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大一统从儒家开始(还有一章,稍微晚一点)
秦时之儒家小师叔正文卷第八十二章,大一统从儒家开始“这里不方便说话,你跟我来。” 子游带着申师于前往了一处偏殿,子游和申师于对面而坐。 “你们感觉我说的大一统之事如何?”子游问道。 他并不着急为申师于解答,他想要知道公羊儒对这件事的看法,要是知道大一统在现在过于惊世骇俗, 而且思想上的大一统在如今这个百家争鸣的局面根本不可能,搞出来只会成为百家的公敌。 “过于惊世骇俗,但是也能理解些许,老师在看到先生的竹简最开始乐不释手,并且让整个公羊儒都来学习,但很快老师就不让我们来看了,说是里面的理论过于惊世骇俗,稍有不慎整个儒家都会陪葬。”申师于说道。 “看来公羊先生也是看到了这一点。”子游说道。 其实大一统现在已经有了模糊的概念,只不过并没有像是子游这样清晰的提出来罢了,而且他给公羊儒的大一统是阉割版的,其中只有国家、制度和社会上的统一,并没有思想上的大一统。 思想上的大一统虽然短暂时间可以到达很高的地步,但是从长远来看完全不利于发展,很容易导致社会的僵硬,这不是子游希望的,他希望的是这片地是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竟发的场面。 更何况如今是百家争鸣的局面,子游想要完成一统天下并创造出一个安居乐业的国家就少不了百家的帮助,所以思想上的大一统暂时不能提出,否则子游乃至整个儒家都会成为百家的公敌。 如今片面的大一统也够公羊儒用了,至于子游为什么选择公羊儒,因为他们够狂热,也是儒家之中对于大一统有一定基础的理论的派系。 “是啊,我当时不理解老师的话,但是后来我想过了,大一统怎么肯只有表面大一统,肯定还有思想上的大一统,老师就是想到了后者才会恐惧的。”申师于说道。 “没错,公羊先生做得很对,不知道你想要问的是什么事情?”子游问道。 “是其中关于大一统究竟是何物?以及为什么大一统是必行的?”申师于说道。 子游开始逐渐鬼申师于解释这个问题,子游现在提出的大一统不过是希望能够建造一个统一的国家,为今后秦国统一天下造势,更是为了方便今后消除春秋百年来形成的关于地区划分导致的民族上的割裂,之后便是统一的制度、统一的民族等等。 经过子游的解释申师于也发现了子游所说的大一统只不过是冰山一角很多东西都没有说出来,这些东西让申师于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十分希望子游能够说出来这些东西。 “还不到时候,现在说出来只会让伱们徒增烦恼,等到这片土地一统之后才是这些东西提出来的时候。”子游说道,公羊儒虽然好用,但是过于狂热,他们的狂热会导致失去理智,想要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但实际上显然是不行的,步子迈大了很容易扯到蛋。 “好吧,先生将这份大一统交给公羊家,是我们的荣幸,但是公羊儒力量有限,公羊儒缺少典籍作为支撑,这点就导致大一统的思想很难传播起来。”申师于说道。 公羊家的学问都是代代口头相传的,缺少自己的经典,而这个时代教学想要大范围教学,没有经典是不能的,这就相当于你想要教学生,你脑子里也有这些知识,但是学生们没有教学书,虽然上课能够听你讲课,但是下课呢?学生们只能去找你,但是每个学生问题不同,你的精力又有限,这就导致没办法大范围传播自己的理念了。 “我倒是可以帮助公羊儒编写经典。”子游说道。 “不,先生与其帮助公羊儒编写经典,不如自己编写一个,公羊儒终究是儒家的小支,公羊的理念都是代代相传,编写起来过于繁杂,先生自己编写一本经典,不仅可以完美的诠释大一统的理念,同时还能勾画出先生想象中世道的样子,靠着先生的名气和威望很容易就吸引来足够的学者来辩论学习,可以很快的促进先生理念的传播,行论不是只有开篇吗?”申师于提醒道。 申师于的提醒让子游茅塞顿开,他原本只是想着大一统本来就是公羊儒提出来的,所以想着让公羊儒继续发挥优势,经过申师于这么一说,他忘记了自己本身的优势比公羊儒更大了,或许自己在治学搞学问上比不过他们,但是自己有一点是他们无法比拟的,那就是来自后世两千多年的记忆。
“受教了。”子游行礼说道。 “先生,既然要行大一统之事只有公羊儒是不够的,况且既然要行大一统,为何不从儒家先开始?将儒家大一统化为先生的助力?”申师于再次提醒道。 说道儒家大一统,子游不是没有想到过,但是儒家这帮子玩意太难统一了,都是搞学问和思想的,每个人的理解不同,现在但是将他们聚在一起都能吵个不可开交,更别提其他事情了,哪怕是后世董仲舒他们也没能将儒家大一统起来,儒家内部派系诸多。 “儒家大一统的确是个难题,但是让他们朝着一个目标努力还是有可能的,只不过在于先生怎么让他们接受这个目标了。”申师于说道,儒家思想上的大一统基本上不可能,各家各脉对于理论的研究不尽相同,强行结合在一起只会适得其反。 “如果只是目标的话很简单,不过这需要公羊儒的帮助。”子游说道,朝着一个目标出发这很简单,而且也不需要全部儒家都参与进来,让一些人参与进来反而会适得其反。 “先生需要公羊儒做些什么呢?”申师于问道。 “当时候帮我顶在前面。”子游笑道,公羊儒虽然派系不大,但是儒家在和墨家的辩论中,只有公羊儒敢说能赢,子游记得当初齐墨和儒家辩论的时候,就是公羊儒顶在前面,用五轻伤换取了对方十三重伤、三死的巨大胜利。 至于所谓的教化也很好理解,儒家公羊儒的教化能力堪称一绝,尤其是对于青年更是具有致命的吸引力,他们十分懂得青年人。 申师于面露苦笑,他知道了这次公羊儒不成功便成仁了,但也没办法,他们已经决定绑在子游这辆战车上了,而且挑战儒家其他派系这种事情,他也想要去试试,在这个时代,辩论更有着学习的效果,通过辩论完善自身和吸收他人优秀之处的效果。 儒家的义就是这么被孟子从墨家搞过来的,而墨家对此只能忍着,谁让墨子死后他们再也没有能和儒家圣贤比肩的人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