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视频剪辑:开局盘点十大帝王在线阅读 - 第二十三章 这大宋的天,该变一变了

第二十三章 这大宋的天,该变一变了

    【仁宗皇帝一身仁爱,功绩可圈可点。】

    【现赐予仁宗皇帝两个奖励】

    【奖励其一为三颗龙凤丹,此龙凤丹,可增加皇后怀子概率,并且胎儿受国运庇护,四肢健全,头脑灵光,经骨不凡。】

    【奖励其二,寿元丹一枚,这颗寿元丹不同于之前,只可以用于女性,可增加女性寿元四到五年。】

    【最后给仁宗皇帝一个建议,文能运筹于帷幄之中,治国安民,武能征战于沙场之中,安邦定国。】

    宋仁宗赵祯听着天穹传来的奖励,身体颤抖不已,双眼含泪。

    这是激动的泪水。

    “龙凤丹,这是真正的神丹妙药,是朕的江山得已延续的根本。

    朕……我赵祯拜谢苍穹之上,拜谢仙人。”

    这龙凤丹可以说是,当下赵祯最需要的宝物之一。

    由于宋仁宗赵祯每日操心政务,很多事情都是亲力亲为,还有很多的命案也都是宋仁宗亲自宣判的。

    正因为如此,宋仁宗太过于忙碌也就忘了自己的身体,导致身体发虚,所以生下来的孩子也都是很虚弱的。

    仁宗皇帝的前两个儿子,包括几个女儿,下场都不是太好。

    儿子全部夭折,女儿也夭折得七七八八。

    没有办法,宋仁宗当上皇帝之后,就想着后宫妃子为她诞下皇子,当时就发布了命令,谁要是替他生下了皇子,这个皇子就是以后的大宋帝王。

    这个命令出来,后宫的妃子们都坐不住了,都想要为宋仁宗生下龙种。

    后宫中经常传出怀孕的好消息,但是,没过多久就又传出后宫流产了。

    有的皇子生下来没多久就去世了,不能平安的长大,有的先天就不足,更别说成长了。

    这很可能是因为妃子们的暗中争斗让皇子们身亡。

    当时后宫的猜忌心是比较大的,人人都勾心斗角,谁要是怀孕了就会被后宫的人当做敌人。

    整个后宫的妃子都会合力攻击怀孕的妃子,想要躲避那么多人的攻击也是不可能的。

    当时宫内女人的心机都是比较重的,所以到现在为止,宋仁宗都没有自己的孩子。

    更别说能继承皇位的儿子了。

    没有健康的儿子一直是宋仁宗的心病。

    眼下这颗龙凤丹,的确非常重要。

    至少,他的后代有了,而且还受国运庇护,谁敢暗中使坏?

    若真那么做了,可不是和一个母亲作对,那就是与国家作对,与天下作对。

    这个奖励一出,那些平时和仁宗皇帝感情很好的妃子自然非常高兴。

    而反观那些平日里不太受宠的妃子,心情就非常失落。

    甚至还有些怨恨。

    等新的皇子诞生,她们在宫中,就更没有地位了。

    “这第二奖励,一枚寿元丹,为女性专用,可以增加四五年的寿元。

    看来仙人还真是眷顾朕啊。

    朕何德何能!”

    宋仁宗赵祯擦了擦眼角的泪水。

    他自然明白仙人的意思。

    这不就是看他和生母相隔多年,都未曾见过几年。

    赐予这寿元丹,就是为了能让生母李氏多活几年,好让他尽一尽自己的孝心,弥补弥补这么多年以来得亏欠,不是吗。

    毕竟百善孝为先。

    作为子女,连自己最基本的孝道都没有做好,又何谈治国安民,平天下呢?

    孝道乃是华夏文明中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通过践行孝道,每个人的道德可以完善,否则,失去孝道,就失去做人的最起码的德性。

    因此,儒家历来以修身为基础。

    实行孝道,可以长幼有序,规范人伦秩序,促进家庭和睦。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则社会稳定,家庭不稳定则社会不稳定,社会不稳则国家动荡。

    孝道推崇忠君思想,倡导报国敬业。

    在封建时代,君与国有时候是同一个意思。

    据此,实行孝道,就必须在家敬父母,在外事公卿,达于至高无上的国君。

    虽然其对国君有愚忠的糟粕,但蕴藏其中的报效国家和爱国敬业的思想则是积极进步的。

    倡导孝道,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宋仁宗都明白了。

    “至于这仙人的建议,朕一定要采取。”

    宋仁宗赵祯站直了身子,目光中有了以往前所未有的坚定:“如果朕没有记错的话,朝中的那批文臣越来越猖狂了,经常打压朝中的武将。

    真以为朕看不见吗?

    只是朕平日里政事颇多,外加之先帝立下的规矩,这才没有多管。

    眼下仙人已经明确告诉了朕,文能治国,武能安邦。

    文武缺一不可。

    这朝中文武两派内斗的厉害,我大宋江山还没被金人侵占,恐怕都已经先被这群家伙内斗而亡了。

    朕下次上朝,一定要强硬制定新的政策,将武将的地位提高。

    狄青将军在与夏作战中,冲锋陷阵,屡立战功,为了大宋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若朕不提拔他的地位,岂不是让万千将士寒心?

    先帝,抑武那一套行不通了。

    这大宋的天啊,该变一变了。”

    经过提醒,宋仁宗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但其实仁宗皇帝不知道的是,重文轻武这一出,真不能怪先帝赵匡胤。

    因为在北宋初年,受到五代十国的影响,武人军阀集团已经养成了动乱的惯性。

    北宋失去了天时,遇上了一个坏时代。

    宋太祖赵匡胤也没有办法,被迫接收了共一百多年时间形成的藩镇割据,武人为祸天下的烂摊子。

    事情一旦形成习惯,便有了惯性,便被许多人当成理所当然,而一个缺乏稳定的政权是没有办法强大的。

    北宋要稳定,和强大就必须破除这个武人军阀集团乱政的毒瘤。

    可是“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改变认知从来都是最困难的事情。

    海鸟跟鱼相爱从来都是不会发生的意外。

    宋太祖出身于武人,自家知道自家事。

    可他又能怎么样呢?

    这种多年形成的局面,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

    所以宋太祖无法选择,只好“杯酒释兵权”制定了以文制武的国策。

    而且,宋太祖还是疑似被历史的惯性所害,疑似遭了其弟宋太宗的暗算。

    “斧声烛影”流传千古,岂能无因。

    宋太宗获得政权后,对军队的控制更是加大了强度。

    后代宋朝武将地位逐渐一落千丈,士大夫打压武将,都是常有的事。

    综其缘由,真怪不得太祖皇帝。

    ————

    ps:各位读者巨,各位大帅哥,大美女,千万不要养书,养着养着就死了,你们每天给我投投推荐票就好了,上架之后数据还不错的话,天天爆更,有什么建议和想法都可以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