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仙侠小说 - 儒道赘婿在线阅读 - 【061】原来这才是当主考官的好处

【061】原来这才是当主考官的好处

    中州的科举由来已久,经过历代朝廷的不断完善,尽量做到了公平、公正。

    受卷官负责收受考生答卷,送往弥封所。

    经过弥封所糊名处理后,又有誊录所进行誊写,这个过程叫做糊名易书,负责的官员从地方临时抽调,最大程度的限制了字迹、记号的舞弊可能。

    而且每个过程都有人从旁监督,完成对应职责后,受卷官、誊录手、对读官等人的姓名、籍贯都要留下来,标注在卷尾,每份答卷上至少要凑齐六个环节的签印,才算走完流程。

    而之后,这些答卷会经由帘门处接洽的公事之手,将不同的考题分拣完成,送往内帘阅卷。

    至于答卷的分派,则要在主考官、同考官的监督之下抽签决定,以此来保证阅卷人员批阅试卷的随机性。

    接下来,就是一层一层的阅卷了。

    由阅卷人员进行第一道批阅。

    从这里开始。

    无论是经义、策论,还是新增设的诗赋题,都会被批阅人员批上‘甲’、‘乙’、‘丙’、‘丁’等字样,来代表卷子在他们心中的水准。

    其中各等级又分‘上’、‘中’、‘末’三品。

    阅卷官用丹砂,同考官用银粉,主考官用金墨。

    毫无疑问,苏平的经义和诗赋经由不同人之手,纷纷获得了‘甲上’。

    而且是初阅、同考、主考三关一共六个甲上,两朱,两银,两金。

    至于策论一题,在苏平预想中,肯定第一轮PK都过不了,铁定是被‘黜落’的份儿。

    没办法,谁让这答卷跟主考官相冲呢?

    傻子才会冒着得罪主考官的风险,将这份卷子取中。

    然而……

    有时候事情就是这么巧。

    此次平天府乡试的同考官之中,就有那么一个既是主战派,又背景深厚不怕得罪祝天禄的人。

    好巧不巧的,苏平的策论卷先是稀里糊涂的通过了初阅,接着又被送到了这位叫孙伯亨的同考官手中。

    孙伯亨刚过而立之年,系荣阳侯甥男,永泰三年进士出身,年纪轻轻便已官至一府府君。

    受荣阳侯影响,孙伯亨是彻头彻尾的主战派,曾说过‘若对南州用兵,某定往之,卒亦何如’这种话。

    敢当众宣称便是当个小卒子也愿意去与南州作战,军事才能先不提,满满的一腔热血是有的。

    《教战守策》,孙伯亨是抱在手上,站着看完的。

    看完之后,孙伯亨想都不想,便提笔落下一个银色的‘甲上’。

    可接着,他就犯了难。

    “祝天禄此人心眼极小,必定不会取中这篇策论。”

    “若只一篇策论倒也罢了,怕就怕他给出丙等甚至以下的评定。”

    “一旦如此,这位考生大概连中举都不能。”

    科举最终评定按照取票制,从红字乙末到金字甲上算正票,每高一级计多一正票,而从红字丙上到金字丁末算负票,每低一级计多一负票。

    考生的最终成绩,便是票数总和。

    要知道,祝天禄即便良心大发,给个丙上的评定,那也代表了十三张负票。

    孙伯亨背着双手,在阅卷房里来回踱步,“如此既有谋国之忠,亦有制胜之策的大才,若是连举人都中不得,我有何面目再以忠义自称?”

    然而,思来想去,他也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

    最终只能一咬牙,狠狠道:“实在不行,我就豁出去将此事闹大,让陛下,让天下人都来评一评!”

    于是,苏平的策论卷被送到了主考官祝天禄面前。

    “又一份双甲上?”

    祝天禄抬了抬眉。

    之前的几份双‘甲上’卷子,可谓让他记忆犹新。

    《无衣》的那道诗赋卷自不必多说,别说是他,只怕陛下亲至,除了给‘甲上’,也不会有任何第二个选择。

    而其余几份都是经义题【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要么别出心裁,旧意呈新意,要么规规矩矩,阐述清晰。

    能看的出考生对《圣语》研究的极为透彻,有很深厚的功底。

    至于策问的双‘甲上’,这还是他收到的第一份。

    “都说科举主考官是个美差,既得名,又得利。”

    祝天禄展开试卷,自言自语道:“我却独独以为,能见这许多奇思妙想,才是真正的好处。”

    然而,正当他打算好好品鉴这份双‘甲上’的策论时,开头的第一句,就让他彻底变了脸色。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

    现在天下百姓的祸患究竟在哪里……

    祸患?

    考题是【今四方皆定,何以壮民生】。

    而这份答卷,破题却写着生民之患???

    仿佛一个响亮的耳光,狠狠的打在了祝天禄的脸上,让他忍不住捏紧了拳头。

    这名考生,想说什么?

    或者说,他想干什么?

    祝天禄很想立即撕了这份试卷,但看在两个‘甲上’的面子上,忍不住继续往下读了几句。

    “昔者先时之王知兵之不可去也,是故天下虽平,不敢忘战。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使其耳目习于钟鼓旌旗之间而不乱,使其心志安于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是以虽有盗贼之变,而民不至于惊溃……”

    从很久之前,中州的帝王就一直知道军备是不可以放弃的,所以即便天下太平,他们也一直保持着战备。秋冬农闲的时候,召集百姓打猎借此教他们行军作战的知识,使他们的耳朵和眼睛习惯与钟鼓、旗帜这些军队的号令之间而不迷乱,使他们的心态适应与攻伐杀戮的情形而不恐惧。所以即便有盗贼作乱,百姓也不会惊恐溃乱。

    “……写的还行。”

    祝天禄虽然不情愿,但不得不承认这名考生还是有点儿东西的,“且再看看……”

    然而再下一句,就彻底让他破大防了。

    “乃至今,有迂儒以去兵为王者应有之盛节,曲之以和为贵……?!”

    而现在,有迂腐的儒者把松懈战备当做君王该做出的英明措施,还将其曲解成以和为贵。

    “迂儒?!”

    祝天禄愤然而起,牙齿都要咬碎的模样。

    如果说‘有迂儒以去兵为王者应有之盛节’还不足以让他对号入座,那么‘以和为贵’这几个字,几乎等同于点名道姓说他祝天禄了。

    这让他羞愤难当,恨不得现在就找到这个考生家里,将其碎尸万段。

    他祝天禄虽然只是翰林,还算不上真正的实权大员,但再怎么说,好歹也是考生们的座师吧?

    门生的策论,点名道姓的辱骂座师是‘迂儒’,这要是传出去,他还有何面目见天下人?

    所以,几乎是想都不想,祝天禄就在卷子上批下了‘丁末’。

    十八张负票。

    将卷子随手丢到一旁,祝天禄这才觉得心里舒坦了不少,长吁一口气,叹道:

    “我还是错了。”

    “原来,当主考官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阻止这种自命不凡的家伙荼毒朝堂,祸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