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政治学在线阅读 - 第57节

第57节

    ,遂专用此诗体,谱于茀里季调:既音节放荡,复和以笛管,载歌载舞以逞时众轻狂之情。【】柏拉图:法律篇70ab,“古时乐章和诗体分类,其一为祭神所作”祈颂歌曲“

    hys

    ,另一方悲逝吊丧所作“哀伤歌曲”lantation

    ;又一为“清愉歌曲”paeans

    ;又一为“狂欢歌曲”

    dithras

    ,此诗体专以庆祝酒神的诞生;又一为法式正体,即“弦诵歌曲”

    citharoedics。

    2抄本“故事”或“传奇”

    ,施奈德校作米苏人们

    ,为一诗篇题名。米苏人以孱弱著称于古代;埃斯契卢和索福克里都曾根据戴勒夫telephus所传述的故事编有题名为米苏人们ysians的剧本。据此校订则菲洛克色诺又有同此题名的诗篇。近代各本多从施校。

    495

    874政治学

    “中庸之道”。杜里调正是诸调间的中调1。所以,在少年们的音乐教育中应用杜里调的音节和歌词2最为相宜。

    人们如欲有所作为,必须注意两项标的可能标的和适当标的;人们努力以赴各自的标的,尤应注意这些标的的可能性和适当性确实与本人的情况相符合3。

    就音乐而言,这些情况随人的年龄而相异。年老气衰便难再唱高音乐调,他就只能低吟较轻柔的词曲。苏格拉底认为轻舒柔靡的软调使人如入醉乡4,不宜用作教育;但饮酒陶醉,其始兴奋,而随后则使人不胜困疲,所以有些音乐家批评他的比拟为不伦,认为苏格拉底立说有误。我们应该想到年华荏苒,人生终必衰老,那时就愿有低柔的乐调和音节了;而且这类乐调和旋律也正须应用于少年时代的音乐教育。对于儿童们,凡内含有益的教训并可培养秩序5的曲调就应该一律教授;而吕第亚调则两者兼胜,尤为相宜。这样,音乐教育显然应该要求符

    1参看章五。

    2本章举音乐三利益,行文至此,已涉其二,而对第三种利益即cao修理智,迄未详细说明参看章五注。

    31334行所说老人唱歌以及“轻舒柔靡的软调”

    亦可采用于教育两事,同上文所持论点不符,苏校加括弧。

    4见柏拉图:理想国i398e。

    5“秩序”

    ,这里或译“美感”。

    496

    政治学974

    合三项标准中庸标准、可能标准和适当标准12。

    1中庸标准当取杜里调。可能标准是说老人仅能低唱柔调,少年可兼习高音和低音乐调。适当标准则拟吕第亚调有所兼胜,对少年特别适当。

    2本卷和全书在这里终止,显然尚未完稿。就全书而论,我们当希望在叙述公民们的早年教育而后,论及其中晚年的公民生活和私人生活,以及其它已在前面各卷中预拟“另详”的各题。就本卷而论,以教育专题为限,也应该有关于体育和理智各门课程的说明,但本卷至此仅及音乐一门。罗斯著亚里士多德d。

    ros,aristotle

    ,1956年五版,vi269页:政治学这书,“不但关于教育的讨论未曾完篇,亚氏理想国的其它好多事情也付之缺如。是否他的想像力有所不足,或讲稿遗失了一部分,我们现在无可考明;也许他像柏拉图一样,认为具备了良好的教育,城邦所需其它种种就会跟着实现”。

    497

    084政治学

    附录一

    本书章节摘要

    卷一论家庭

    壹章一至二:人类团体绪论

    章一人类各种团体各有其目的,其组成和治理的方式亦各异。政治团体在于实现善业,具有最高尚的目的。

    章二由分析和溯源的研究方法,列叙家庭、村坊的依次发展而成为城邦。城邦之为政治团体不仅使人类可得更广泛的经济自给,而且使他们能够进而向往优良的道德生活。人类在本性上为一种政治动物。

