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三国:从杀人亡命开始在线阅读 - 第83章 歌颂

第83章 歌颂

    终于跑完,大家都是满头汗,一身土。

    洗了手,一溜烟奔回自己队中,等着开饭。

    热乎乎的汤饼端了上来。饼是麦饼,汤是rou汤。每人能分两块rou,麦饼则管饱。战士们大快朵颐,吃的极为开心,将训练积累的怨气扔到九霄云外。

    吃完饭后,邓生等有家室的将领才姗姗来迟,见到关羽在,不由大惭,连忙上前谢罪。

    关羽摆摆手道:“本是休沐,不必来军营,何罪之有!”

    邓生等将恭敬站起,心中决定:“从明日起,必须在战士们晨练之前赶到!”

    保安、延安二营,或者叫二曲,合计千余人。

    保安营司马邓生,假司马卜律,辖五屯,屯长分别为支罗、胡赤儿、奚木豹、陆鹄和冯林。

    延安营司马黄立,假司马郑朴,辖五屯,屯长分别为张乾、郭伯、常固、李孟和李堪。

    这李堪就是跟徐晃一起被俘虏的郡兵都伯。

    关羽所俘虏的郡兵,除了徐晃外,一个都没放。

    他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投降,要么干苦力。

    李堪出身豪强,哪里肯干苦力?从贼就从贼,有什么了不起!这关羽乃是河东老乡,如此勇武,日后定然是能成大事的,跟着他未必没有前途。

    杨沛刚站到面前,还没等发问,李堪便主动叫道:“某愿降。”

    非但如此,李堪除了将他几个宾客给说服归降外,还现身说法,大谈跟随关羽的前途,半数郡兵都是被他忽悠投降的。

    关羽扩军至千人,李堪功劳不小。

    投降郡兵都是任命为普通战士,只有李堪例外,关羽破格将他提拔为都伯,他几个宾客也拨为他下属。

    李堪主动要求潜入邬县或永宁关任内应,未获准许。

    在攻击东里之时,李堪身先士卒,猛冲猛打,斩杀多人。

    其所属的屯长运气不佳,中流矢身亡,关羽看了军功簿后,便将李堪提拔为屯长。

    得知李堪尚未婚配,关羽接受杨沛的建议,将昆健都兰的一个堂姐许配给了李堪。

    李堪与关羽一定程度上做了连襟,归属感和忠诚度快速上升。

    最主要的是李堪对关羽前途看好。

    这段时间相处,关羽等人动不动就把太平道即将造反、汉室将衰挂在嘴边,李堪结合平时所见所闻,判断此事是真非假,不由心中火热——

    汉室将衰,莫非又到了群雄逐鹿之时?

    老一辈人讲过的云台二十八将故事蹭蹭跃上脑海。

    我李堪,是不是也能跟随关羽一起“攀龙鳞、附凤翼,以成其所志”?

    封候拜将、光宗耀祖,或许不是不可能!

    原来保安营五個屯长,王方、丁硕战死,邓生、黄立升为司马,昆健都粘转入民事,任为主簿,受长史杨沛领导。

    新任的这十个屯长,大都是从都伯、什长等立功升迁。

    战士们见关羽处事公平,提拔时不看亲疏,只看战功,皆喜。

    许多新战士对关羽的感情从敬畏渐渐转为敬服。

    爱兵如子,练兵如钢,奖罚如镜,故上下同欲,将士用命。

    保安、延安二营,渐渐有了一支精兵的雏形。

    关羽专心练兵,偶尔回去,陪陪诸女,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到了七月。

    谷中旋麦该收割了。

    有赖于挨着汾水,干旱纯靠人力挑水浇地,终于保住了这几百亩麦子。

    虽然歉收,但每亩居然有一石之多,比外面的良田也不遑多让。

    完成抢收后,看着成垛的麦捆,谷中数千军民欢声雷动,高呼“关公”。

    今年不会挨饿了!

    许多胡民都来自投鹿屠各,以前没种过麦,看着自己辛苦数月的成果,热泪盈眶,围绕着关羽、都兰等人又唱又跳。

    一些老胡人用沙哑苍凉的嗓子唱起歌来。

    众胡人纷纷相和。

    关羽恶补之下,已经能大致听懂匈奴语。

    他们唱的大意是:

    “感谢上天送来天人一般的关公,

    带领大家迁移到美丽的白波谷,

    寒风吹不到,暴雨淋不到,

    有良田,有水源,有粮吃,有衣穿,

    祝愿关公与阏氏们健康长寿。”

    拉秀和拉雅姐妹围绕着关羽翩翩起舞。

    蒲兰黎身子沉重,不方便舞蹈,也跟着放声歌唱,嗓音清亮甜美,令人陶醉。

    都兰不甘示弱,牵着关羽之手,要跟他共舞。

    关羽没有拒绝。

    汉人其实是个感情外露、能歌善舞的民族,情绪炽热而浓烈。从先民们一边劳作,一边讴歌,形成诗三百就可见端倪。

    兴奋时,且歌且舞。

    悲伤时,歌舞当哭。

    荆轲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项王悲歌慷慨“力拔山兮气盖世”。“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高祖自为歌诗“大风起兮云飞扬”,“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

    汉人“以舞相属”,是宴席上的常见行为。

    平时,也动不动就高歌尬舞。

    到了魏晋风流之时,更是如此。

    唐朝也爱做胡旋之舞。

    也不知从何时起汉人变成了情绪内敛、不敢表露的民族,女人笑不露齿、坐不露膝,男人中庸唯诺,千言不如一默。

    关羽被都兰牵入场中,自然起舞。

    舞是情绪的表达,不一定要什么套路,顺着节拍舞动便是。

    关羽雄武,都兰娇柔。

    两人一个如山,一个如水,水绕着山。

    一个如树,一个如藤,藤缠着树。

    配合默契,相得益彰。

    一曲舞罢,彩声如雷。

    胡人以歌舞赞颂关羽,汉人自然也不甘示弱。

    可惜在场汉人大多数都是普通百姓,或为轻侠,或为郡兵,基本没有士人,现编歌舞对他们而言绝对是不可能的任务。

    杨沛算是学问最好的,他绞尽脑汁,终于想到在《诗经》中看过的一首诗,但却记不完整。

    不管了,直接改一下拿来用吧。

    杨沛唱一句,众战士就跟一句,高声唱和:

    “白波何有?有条有梅。

    关公至止,锦衣狐裘。

    颜如渥丹,其公也哉!

    白波何有?有纪有堂。

    关公至止,黻衣绣裳。

    佩玉将将,寿考不忘!”

    白波谷中有什么?有山楸和梅树。

    关公到了这里,穿着锦衣狐裘真威武。

    他脸庞红红像涂丹,真是我们的好关公!

    嗯,关羽脸色有点红,这首诗引用得很妥帖。

    战士们一边唱和,一边跺脚打着拍子,就是后世所谓的“踏歌”。

    气势雄壮,声音高亢。

    将对关羽的仰慕和崇拜倾吐而出。

    胡人也被感染,用生硬的汉语跟着歌唱。

    都兰和顿珠姐妹再次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