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初唐:砥砺前行在线阅读 - 第一章 战(二合一)

第一章 战(二合一)

    第262章战

    吐蕃逻些。

    大论府。

    一个膀大腰圆,身子肥硕,一脸络腮胡子的中年人正紧皱眉头,看着自己的心腹传来的消息,心头没由的略感慌乱。

    “如此说来,陇西河湟我们结识的地方官大多都调离了?”

    中年人正是此刻吐蕃的最高掌权者大论噶尔东赞。

    大论类比丞相,上面自然有皇帝吐蕃人称赞普。

    不过此刻的吐蕃赞普芒松芒赞年幼,松赞干布临终托孤噶尔东赞,令他总揽全局。头几年,噶尔东赞朝中还有对手,但他政治手段通天,与苯教联合,形成了宗教政治,吐蕃满朝文武都是苯教教徒,他的话比赞普还要好使。

    噶尔东赞有几分周公旦的味道,他总揽吐蕃大局之后,讨伐羊同、洛沃和藏尔夏、灭白兰部统一高原,还进行一系列制度改革划定田界、改革税制,效仿中原建立户籍、制定法律,将吐蕃从部落推向一个国家。

    如果说松赞干布对吐蕃的建设是零到一的突破,那么噶尔东赞掌权的这段时间却是从二走到九。

    吐蕃在噶尔东赞的带领下,已经拥有了称王称霸的实力。

    但空有实力不够,噶尔东赞拥有超凡的战略眼光,甚至在整个东亚都排得上号,他知道想要真正成为一番霸主,除了稳固的根基以外,还得有足够的资源,支持他们南征北战。

    高原的物资并不差,只是过于分散,相互间山连着山运输困难。

    近距离征伐无妨,一旦拉长战线,后勤补给将会是大问题。

    青海湖能够完美的解决吐蕃面对的问题。

    只是唐朝实力实在太强,多年前松赞干布在松州之战的时候试探过。

    松赞干布可不是直接攻打松州的,而是先进攻吐谷浑,将吐谷浑打的败走青海之阴,然后又击破了青海周边的党项及白兰诸羌,已经夺取了青海的大部分控制权,然后勒兵十万入寇松州。

    当时唐军主力未至,仅牛进达的先锋军就让他们吃了不小的苦头。

    面对后续的侯君集、执失思力,松赞干布、噶尔东赞意识到实力差距太大,果断撤退,放弃青海湖,撤回高原。

    如果松州之战,唐军的表现言过其实,松赞干布一代雄主,又怎么可能将吃进嘴里的rou吐出来?

    经此一战,松赞干布、噶尔东赞改变了战略,先征讨周边小势力,凝聚力量,寻机夺取青海湖。

    这些年噶尔东赞一直在布局,暗中分化吐谷浑,离间吐谷浑的君臣关系。

    当年吐谷浑丞相宣王劫持诺曷钵意图奔吐蕃,便是噶尔东赞的手笔。

    只是席君买横空出世,领着一百二十人直接冲到了万军丛中将吐谷浑丞相砍杀了,功亏一篑。

    除了针对吐谷浑,噶尔东赞面对巨无霸一样的大唐帝国,双管齐下,一方面年年进贡,表示诚意,派使者常驻长安四夷馆,了解朝廷风向,另一方面派遣心腹入唐经商,通过贸易与唐军边陲的商人、豪绅建立关系,窥视陇右河湟以及凉州境内的军事情况。

    噶尔东赞此刻自然不敢觊觎唐朝的疆域,只是陇右河湟与凉州跟吐谷浑接壤。

    他们一旦出兵吐谷浑,唐军如果要支援,必从这两地出兵。

    这两地守备松懈,也就意味着唐军想要支援,就得从别处调兵。

    为了夺取青海湖,噶尔东赞将一切都考虑在内。不论是边境防备,还是唐朝朝廷的整体方针动态。

    也正是因为这份严谨认真的布局,历史上吐蕃出兵吐谷浑的时候,拿捏住了朝廷的死xue。

    朝廷的重心都在海东半岛,腾不出手收拾吐蕃,只能接收大量逃难的吐谷浑部众,以作安抚。

    等到解决了海东半岛的时候,吐蕃已经在青海湖站稳了脚跟。

    原本一切的走向,都在噶尔东赞的布局之中,可最近陇右河湟地方官员的轮换过于频繁。

    这一异常举动,让噶尔东赞敏锐的察觉到了异样,将负责此事的坌达晖叫到逻些,亲自询问情况。

    坌达晖从怀中掏出一张羊皮,说道:“这些是轮换的名单,他们之前的一些履历,属下都打听过了。”

