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唐朝小闲人在线阅读 - 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中庸之道

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中庸之道

    崔戢刃向来是心高气傲,可唯独在崔平仲面前,他经常摸不着头脑,韦思谦摆明对他有意见,如果说是帮,唯一的可能就是韦思谦也察觉到他不太适合当御史,打算给他调走,怎么又跟御史中丞扯上关系了,听得是一头雾水,“爹爹,你这话从何说起啊!”

    崔平仲问道:“韦思谦之所以不用你,是不是因为毕正义一案?”

    崔戢刃点点头。

    崔平仲道:“你认为你做错了吗?”

    崔戢刃沉吟片刻,道:“孩儿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但是孩儿也不认为孩儿做对了----其实孩儿心里也非常矛盾。”

    “很好!”崔平仲笑着点点头,道:“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历代君主无不推崇中庸之道,为何?因为君主最难之事,在于平衡。你认为陛下是更喜欢你得这种做事方法,还是韦思谦的做法?”

    崔戢刃道:“这---这恐怕是孩儿的。”说着他双目一睁,道:“难道爹爹的意思是,韦中丞这么做,是要让孩儿取代他?”

    “若是这样的话,他当初也不会回长安了。他是在帮你,同时也是在帮自己。”崔平仲笑着摇头道,

    崔戢刃摇头道:“孩儿不是很明白。”

    崔平仲道:“你可知道为什么太宗圣上恁地重用魏公,并且对魏公能够百般忍让。”

    崔戢刃微微皱眉道:“魏公本就是贤臣、忠臣、直臣,而且敢于指出君主过失,这一点尤为的重要,太宗重用他,乃理所当然之事。”

    “君主用人,在于中庸之道,贤能只能居于其次。”

    崔平仲笑道:“你之所以只看到魏公犯颜直谏,那是因为这种情况比较少见,故此你影响深刻,但是你却忽略了魏公弹劾其他大臣,同理而言,这种情况实在是太多了,故此你并未注意。二者相比,魏公犯颜直谏,他最多也就是让太宗圣上收回成命,改变主意,仅此而已。可是对于其他大臣而言,可就不是如此了,稍有不慎,只怕性命难保啊。太宗圣上重用魏公,其实在于利用魏公威慑百官,魏公都敢拽皇帝的袖子,还会怕其他大臣么,只有大臣怕他,为此牺牲一点自己的权益,又有何不可了。说到底,还是在于一个中庸之道,平衡之术。

    如今陛下可也是一代贤主,他会生气,但他会忍着,不会跟韦思谦计较的,因为他需要韦思谦的犯颜直谏,以此来威吓百官,但是若不找一人平衡韦思谦,只怕会弄巧成拙。而如今韦思谦一定会坚持自己的原则,倾尽全力弹劾李义府,但这不是陛下希望看到的,纵观整个御史台,唯独你没有参与,那么你就是平衡韦思谦的不二人选,因为你取得中庸之道,与陛下的心思不谋而合。

    韦思谦是一块硬骨头,但是他不是一个蠢子,而且当初被贬,我想他也吃到教训了。他只是有自己的原则,他知道他这么做,陛下会不开心,若无人来平衡他,只怕他也待不长久。但他也知道如果他不这么做,那他也就是失去了陛下重用他的理由,同时也失去了自我,因此他也得找一个人来平衡自己,如此一来,他既能追求自己的目标,坚守自己的原则,又不至于落个家破人亡,魏征当初在朝中,可也有长孙无忌在一旁平衡。

    故此,如果----。”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叹道:“如果你从父离开了,韦思谦多半会升为御史大夫,而你将会继承他的位子,做得这御史中丞,唯有如此,陛下才能安心,这也就是中庸之道。”

    崔戢刃听后沉思了许久,突然道:“爹爹,若是你当官的话---!”

    “也不会放弃这坛子酒。”崔平仲拿起酒坛又喝了一口。

    崔戢刃道:“爹爹此话怎讲?”

    崔平仲笑道:“出将入相,名垂青史,流芳万古,谁人不想,我也不例外,说是淡泊名利,实则是无奈为之。这官可不是那么好当的,正所谓,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要想做官,想要位极人臣,首先你必须要放弃许多东西,可惜我连两坛子就都无法放弃,呵呵,又怎么做得了官。”

    说到后面,他是苦笑得直摇头。

    .......

    慈恩寺一案还在继续发酵,御史台这一回还真是豁出去,没日没夜的传召李义府府中的下人、侍妾,日日都是通宵达旦,没有停歇过,弄得李府上下是鸡犬不得安宁,李义府也听之任之,没有任何反抗,百姓对此无不对此拍手称快。可即便如此,韦思谦还是没能找到李义府直接参与此案的证据,这个要找确实证据,实在是太困难了,李义府只要还是中书令,就没有人敢背叛他,就这么简单,如果说皇帝要动李义府了,那自然就是墙倒众人推,这就是官场。然而,许多人的耐性已经被耗得差不多了,他们开始向有关部门施压,督促他们快点结案,而百姓的舆论也被这些人cao控着。

    民安局作为刑侦部门,自然是首当其冲。

    “你们是怎么回事,这证词已经足以将李洋、柳元贞等一干人等定罪,为什么还不交给刑部。”

    程处亮愤怒的将供词扔在面前的桌上。

    韦待价道:“这不是御史台那边还在调查此案是否跟李义府有关系么?”

