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言情小说 - 主公太傲娇在线阅读 - 十一

十一

    过了几日,张良回府,次日,沧海君在博浪沙刺杀始皇帝的消息传了出来,沧海君虽死,但始皇帝也没有放过博浪沙附近的人,他下令严加搜查博浪沙附近,颖川戒严。

    彼时怀瑜才真正确定自己的猜想,张良来颖川既不是为了项氏,也不是为了送她,更不是为了回乡祭祖,按照原本的进程,他本应该和沧海君一起刺杀始皇帝,是怀瑜在彭城的一番话让他放弃了刺杀嬴政,然而他与沧海君早有交往,如果她猜的没错的话,在付水收到的绢帛上的,不是项氏的消息,而是始皇帝巡游路线地址,她千算万算没想到,博浪沙正在颖川城外!故而从来没往这方面想。张良料定,如果沧海君收到这份机密一定会来颖川,和他共同商定大事,故而赶回颖川想与沧海君另作打算,沧海君却以为张良是怕了,不想杀嬴政了,才有了九月三十号那日的争论。至于项氏一事,呵呵,想必只是为了匡她来颖川的说辞罢了。

    怀瑜被戏弄了这么大一圈,不禁怒火中烧,她暗自道:好你个张子房!不知道我身上有什么东西能让你这么设计,我倒想看看,你千方百计匡我来颖川,到底是为了什么!

    张秀见张良自从回来,就把自己关在书房一言不发,他不禁心下担忧,又见怀瑜突然也冷漠疏离,正犹豫着要不要去看看张良,张良便吩咐下去,备酒,在内院设牌位,以祭奠沧海君。

    张秀大惊,这可是死罪!

    张良淡淡的道:“沧海君为国而死,为大义而死,我等不能如他一般,已是憾事。他如今尸骨无存,我立牌位祭拜,以慰他在天之灵,有何不可。”

    张秀张了张嘴,把劝张良的话又咽了下去,他虽然不知道张良这些年在做什么,但他明白,张良是无时无刻不想着复国的,他身体病弱,无法帮上忙,已经很自责愧疚了,又怎么还能再阻止张良。

    虽然张良这次确实没有参加沧海君行刺一事,但秦军还是搜查到了这里,几经搜查,张家也遭受了一番损失,怀瑜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看到大秦政府蛮横和宁可错杀一百也绝不放过一个的作派,她以前生活在一片祥和安定的世界,公共公正明法知法是最平常不过的事儿,来到大秦,却显得她不知世事单纯善良。她心里什么都明白,但是亲眼所见和在书上看到是两码事,一时之间骇然,不免对身边的任何人警惕心更重。

    博浪沙一事震惊天下,六国之人无不敬仰沧海君。谣传沧海君乃是一位墨者,始皇帝闻之大怒,却苦于天下墨者太多,不好直接下手,便下令促成了墨法斗争,以打压墨家,让天下逐渐再无游侠。两家于临淄围绕法家的“定纷止争”、“兴功惧暴”和墨家的“兼爱”、“非攻”,以“大同”为题进行辩论。

    法家不知何人出场,墨家则邀请了张良去临淄参加这场决定天下思想的辩论。张良本不想去,但是墨家钜子非乐曾经于张良有恩,张良只得前往。

    怀瑜本不想再和张良有过多的交往,但是无论是对法家,还是对嬴政,亦或是对这场举足轻重、舌定天下的对局,她都有着莫大的兴趣。她之前的生活都太平淡了,她遇到的最大的事就是曾经的竹马挚爱握瑾和别人订婚;她的见识太窄了,遇到过的最有意思的事也不过是学校的辩论赛、社团组织的小活动。回顾前二十年的人生,她不过是天下最普通的一个小姑娘。既然来到大秦,便不能再白活一趟!

    怀瑜打起斗志主动提出和张良一起去临淄让他有点意外,这几日她闷闷不乐,不再执着于寻找项氏,也对他生疏了起来,想必一是见过世间险恶,二是知道自己做的事儿了,然而她隐忍、识大局,从未质问过他,这让张良更加难以放下。

    张良心里高兴,却不想让怀瑜轻易如愿,他故意道:“此行非比寻常,诸子百家想必都会有人前往临淄,我带着一个姑娘不方便的地方太多,不若怀瑜就在城父等我回来?”