    依目的而论,城邦既先于家庭,先于个人,应当是人生自然意旨的实现。

    贰章三至十三:家庭及其组成

    章三城邦源始于家庭。

    家庭的组成本于主奴、夫妇、父子三伦。家务管理主要在于治产。

    章四论奴隶:各家应用来治理家务的工具或有生命或无生命:家庭包括这两类工具。奴隶为有生命的工具,用供役使。

    498

    政治学184

    章五自然万物常有主从之别,例如魂为身主,身为魂从。凡仅备体力而缺乏理智的人们应当为富于理智者的“自然奴隶”。

    但世事有时反乎自然常例,主人的身体和埋智未必都胜过奴隶。

    章六“强迫奴隶”

    “法定奴隶”出于人类社会的积习,或以为顺或以为悖,世人没有一致的意见。至于由身心优劣之别而“自然”成立的主奴相从关系,则可以相互为助而两得其利,这是合乎道义的。

    章七主奴关系异乎自由人间的统治,怎样待遇奴隶并教导他从事杂役,身为主人者不难习知,无须详言。

    章八论财产和获得财产的各种技术:自然为人类预设生活所需的物品;家主由狩猎、畜牧、农耕等方式各从自然间求得所需,以供应家庭,都是合乎自然的经济生活。

    各家所需都有限度,所以真实的财富产业也应有限度。

    章九由物物交换的原始贸易产生了作为中介的货币。由货币的流通,社会发展了商业和放债这类致富技术。

    货币原非生活所需的真正财富;不同于为家庭获得必需品的各种有限产业,经商和放债,无限度地聚敛金钱,不合自然。

    章十凭治产技术,获得了家庭所需以后,家务管理就在安排这些供应作适当消费,俾全家可得适当生活。遵循营生的目的,家主应以合乎自然

    499

    284政治学

    的经营、即农牧为重。为财货而求财货,放债取息乃是社会最恶劣的经济活动。

    章十一获得财产各种方式的类别及其实际的研究。垄断获取暴利的若干实例。

    章十二论夫妇和父子,并通论治家要道,以国喻家,夫妇关系类似政治家的治理其自由人民,父子关系类似君王的统治其臣民。

    章十三家务管理重在培养善德,其目的在使全家的人都达成善德。主从的道德标准相异,为主为夫为父同为奴为妻为子女各有其所善。奴隶虽无理智,却异乎力畜而能感应理智,主人也应该以善德教导奴隶;至于自由从属,如妇孺的教育问题当待以后另论卷七章十六至十七。

    卷二论理想城邦和优良城邦

    壹章一至八:理想城邦

    章一评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政治理想:参加政治团体的人们必有所共通。柏拉图主张废弃家庭和私产,使一切财物和妻子完全归公。

    章二论妻子公育:柏拉图所持的目的在祛私尚公,力求城邦的划一。

    但自然万物因分化而得发展;城邦中不同分子各作不同贡献,因而能够彼此趋于自足,过分划一的城邦将无以自给。

    章三柏拉图用以达成这种统一目的的手段亦属谬

    500

    政治学384

    误。人类的私心不会因废除了私产制度便跟着消失,公产团体中将发生更多的财物纠纷。至于妻子公育使人人都成为公父和公子,并无真正的亲爱。人各求其所肖,嗣续的愿望出于生物本性,政治法度终究不能毁灭自然本性。

    章四妻子公育的理想在实施的细节上更可引起种种困难;如果父子兄弟真是不相认识,则人情将薄如淡水,而悖伦的罪行也将无以别于普通的罪行。柏拉图所拟阶级转换等手续都是不切实际的。

    章五论财产公有:财产的管有和应用两都归公不如私有而共同应用为合宜;财产私管可以得到比较认真的经营,而物资互济可培养人们博施的善心。人间因财物而起的罪行,其根源在人类的恶性;公产既不能消除人类恶性,也不能整齐群众意志,惟有凭教育消除人类恶性,然后城邦可期统一。

    章六评柏拉图法律篇中的政治理想:这里所拟的理想城邦比较接近实际而地域较大。他不再提倡妻子和财物的归公;但仍有所谬误:他所拟的均产条例,忽略了各家财产的定额和人口增殖的限制。他所拟的共和体制,对于城邦各要素没有作适当调整;所拟选举的方式含有寡头偏向。

