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宋吹在线阅读 - 第七百三十章 武林大会五十二

第七百三十章 武林大会五十二

    花荣也知道之所以会有这些变化,都是因为张安安,自己若是进不了张府,只怕高家会是另外一副嘴脸,潘家也会放弃花家。

    所以,进入张府成了花荣目前的头等大事,而眼前的比武更是被花荣视为张安安对自己的一次考验,自己唯有用出色的表现来打动张安安!

    当辽人提出了骑射,花荣当仁不让地站了出来,终于到了自己表现的时候了!

    要说这骑射啊,那是花家的绝学,花家先祖远在东汉时期,便以一手骑射名震军中,被大将军卫青誉为天下无双。

    到了唐朝,花家更是有一位先祖凭借着祖传的骑射绝技平定了段子璋之乱,可惜花家对于这位先祖有点不好意思提起。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这句诗大家都是非常熟悉吧,出自杜甫的《赠花卿》。

    这个花卿便是花家先祖花敬定。

    全诗“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很多后人都以为这是一首赞美诗,但其实这是杜甫对花敬定的讽刺。

    花敬定因为平叛有功,居功自傲,骄横嚣张,擅自在民间享用只允许在宫廷演奏的音乐。

    古代讲究等级秩序,天子、官员、百姓所用音乐是不一样的,而且不能乱用。

    当杜甫听到花敬定享用的乐曲居然是宫廷御用,当即泼墨挥毫,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赠花卿》。

    这首诗实际上是在骂花敬定,僭用天子音乐,不守礼仪秩序,指责花敬定目无法纪、嚣张跋扈。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真正的意思就是:这首曲子只有在皇宫里能听见,在民间是听不到的。

    杜甫为了表达对花敬定的不满,之后还作了一首诗《戏作花卿歌》:“李侯重有此节度,人道我卿绝世无。既称绝世无,天子何不唤取守京都。”

    花敬定这样的人,皇帝应该把他调回京城,严加管教,不要让他留在成都,到处惹是生非!

    对于花家的这位先祖,花家只能闭口不提了。

    到了宋朝,花家也凭借祖传的骑射绝技,立下了军功,成为了将门,花荣在骑射方面更是有着举世无双的天赋,被花家寄予厚望,也因此花费了大量的钱财,希望能为花荣在禁军谋一份差事,寄望花荣能以精湛的武艺立下大功,带着家族更上一层楼!

    骑射,顾名思义,骑与射,简单地理解就是骑在马上射箭,是骑术与箭术的结合。

    花荣来到擂台上,傲然表示,辽人所谓的骑射根本就体现不出精湛的骑术和箭术,只知道策马狂奔乱射一气,那是仗着马好,不是术高!

    花荣反问萧奉先,这个骑射究竟是比马还是比术?如果是比马,那么花荣甘拜下风!如果是比术,那么花荣有话要说!

    辽人引以为傲的骑射到了花荣的口中成为了策马狂奔乱射一气,但是花荣偏偏还没说错,骑射不就是双方策马互射嘛!

    萧奉先等人被花荣气得怒火冲天,却又偏偏反驳不了,如果张安安不在场,萧奉先还可以耍横,但是现在么,只能强压心头怒火,反问花荣,你想怎么样?

    花荣表示,按照辽人提出的骑射,一来体现不出精湛的马术和箭术;二来,现在的场地就这么大,怎么比?策马狂奔在繁华的东京城?如果这样的话,分分钟就是交通事故,还怎么比?

    花荣说得很有道理,骑射是需要很大的场地的,而现在四周都是围观的百姓,挤得水泄不通,就算是到郊外,难道为了看两个人的比试,让皇帝等权贵也跟着移步吗?

    张安安抚掌大笑!

    萧奉先有点恼羞成怒了,大声向花荣表示就要选择骑射,至于怎么比,本大王不管!

    萧奉先已经忍不住开始耍横了,但却中花荣下怀。

    花荣说了这么多,激将法都提出来了,为得就是把节奏纳入自己的范围。

    花荣提出了一个建议,在开阔的地方策马狂奔式的对射根本就体现不出骑射的高明,在狭小的范围内,利用精湛的马术控住胯下的骏马跨越各种障碍,这才是马术的体现,同时再比拼箭术,这才是真正的骑射,骑术与箭术的完美结合!

    花荣的建议一经提出,立即得到了张安安的热烈响应。

    用张安安的话来说,花荣建议的方式既有观赏性又能体现真正的骑射!

    花荣表示今天是擂台赛,那么将骑射放在擂台上进行也是顺理成章的。。。

    今天的擂台可不是民间比武那种小擂台,是一个长20米宽20米的超级大擂台。

    花荣表示选手在擂台上各选半边,为对手布置障碍,在布置完障碍后,需要自己先行策马跨越障碍,这是以示公平,表明自己为对手布置的障碍是自己能做到的,至于说如果对手做不到,那就是你的骑术太差了!

    花荣此言一出,得到了满堂喝彩,尤其是张安安,兴奋地大呼小叫,精彩,要的就是这份精彩!

    花荣还没完,这只是体现了骑术,而骑射是骑术与箭术的结合,接下来自然是双方选手不但要控制胯下的骏马跨越障碍,还要相互对射,一心二用,这才是骑射!

    花荣还提高了难度,表示射人不算本事,双方选手各自在头盔的盔缨上系上一枚铜钱,射中铜钱者方为胜者,而且花荣还表示双方选手只能携带一支箭!

    盔缨,就是头盔顶部的装饰物。

    在冷兵器时代,古今中外的将领的头盔上都有这玩意,一方面有着装饰美观,表明彪炳战功的作用;另一方面,其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作用就是起到旗帜的作用。

    战场纷杂,杀生震天,再加上擂鼓之类的声音,将领就是喊破嗓子,也就左近十几来个人能听见。将佐要变换战术,调整运动方向,怎么指挥?靠旗帜。士兵们看旗帜走向,按职阶口口相传甚或直接以身作则地引领,即可实现实时的方向调动。旗帜,是战场上机动的无声指挥坐标。

    中下级军官没有旗帜,而在激烈、混乱的作战中,真正带领士兵冲锋陷阵的,正是这么一批人,他们靠什么让制下士兵实时识别自己的位置和运动趋势呢?就是盔缨。

    所以古人在头盔上插上各种标志物,一般以雉羽(即野鸡尾毛)或丝、麻线等做成的染色丝穗状饰物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