二天,又有乾阳宫里的太监,拿着淑仪冯蘅的帖子登门拜访。什么也没送,见面就要求李白关照一下冯淑仪的表弟,雒阳人杨纲,出自弘农杨氏,只是与杨彪家族关系稍微疏远了一些。并许诺只要李白能够帮助这杨纲拿到“进士”功名,将来一定会在天子面前替他美言几句,让李太白前途光明,平步青云。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时候李白满腔悲哀,自己是个学部侍郎又有什么用,遇见这种情况你说怎么处置?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老子一个也不伺候!”秋月之下,李白一个人举杯独饮,对影成三人,“我管你李表,我管你何琼,我管你杨纲,竟然想从我李白这里走关系,想也休想!若是没人来替你们说情,或许你们还有希望上榜,但既然动了歪主意,便说明尔等品行不端,要想上榜除非我李太白下台!”

    李白举杯痛饮,微有醉意,“对了,还有前几天陛下说的那个长孙无忌,真是稀奇古怪的名字,不知道陛下怎么会特地钦点这么一个人?还有那个谢什么来着?谢玄?谢安?好像是谢安吧!”

    又是一杯酒下肚,李太白豪气干云,在月光下翩翩舞剑,“我管你是谁,一个也别想从我手上走后门!就算有天子关照又怎样?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就算是玉帝替你们求情,也甭想从我手下过关!”

    这一幕是昨天晚上发生在李白府邸的事情,而今天大清早换上了官府的李白一脸严肃,不苟言笑,正在学部衙门里查看考试名单。

    本次前来应考的举人共有五百零二名,其中从各郡国脱颖而出的举人有三百五十八人,而来自其他诸侯治下,通过会试获得举人功名的学子则有一百四十四人。这些人今天将分为五个考场举行会试,然后从每个考场中挑选四人,授予“进士”功名,最后择日进入乾阳宫文华殿,接受当今天子的面试。

    当朝司空,并且兼职礼部尚书与学部尚书的孔融没有参与科考,具体事务由左右侍郎李白与陈琳执行,两人分别监督一个考场;而剩下的三个考场则分别由学部郎中吴道玄,以及另外的两个叫做刘臻、秦涵的郎中分别监考。五个考场的主考官拥有阅卷提名的权力,但最终的决定权在李白与陈琳的手中,俱都拥有一票否决权。

    李白今天来的特别早,在其他四位监考官没到的情况下,就老早的进入了翰林院,一番忙碌后找到了长孙无忌、谢安、李表、何琼、杨纲等五个人的名字,全部调换到了自己的考场之内。

    “哼……这些人既然托关系找我李白,十有八九也没有少跑陈琳、吴道玄那边,今天我要一棍子把你们打死,让你们没有翻身的机会!”

    又过了两盏茶的时间,陈琳、吴道玄、刘臻等几位监考官陆续来到了翰林院,然后派人分发考试名单,让众举人按照花名册进入考场,等候监考官出题之后,当场作答。

    巳时刚到,也就是刘辩穿越前上午九点左右,随着锣声一响,各个考场中一片肃穆。每个考场内百名儒生俱都手执笔墨,等待着监考官出题。是名落孙山,还是金榜题名,就全在这一个上午。

    金陵城,翰林院。门外是奉命前来执行戒严的禁军,将翰林院周遭的街巷全部封闭,禁止任何贩夫走卒靠近喧哗,免得吵扰了考生的发挥。而考场内鸦雀无声,或者泰然自若,或者一脸紧张的考生无不正襟危坐,等着监考官出题。

    一身正三品官服的李白并没有急于出题,而是若无其事的背负双手围着考场转了一圈,仔细的审视参加院试的一百零一名考生。因为前来应考的举人多出了两个零头,所以作为主考官的李白与陈琳的考场各自增添了一人。

    “这个就是长孙无忌?那个就是谢安,长得倒也算一表人才,举手投足间从容不迫,为何不堂堂正正的应试,却要去投机取巧走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