    “有什么不方便的?”怀瑜一脸懵逼,“你说。”

    张良看着她一脸单纯无知,不禁觉得可爱,道:“临淄人多,我一个男子带着一个姑娘,恐有损你的名声。”

    怀瑜一个酒吧都不知道去了多少次的人,自然想不到这一点,也从来不会在乎这些,然而她不在乎张良不能不在乎,她不能让别人觉得张良是一个好色之徒,想了半天才道:“你去外面,总要有侍女叭,要不你说我是你的侍女?”

    张良笑着摇了摇头,怀瑜的脾气他是知道的,让她当侍女,保不齐哪天就把客人给揍了。况且,他又怎么舍得这么委屈她。

    “meimei?jiejie?同乡?路上随便遇到的?”怀瑜一连说了几个张良都笑着不说话,她心一狠,干脆试探着说:“女儿?”

    张良一下子没绷住大笑了起来。

    怀瑜也觉得自己这话好笑,却也别无他法,只好跟着张良笑道:“那你说!若是真的不方便,你直说就是,我自己去!”

    张良不再逗怀瑜,道:“对外便称你我是师徒。”

    “师傅?”怀瑜满头黑线,道:“你不过比我大了九岁,还当我师傅?”这话说的有点大,凭张良的本事,莫说当她的师傅,当刘邦项羽的师傅都绰绰有余。

    这回轮到张良满头黑线了,他没想到这姑娘口气那么大,喝了口凉掉的茶压了压心中不快,淡然的说:“诸子百家,你想学哪个?”

    “当然是法家!”怀瑜想都不想。

    “韩非是我师兄,我虽不及他,但以前时常与他探讨,对于法学思想,也略有心得。”张良轻飘飘的一句话,却震得怀瑜眼睛睁得仿佛要裂开。

    “你……你……”怀瑜震惊得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她感觉自己问得很艰难:“韩非子是你师兄?”

    张良点了点头。

    “那要不……”怀瑜打算不要脸一次,“咱假戏真做?”

    张良简直快要被她各种稀奇古怪给笑死了,他眼里藏不住的笑意,道:“如何假戏真做?”

    怀瑜素来机灵,岂不知张良的意思,她立马笑眯眯的给张良倒了一杯茶,道:“先生,你的茶凉了,喝这个吧。”

    张良有模有样的接过来,品了一口,笑道:“好茶!”

    好个屁!不还是凉的,怀瑜暗道。

    稷下学宫,是世界上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也是中国最早的社会科学院、政府智库。始建于齐桓公田午时期,位于齐国国都临淄稷门附近。因为稷下学宫,临淄这个地方可比颖川有名多了,即便它早已废弃,但由于各地文人、诸子百家对临淄情有独钟,这里仍然是学堂众多、文风盛行,即便是街上的小儿,也能随口念出几句诗书。

    怀瑜一边兴致冲冲,一边又有所担心,高兴的是始皇帝也在临淄,将要参加这场盛会,尤其是能亲眼目睹墨法两家的雄辩,令她期待无比。另一边,临淄此刻想必各大家如云,其中权谋算计,必定不少,唯恐行差踏错招致杀身之祸。

    “也不知道法家的人是谁,能得皇帝陛下这么认同。”马车上,怀瑜一边趴在小窗前看着外面,一边好奇的问,“子房你知道吗?”

    “想必是李斯?”张良在一旁泯了一口热茶,已经渐入冬季,温度也逐渐降低,尤其是他们一路往北方,天气更冷。张良本来是碍于礼法一人骑马,但是怀瑜见外面的风愈加刺骨,便执意让张良和她共坐一车。

    “李斯一个丞相,会亲自上吗?”怀瑜转头看着张良,睁着好奇的眼睛。

    “如今天下墨侠众多,对大秦统治极为不利,皇帝为推行法家思想,让李斯亲自出手,也正常。”张良语气平缓。

    怀瑜虽然喜欢历史,但对诸子百家却并不了解,她惊道:“我只知道儒家和法家在这会儿盛行,墨家弟子也很多吗?”

