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叁章 星火
秋冬的湿冷确实是难受,阴冷湿气无孔不入,尤其是这地区不久前下过雨,屋外泥泞和屋内的潮湿,不时再来一阵轻微的阴风。 床上的翁浮图是怎么都睡不着,一来是这略显恶劣的环境与保暖设备,二来是这即将到来的风雨。“难道真的就没解了吗?任由小城里百姓的安危被日军拿捏?”翻来覆去的呢喃着。“真的烦,这地区也没个官府衙门啥的给解解围,一点儿护卫措施都没有,咋保证社会的安定啊?”翁浮图烦躁的胡乱吐槽着。 这个时代,人民都在抗日,捍卫国家领土,这本就是一个拉锯战你占领,我抢回来,循环往复,而撤退的战败军会从敌对势力的领地撤退?所以这小城必是无武装势力的零散小城,且不是战略要地,这才能被选择为过度“驿站”,城内的物资与人口,顺理的成为待宰羔羊。翁浮图不是不懂,一想到这层就难以继续,大批的友军武装力量无法短时间求援,而可能性较大的就是需要了解城内的地理情况,靠着地理和已有的自身优势去尽可能避祸。 翁浮图不停的思考着对策和可能性,不知不觉已是过了午夜。这天发生的事太多,还得思考求活的对策,一时也是眼皮昏沉顾不得湿冷的被褥沉沉的睡了下去。 ——————分割——————— 翌日 翁浮图敲响了轻歌的房门,询问他们所在小县城的地理情况:“师兄,这个小县城地势都比较平坦,当初和师父一起在这落脚,就是师父觉得地势方便,能当成一个临时的驿站落脚,修整后再作打算,哪知道突如起来的一场寒雨,师父重度风寒,加上年纪大了,就……”说着说着声音渐渐的小了下去,似是察觉不妥,微低着头,不再言语。 “放心吧轻歌,师父不在了,但我们也得好好活下去,这世道本就动荡不堪,我们只有相互依扶才能尽可能走的更远。”翁浮图轻轻的鼓励道,继续问道:“你是说这城里平坦,没有什么地道,碉堡之类的建筑?” “是的,村里的青壮年据老一辈的人说因为战乱都外出去参军了,这一去就是大多数,现在根本没有多少年轻人了” “那我们的军队呢?有来过吗?”翁浮图皱着眉。 轻歌轻轻的摇着头。这不禁让他感觉有点棘手了,没有地理优势,无法像地道战一样去打隐藏阵地战,不想被拿捏,便只能临时转移了,转移?转去哪儿呢? 大脑的灵光一闪,多年入殓师的职业敏感突然问道:“师父埋葬在哪儿了?”轻歌也是一下没想到翁浮图会问这个问题愣了一下回忆道:“在不远的云茶山上,王婆婆说这是县城百姓常入土的地方,葬着很多百姓的父辈们” 云茶山?如果将县城里的百姓们转移到这个地方呢?…应该是可行的,物资就带走部分重要且可持续发展的,如,家禽牲畜,以及食物等。 日军本就战败,军心涣散,急切需要一个落脚点来修整,所以得是尽可能快的找到,故不会去走山路,而这座县城虽小,但四通八达,平坦的大路很多,日军极大概率选择平坦便捷的交通要道,这样就排除了云茶山山路被发现的可能;再一个即是修整一定是首要,那么在到来的开头几天内则急需恢复军队元气,并不会质疑为什么这个城中没人再加以寻找,无他,万事万物都得先利己再利人,先解决当务之急才是最重要的,过后的战略考量那都是次要,放到这也是行得通,当然,如果其军队只是路过不停留,定是极好,但居安,还得思危啊,他赌不起,整个小城的人更赌不起。
根据已知的信息,推导出日军行军最大的可能性,翁浮图愈发的觉得这个对策是现在最有利且实施最实际的方法。事不宜迟和轻歌简单说明中心后就分头与其通知小城里的人们在戏班子的园厅里商量避难计策,一传十,十传百整个小园厅不倒半天就聚满了人。 接下来就是和大伙儿们商量着具体步骤并加以实施。因青壮年缺乏,无法带走足够的物资,所以决定只是带走大型社畜连驮带骑,节省力气,少年儿童们就尽量带上活的家禽并背上存储的粮食,步行的方式赶着社畜往云茶山所去。 而翁浮图和陈轻歌自然是断后,本是想让轻歌在前面领头照看保证队伍高效抵达,但换来的只是摇头和一句:师兄在哪儿,我就在哪儿。翁浮图不禁摇摇头,摸了摸她的脑袋:“傻孩子。”… 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有道是: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总缠苦命人。后来的翁浮图不仅一次的在回想:假如再快一点,假如我是那天晚上就想到了,假如通知的再早一点,是不是就可以节约出转移时间,是不是就可以…?为什么不能早点啊?是啊,要是有这么多假如就好了。 命运总是会和苦命的人不停的开着或大或小的玩笑,这一次,也不例外。本是一切顺利的局面,还是逃不掉那一声枪响和一发震慑的榴弹炮… 爆炸混合着一声急切的“趴下”,榴弹炮落地的弹头残片与空气的极速高压扩张并伴随炙热的高温一下将队伍末尾的翁浮图掀翻在地,两眼一黑失去了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