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 海关事务所的更替
胡小岩坐镇上海,偶尔出巡江浙两广查铁路之疏,经世日久而不履东三省之地。
1901年正月月底,恩科三甲新鲜出炉。状元刘春霖、榜眼朱汝珍、探花商衍鎏(依历史)。刘春霖被任命为铁路局参赞,朱汝珍入南京长江大桥参赞,商衍鎏入新开办的太学为太学(国子监)老师并总理各国事务所衙门行走。
整体来看似乎商衍鎏更受信任,但大家都明白这三人无信任与否的区别,他们全都被任命实务,而不是从前的授翰林院修撰和编修。一千三百年来的科举考试中每三年一次,状元起码有好几百名,但真正成为国之栋梁的却很少很少,一个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并不受重用,这些人入了翰林院后就泯然众人矣,另一方面官场讲究门第和辈分。刘春霖这个状元郎固然才华出众但如果没有一个好的门第,那么想出头就很难。而除了门第还存在一个辈分的问题,比如说你的老师官职是三品,那么你很难爬到二品的位置上去,这就是潜规则。这在历史上并不少见,比如说宋玉本来应该是状元之才,但他的哥哥名次太低,于是皇帝将宋玉的哥哥和他的名次掉了个。
1901年初的殿试总体而言是成功的,但也有不少瑕疵。因为宣武帝与臣子们的协商实质上还没有达成一致,他只是强令臣子们去改革科举。不过这一次科举的成功,也必然会给科举考试带来一些新的变化。
比如此次考试虽然分了明经科、进士科和专业科的考试,但各省并没有大力推行下去。而且各省的士子们也并没有真的去报进士科和专业科,大家还是像从前一样报的是明经科。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对自己的才学信心十足。
此次的状元郎榜眼探花依旧考得是明经科,这让载沣和胡小岩都大为失望。
载沣其实是恼怒,因为他的第一份改革的主张就被下面人给无视了。这彻彻底底的就是打脸。于是二月初,载沣召见了李鸿章后和奕劻后,三人商谈三天终于拿出了具体的考试举措。
明经科主要考四书五经,里面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礼记》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而《春秋》则指的是严复的《春秋新解》。
除此以外还有《大国崛起系列》为标志的外国史与《大英百科全书》。
整个明经科分为三天,一共十八道题目。
进士科除了四书五经外,以史论和政治经济体制,农家兵家杂记无所不包,诸子百家等等多方面为主。主要考的是策论与应用。最关键的是每个考进士科的必须精通一门外语。其中试卷的一半是用外语来考核。
整体而言明经科与原科举比起来变化不大,只是增加了一些与西学接轨的科学与历史知识。
而进士科却是以诸子百家与西学为主,与原科举比起来难度更大,非在国外历练过的很难考中。
科举的变化大,那么官场的变化就更大了,总理各国事务所衙门正式改制为外交部,礼部正式拆分,除了原本的礼部衙门外,又加了外交部和教育部。外交部属于总理各国事务所衙门总理奕劻直辖,副手唐绍仪,教育部为严复领导。
户部也开始拆分,分为内廷和国家户部。从今而后,国家户部每年出资五百万给内廷后。国家户部不再承担内廷的任何花费,内廷的财政除了国家拨款外,以各地的皇庄进项为主。内廷也开始裁撤人员。
国家户部正式开始成立专门的税收部门和监察部门,原历史的四川总督锡良被任命为监察部二品长官。税收部门除农税商税外,开始正视海关税收。
二月底,朝廷下旨要求中国上海海关税务司长官郝德被要求即刻进京。
英国公使窦纳乐强烈抗议,但被载沣和李鸿章拒绝。
郝德无法,三月初进京后的当天就拜访了窦纳乐。
三月八号,窦纳乐与郝德前往上书房求见宣武帝载沣,接见的有·李鸿章和奕劻。
三月十五日,宣武帝载沣正式下诏取消郝德的上海海关税务司长官的职务。上海海关税务所由外交部副官唐绍仪带商衍鎏前往上海接管。这中这终结了中国的海关税务所被英国人霸占42年的历史。