    一股冬风掀起帘子,闯了进来,张良突然咳了两声,怀瑜听他声音嘶哑,便知是前几天受了凉,没心没肺的责备道:“让你早点进来,冷到了吧。”又给他倒了一杯热茶。

    张良接过茶,继续回道:“孟轲曰‘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墨家弟子,多出平民,故而更明白守望相助、共创大同的道理。”

    怀瑜悟性极高,张良点了一句她便大致知道了其中关窍,往往上位者更多疑,毕竟天下好人多坏人也多,即便不出于是非但立场不同,也难免互相算计。

    “那你何必去呢,这世上最难谋算的就是人心,墨家有些思想本来就不适合为君者。”怀瑜道,怎么可能要求所有人都抱有和谐共处的心,谁不想一统江山做天下共主,可是天下共主就只有一个,今日我救人,他日人就一定愿意救我吗?要是真的能够人人都这么想,六国就不会被灭,想要天下大同第一步就是九州共主四海归一。

    张良叹了一口气,眉眼之间尽是愁容,他道:“昔日韩国覆灭之时,墨家钜子曾救过阿秀,我在临淄与他私交甚好,他亲自来信,我不好推拒。”

    二人正说着,忽然听远处一阵马蹄声由远而近,不过几秒,便又传来一声“吁”。

    怀瑜立马掀开小帘,见那人身穿甲胄,右边腰缠箭筒,左边则挂着一个布袋,年大约四十,像是一个信差。

    “车内可是张良?”那信差问道。

    “正是我家先生!”怀瑜替张良回道。

    待接过信,怀瑜又着马夫给了他几枚半两钱,不知信上写了什么,张良看后,眉头锁得更紧了,他大概知道法家代表是谁了。

    二人到临淄的时候,临淄已经下起了鹅毛大雪,怀瑜本是一个南方人,南方的雪轻柔,往往还没到地上便化作细雨了,不像临淄,铺了一层又一层,城墙上、枝桠上尽是白白的一层。故而怀瑜对此等雪景又新奇又喜欢,兴致之下,不免跳下马车,一头栽进雪里。只是张良却因为这场大雪,病来如山倒,来了临淄,病情愈加严重。

    张良还没来得及见墨家钜子非乐,便被少时求学的四常山庄接了去。四常山庄名为山庄,其实是儒家在临淄最有名的学堂,以孔孟之道为学,“四常”正是取自孔孟的仁、义、礼、智之意,临淄儒家学派的人,大多在此。

    刚安置好张良,四常山庄的庄主兼善便立即来了,这兼善是临淄本地人,齐人高大健壮,兼善也不例外,他身高七尺三,虽然四十过半,但平日里从不落下骑射,看起来身子硬朗,孔武有力,竟和三十无异,怀瑜见了,不禁感叹,原来儒家就是这么教书育人的,难怪孔子周游列国没人敢揍他。张良此刻正高烧不醒,脸色异常潮红,兼善眼里满是担忧,道:“子房身体素来强健,此次怎么病的这样重。”

    问到这个怀瑜还是略有心虚的,虽然她不能理解也不能遵从男女大防这个事儿,但是她也不是傻子,张良从付水到颖川,再从颖川前往临淄,都是自己骑马让怀瑜一个人坐车的,就是怕坏她名声,如果不是后面她强烈要求他一起上车,恐怕张良病的更重。

    怀瑜向兼善施了一礼,道:“先生连日赶路,未料今年天气这么冷,故而一下子病倒了。”

    兼善这才注意到怀瑜,他打量了怀瑜一番,见怀瑜身长七尺过半,竟比他还略高一点,身姿挺拔,立如芝兰玉树,心下不仅赞叹,中原女子以柔顺为美,身高自然不能太高。齐人素来高大,齐女身高七尺有余的也不少,故而都说齐人好娶,齐女难嫁。兼善问道:“这位姑娘是?”