    章七评法勒亚的法制:法勒亚法制的要旨在平均地

    501

    484政治学

    产。均产须限制人口增殖,并先订定每户的适当资产额。要使人民去恶向善,以法制维持其财产定额,毋宁以教育提高其道德标准。法勒亚法制过度重视物质因素。

    章八评希朴达摩的法制:希朴达摩的法制一切尚“三”

    ,人民分三级,土地分三部,律例分三科。

    希氏另外还拟有若干新律,如奖励创制等。奖励创制,势将促进变革。过时而失效的律例应当废弃,但礼法都有本源,不宜轻率更张。

    贰章九至十二:政治较为修明的现世各城邦

    章九论斯巴达政体:从事公务的人们统治阶级

    须有闲暇,奴隶制度所以保证公民的闲暇:斯巴达由赫卢太农奴从事耕作,所以大家能参加公务,致力征战。斯巴达妇女奢纵,财富集于少数人之手。监察院、长老院、二王制、会餐规定,也各有可疵议之处。斯巴达以尚武为立法宗旨,其后果不良。财政亦陷于困乏。

    章十论克里特式政体:克里特岛各城邦的政体同斯巴达相似,而较斯巴达为原始。会餐制度优于斯巴达,监察制度则较差。克里特统治集团狭隘而多党派,常常起内讧;惟该岛孤悬大海,自古少外患,因此长时刻中能免于大难。

    章十一论迦太基政体:迦太基政体同斯巴达相似而有很多优点。其制基于贵族政体而兼有平民和寡

    502

    政治学584

    头因素。其缺憾之大者则在过重财富;名位可以贿求,官吏贪污成风,而且多兼职。常常迁移贫民到拓殖地区,使能致富,所以国内颇为平安。

    章十二在前代立法家中,为雅典创制的棱伦可称贤达,他怀有民主抱负,完成一代新政,而能保全旧德,不弃良规。

    论述法家渊源。有关若干立法家的札记。

    卷三公民和政体理论

    壹章一至五:论公民

    章一城邦既为公民的集团,我们就应该先了解公民的本质。

    居住权利和诉讼权利,或公民的后裔,都不足以构成公民身分;政治权利才是公民资格的真正条件。

    在平民政体中,“凡属公民就终身具有参加议事、司法和行政机构的权利”。

    就一般政体而言,“凡属公民”

    在一定时期内可参加司法和议事机构。

    章二依照常例,双亲都是公民的后裔方才可以成为公民。在一度革命以后,有许条人能够入籍为新公民,这些新公民虽非世族,但照上述定义,他既获得政治权利,就在实际上已是一位公民了。

    章三有人说因革命政府的这种籍法而成为新公民的

    503

    684政治学

    人不能算是城邦的真正公民。因此,我们就该辩证城邦的同一性。

    人们不以城墙认取城邦,也不以其中所住的种族认取城邦。城邦是一个组合物,人们凭它的组合方式承认它为一个组合物,这也应当从它的组合方式、即政治体系来认识城邦的同一性。

    章四另一个应该辩证的问题是:“好公民的品德是否同于善人的品德”

    不同政体各有不同宗旨,各各需要与其宗旨相符的好公民。虽在理想城邦中,相异的政治机能也得具有不同的善德,而举世的善人,其善德却属相同。所以好公民不必都是善人。惟有理想城邦而其所拟政制又属轮番为治的体系,其中公民必须兼具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品德,人人都要具备四善德:在这里好公民便同于善人。

    章五艺匠和劳工虽为城邦所必需,他们却并不具备好公民所应有的善德,不应登籍而为公民。但不同的政体往往作不同的登籍法,贵族政体照例不许工匠为公民,寡头政体则富有的工匠可以登籍。至于平民城邦要是户口减少而国家需要兵士,往往放宽登籍法,收纳工匠。

