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国色芬芳在线阅读 - 童养夫四十一

童养夫四十一

    超化寺,位于河南省新密市南七公里超化街内,一处位于山东省鱼台县,是著名的佛教圣地。

    超化寺,原名“阿育王寺”,坐落于河南新密市超化镇之中心,西依嵩山,南傍马鬼山,北望青屏,东瞰大隗,绿树成荫,景色宜人。

    超化寺,素有北方江南之称,是著名的佛教胜地。

    超化寺,原名“阿育王寺”,坐落于河南省新密市超化镇之中心,西依嵩山,南傍马鬼山,北望青屏,东瞰大隗,绿树成荫,景色宜人。素有北方江南之称,是著名的佛教胜地。寺院拥有阿育王所供奉十九座佛陀真身舍利塔之一,列“名刹拾伍”。

    超化寺位于超化村,超化寺原名“阿育王寺”,坐落于河南省新密市超化镇之中心,建于东汉桓帝年间(公元147年),迄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有“超化古寺,名刹十五”之说,是佛教“净土祖庭”。它共分上、中、下三寺。上寺在超化二层寨,中寺位于超化塔坡,下寺位于超化街北,以下寺最大。其中下寺,又名“金钟寺”,现有房屋14所。

    寺院坐北向南,前有山门二道门,“超化古寺”,“名刹拾伍”八个砖刻大字,分别嵌存在二道门的前后横额上,和二道门相对的是一座佛陀大殿。大殿长16米,宽12米,高约10米。殿内有8根大圆木柱,以青石为基,屋檐全以斗拱构成,每组斗拱宽78厘米,高88厘米,伸长1.05米,斗间距1.15米。

    超化寺,虽经历代修整,但仍保持着清代早期的建筑风格。寺内有古桧柏两棵,均位于佛陀殿门前5米宽的月台上。东边一棵较大,周长5米,高约15米,群众称“李际遇拴马柏”或“刀痕柏”。超化寺在武则天和唐中宗时,南到三门沟,北到石羊岗,周围达10余公里。僧侣在2000人以上。历代不少名人履履相接,题咏甚多。

    寺院兴于北魏,盛于唐朝。据“北齐造像碑”记载,净土宗祖师昙鸾法师曾经在此担任维那,著名的超化吹歌本是宫庭音乐,也是在这时走进佛教,成为佛教法乐的。

    明朝时又流入民间,现今仍保留有六百多年前的笙、管、工尺谱等演奏、记乐遗物。寺院在唐朝时达到鼎盛,僧众有二千多人,寺院面积方圆二十里地,这里曾是净土祖庭,也是接纳十方衲子的一大道场。沧海桑田,几经兴衰寺院面目被毁,明清两代虽屡有修复却难见当年雄风。民国年间倭寇入侵,战乱不断,僧人为护民众,寺院惨遭浩劫,院墙坍塌,庙宇被毁。

    超化阿育王寺,俗称超化寺,位于河南省新密市南七公里超化街内,西依嵩山,南傍马鬼山,北望青屏,东眺大隗,绿树成荫,景色宜人,素有北方江南之称,是著名的佛教圣地。该寺始建于隋开皇元年(五八一年),唐代达鼎盛时期,僧众两千余人,全国寺院名列第十五。超化阿育王寺始于东汉,兴于北魏,大盛于唐,至今已有近两千年历史,因供奉佛骨舍利,“名刹十五”。

    据传释迦牟尼灭度百年后,阿育王将佛祖的真身舍利分为8万4千份,造塔8万4千座,中国得十九份,造19塔,其中大家熟知的发现真身舍利的陕西法门寺阿育王塔位列第五,超化寺佛祖真身舍利现存于河南省博物院。传说超化寺原分为上中下三个寺院。有僧众2000余人,规模宏大,香火旺盛。

    寺内有北齐河清三年(五六四年),武平二年(五七一年)造像碑各一通,唐上元年间《超化寺碑记》,金代元好问诗碑,元延七年(一三二〇年)塔铭及明清重修碑等共记十九通。寺外有塔林,碑多已不见,碑座多埋入土中。历代文人贤达遍访于此,如黄庭坚,元好问等,都留下了可考的佳作。

    超化寺从鼎盛到衰败似乎是一个谜,没有人能说清楚具体的原因。只是据民间传说,超化寺规模庞大:今天的东店,在寺东边,是当时和尚开的旅店和饭店,东西往来客商吃住在此;西边的莪沟,是一个天然水库,是当时和尚放养鹅鸭的地方;水库北岭上的绥水河,又叫晾翅河,是每天下午鹅鸭出水晾翅的地方;寺南的草庄是当时和尚喂养骡马和垛柴草的地方;碾沟是当时和尚碾米的地方;河西沿是当时和尚建筑水牢的地方;河西塔湾是和尚死后埋葬和建塔的地方。足见超化寺的势力是多么强大。

    超化寺毁于战乱的可能性极大,据推测应在五代十国时期或者与南宋同时代的金朝。这个时代中原地区战争频繁,人民流离失所,文化薄弱,历史断节较多。经营几千年,消失一瞬间。

    在历史的长河中,任何一个细小的因素都可以让超化寺灰飞烟灭,荡然无存,而且过去从没有向现代这样重视保护古代文化遗产。而如今除了留下的残垣断壁之外,还有的就是超化吹歌了,这个存在几千年的宫廷乐曲,传到超化寺,又传给超化的历代村民,现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净土之教,以弥陀三经为圣言量。正法时代,马鸣中兴大乘,赞为方便之殊;龙树解释华严,揭示易行之道;天亲回向菩提,论述愿生之偈;此三大士,皆在天竺弘扬净土者也。逮及像法,教流东土,自汉及晋,诸宗未启;而庐山远公,结一百二十三人为莲社。净土一宗(又名莲宗),特开中国各宗之首。

    自后魏神鸾,修西方之观;唐道绰,专净土之业,而净化大行。至善导大师,提倡专修,而念佛法门,遂以普及;道风所届,远达扶桑,致尊为弥陀化身。同代承远、法照、少康三大师,咸有异征,殆皆西方菩萨,来化此土者欤。自宋以来,如永明以禅而归净,昭庆以律而归净,云栖、灵峰诸师,教宗贤台而归净。总之,无论系何宗教,莫不以净土法门,为自利利他之宗要。净宗源流,大略如此。

    超化寺的更重要的价值在于被认为是净土宗的“祖庭”。昙鸾却在超化寺担任维那,即当时超化寺的管理者之一。说明他在此开拓中国净土宗,超化寺自是“净土祖庭”。多数佛教法师学者指出:超化寺正是昙鸾在此创研净土宗的发祥地之一,是佛教界的一个重大发现。从这个意义上讲,超化寺和法门寺一样,藏有佛骨舍利;又和少林寺一样,是中国佛教支流的祖庭。由此可以看出,超化寺的价值何等重要,一言以蔽之:超化寺等于法门寺加少林寺。

    超化寺塔位于超化镇超化村,该塔又名曰“舍利塔”,位于超化下寺西南坡。建于唐开元二年(714年),为13级方形砖塔,高30余米。塔基南北长7米,东西宽7.1米。壁厚2.1米。砖长40厘米、宽17厘米,质地坚硬细腻,经千余年风雨侵蚀仍坚实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