    “怀瑜见过庄主。”怀瑜忙道,“瑜前不久拜在先生门下,听说临淄有大事,先生故带着我一并前来。”

    “哦?子房新收了个徒弟怎么也不和我说。”兼善皱了皱眉,未几,又仿佛想起什么,看着怀瑜道:“我听说子房从不收徒啊。”何况是个女子。

    怀瑜内心一阵无语,从前不收不代表现在不收啊,他收个徒弟还要广而告之吗?话说回来,他二人的师徒关系本来就是对外托辞,张良自然也没给她什么信物,只是没想到出此变故,怀瑜一时半刻也不知如何自证。

    幸好兼善也没有多纠缠,如今张良身在四常山庄,一切只等他醒了便知,何必为难一个姑娘,便分派了两个人来照顾张良,又请了名医医治。

    还没清净多久,张良昔日的两位师弟又来了,二人一名曰玉衡,一人名曰渊渟。三人皆于始皇帝十二年在颖川拜在兼善门下,彼时三人正当丰茂少年,张良为长,便做了师兄,彼时三人白日一块习字念书,射箭骑马,夜里谈书论道,抵足而眠,好不快活。可惜这样的日子并没有维持多久,三年后,秦王嬴政灭韩,张良一家殉国的殉国,离散的离散,兼善玉衡渊渟三人也离开了韩地回到齐国。后来张良十七岁的时候也来临淄重新回到兼善门下过,不过只一年,他便又走了,至今,师兄弟三人已有十一年没见。

    二师兄玉衡只一眼便认出了昔日的大师兄,玉衡叹了一口气道:“颖川一别,没想到就是十一年。”

    “玉衡师弟,颖川一别经年,别来无恙啊。”刚刚还昏迷着的张良,此刻却睁开了眼睛,眼里透着笑意的看着玉衡。

    玉衡惊讶的看着张良,道:“师兄你这是?”

    小师弟渊渟不明所以,喜道:“大师兄你醒了!”

    张良叹了一口气,道:“我若是刚刚醒来,恐怕又要听庄主唠叨了。”

    玉衡一阵无奈,当年在张良虽然身为大师兄,但确实是三人中计谋最多、最离经叛道的,没想到如今三人最小的渊渟都已经二十六了,大师兄还是像以前一样。

    怀瑜闻言,震惊的转头看向张良,他在她眼里一直都是敦敦君子,是今后翻云覆雨的谋圣,没想到他还能这么皮。

    “先生虽然唠叨了些,但他教育你我,恩深义重,你也不可如此。”即便是这么多年没见,玉衡教训起张良来也熟门熟路。当年三人年少之时,便是张良平日里鬼主意最多,小师弟渊渟又少不知事,身为二师兄的玉衡上要为张良兜错,下要照顾师弟渊渟,故此他反倒是三人中最稳重老成的。

    张良苦笑着叹了口气,都开始后悔醒过来了。

    渊渟看张良脸色潮红,气息不稳,便道:“二师兄,你看大师兄这病还没好,肯定是强撑着见你我的,你怎么还教训他呢。”

    玉衡也意识到自己今天话过了,便不再多说,又见怀瑜,便道:“听说你收了个弟子?”

    张良点了点头,又看了一眼怀瑜道:“怀瑜,这是你师叔。”

    怀瑜不情不愿的上前施了一礼,她叫张良一声先生还是因为韩非,现在又要她叫眼前这两个看起来不超过她十岁的人师叔,实在是难受。实则也怪不了她,她曾经生活的世界本来就在师徒辈分上模糊,又讲究亦师亦友,故而对师叔这一辈分不太尊重。

    玉衡早已成亲,渊渟却因为母丧接着父丧耽误了婚事,故而对怀瑜多看了几眼。

    玉衡皱了皱眉,道:“先生起先还不相信,没想到你竟真收了个女弟子。”言下之意也是不赞同,儒家不像墨家,墨家务实,讲究生产,支持男女婚配,而儒家对男女之事看得比较严重。

    还没等怀瑜说话,张良便道:“怀瑜颖悟绝伦,眼界宽广,许多事看得比我还通透,只是未曾受人教导,系统学习百家学说。若有待来日,造诣绝不在我之下。”

    玉衡不置可否,只见张良如此疼爱袒护怀瑜,也不再多说。怀瑜却吃了一惊,她没想到张良对自己的评价这么高。

    玉衡又问了几句张良这些年的经历,张良一一作答,便见张良深色疲倦,便决定不再打扰,带着渊渟先行离去。

    二人一走,怀瑜便不忿道:“你这个二师弟,比你还话多。”

    张良淡淡一笑,道:“玉衡自小就老成,我与渊渟少时便经常让他照顾。”

    “那你这个大师兄当得可不怎么样。”怀瑜冲着张良调侃道,她忽然又想起了什么,问道:“你不是说你师兄是韩非吗?”