    松赞干布接过羊皮,见羊皮上写道:

    “凉州总管阿史那忠,生擒颉利可汗,在唐廷东征,西抚,北伐,去年深入漠北破五姓铁勒,因功升为凉州都督、”

    “鄯州刺史丘行恭,将门世家,今七十有三,富有勇力,善于骑射早年跟随贞观天子征战四方,攻取长安,消灭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

    “廓州刺史梁建方,永徽二年,为右武候将军,败窦州、义州寇边之众,击松外蛮,下其部落七十二所,永徽元年,大破处月朱邪孤注于牢山,斩首九千级,虏渠帅六千,俘牲口万余,获牛马杂畜七万……”

    “姚州刺史刘仁愿,弘文馆学生,入选右亲卫,曾经随贞观天子出巡外地,徒手与猛兽搏斗,骁勇非常,贞观十九年的征伐高句丽战争,因战功受到唐太宗的嘉奖,破格升为上柱国……”

    余下还有薛孤吴仁、高德逸之辈,无一例外,都能从他们身上寻得多多少少的战功。

    噶尔东赞战略眼光是何等的了得,瞬间就明白了。

    唐廷这是在陇右部署军事力量……

    不然没有任何理由,在最为关键的州府要地将刺史换作身负军功的将官。

    因为有丝绸之路,陇右发展的势头很好。

    司马光曾在资治通鉴中写道:是时中国盛强,自安远门西尽唐境凡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

    当然司马光写的并不是这个时候的陇右,而是未来……

    但正是因为有前人栽树,后人才可以乘凉。

    丝绸之路的繁华,让凉州成为仅次于长安、洛阳的存在,让陇右一地,坐拥巨大的发展前景。

    唐廷也一直很重视陇右的发展,调换的三位刺史都是能臣干吏,他们将三州地治理的很好。

    唐廷让三个将帅来替换他们,必然会限制良好的发展势头。

    这种反常的行为,唯有这一种解释。

    “快,去请副大论,即三尚特来议事。”

    副大论是副相,而三尚一论是吐蕃特有的官制,简单的来说就是吐蕃国内的四大家族。

    三尚为上部之没卢氏、下部之琛氏、中部之那曩氏,是为赞普之外戚。

    其实古来的说法是三尚一论,三尚是外戚,一论是韦氏,论是大论的意思……

    也就是说大论多出韦氏,不过现在吐蕃由噶尔东赞完全把持,什么韦氏,自然萎了。

    噶尔东赞治理吐蕃的方式采用了霸府制度,也就是说吐蕃共尊赞普,但政令出大论之手,由噶尔东赞独持国柄,代行君事。

    故而每有大事,都是在大论府商议的。

    最后将商议的结果通知赞普一声就好。

    还未掌权的赞普是没有资格说不的。

    不多时副大论达延莽布支、以及没卢氏赞丽、琛舫朴、那曩不宥一并抵达,除了他们五个,参加会议的还有两个晚辈,分别是噶尔赞悉若多布,噶尔钦陵赞卓,两人都是噶尔东赞的儿子。

    虽是后辈,但已经展露了超凡的天赋,赞悉若多布有他父亲之风,文武兼之,而噶尔钦陵赞卓痴迷军略,年纪轻轻已经历经大小战役三十六场,无一败绩,在吐蕃军中有着很高的威望,甚至超越了他的兄长。

    噶尔东赞对于自己这两个儿子很是器重,不管多重要的国事,只要他们愿意来听,都不会反对。

    哪怕于理不合。

    也没人敢跟噶尔东赞来说这个道理。

    噶尔东赞将唐朝增强陇右军事部署的事情告之众人。

    此话一出,堂下六人,无不变色。

    松州一战的结果他们记忆犹新,目前还不敢与唐廷正面对抗,但青海湖这块肥rou,他们也是志在必得。

    故而上下一直都没有争出一个好的方法。

    不过唐廷着重发展陇右经济,对于陇右的军事发展有些懈怠。于他们而言就是机会……

    现在?

    “怎么会这样?”

