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收藏纪在线阅读 - 第四十五章 丰泽园与三河刘

第四十五章 丰泽园与三河刘

    “嘬嘬嘬嘬……叽叽叽叽……”

    正当气氛有些尴尬之际,从外面传来了一阵清脆的虫鸣声。

    “咦?蝈蝈?听这声儿不错啊!”

    喻老板显然是一个玩虫溜鸟的行家,众人也循声一看,门口进来一对年轻男女,蝈蝈声正是从那女子手中的蝈蝈葫芦里传出的。

    只见那年轻男子走到门口,见里头有客,没有近前,对牟端明道:“牟哥,忙着呢?”

    说话间,常闲的目光转回到牟端明身边的客人,微微颔首。

    “小常,你来得正好……”

    牟端明一把拉过常闲,指着那位老者说道:“来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旁边‘集雅轩’的老板吕掌柜的,你叫德叔,他可是咱们津门古玩界的老前辈,在沈阳道这片最是德高望重,我们都称呼为“道长”……”

    他笑了笑道:“德叔肚子里可是开着百货商店,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多向德叔请教请教。”

    常闲赶紧道:“德叔好,小子常闲,以后还请您多多赐教。”

    德叔哈哈一笑,瞪了牟端明一眼,说道:“小兔崽子,要论古玩这行当,这沈阳道谁比得上你?行了,小常是吧,以后不嫌我一糟老头子啰嗦,咱就多来往。”

    牟端明像是和这老头开惯了玩笑,又指着另外两个中年人对常闲说道:“这位是京城琉璃厂博雅阁的喻博喻老板,他可是京城收藏圈里的一号人物,我们都叫他厂长!”

    那喻博咧嘴笑道:“我说,你小子寒掺谁呢,京城圈子多大,琉璃厂水多深,就我这百八十斤够干嘛的,我就敢叫厂长!”

    “这位是冀省的郭宝昌郭老板,大号玉鼎堂都开了三家,在冀省地界上,提起来也是赫赫有名,老牟我在这里讨生活,这几位可是没少帮衬,今天也是为了你的事儿把他们请来一起合计合计。”

    说话间,那郭老板也是点头致意。

    “三位……”

    牟端明再向三位介绍道:“常闲,我师弟,是我导师的亲口承认的关门弟子,入行不久,但是很有天份,我这次窜的货场就是帮他窜的。”

    常闲连忙点头招呼几人,郑重感谢,心里感激牟端明,为了他的事真是用了心了,这几位一看都知道是京津冀地方的头面人物,一般人真没有这个人脉。

    场面话说过,牟端明也没有冷落一旁的郑芒,问常闲道:“这位怎么称呼?”

    常闲笑着介绍道:“这是我一朋友,郑芒,新华社的记者。”

    再跟郑芒道:“这位是我师兄,也是我半个老师,我肚子里这点货都是从他这里掏的。”

    牟端明招呼两人坐下,喻博看着郑芒怔了一下,道:“小郑,你那个蝈蝈不错,蝈蝈葫芦也有一眼,能不能让我们几个见识一下?”

    喻老板相貌粗犷,性子也有些急,直来直去的,不过这人举止谈吐间都很大气,看样子不是一个普通的古玩藏家。

    郑芒看了常闲一眼,常闲点头道:“行,这是我刚才在市场上收的,自己很喜欢,还正寻思着请人帮我掌掌眼,断断代呢。”

    郑芒将蝈蝈葫芦放在茶几上,喻博将蝈蝈倒出来,把葫芦搁一边,自己用手拢住蝈蝈:“还不错,可惜不是大将军……”

    “大将军?我还想要呢,我还没找到过几只大将军!”

    郑大记者对蝈蝈的造诣明显超过蝈蝈葫芦,接话道。

    听她那腔调,喻博再看了她一眼,偏脑袋想了想,似乎有些狐疑。

    德叔把玩着葫芦,问道:“小常,这葫芦不错,多少钱入手的?”

    “十万块,可不便宜,就先前,我跟小郑在鼓楼那儿,相声茶馆外面买的。”

    常闲随口回答,又接过郑芒的话尾巴道:“大将军,我当年倒是玩过不少,唉,可惜当年没这个葫芦,不然那只碧眼大将军也不会冻死了……”

    喻博瞪了常闲一眼,道:“你还玩过不少?大将军被冻死?你小子是暴殄天物啊……”

    别看他性子粗犷,这时却是一脸享受,特别是那悦耳的蝈蝈叫声,让他感觉到自己好像身处在田园一般。

    “蝈蝈葫芦看着小,讲究可不少。一个好的葫芦,不仅仅是制作精致,还需要好用。

    蛐蛐儿住在里面第一要舒服,在微凉的天气它可以透过葫芦吸收人体的体温,在热的时候葫芦还要通风透气,最主要的是好葫芦一定要回声悠扬响亮,这样才能显出玩蛐蛐儿人的“派”……”

    一通话后,通过喻博的指点,常闲才弄明白,自己以前那根本就不叫玩蝈蝈,真正的好蝈蝈都是可以过冬的,有些寿命长的甚至可以活到一年。

    不过这里面也有许多讲究,首先就是冬天的蝈蝈特别要注意温度,温度低时,尽量不要让它鸣叫,白天放在葫芦里,揣在怀中,温度借人体温度升高。

    再有是蝈蝈虽然乐于鸣叫,但每次不宜超过半小时,一天不超过三次,否则会缩短蝈蝈的寿命。

    “十万块?”