    “御史台要调查李义府,干我们鸟事啊!”程处亮怒骂一句,又道:“你知不知道现在外面的人都怎么说么?说咱们民安局遇到李义府,那就跟耗子见到猫似得,大气都不敢喘,平时咱们民安局办事可是比其他官署要快的多,而这个案子,都过去好些日子了,都还没有结束。我不管这么多,我们主要是调查李洋、柳元贞等人的罪行,能够将他们定罪就可以了,李义府可不干咱们的事。”

    长孙延郁闷道:“总警司,也才过去几日而已,而且此案还涉及到一个包庇、纵容,这可能是我们将来会经常遇到的问题,谈不上简单。”

    “是几日而已,可这案子也不复杂,这么多人看到李洋亲手刺死裴清风,难道还不能够将其定罪么。”程处亮挥挥手道:“你们不用多说,我已经决定立刻将收集来的证据交给刑部,该怎么判,那是刑部与大理寺的事,我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长孙延跟韦待价相觑一眼,其实他们还是想将李义府给定罪,因为大家都知道,李义府肯定是参与其中了,只是柳元贞比较狡猾,都给揽了下来还不说,并且还说自己是为了报恩,这让他们觉得太便宜李义府了,每次都让李义府逃脱,这是非常丢人的事,因此一直在找突破口,天天审问李福等人。

    可是程处亮也没有错,如今韩艺不在,他得扛大鼎,所有压力都集中在他身上,关中四大家也在给他程家施加压力,裴清风的尸体如今都摆在慈恩寺,他得面对许多舆论压力,在他看来,只要能够将李洋定罪,就足以了。

    毕竟他是总警司,他要结案,那长孙延他们也没有办法。

    他也不蠢,其实他早就想结案了,只不过他在试探上面的意思,可是当今皇后完全没有任何动作,既然如此的话,他认为也无须再等了。

    ......

    御史台。

    “韦中丞,民安局那边刚刚传来消息,他们已经打算将案子移交给刑部了。”

    “什么?”

    韦思谦霍然起身,道:“我这里都还未调查结束,他们那里凭什么结束调查?”

    皇甫无忧讪讪道:“韦中丞,经过上回司法改制之后,除了陛下之外,他们民安局不归任何府衙管,而且,他们的供词已经足以将李洋等一干人等定罪,李义府又不归他们调查,他们要结案,咱们也没有办法阻止他们。韦中丞,看来咱们想要将李义府定罪是很难的了。”

    “真是岂有此理!”

    韦思谦气急道。

    一旦民安局结束调查,刑部提起诉讼,这韦思谦也不好拖着,这样会让人觉得,你韦思谦是不是在公报私仇。

    ......

    等候已久的刑部,终于接到了民安局呈上的供词,卢承庆立刻组织官员商讨此事,上回毕正义一案,虽然事关重大,但是一直都是李治在出面处理,而这一次才是真正的按照司法改制之后的程序在走,也就是刑部头一回接到民安局呈上的杀人命案。

    卢承庆也是非常慎重。

    “卢尚书,此案非常明显,李洋所犯故杀之罪,而柳元贞则犯有包庇,阻碍司法之罪。”刑部侍郎刘燕客看过供词之后,立刻向卢承庆道。

    其余官员也频频点头。

    司法改制之后,有一点好,就是大家都可以推卸责任,民安局提供证据就是这么说的,而且证据确凿,刑部要不这么诉讼的话,民安局肯定会向御史台告状的,而且最终判决是大理寺,因此这些官员并不害怕,该怎么诉讼就怎么诉讼。

    卢承庆道:“你们不要太大意了,你们仔细看他们的供词,足以证明李洋当时去,只是想带走顾倾城,并非是想杀害裴清风!”

    刘燕客不等卢承庆说完,就道:“我们也没有说要告李洋谋杀之罪,而是故杀,根据我朝律法而言,斗而用刃,是为故杀,李洋当时用了武器,那就是故杀。”

    卢承庆道:“话虽如此,可是我朝对于故杀与斗杀,界限其实分得不是那么的清楚,我想大理寺一定会有人针对这一点做文章,因为里面有太多的证据,证明李洋并非是有心杀害裴清风的,如果我们想要成功告李洋故杀的话,要下足功夫,决不能大意。”

    故杀在唐律中的解释是,是指事先虽无预谋,但情急杀人时已有杀人的意念。

    而斗杀是由于殴斗、打架而杀死人。

    这两者其实是很难区分的,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但是故杀与斗杀有一个明确的而规定,都是“斗而用刃”,律法认为,你如果都用了兵器,那就有很大的动机是想要致对方于死地,故此刘燕客认为这故杀罪名是跑不了的。

    但是卢承庆知道大理寺有很多李义府的人,他们一定利用供词里面的一些因素,帮助李洋减轻罪名。

    这故杀是要判死刑的。而斗杀的话,是可以判死刑减一等的,多半就是流放三千里,两者是有很大的区别。

    卢承庆是肯定更要告李洋故杀之罪,杀人偿命,天经地义,故此他开这个会议,主要就是讨论,如何去应付大理寺的提问,司法改制之后,审判反而变得更加灵活,而且他们刑部的经验也少,这是决不可大意的,如果让大理寺给问倒了,那就贼尴尬了。

    ps:求订阅,求打赏,求推荐,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