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旅明在线阅读 - 第490节 特区局面(二)

第490节 特区局面(二)

    旅明正文卷第490节特区局面和穆龙城商量完后,丁立秋丁师爷再喝一杯酒就拔脚走人了。他现在是特区区长,古称帝都太守,还暂代着全省“发改委”的计划工作,每天忙得脚不沾地,没那么多功夫和人闲聊。

    出黄埔港后坐船,沿着宽阔的珠江往西走,期间路过长洲岛......这时的长洲岛只是几块小沙丘,中山大学城还没影呢。

    一路往西50里路后,珠江南岸一片喧闹的工地,就是规划中的特区了。

    特区这块地,其实就和北边广州城隔了一个后世的海珠区。后世的海珠区是淤积出来的沙洲,在这个年代是没有的,双方之间现在是一片广阔的江面,光宽度就有20多里,算得上是隔海相望了。

    岸边是一排整齐的临时木桩栈桥,现在几乎每一座栈桥两旁,都停满了各式船只。

    当然了,即便是临时栈桥,那也是穿越者工程师们利用砸桩机建造的,强度肯定超过了明人私建的那种,用来人力装卸货物没任何问题。

    就在丁立秋下船的同时,各条栈桥上小推车已经排出了队伍,正在装卸石块水泥砖头这些建材。

    穿过忙碌的码头,沿途不停打发掉上前请安的各路大小商人和管家,丁区长硬生生花了半小时才从码头穿过,步行上了一号大道。

    一号大道就是特区主干道,目前还没有起名,不过大概率会叫御街。未来等特区建好大佬们入驻时,就会剪彩命名了。

    作为新区最重要的定位和地标,一号大道的建造标准很高。考虑到今后游行,阅兵以及各种庆典活动的需要,一号大道光平均宽度就达到了50米以上,算上两旁的人行道等就超过了60米。

    说到这里,其实有经验的人已经看出来了,是的,一号大道就是照着长安街的模子来的。不过也有不同之处。由于眼下特区面积小,所以整条大道分为了两段,在二分之一处是一座大广场,这里是行政区和商业区的分界点。

    过了广场,左右两边就是未来官署了。什么交通部外交部等等各自都有一块区域用来建办公楼。普通官署区域过后,就是大型建筑了:左手是首相官邸,右手是国会厅,道路的尽头,一块小广场之后是皇宫。

    带着从人的丁立秋下船后,并没有直接上他的专车,而是让马车跟在身后,他本人则沿着修建中的大道一路步行过去,沿途不停巡视。

    经过1500人半年时间的艰苦劳动,用后世标准修路程序建造的大道,现在已经完成了垫高地基,夯实,铺设基层和垫层等工序。

    东西走向,总长达到3公里的一号大道虽说还没有最后铺设水泥,但是已经可以使用了。

    现在丁立秋脚下踩着的,就是表面的煤渣层。

    用煤渣层暂时替代水泥层也是没办法的事。台湾那边几座老式工艺水泥窑,原本供应全国和欧洲人就已经不堪重负,现在又增添了广东特区这个吃水泥大户,根本就生产不过来了。

    好在丁立秋这边也是有计划的:一套最先进的回转窑水泥生产线已经开始在窑区公关技术难点了,一旦第一套设备成功出厂,后续就会连续生产多套运到广东来。

    水泥是难点,钢材同样也是难点。之前几座小电炉,盘子不大时能维持,但是下一阶段要按后世标准大量上马正规工厂时,肯定也就不够了。

    所以首先还要在广东建高炉,修正规钢厂。

    想到这些麻烦的工作,再想到目前遍地土匪的烂糟局面,丁立秋不由得暗自摇头叹气:“任重道远啊!”

    在一号大道商业区两旁,一些用白石灰线划出的方格里,已经有不少明人自己修的建筑物拔地而起了。

    当然,说是土著自己修的,但是包括图纸,施工规划,建筑材料,以及工程监理这些,都是特区政府提供的,收费也不高。

    说白了,明人东家只是负责掏银子和雇佣建筑工人,其余的活都被穿越众包了。这样一来,一大批风格相同的仿中式楼宅就立了起来,走得是后世的步行街路线。

    这些建筑主体是红砖,外墙刷白,通常是二层或者三层,都配有玻璃窗和中式吊角飞檐。临街的一面是商铺,后边是院落,符合明人习惯。

    商铺的经营内容大多是工业品和传统奢侈品,说白了就是十七世纪的香榭丽舍大街。

    在如此昂贵的地段能拥有一间商铺的,无疑都是大商人或者大财主。这些人都是之前在曹将军入粤一事上出过力的,现在得到了回报。

    .................

    丁立秋就这样巡视了大约有一公里后,这才坐上马车,往大道尽头的皇宫方向赶去。

    这期间他路过了平整的大广场,以及正在修建中的各部门衙署,最终,他来到了帝国最核心的,呈品字形站位的三座建筑这里。

    堵住了大道,唯一和长街对望的,自然就是皇宫了。

    这里的皇宫就很简陋了,在明人看起来大概有点气势,但是在穿越众眼里,无非又是一座三层大商场而已,估计图纸都是抄的台湾那座。

    另外,皇宫目前只完工了一部分,其余还处于施工状态。

    这其中原因很简单。

    第一,神出鬼没的曹皇帝现在来这个位面基本等于旅游,所以他老人家从来也不在乎旅馆长什么样。

    第二,广东目前只是临时首都,今后肯定是要迁址的,所以没必要搞什么威严的大型建筑群。

    第三:建筑材料紧缺,皇帝也要节衣缩食支援建设对吧,没看崇祯龙袍的袖子都磨破了嘛?人家才是劳模。

    总之,各种原因加起来后,皇宫就又变成一个三层商场了......比台湾那个高一层,也算不错了。

    在皇宫右手边,是一栋纯白色,带着点西式风格,貌似也有个圆形or椭圆形办公室的精致首相官邸。来自后世的穿越众,大概一眼就能看出来,这玩意有三分白宫的味道。

    首相官邸是最早完工的,所有的钢筋水泥都优先用在了这里,连后边的花园都已经栽好了观赏植物,就等老中堂入住后在里边发号施令了。

    没办法,中堂大人的宅子肯定是不能马虎的,毕竟这位是正管,马屁拍不好会有小鞋飞来。

    首相在右手,那么左手边自然就是国会厅了。

    国会厅由于是所有穿越众兑现权利的地方,所以同样不能马虎,巨大的圆形罗马斗兽场风格得到国会厅,是整个特区最吸睛的建筑,也是唯二完工的建筑。

    当丁立秋的马车到了首相官邸时,已经是入夜时分了。然后当他来到圆形办公室后,就发现几位建筑口的穿越众都在这里:陈栋,冯冠杰,郑洋洋。

    这三位再加上平时围在他们身边的一群明人徒弟,就是设计和指导特区施工的技术核心了。

    事实上趁着夏先泽还在台湾,目前待在特区的穿越众早就征用了首相官邸。

    丁立秋丁大区长回来之后,先是坐在首相大位上吃了碗鱼蛋煲仔饭,然后开一瓶加气苏打水喝了几口,之后才和几位建筑师闲聊几句。

    聊着聊着,丁区长突然觉得哪里有点不对,然后他一拍脑袋想了起来:“我说,李大嘴去哪了?之前不是还在吗?这大黑天的他干嘛去了?”

    “去拆迁了。”

    正对着茶几上一副建筑图纸讨论的冯冠杰头也不抬地说到。紧接着,他又带着神秘笑容补充了一句:“强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