    “那便是我离开兼善先生之后的事了。”张良道。

    怀瑜“哦”了一声,想必子房因为不喜欢儒家学派,才又投了法家。等一下!怀瑜脑中突然又想起了一件事儿,我记得韩非的老师是荀子啊,荀子也是儒家的人,难道子房不是因为不喜欢儒家才走的?

    风从窗户漏进来,吹着火炉里的火焰动了动,张良一手握拳,抵在嘴边咳了几声。

    怀瑜见此,连忙给他掖了掖被角,又忍住了心中的疑问,道:“你这病怎么还没好,不会是你身体有其他的问题吧。”

    张良见她难得流露出的关怀的神色,不禁出言安慰道:“这些日子事情太多,一时又受了凉,不碍事的。”

    怀瑜心中愧疚更甚,说到底张良还是因为她生的病,一路以来,即便是宿在野外,张良也不曾在夜晚与她共乘一车,其中爱护之心,她怎么不感动。她对身边的人一向心软,一时之间,连张良算计她的事儿也不再计较。

    张良趁着怀瑜对他亲近了起来,终于开口问道:“你前些日子郁郁寡欢,可是在怪我阻止你寻找项氏?”

    怀瑜正在炉火上放茶,听到张良的话,她摇了摇头,却不开口。

    张良也不催她,静静的看她鼓着腮帮子吹火,又因为烟灰呛得她连咳了好几声。

    “我不是因为你阻止我去找阿籍。”怀瑜背对着张良,眼睛盯着炉火,她想了片刻,最终还是决定和张良说实话,且再相信他一回吧!

    怀瑜转过身,坐在张良身边,看着他道:“我不高兴,是因为你算计我,而我连你为什么算计我都不知道。我害怕你!”

    张良实在是没想到竟然是因为这个,他自国灭家亡后,孤身一人带着弟弟,拜在荀子门下,后来又以四处游历为名筹谋复国,各种算计自是不少,揣测人心、运筹帷幄是最平常的事。

    只听怀瑜又缓缓道:“我的家乡虽然还没达到‘大同’,但法纪严明,公平正义,从来不会有人当街杀人,我也从来不会担心野外横尸,我自小读书习字,同窗之间虽然不像你与你的两位师弟那般情谊笃厚,但是也和谐互助,从未见过如此算计。”

    怀瑜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张良,张良也回望过去,怀瑜眼中的张良深沉而又平静,张良眼中的怀瑜澄澈而又忧伤。

    “我从来都没有见过杀人。”怀瑜鼻子一酸,险些要委屈的哭出来,“其实上次在彭城我不是不害怕,我只是没有反应过来。虽然我不只一次起过杀人的念头,但是我也没有做过。我也从来没有见过饿死的人,也没有见过女子被逼着嫁人,更没有见过那么无礼的官兵。”

    怀瑜头微微一低,眼泪便一颗一颗的直接掉在了张良的手上,她本来不想哭,更不想让张良看见她哭,但是没想到她一低头眼泪就掉了下来。

    张良伸出修长的手指扶起怀瑜的下巴,迫使怀瑜看着他,他看着怀瑜湿润的眼睛,道:“那你就不怕项籍?不怕他带着你杀人?”

    “不怕!”怀瑜回答的异常坚定,“他才不会算计我,至于杀人,死有何惧,我只怕生不如死。”

    张良的手逐渐收紧,手劲加大,怀瑜吃痛,却仍然一言不发的盯着张良。

    片刻后,张良叹了口气,放开怀瑜,闭上眼睛不再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