唐绍仪接管海关事务所后第一件事就是查账。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很多香蕉皮都在网络上歌唱郝德就任海关事务所衙门后,海关事务所是全满清最清廉的衙门!事实上呢?狗屎!换成任何一个人来掌管他国的海关事物也不可能清廉的起来。只不过是把账本做的更漂亮而已。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一查郝德离开中国回到英国后的生活状况就能明白。郝德本人一开始全部身家还不到十万美元,但回国后他的身价起码是上千万美元!还有英国人在海关事务所安插的那些人,这些人被解雇后,每个人得身价至少都是上万美元。
清廉?清廉这个词语在资本主义社会是不存在的。清廉只是因为他所图谋的比贪污的那些更多而已。
唐绍仪拿到证据(感谢郑钧的内务调查科,在此之前就已经按照胡小岩的意思开始调查郝德等人)后,并没有声张,只是将大多数有企图的洋人给解雇,同时从各国和内地再次雇佣了一批人来取代。
拿下海关事务所衙门后,宣武帝每年的财政开始充裕起来。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四川总督铁良到任后,很快就把握住了四川大权。因为他是满人,所以军政大权几乎无人敢和他争斗,而且铁良到达四川还带去了一千装备精良的护陵军。这个千人队也是他立足四川的根本。
但问题就在,当洋人投资进入四川成立铁路修建公司的后,四川人不答应了。川人的想法就是要修铁路,也不用洋人的钱,四川各地的大商人联合起来向铁良施压,要求驱逐洋人投资,改为民间集资修路。
消息传回,无论是宣武帝载沣还是中堂李鸿章抑或是胡小岩立马崩溃。
四月底,被抗议和围堵无计可施的铁良将折子递到宣武帝载沣的案头。载沣与李鸿章商议后,觉得应该同意四川民众的请求。
但这点却让各国公使得知。于是各国公使又不满意了。
铁路修建其实并不赚钱,赚钱的是铁路修好后的过路费!君不见美国南北大贯通后的铁路一年的运输量?更何况满清还是一个落后国家,一旦铁路修好后,十万公里铁路一旦连通其能产生的经济效益简直是海量的,无论是洋人的商品顺着铁路进入中国内地,还是中国内地的原材料顺着铁路流向各国。这一笔笔的真金白银没有哪一个会不动心。
如果今天四川的大商人可以要求满清撤去洋人的投资,那么明天两广,江浙等地的大商人是不是也可以要求洋人撤资自主招募资金修建铁路?那各国公使之前费了老鼻子劲还大打出手的一幕幕不就白搞了?
以窦纳乐、康格和克林德等人为首的各国公使正式提出抗议。
宣武帝载沣抓瞎了。十万公里铁路计划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用铁路贯通大江南北,那么到时候的税收肯定会有所增加。其次在军事上的作用就更大了。从前左中堂西征不就是因为没有铁路,而导致军队在路上都走了两个月吗?如果有了铁路,只要几天功夫军队就可以运送到全国各地。这对于满清朝廷的稳定性来说尤为重要!
满清早就一塌糊涂了,就差一个契机满清就会彻底完蛋!宣武帝载沣同意十万公里铁路计划根本就不是为了什么狗屁的赚钱或者民生。而是为了控制住大清的局势,让满人的统治能够更加稳固。更何况修建铁路又不花朝廷一分钱!!!
李鸿章急招胡小岩进京询问。
在上海的胡小岩接到电报后苦笑连连。他总不能告诉载沣和李鸿章,十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就要爆发了,到时候无论是英镑还是法郎抑或是马克全都要贬值。最过分的是现在的一万马克,到时候连一两白银都兑换不到。还有法郎英镑虽然要好一点,但到战争中后期几十英镑兑换一两白银也算是正常的。
现在拉来二十亿美元的投资,到了十年后,说不定只要还十亿甚至只要五亿就好了。胡小岩签订的贷款协议上面明文规定的是偿还时是按各国的货币来算的,而不是按白银来算的。这就是胡小岩特意要求写在协议上的坑。
原历史时空,各国跟满清签订协议最喜欢干的也是这样。他们要求的赔偿根本不是白银,而是他们本国的货币。而汇率么当然是掌握在洋人的手里。他们要白银贬值白银就必须贬值。他们要白银升值白银就必须升值。
而胡小岩没实力控制汇率,不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会帮助他做到这点。只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这种事情怎么能够告诉载沣和李鸿章?
