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太子不能去
第195章太子不能去 李承乾打定主意,便开口道:“莱国公一人前去,怕是父皇也不放心。 不如,我与莱国公一同前往。” 他没等别人反驳,先一步解释:“此番想必会有不少心怀天下的医者齐聚襄州。 莱国公身体不适,若是轻车慢行,到了襄州,说不定能够找到医术高明者,为莱国公看诊。” “儿臣身为太子,更是应该以身作则。 若是咱们都觉得襄州危矣,不敢前去,那襄州的百姓又会怎么想呢?” “若是儿臣亲自前往,情况却不同了。 襄州之人知道,定然民心大振!这样襄州也不至于生乱。 百姓知道朝廷没有放弃他们,也能够鼓舞志气,说不定就能度过难关。” 虽然李承乾说得是头头是道的,却没有几个人会同意。 不管其他人是为了什么,是怎么想的。 李恪是全然为李承乾着想的。 不管怎么说,现在的襄州还是太危险了。 “大哥乃是太子,是储君,更合国本!常言道,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大哥为了国家安定,也该保重自身。” “若是需要人前往襄州鼓舞士气,我可以替大哥前往!我也是皇子,我虽不及大哥,却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李恪觉得,李承乾身份贵重,他自己却不然。 他是皇子,但是兄弟却有很多,大唐的皇子,可不止他一个。 而且,他自己也只得到,自己如今在众兄弟中,不管是功劳、名声还是身上的职务,都是独一份的,算是皇子中出色的了。 他现在在民间也有几分声望,他代替李承乾去襄州,也不差什么! 而且,襄州那么危险,若是他真的出了什么事的话,损失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大唐少一位皇子,一位王爷,都不算什么。 只要李承乾没事,那大唐的江山依旧稳固。 、 抛开这些不管,光是以他与李承乾的关系来看,他也不能让大哥去冒险。 大哥帮助他良多,要不是有大哥一心帮扶,他也不可能有今天。 他可不能忘恩负义。 大哥既然心中有百姓,想要以自身激励襄州之众,那他就替大哥完成此事吧! 这次也轮到他为大哥做些事情了! 在李恪心里,李承乾的能力也在他之上。 若是李承乾一旦有什么不测,那于大唐决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在他心里,李承乾是能够将大唐发展得更加繁荣,让大唐更加强大的。 所以,李承乾绝对不能有任何的闪失。 杜如晦和房玄龄虽然不像李恪那样了解李承乾,但是在他们看来,只要李承乾还是太子,那就一定不能轻易离开长安,不能作任何冒险的举动。 于国家来说,皇帝甚至都可以御驾亲征,但是太子一定要保证安全。 因为皇帝就算是真的遇到了危险,有太子在,有名正言顺的继承人,那天下也不至于生乱。 但是太子要是出了事,那可是要动摇国本的! 皇上还有那么多的儿子,就算是嫡子,也不止一个。 若是太子遇到什么危险,怕是就要陷入夺嫡的乱象之中了。 虽然即便是太子在位,夺嫡的事情也未必就少了。 但那至少是放在台面下的。 太子位虚悬,终究是国本不稳。 “太子身份非同一般,还是应该留在长安才是。 臣也不敢劳动殿下亲自与臣前去襄州。 若是想要激励民心,择一位王爷,也是可以的。” 杜如晦赶紧开口推脱,并且说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他们心中都明白,李承乾提起这个,其实也是有用意的。 襄州现在的确是一个危险之地,但是却也正好可以收拢人心。 这时候襄州的百姓都心中惶恐,不知所措。 若有皇族之人前去表示一番,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获得民心。 这对于李二来说,的确是挺重要的。 因为他上位的方式,总有有心人挑拨,李二总是担心民心所向的问题。 而且隋朝虽然已经亡了,也算是因为隋朝暴政。 但总有隋朝旧人,是想要复辟的。 那些人现在是不敢做什么大的动作,但却可以借着一些天灾,散步谣言。 若是能够趁机收拢民心,倒是不失为一个好机会。 对于李二的统治,也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稳固大唐江山。 但这件事却不是一定要李承乾这个太子亲自去做。 皇室之中,能够去做这件事的人不少。 那么多位王爷,李二能够放心的委派去办这件事的也不是没有。 实在没有必要让李承乾去冒这个险。 杜如晦对于李承乾还用自己做借口也有些胆战心惊的。 他担心李二若是一时关心太子,反而记恨上了自己这个导火索。 虽然他也知道李二不是这样的人。 但他却不敢赌李二对李承乾的感情。 这天天见面还一起用饭,每每还可以聊上几句的父子,就是在那些世家之中都不多见。 更不用说在皇家了。 那些小皇子小公主,有些可能一年也见不上皇上几面,说上几句话。 或许只是在家宴中能够看到人,请安的时候问候几句。 这样每日相处下来的父子情分究竟到了什么程度,谁又敢轻易下定论呢? 房玄龄也觉得老杜委实是有几分可怜,这身体不好,才想着为子孙拼一把。 谁知道,差点就成了被殃及的池鱼! “莱国公说的是。 都说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太子也是千金之躯,怎能亲身犯险? 如今尚且还不知道,襄州此次,是否是真的有疫情。 也尚未确诊。 若是真的,那太子岂不是随时都有危险?” “就算是为了天下安定,为了国本稳固,太子也应该保重自身才是。” 房玄龄这话,说的的确是有道理的。 但他还是看着杜如晦这个老搭档受了无妄之灾,有几分可怜,忍不住就刺了李承乾几句。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这一般说的都是皇帝。 虽然说太子也是储君,但是毕竟有一个“储”字,距离真正的君王还有一定的距离,还需要一段时间。 若是李二不计较倒还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