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历史小说 - 明朝:为天地立心在线阅读 - 第十三章 白鹤观

第十三章 白鹤观

    太和四仙道别刘基后,心想师尊张三丰交办的事,虽然四处奔波,大致已完成,不过谁知,最后与刘基交谈,才知原来是要协助他造反。

    师尊似还有意无意的考验着,他们向道修行之心;当然四人修行之念早定,且现今大江南北地带,就算真的造反了,官员也无力去追缉所谓的九族。

    但这刘基临别留个尾巴,在回太和峰前,还是顺道先去处理一下,再转水路回武当,于是四人同行,先一起前往平江城外的姑苏白鹤观。

    从青田县的山村出来后,四人都修有道法,且脚程不停,此时已到处州城,正在城外的路边茶亭休息着。

    杨善澄看了看三人后,忍不住地说道:「三位同修,南方情势我是不太清楚,但我和古泉去了北方,元朝势力大的很,尤其那个察罕帖木儿,好像是皇族末裔,招募义勇训练的兵强马壮,纪律严明,算是个极厉害人物,接连打垮好几股四处流窜的红巾军。」

    「当然,那些表面上奉大宋朝的红巾军,根本没纪律、没军略,倒是比较像盗匪;不过察罕扫遍中原,已据有大都以南大部分地区,而且关内、甘陕也有李思齐等效忠朝廷的义勇军,再北边的大都,辽阳、岭北、甘肃行省等,更是朝廷稳稳掌控的属地,不知那个刘基,哪来的信心这么爆棚!」

    此时没有外人在,茶亭打忙的老翁做事去了也没人,这杨善澄说话也直率了起来。

    在后期与其同行的刘古泉,也接着说:「的确,而且那个被朱元璋奉为正朔,打着大宋龙凤年号的韩林儿和刘福通,可被察罕追着跑,现在仅是暂居安丰城(安徽寿县)的一撮小势力,要不是察罕大军先开去攻打占领济南的田丰,大概也被灭了。」

    又道:「而且,依照山河形势图来看,朱元璋在南方起义军中的势力不大,东拼西凑最多十万吧!仅比据有海上、浙江沿岸的方国珍强些,不知师尊为何选他?」

    相比先前谨慎,刘古泉与同修说的话也多了些。

    邱玄清道:「师尊应是认为大元朝廷已腐化难救,世间若再由其继续统治,只会更加重血光、怨怼之气;若果如此,咱们修道人也会受到影响,修的将是『极道』,而非『大道』;况且刘施主也分析了,南方各势力中,大概也仅能选朱元璋吧!」

    杨善澄还是不满地说:「也是,一个卖布的(徐寿辉),带个打鱼郎(陈友谅)、喔应该是小官差,这个势力算比较大一点,不过听起来小官差看不起卖布的,不反才怪。」

    「一个运盐私贩(张士诚),自从抢了个好地盘后,如今是过着一副歌舞升平的日子。」

    「一个走私海盗(方国珍),听说总是忘不了干走私的勾当。」

    又嘲笑地道:「一个是走入末路的富商(刘福通)和乩童儿子(韩林儿),把当初各地追随旗号,跟着起义的几十万红巾军,搞得现下只剩个安丰城。」

    「最后这个当和尚的(朱元璋),还勉强算他们的人马,只是不知慈悲心还在否,或许可能会比较体恤百姓吧!」

    卢秋云此时微笑地道:「你刚说的几位,也算是当今一代豪杰,手下可有几十万大军,除了朱元璋仍只是吴国公外,其他的可都是有称王称帝,各拥大小朝廷、规制不小,怎么让你说的好像是贩夫走卒一般,似乎不堪大元朝廷大军一击!」

    接着说:「看来善澄算是刘施主所说『崇蒙』啊!当然我们修道人已经看开很多,程度属比较轻微的。」

    杨善澄不服气地道:「这应该不算『崇蒙』吧!元朝拥有超过半壁江山,实事求是而已;且说大元朝廷腐败,每代朝廷不都这个样,当官的来来去去也是正常!而且至正年间也办了几次的科举,择取贤能,那刘基是不也是至正年的进士。」

    又说:「要不是因为黄河水犯,以及朝廷为了治河,才造成北方百姓生活困苦,红巾军趁机四起,中原动乱了些,你看南方不是还过得挺好。」

    刘古泉也道:「要说朝廷腐败则见仁见智,不过各地蜂起的红巾军确实比较像盗匪,大宋刘福通也只是利用他们添乱,趁机坐大而已,朝廷仍统治大半江山是真,天下仍是大元的,倒不知那刘基能帮朱元璋闯出什么名堂?」

    杨善澄听后很高兴的直点了头,示意两人意见相同,哪来甚么「崇蒙」不「崇蒙」。

    卢秋云听了两人的话笑了笑,也不再多说。

    邱玄清此时也微笑道:「我们修道人不谈这些了,先去白鹤观拜托子阳子住持,照会后就回武当太和峰修道吧!师尊说了,我们在太和峰修道的日子也剩没几年了。」

    三人听了都颔首示意,也不再多说,卢秋云付了茶资后,四人出了茶亭,继续赶路往苏州去了。

    ………

    元朝的平江路,苏州城,城外贩夫走卒络绎不绝,可以想见城内,大约更是一番地熙熙攘攘。四人连日赶路而来,午后终于来到了苏州城外。

    此行并不需要进城,沿着西边叉路而行;不久,远远即看见小丘上一座道观,沿路也有信众来上香,当然,比起城中的玄妙观,那鼎盛香火盛况,就小巫见大巫了。

    过了白鹤观山门,入内有钟鼓楼、灵宫殿、玉皇殿、三清殿等,两侧有配殿、执事房、客堂、斋堂等,算是中等规模的道观。前面供信徒上香、祈愿、用斋,再后方的区域才是道士们修道与处理事务的庭院。

    邱玄清秋上前与知客说了几句,四人厅内小待一会,便有道士来领着四人到后院去,穿过几个院落来到住持的道房。

    四人曾与席应珍见过,不算太熟识,只不过邱玄清与席应珍,过去曾在同一道观挂单几个月,两人比较有交情。后来邱玄清往隐仙一路修行,席应珍则是继续入世,道号子阳子并主持了道观。

    子阳子外表看来是约莫六十岁的老道,头发花白,身着住持道服,大约长期忙于观务,脸上有了些皱纹。

    子阳子身为道观住持,四人见着后,各自先屈身作揖打了招呼。

    还未说话,却看见旁边竟站立个年轻的僧人。

    杨善澄好奇,忍不住问道:

    「子阳子住持,怎么这白鹤道观里还有个和尚?」