1901年正月月底,恩科三甲新鲜出炉。状元刘春霖、榜眼朱汝珍、探花商衍鎏(依历史)。刘春霖被任命为铁路局参赞,朱汝珍入南京长江大桥参赞,商衍鎏入新开办的太学为太学(国子监)老师并总理各国事务所衙门行走。
整体来看似乎商衍鎏更受信任,但大家都明白这三人无信任与否的区别,他们全都被任命实务,而不是从前的授翰林院修撰和编修。一千三百年来的科举考试中每三年一次,状元起码有好几百名,但真正成为国之栋梁的却很少很少,一个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并不受重用,这些人入了翰林院后就泯然众人矣,另一方面官场讲究门第和辈分。刘春霖这个状元郎固然才华出众但如果没有一个好的门第,那么想出头就很难。而除了门第还存在一个辈分的问题,比如说你的老师官职是三品,那么你很难爬到二品的位置上去,这就是潜规则。这在历史上并不少见,比如说宋玉本来应该是状元之才,但他的哥哥名次太低,于是皇帝将宋玉的哥哥和他的名次掉了个。
1901年初的殿试总体而言是成功的,但也有不少瑕疵。因为宣武帝与臣子们的协商实质上还没有达成一致,他只是强令臣子们去改革科举。不过这一次科举的成功,也必然会给科举考试带来一些新的变化。
比如此次考试虽然分了明经科、进士科和专业科的考试,但各省并没有大力推行下去。而且各省的士子们也并没有真的去报进士科和专业科,大家还是像从前一样报的是明经科。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对自己的才学信心十足。
此次的状元郎榜眼探花依旧考得是明经科,这让载沣和胡小岩都大为失望。
载沣其实是恼怒,因为他的第一份改革的主张就被下面人给无视了。这彻彻底底的就是打脸。于是二月初,载沣召见了李鸿章后和奕劻后,三人商谈三天终于拿出了具体的考试举措。
明经科主要考四书五经,里面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礼记》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而《春秋》则指的是严复的《春秋新解》。
除此以外还有《大国崛起系列》为标志的外国史与《大英百科全书》。
整个明经科分为三天,一共十八道题目。
进士科除了四书五经外,以史论和政治经济体制,农家兵家杂记无所不包,诸子百家等等多方面为主。主要考的是策论与应用。最关键的是每个考进士科的必须精通一门外语。其中试卷的一半是用外语来考核。
整体而言明经科与原科举比起来变化不大,只是增加了一些与西学接轨的科学与历史知识。
而进士科却是以诸子百家与西学为主,与原科举比起来难度更大,非在国外历练过的很难考中。
科举的变化大,那么官场的变化就更大了,总理各国事务所衙门正式改制为外交部,礼部正式拆分,除了原本的礼部衙门外,又加了外交部和教育部。外交部属于总理各国事务所衙门总理奕劻直辖,副手唐绍仪,教育部为严复领导。
户部也开始拆分,分为内廷和国家户部。从今而后,国家户部每年出资五百万给内廷后。国家户部不再承担内廷的任何花费,内廷的财政除了国家拨款外,以各地的皇庄进项为主。内廷也开始裁撤人员。
国家户部正式开始成立专门的税收部门和监察部门,原历史的四川总督锡良被任命为监察部二品长官。税收部门除农税商税外,开始正视海关税收。
二月底,朝廷下旨要求中国上海海关税务司长官郝德被要求即刻进京。
英国公使窦纳乐强烈抗议,但被载沣和李鸿章拒绝。
郝德无法,三月初进京后的当天就拜访了窦纳乐。
三月八号,窦纳乐与郝德前往上书房求见宣武帝载沣,接见的有·李鸿章和奕劻。
三月十五日,宣武帝载沣正式下诏取消郝德的上海海关税务司长官的职务。上海海关税务所由外交部副官唐绍仪带商衍鎏前往上海接管。这中这终结了中国的海关税务所被英国人霸占42年的历史。
唐绍仪接管海关事务所后第一件事就是查账。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很多香蕉皮都在网络上歌唱郝德就任海关事务所衙门后,海关事务所是全满清最清廉的衙门!事实上呢?狗屎!换成任何一个人来掌管他国的海关事物也不可能清廉的起来。只不过是把账本做的更漂亮而已。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一查郝德离开中国回到英国后的生活状况就能明白。郝德本人一开始全部身家还不到十万美元,但回国后他的身价起码是上千万美元!还有英国人在海关事务所安插的那些人,这些人被解雇后,每个人得身价至少都是上万美元。