    没卢氏赞丽惊呼出声。

    他一直是激进派,对于青海湖垂涎三尺。

    那曩不宥道:“必然是因为唐廷出了能人,发现了我们的异动。我早说了,你们太小觑唐廷了,真以为贞观天子跟李靖死了,他们就没人了?你们可以为所欲为?”

    不同说,那曩不宥定是保守派的。

    其实那曩不宥早年也很激进,跟着松赞干布南征北讨,纵横四方,只以为吐蕃军队可以踏平任何一个敌人。

    直到牛进达的一次突袭……

    那曩不宥见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天兵天将。

    当时松赞干布还有些不服气,想要再打一场,结果八个大臣死谏,直接自杀在松赞干布的面前,不敢再打了。

    那曩不宥现在还有一定的阴影,只是“人微言轻”,左右不了大势,在这时候教教冷水,找一些存在感。

    果然,并没有人理会那曩不宥的发言。

    琛舫朴道:“真让唐廷完成部署,我们的处境可就难了。想要打赢,唯有速战速决,一击而中。不能耗,我们耗不起。”

    噶尔东赞点头认同,这也是他们一直不敢出兵的原因。

    吐蕃已经起势,他们并不惧战,也不认为自己在战场上遇到唐军一定输,真要怯懦的连战都不敢战,也不敢拔唐朝的虎须,只是他们知道敌我的优劣势。

    唐军国力太厚,他们经得长年累月的持久战,甚至受得起多次大规模的大败。

    可吐蕃不行,一旦战斗陷入僵局,或者军队受损过巨,整个国家就会分崩离析。

    故而他们在等一个机会,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举拿下吐谷浑,在唐廷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将青海湖掌控在手,然后依托地形严防死守。

    那时候,他们有了青海湖的资源,就有跟唐廷耗下去的资本。

    现在唐廷洞察了他们的想法,他们出兵吐谷浑,唐廷必然支援。

    双方就会在吐谷浑的疆域互相消耗,这是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噶尔东赞没有说话,而是望向副大论达延莽布支。

    达延莽布支并不是出身吐蕃世家,而是基层出来的干吏,有着非凡的才能,深得噶尔东赞器重,甚至不惜顶着压力,将他提拔为副手。

    达延莽布支主要负责拉拢收买吐谷浑国内亲蕃官员、制造叛乱,当年吐谷浑丞相宣王叛乱就是他的手笔,只是席君买横插一手,不然他们已然得逞。

    达延莽布支说道:“大论真要动兵,属下可保证吐谷浑素和贵临阵倒戈。还有吐谷浑十部中,三部按兵不动。”

    噶尔东赞道:“好!此战若胜,副论第一功臣。”

    那曩不宥一脸不悦,却也不敢说什么。

    没卢氏赞丽喜道:“大论这是下定决心了?”

    噶尔东赞道:“当然,夺取青海湖是本论与松赞干布赞普在初见的时候就定下的目标,这些年用心发展,一切都是为了达成这个目的。不打不是惧怕唐廷,而是等待更好的机会。现在我们的意图既然暴露,那也没有什么好说的……诸位,哪怕再次与唐庭为敌,青海湖也必须在我们吐蕃的掌控之下。”

    “这是松赞干布赞普临终的夙愿,我们有必要完成他的夙愿……”

    噶尔东赞捶着胸口,大声喊着。

    刹那间,堂下的目光炽热又坚定,即便是怯战的那曩不宥,也捶起了胸口。

    这时对他们心中最伟大的赞普的敬重。

    平心而论,噶尔东赞对于吐蕃的发展功勋已经超越了松赞干布。

    但是论及人格魅力,噶尔东赞离松赞干布差的很远。

    也许这就是君与臣的差别。

    “去准备吧!”

    噶尔东赞手一挥,达延莽布支、没卢氏赞丽、琛舫朴、那曩不宥一并告退。

    议事厅只余下噶尔东赞、噶尔赞悉若多布,噶尔钦陵赞卓三人。

    钦陵赞卓激动的道:“父论,孩儿愿为先锋,为伟大的松赞干布赞普夺取青海湖。”

    赞悉若多布道:“父论,孩儿也愿为先锋,为吐蕃、为父论夺取青海湖。”

    噶尔东赞看着自己最出色的两个儿子,一下子不知如何选择,索性道:“好,你们有此心,便为左右先锋,一并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