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大唐:爹,我真没想造反啊!在线阅读 - 第64章 这也太现实了

第64章 这也太现实了

    第64章这也太现实了

    李承乾的灵魂质问确实让那富户有些尴尬,同时他也没任何理由反驳,因为...他真的没那么多钱。

    “回大都督,小人确实没有那么多银子...”

    李承乾脸色一变,“你闹着玩儿呢,没银子还想跟本都督做生意!”

    那富户连忙到道:“回大都督,实不相瞒,小人并不止一个人,而是与辰州等富户一起!”

    “这样啊…”

    李承乾沉吟了片刻,才笑逐颜开,“你早说嘛,来来来,都请坐,都是自家人,何必这么见外呢!”

    “…”

    眼看着李承乾表情跟变戏法似的阴转晴,一众人都惊呆了。

    这也太现实了吧?

    …

    跟富户们聊了一会儿,直到李承乾一连打了几个呵欠后,富户们才识趣的提出离开。

    李承乾终于解放,立刻回到后院,一头栽进被窝里。

    这个大年初一,因为谈成了一笔生意,所以哪怕早起,李承乾的心情也没那么糟糕。

    但是大年初二时,这情况依旧没任何改变,反而更加恶劣。

    最残忍的是,上门拜访的都是百姓,他们是为了报答李承乾的恩情而来。

    百姓是来还恩情的,李承乾总不能把他们赶出去,于是就只能开门迎客。

    从初二上午开始,百姓们就一波接着一波,跑来给李承乾拜年。

    百姓们没钱,所以就带着自己家里做的美味小吃。

    这个大年初二,似乎还挺不错。

    当然了,心理上的感动还是无法调动身体的积极性,短短两天,李承乾就感觉身体被掏空了。

    除夕那天被迫通宵,初一想要好好补一觉呢,结果又有人找上门。

    这初一晚上,可能是白天谈成了一笔大生意,所以晚上的时候居然亢奋到睡不着。

    无奈之下,他只能把苏晗给拉起来,一直折腾到后半夜的时候,才迷迷糊糊的睡着。

    结果初二大早上,他还得早起去应付百姓。

    连续折腾了两天,李承乾连说话都是有气无力的,脸上更是顶着两个黑眼眶。

    初三早上,送走一波百姓后,李承乾回到后院,对苏晗道:“小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否则的话,我会猝死的。”

    苏晗不仅心里明白,同时也将一切看在眼里,李承乾脸上那两个黑眼眶,简直比大熊猫还显眼。

    “殿下,要不对外宣称说你生病了?”

    苏晗脸色有些担忧。

    李承乾打了个呵欠,“挺不错的注意,就这么说吧。”

    “好,我现在就去跟丫鬟们说一下。”

    苏晗站起身,就打算出门。

    但李承乾却突然拉住她的手,贼兮兮道:“小晗,我现在太精神了,睡不着,得先运动一下。”

    苏晗脸色一红,忙道:“你干…我还得帮你去吩咐丫鬟呢。”

    李承乾可不理会她的话,直接将她抱在怀里,苏晗象征性的反抗几下后,就乖乖接受了命运。

    …

    接下来几天,依旧有不少百姓上门拜访,不过都被“大都督身体不适”给打发回去了。

    很快,休沐就结束了,大都督府的大门再次打开,官员们则是有气无力的回来上班。

    黔州的雪还在下,寒风簌簌作响,树上、屋檐上,都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积雪。

    今天,李承乾骑着白马,打算去一趟城西郊区,看看红薯和土豆的长势如何。

    在风雪中没走多久,他身上就披了一层雪衣,胯下白马在雪地里留下一串脚印,倒真有几分“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的萧索。

    到了郊区,李承乾便看到前方雪地里,有一大片绿色的丝绸。

    为了以防万一,李承乾之前就买了许多丝绸,好用来搭建大棚,抵挡风雪。

    李承乾进去看了一眼,红薯和土豆的长势都还不错,他也扒开土看了一下,底下都已经结出了果实。

    红薯有拳头那么大,而土豆也有鸡蛋大小,再过一两个月,应该就差不多可以收了。

    反正这些农户得到了李承乾的命令,每天都挑水给红薯和土豆浇水。

    他们都知道这东西是主人种的,而且主人还千交代万交代,必须要好好照顾这些粮食。

    反正他们不清楚这些粮食到底有多重要,但既然李承乾这么重视,那他们肯定也跟着重视。

    …

    不知不觉,就到了正月中旬。

    长安城,太史局中。

    一个穿着道袍的中年道士正在地上打坐,嘴里还念念有词,一副高深莫测我很牛逼的模样。

    这中年道士就是传说中大唐第一神棍李淳风了。

    当年,他跟好基友袁天罡被称为神棍二人组,并且还在一起谱写了激情满满的《推背图》。

    袁天罡死后,李淳风就成了排名第一的神棍,同时在仕途上也是顺风顺水。

    贞观元年,初出茅庐的李淳风上书李世民,对道士员外散骑郎傅仁均所著的《戊寅元历》提出十八条意见。

    刚做皇帝的李世民,重视朝政,便组织人员对十八条意见进行考核,最后采纳了其中的七条,并授予李淳风将仕郎官职,让他进入太史局工作。

    进入太史局的李淳风,如鱼得水,良好的学习研究环境,使年轻的他快速成长并使他的才能得以展现。

    进入太史局六年后,三十一岁的李淳风便造出当时最先进的浑天仪。

    李世民看后觉得很满意,将浑天仪直接放在皇宫的凝晖阁,并重奖李淳风,追授他为从八品下承务郎。

    到贞观十五年时,三十九岁的李淳风便成了太常博士,为从七品上。

    虽然这些职位品级都不高,但太史局专门负责占卜卦象,预测国运,深得皇帝的敬重。

    所以李淳风属于位卑言高的那种。

    就在这时,一个小吏跑进来,急道:“李博士,外面有人找你。”

    李淳风缓缓睁开眼,掐指一算…嗯,什么都算不出来。

    “来者何人?”

    小吏答道:“李博士,那人说他是从黔州来的,有重要的事情找你。”

    “黔州?”

    李淳风皱了皱眉,“黔州之中,好像就只有那一位吧?”

    说罢,他便站起身,掸了掸身上的灰尘,“走,随我出去见见他。”

    太史局门口,一个风尘仆仆、面容疲惫但眼神异常冰冷的中年人正站在那,犹如一杆长枪,带着几分寒意,正是被李承乾派到长安的姜庆。

    李淳风领着小吏到门口,看到姜庆时,眼中露出一丝惊讶。

    好一个翩翩美…大叔啊。

    “不知阁下是?”

    李淳风拱着手问道。

    姜庆没有回答,而是掏出李承乾的金鱼袋和信封。

    李淳风接过来,打开金鱼袋,拿出里面的鱼符。

    鱼符上面刻有李承乾的名字以及官职,别人也没那个能力造假。

    看完鱼符确定姜庆的身份后,李淳风这才打开信封。

    第一封,是李承乾写给他的…

    信上大致写了李淳风的有关事迹,他某年某月做了什么事,都写得很清楚。

    对于这些,李淳风倒是没在意,因为很多人都知道。

    当看到最后两句话时,他却愣住了。

    “贞观十八年正月中旬,任命为太史丞。”

    “贞观二十二年,任命为太史令。”

    李淳风看到这两句话,忍不住嗤笑一声。

    这开什么玩笑,他最近低调得很,除非李世民脑袋抽了,否则怎么会突然升他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