    贰章六至八:论政体,并列述其类别

    章六政体凭1其所立的宗旨及2其政权的形态而分类。

    1就宗旨而言,凡顾及全邦人民

    504

    政治学784

    的共同利益而为之图谋优良生活者列为正宗政体;反之,仅图统治阶级的利益者为变态政体。

    章七2就政权的形态而言,正宗政体可依统治者的为一人、为少数人或为多数人而分作君主王制

    、贵族和共和政体三个类型,变态政体则相应地分作僭主、寡头和平民政体三个类型。

    章八可是政权分类的实际不仅在执政者的人数,由资产多少而分化的社会阶级才是政权的基础:寡头政体实在是富室的统治而平民政体则为穷人的统治。其人数的为少为多只是阶级区别的属性,不是阶级区别的本质。

    叁章九至十三:公民资格和政治权利的分配寡头和平民政体建置的原则

    章九各种政体各持有不同的正义观念:平民主义者认为人们出身相等同为自由人

    ,便应一切权利都相等。寡头主义者认为人们财富不等,便应一切权利都不相等。城邦的目的不仅求人类的生存,而且要实现共同的优良生活,必须是对这种目的有所贡献,依照所贡献的轻重,分配给相应的权利。血统出身或财富虽都是城邦生存所需要,总不能单独取其一端来实现全邦的优良生活,要是各各作为正义的唯一依据,实属偏见。

    505

    84政治学

    章十城邦的最高治权究应寄托于平民群众或少数富室或少数贵族或最优胜的一人或僭主,殊难确定。如果说最高治权不应寄托于任何人或若干人而只应寄托于法律,这也难以作为定论。

    章十一有人说才德有高卑,政事应该付托给少数俊才硕德或唯一卓异的人物,不宜寄托于平常的众人。但群众就各别而论虽多属寻常,就集体而论,判断能力便不弱于专家,其财产也当不减于富室,使群众参预议事和司法机构获益尤多,所以多数之治是可取的。但无论哪一种型式的统治都当遵循法律,凡掌握治权的人们,只应对法律所未及的事项,运用个人的智虑。

    章十二政治道德特重正义。正义依“公平”原则,把等量事物分配于相等的人们。政治权利的分配标准当以对于该团体的实际贡献功绩

    为衡:每一公民尽多少义务就取得多少权利。

    章十三财富、出身、才德和集体多数四者并存于城邦之中,各自按其对于城邦的贡献而争取作为享受政治权利的标准。如果依据平民主义,则理应骗除才德优胜的人们,以维护多数统治,“放逐律”可视为一种适当的政策。如果依据才德标准,即国内有出类拔萃的圣贤,就该奉为君王。

    506

    政治学984

    肆章十四至十八:君主政体王制各品种

    章十四王制有五种:1斯巴达式,2野蛮民族的酋王,3民选总裁,4史诗时代的王制,5全权君主。

    章十五深究王制的末一种,这里存在“人治还是法治”的问题。两者各有所胜:人治能随机应付世事的万变而法治可免于人情的偏徇。但一般政体总该遵循法律,就君主而论也应有宪法作为规范,全权君主不是良策。说法律是固定的条文,必不可能概括万机,为政须由人智熟筹法律所未周详的事件;但由一人独断也未必优于由多数人共虑。

    王制行于古代较简朴的社会,到了今世这已经是不合适的了。

    章十六有人说专精的技艺可成就较高的作品,君王专精治道,可以造福人民。

    这样的譬喻未必切当;全权君主以一人总理万机,既难免没有失误,而其人执政终身,使一国自由的众人终身处于臣属地位,总非相宜。且世袭的后王往往无能或失德,这就不免于为害全邦。

    章十七如果世上某处竟然出生绝伦的超人,这才可付以君主的全权,让他终身在位。

    章十八进一步当研究如何可以构成一个良好的政体。

    造就一个善人同构成一个良好政体的方法应属相同;两者的宗旨都在优良生活。

    507

    094政治学

    卷四现实政体的类别壹章一至二:绪论

    章一政治学应研究理想政体,兼及现实问题,例如:在现实条件下什么是可以做到的最优良政体;什么是大多数城邦可能施行的最优良政体;怎样保全现实各政体;各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