    德叔用指甲弹了弹葫芦肚,然后从口袋里拿出了个拇指大小的放大镜来,细细的观察起葫芦的镂空蒙芯,足足过了五分钟之后,才将放大镜收了起来,长叹了一口气。

    “小常,这物件你卖不卖?”

    把玩着手里蝈蝈葫芦,蓦的问道。

    “德叔,我看这葫芦做得精致,听说是三河刘的,倒是想留着自己玩,这里面还有什么门道吗?”

    德叔点点头道:“没想到鼓楼那地界还有这葫芦,你说的不错,这物件是三河刘的牙口葫芦,十万块虽然不便宜,但也不亏,你好好收着吧。”

    德叔此话一出,屋中各人神态均是不同。

    牟端明是和老郭自然是心中有数,郑大记者那是嘴巴张的快合不拢了,感情这玩意真值十万块?

    喻博也是微微一惊,将蝈蝈放到葫芦之中,道:“我说吕掌柜,这东西真的是三河刘的?”

    德叔看了喻博一眼,一脸不悦的说道:“老头子玩杂项几十年,匏器我见多了,三河刘的玩意也没少见,怎么可能错?”

    匏器,也叫蒲器,就是葫芦器。

    曾经,葫芦跟我们息息相关,到处都有葫芦的身影。

    神话世界里,不管是太上老君的紫金葫芦,还是陆压道人的飞刀葫芦,满天飞的都是葫芦做的法宝。

    生活里也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起初,人们将已成熟的葫芦从中间一分为二,当作水瓢使用。

    还能将葫芦制作成酒壶,用绳子系起来,以便携带于身随时随地都能喝酒。

    到后来,又因为葫芦谐音“福禄”,人们以葫芦来祈求幸福与爵禄,更是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加上葫芦是蓄养鸣虫的的最佳虫具之一,就这么着,葫芦便开始了它的“文玩之旅”。

    喻博拿起蝈蝈葫芦,也像德叔一般,先是掏出个放大镜仔细的打量了半天,一边打量,嘴里还一边絮叨:“老喻我来看看,三河刘的葫芦胎体较松,但是表皮光素坚固,在处理葫芦内里的时候,“三河刘”还有一手留下肤瓤的绝活,所以他的葫芦有瓷皮、糠胎、麻包里的特点……”

    他琢磨了好一阵,有些艳羡的对常闲开口说道:“常老弟,你的运气真是不错啊,这葫芦从蒙芯到簧片,还有这做工包浆,确实是出自三河刘之手。”

    转背,他又没正形的笑道:“要是哪天瞅见了丰泽园带款儿的匏器,千万别以为那是饭馆的厨具啊,那搞不好就是康熙朝的官模子……”

    康熙时在瀛台的丰泽园种植葫芦,并设专人管理。在宫廷的督造下,模制匏器都纹饰典雅,工艺精巧。

    后来除宫廷外,王公在宅邸中也都种植仿制,后世将这些宫廷、王府范制的葫芦器,统称为官模子。

    嗯,顺嘴说一句,跟康熙大帝同时期的彼得大帝正在开办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他们的老师在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楞次定律和元素周期表。

    有心的人可以将两位大帝同框,就知道什么叫泡沫和水分了。

    在康熙将全国最优秀的匠人填充到宫廷造办处,为他们造玩意儿的时候,蝈蝈葫芦的兴盛慢慢到了顶峰。

    无数的八旗子弟借祖上的的荫庇无所事事,斗蛐蛐儿熬鹰已经成为了他们炫耀身份的一种方式,为了一只好的蛐蛐儿,他们可以花掉一年的俸禄,更别说葫芦了。

    在所有葫芦中,河北三河县刘显庭制作的蝈蝈葫芦最受人追捧,人称“三河刘”。

    因为以前的官模子葫芦为了让纹饰华丽,胎体一般都很厚实,外观虽然好看,但是虫子住在里面并不舒服,声音也不甚清脆,只是中看不中用,但是“三河刘”的葫芦能让虫子的鸣音更加圆润洪亮,像音箱一样。

    “三河刘”的代表作像有高身儿和尚头、矮身儿和尚头、咂嘴棒子、牙口葫芦等等,倍受后人推崇,其身价也已超过丰泽园的官模子。

    所以这物件和人一样,还是要立足于真正中用的本事上,光是中看不中用终究落了下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