清廉?清廉这个词语在资本主义社会是不存在的。清廉只是因为他所图谋的比贪污的那些更多而已。
唐绍仪拿到证据(感谢郑钧的内务调查科,在此之前就已经按照胡小岩的意思开始调查郝德等人)后,并没有声张,只是将大多数有企图的洋人给解雇,同时从各国和内地再次雇佣了一批人来取代。
拿下海关事务所衙门后,宣武帝每年的财政开始充裕起来。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四川总督铁良到任后,很快就把握住了四川大权。因为他是满人,所以军政大权几乎无人敢和他争斗,而且铁良到达四川还带去了一千装备精良的护陵军。这个千人队也是他立足四川的根本。
但问题就在,当洋人投资进入四川成立铁路修建公司的后,四川人不答应了。川人的想法就是要修铁路,也不用洋人的钱,四川各地的大商人联合起来向铁良施压,要求驱逐洋人投资,改为民间集资修路。
消息传回,无论是宣武帝载沣还是中堂李鸿章抑或是胡小岩立马崩溃。
四月底,被抗议和围堵无计可施的铁良将折子递到宣武帝载沣的案头。载沣与李鸿章商议后,觉得应该同意四川民众的请求。
但这点却让各国公使得知。于是各国公使又不满意了。
铁路修建其实并不赚钱,赚钱的是铁路修好后的过路费!君不见美国南北大贯通后的铁路一年的运输量?更何况满清还是一个落后国家,一旦铁路修好后,十万公里铁路一旦连通其能产生的经济效益简直是海量的,无论是洋人的商品顺着铁路进入中国内地,还是中国内地的原材料顺着铁路流向各国。这一笔笔的真金白银没有哪一个会不动心。
如果今天四川的大商人可以要求满清撤去洋人的投资,那么明天两广,江浙等地的大商人是不是也可以要求洋人撤资自主招募资金修建铁路?那各国公使之前费了老鼻子劲还大打出手的一幕幕不就白搞了?
以窦纳乐、康格和克林德等人为首的各国公使正式提出抗议。
宣武帝载沣抓瞎了。十万公里铁路计划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用铁路贯通大江南北,那么到时候的税收肯定会有所增加。其次在军事上的作用就更大了。从前左中堂西征不就是因为没有铁路,而导致军队在路上都走了两个月吗?如果有了铁路,只要几天功夫军队就可以运送到全国各地。这对于满清朝廷的稳定性来说尤为重要!
满清早就一塌糊涂了,就差一个契机满清就会彻底完蛋!宣武帝载沣同意十万公里铁路计划根本就不是为了什么狗屁的赚钱或者民生。而是为了控制住大清的局势,让满人的统治能够更加稳固。更何况修建铁路又不花朝廷一分钱!!!
李鸿章急招胡小岩进京询问。
在上海的胡小岩接到电报后苦笑连连。他总不能告诉载沣和李鸿章,十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就要爆发了,到时候无论是英镑还是法郎抑或是马克全都要贬值。最过分的是现在的一万马克,到时候连一两白银都兑换不到。还有法郎英镑虽然要好一点,但到战争中后期几十英镑兑换一两白银也算是正常的。
现在拉来二十亿美元的投资,到了十年后,说不定只要还十亿甚至只要五亿就好了。胡小岩签订的贷款协议上面明文规定的是偿还时是按各国的货币来算的,而不是按白银来算的。这就是胡小岩特意要求写在协议上的坑。
原历史时空,各国跟满清签订协议最喜欢干的也是这样。他们要求的赔偿根本不是白银,而是他们本国的货币。而汇率么当然是掌握在洋人的手里。他们要白银贬值白银就必须贬值。他们要白银升值白银就必须升值。
而胡小岩没实力控制汇率,不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会帮助他做到这点。只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这种事情怎么能够告诉载沣和李鸿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